s 閱讀頁

第四十六章 李光庭

  李光庭,生卒年月不詳。《鄉言解頤》,著作者不詳,書前有作者道光二十九年自序,署名為“翁齋老人”。據周作人的考證,此“翁齋老人”乃寶坻(今天津)李光庭。李除了此書外,還有《樸園感舊詩》一卷。本書和一般的筆記不同,所記載的純是“謠諺歌誦”類的兒歌諺語等,涉及天文、地理、工技、商肆等,為我們了解清代的民間文化和風土人情,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優伶

粵自伶倫作樂,嶰嶰:山澗。嶰管,大致為一種樂器。官初調;師曠審音,楚風不競。孫叔敖詒謀燕翼,優孟衣冠;唐天寶教演霓裳,梨園子弟。乃有傳奇詞客,按舊譜以翻新;喚起古人,俾現身而說法。蔡中郎《琵琶記》,寫不盡離合悲歡;杜太守《牡丹亭》,不過是存亡夢幻。他若《西廂》、《西樓》之曲,《十種》、《百種》之編,領異標新,誇多鬥靡。須知生、旦、淨、末、醜,皆以老郎為傳,惟淨、醜為高足,故能醒同光雙陸之癡;燕、趙、晉、秦、吳,區分戲子之班,獨燕、趙為上乘,所以助慷慨悲歌之興也。憶少年之遊覽,聽日下之笙歌。大柵欄戲館似酒樓,高懸望子;好朋友囊錢會茶票,先看招牌,新來腳色,今日全包;除去傳差,明朝準演。於是徐步者雁行,捷足者蜂擁。先至後至,賓主不分;上場下場,地方自定。樓池三麵,指望著青山白雨,待拍紅牙;鑼棒一聲,出來了金帶紫袍,未攜翠袖。黃鍾為萬事本,律呂中那有二黃;白雪作太平謠,粉黛裝何如三白。時則有若宜慶、翠慶,昆、弋間以亂彈;言府言官,京班半隸王府,謂之官腔,又曰高腔。節奏異乎淫曼。無奈曲高和寡,六十年漸少知音;人往風微,尋常輩難為嗣響。若壇王者,庶幾續霍六之香火,一旦冷似爐灰;關安子,可以繼蕭四之開齋,此際空餘肉粥。大頭冠唱《油壺蘆》,兩桶酒容易吸幹;銘德子當《貨郎兒》,八條繩幾乎喝斷。嘟嚕胡、餡兒餅,人以聲傳;禿大漢、胖三妞,技因形肖。長城下哭來寶帶,王七與毛四擅長;破窯中書內黃金,邢二與蒼兒繼美。一息猶存不少懈,可憐郝五、陳三;兩人努力可相當的是邵三、趙五。柴官兒、長套兒,氣魄沈雄;三丁兒、馬七兒,喉嚨響亮。聞當年李桂官、韋三旦,品題聲價,曾空冀北之群;迄今日老聯喜、常二格,冷淡風情,猶是溧陽之馬。黎麵目難邀顧盼,老排場不合時宜。幾人尚在,一部僅存。慨息京班,追思裏曲。則有市廟酬神,秋田報賽。戲一班寫來四日,足用燒鹽;夜八出約以二更,消磨油燭。村裏迓鼓,無甚行頭;台上吹蕭,亦有唱手。欽勒奴聲如雷發,爭認金牛;顏佩韋氣可騰雲,群誇野馬。守門殺監,宋老維肝膽俱傾;醉隸判奸,孫醜子音容逼肖。老生則奎來、全友,副淨則史侉、京張。王成子之《劉二官扣當》,稍遜熊兒;尹多兒之《鄉裏婆探親》,不輸魚子。煙雲過眼,高下在心。若夫西梆一響,班號披缸;朔雪剛飄,俗名搭洞。逢場作戲者曰頑票,勸他醫士斬香;隨手不濟者曰掛雲,遂至海神吹笛。真堪噴飯,不但解頤矣。或曰惜哉,胡以有用之思,置之於無用之地,子足且疾,抵多少學步邯鄲;我曰異哉,不為無益之事,何以悅有涯之生,吾舌尚存,數幾個登場傀儡。

人物十事

趙酒

趙象葊钅式鉽親家,官中書科四十年,廣交好客,善養花,尤愛菊。寓土地廟上斜街,有晚香亭,自為《菊隱圖》。花時宴賞無虛日,家皰精約,無外廚誇多鬥靡之弊。看花者,無論識與不識,閽人引之花室奉茶,而禁吸煙,亦不在此設席。嚐言鄉人謂菊為九花,以其盛於九月也。我養之菊,不但可以過冬至,並可以接迎歲之梅。然春、夏之培植灌溉,秋、冬之供奉護惜,亦費盡心力矣。劉金門侍郎贈聯雲:“直以菊花為性命;果然鬆雪是神仙。”佳句也。年近七旬,歸易州。蘭孫霽橋,官農曹,歲一來京,聯舊雨,嚐饋酒一瓶曰:“此淶水春分所造,一名生春酒。”飲之醇於浙酒,味似鍋巴釀。意嫌其少,歸後又送一大罈,可感也。都人但知趙菊,不知趙酒。菊,所同也。酒,所獨也。燕市空為奇貨藪,甕齋卻少東淶酒。那知名酒不須求,趙璧居然今日有。良辰雅集招我觴,開尊四座齊評量。或曰秫稻得天厚,我意水泉含古香。主人道是春分釀,氣味中和如禾巨鬯。不將真一飲東坡,且當重陽饋元亮。罕珍撙節私心幸,餉遺情深或者更。果然鬆雪是神仙,大罍捧到瓶剛罄。

張梅

薇省前輩工書者多,善畫者少。盛甫山惇大善畫山水,人亦風雅。聞其在典籍廳時,有人願得畫扇一柄,代直一夜,未知信否。張鹿樵大鏞天姿超邁,談笑風生,工書,尤善漢隸,而迄未知其能畫梅。語雲良賈深藏,又曰真人不露相,豈謂是歟。然共事十餘年,不識木蘭,終是眼鈍。庚辰夏,授河東觀察,以自題畫梅燈十六幅留別,懸之數年,慮有缺損,因裝冊以存真跡。鹿樵先生事事精,何獨於畫逃其名。鹿樵先生事事雅,除卻梅花不肯寫。一朝脫離軟紅塵,便把梅花贈故人。日見梅花如見我,謂我畫工則不可。有“我豈畫工”小印。果然下筆超凡豔,不是畫工是花判。如此風流似者誰,梅花柳緒當分半。聚二十年別十年,披圖欲拍梅翁肩。何時遂買江南棹,同醉瓊枝小雪天。

張蓮

張曉山之綱中翰,善養盆蓮,自置老瓦盆,購佳植栽之,應時而開,較池中者地近而景真。然比鄰數年,曾未得見。一日,向餘索句。餘因有“延陵公子吳紅生中翰。招我觴,花開衣袂如薰香。何從得此六即貌,道是荷花原姓張。我與子野居望衡,未看佳卉聞芳聲。蓮社條規許飲酒,胡為不請陶淵明。”雲雲。越日,便邀花宴,並移贈一盆。俗雲:請神符要靈,符靈來得快。其信然歟?一紙吟成急就章,果然招我飲蓮觴。淵明入社心先醉,子野栽花影亦香。嘉種尋來珍似玉,仙葩開處白於霜。內白蓮尤佳。尊前細認何元立,何鑾經親家。舊雨相看鬢發蒼。

劉菊

劉清遠,林亭舊族也。善養花。晚年落魄,棄舊宅,移居南街。丁酉春歸掃,見其貽藩侄盆中海棠甚佳。九月又旋裏,重陽訪之看菊。茅屋三間,有菊數盆,自言:“貧病頹唐,諸事俱廢,惟澆花尚努力擔水,未免為大雅所笑。鄉人夙謂我為劉二混,而今隻好混一日過一日,幸得見君,鄙願足矣。”餘稍有所贈,感而賦此。美哉故裏過重陽,諸鹹環侍傾壺觴。笑問菊花何處好,同聲勸我訪劉郎。劉郎開門笑相迎,不速客來遲掃徑。孱軀有愧傲霜枝,秋來木葉餘同病。小兒蒙童大兒死,兀兀浮生周甲子。身閑貪種四時花,肩瘦尚禁三擔水。移居此地豈喬遷,老屋回頭意惘然。餘價不酬沽酒值,落英難給合家餐。先生久在京師住,試看林亭今匪故。除卻孔方誰是兄,猶行直道難為路。陋室數間還欲拋,元都去種桃千樹。我聞此語心亦傷,劉郎劉郎惜晚香。與君別作明春約,不看桃花看海棠。

張筆

張韶台祥鑒孝廉,南山司馬第二公子也。在黃州時方成童,即愛誦餘詩,亦夙緣也。詩文具有學,書亦工楷,方期遠到。丁酉,來赴北闈,時相觴詠。中副車,歸裏。己亥,魁粵榜。庚子、甲辰,兩次歡會。詎歸後竟以疾逝,可惜也。公車來時,贈筆數枝,上鐫“小鬆廬自製停舫吟詩之管”。停舫,餘齋名;小鬆廬,其書屋也。餘謝之曰:“今而後停舫安然無恙矣。”韶台愕然問故。餘曰:“數年前,有鄉客主餘,適其友來訪,見此額,問:‘這兩個字現成麽?’客搖首曰:‘未必現成。’餘竊聽之,爽然若失。既而思之,初額之時雖是偶興,然唐人詩雲‘停船暫借問’,又曰‘停舫臨孤驛’,似非臆撰。今得君鐫之管城,來從海國,江山閱曆,文采風流,猶不足以為將來之現成故實乎?”相與一笑。難得同心友,生平夙好知。鬆廬親製筆,停舫勸吟詩。我夢生花杳,君才染翰宜。玉樓傷賦早,搦管怯臨池。

王石

賦閑後,每春歸掃,道經縣城,常見石幢東街畔臥石一塊,土堙僅露其背,似太湖石。嗣訊知為年家子乙酉孝廉王錦萱舊物,欣然願奉以為玩。餘酬以值,大車載至林亭。壬辰秋旋裏,送葆侄試令山左,將石安置藥圃。惟重約千餘斤,無石工善運之法,頗費眾力。有質庫某目笑而心非之曰:“這算是一件西湖景!”餘曰:“這是太湖石,不是西湖景。西湖景雖多,惟五柳居醋溜魚天下馳名,惜汝未嚐過耳!”埋沒塵埃幾十秋,雲根到眼費旁搜。移為藥圃司香尉,便送花封即墨侯。品入元章兼皺透,名符安石亦風流。最憐堅臥終須起,推挽何曾得自由。

孫鐸

鄉間管河堤界址者,謂之老人,不知其義。然亦隻稱為老人,未嚐別有嘉名之錫也。孫雲溪晉墀廣文,過我小酌,言:“敝邑有一笑話,可作酒消,亦是詩料,君盍賦之。”因述木鐸老人事,近似學署掛名門鬥,藉免差徭,而名甚異。老人自有姓氏,然故事係孫所言,且令人耳新,故目以“孫鐸”。今夕何夕嘉賓過,傾尊話舊衰顏酡。客言我有耳新話,木鐸老人君當歌。老人故事勿深考,木鐸時乖堪笑倒。牛刀未共言遊誇,餼羊已若端本惱。敝邑褊小衝要程,往來行李如流星。一鄉當差十八九,木鐸老人偏無名。邑宰按冊呼裏長,牽帥鐸老來公庭。問爾老人若幹歲,本鐸之製何如形。孟春徇路古所有,未聞終歲辭徭征。古昔聖賢訓人語。片時剿說何能明。矧今俗同道德一,金口應作三緘銘。名淆司鐸慢官長,偽為老耄欺童嬰。藉口遒人競尤效,奔走之役其誰承。掩耳盜鈴恕微罪,恃符饒舌將大懲。老人無辭本鐸啞,下階攜手踉蹌行。鐸兮鐸兮汝餘負,不能庇身竟何取。昨日黌門新掛牌,廩餼將頒缺新鬥。

鄭葉

人無貴賤,物無輕重,但曾受其益處,而遂不能忘於心。己卯夏直內閣時,耳下忽生火結,腫灼。署中送飯之鄭廚,蘇州人,昔曾僦居粉坊琉璃街寓所,善養草花,夜落金錢尤耐看。手藝中平,人尚謹慎。知餘病,視之曰:“我家有現成藥。”持來搗爛菜汁半碗,其色碧綠,敷之立消。問其名,曰:“大夫葉,又謂之氣煞大夫,亦家園所種也。”惜未見其形質何如。誰將仙藥下蓬萊,去癭居然勝海苔。便與秦鬆同爵賞,卻疑堯箑向廚開。有心蔬菜皆靈草,無效參苓亦鈍材。莫道病源從口入,好方還自易牙來。

張爐

張仲宣武孝廉,五十年前酒友巨川之侄也。居距林亭東三十裏之魯沽。體壯心實,會試不第,在鄉務農。閑中製不灰木爐,較京師式樣不俗,而利用。詢其法,則曰:“無有什麽法子。比方一個人,身村不拘高矮,隻要腳底下站的穩,肚裏寬綽,心裏豁亮,頭不偏,嘴不敞,便是好材料。而且量肚吃飯,不致存食,氣兒疏通,自然結實無病。不如是,隻圖外麵好看,終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所言雖粗,頗有道理。巨川之孫木葊,贈餘一具,小而堅致,可以烹茶。回憶當年寒夜圍爐之飲,不禁悵然。良弓箕,良冶裘,其所學事不相謀。故侯瓜,先生柳,隨意為之心應手。張生少年工射鵠,舊日桑蓬懸老屋。所居宛在水中坻,卻愛徐無山下木。規模扛鼎膨脝樣,摶埴從心誇郢匠。不將火伴助冬烘,且與步兵煮春釀。嗟餘病與麹生疏,半作茶鐺半藥爐。不堪回首消寒夜,圍坐同傾酒百壺。

李甕

鄉人嗤妄想者,則曰在罈子裏睡覺,作甕兒夢罷。斯言亦有所本。《世說》:某家徒壁立,隻存一甕,夜眠癡想富貴功名,不讓邯鄲枕上,樂而舞蹈,將甕踏破,謂之甕算。故東坡有“中夜起舞踏破甕”之句。餘嚐為楹聯雲:“萬種因緣酬甕算;一家活計聽書聲。”後於書齋複室,斲門為甕形,額曰:“甕齋”,遂以為號。幻想生甕算,暗修潛甕牖。樸園為甕齋,於此兩無取。作室如宅心,內方外欲圓。愛酒以及器,觀象先陶然。闊腹貯陽春,請君入豈酷。試拍歡伯肩,弗陷詩魔足。嵇鍛與阮蠟,時複見性情。若搆通天台,何如甕易成。

王有光

王有光,字觀園,江蘇清浦人,居北楊莊,故亦被稱為“北莊先生”,著有《吳下諺聯》、《素史》、《百物誌》、《北莊清話》等。《吳下諺聯》收集了吳地流傳的諺語,加以解釋說明,寓莊於諧,雅俗共賞,使人們在了解吳地的語言習慣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幫助理解了吳地的文化習慣。有些條目,還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批判了科舉製度,反映出作者的深刻的見識。

百醜圖

天下最難遮者,醜也。惡惡欲短,何以為之圖乎?然公道自在人心,直筆難徇世故。學士禔躬,懲微瑕於三複;將軍立誌,欲遺臭於萬年。此造物之不齊,亦生人之異趣。東家施留貽嫫姆,屈素封步式登徒。婁豬遺調,唐宮點雙陸之籌;銅局先聲,魏國泣同舟之釣。梁上是何君子,墦間若此良人。羞婦難作買臣妻,老臣去守餘闕墓。廿二史從何說起,十八獄苦不勝言。擬之曰“百醜圖”,集中含譏寓諷者似之。

舍伊不得

祖父世業宜守,師友相規須記,穎敏質地不可浪拋,子弟聰明必該玉就。有用之人,雖有過亦當節取;有用之物,雖已壞尤必加修。偶然際遇,勿以倘來而輕棄;萍水交情,勿以一麵而忽之。書籍內格言,應加三複;芻蕘中一得,務必三思。早歲韶華,愛之如寶;莫年餘日,惜之如金。略舉大端數言,皆是舍伊不得。

暗洞裏諸葛亮

武侯三代遺才,高臥隆中,不求聞達,其以暗自處久矣。後扶漢室,炳耀寰區,原非初心所及。然人自有真,其父母固知此子必能顯揚,名之曰“亮”,字之曰“明”,若豫操左券者。諺蓋上下千古,見武侯之韜晦深沉,卒能發名成業,與日星河漢,並垂天壤,知潛德幽光不可沒也,故特表之。將“暗洞裏諸葛”一頓,叫起“亮”字,言名副其實,有必亮者。非如後世自炫交遊,廣通聲氣,過情立涸,幸而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對之能無愧乎!

各人所好不同

好者,嗜也。嗜膾炙者,有同然也。乃若文王嗜昌歜,曾皙嗜羊棗,屈到嗜芰,已見別情。此外且有嗜瘡癡,嗜足臭者,真屬匪夷所思。尤可異者,嗜貧困不堪,嗜閨房穢德,嗜無祿絕嗣,嗜刑辟誅戮。所好此類,不一而足;所好之人,亦不一而足,竟與嗜炙等。而若而人者,猶色然爭之曰:“吾何嚐好此!”不自知其好之甚也。好賭好勝,即是好窮困;好淫必報,即是好穢德;好行隱惡,即是好之絕;好行奸回,即是好刑誅。有形即有影,有響即有應。好人之所惡,拂人之性也。素史氏曰:嗜膾炙,如稚子戀飴糖;嗜昌歜、棗、芰,如貴官愛恬退;瘡痂、足臭,如泥鰍喜汙濁。以下困絕刑辟等項,如饞犬飫溺也。是不同。

海外奇談

乾隆甲戌,夢宗師視學江蘇,新例不繼燭,一童生繕寫不完,製其卷。童固求之,命即於公案側立謄之。及交卷,夢公問何縣?曰:“崇明。”燈下接卷,問崇明在何處?曰:“海外。”備述風土形勝,人物禽魚,並皆奇妙。公傾聽忘倦焉。即展卷批雲:“喜聽書生談海外,堂前畫燭已三更。”榜發,招覆入泮。

爬灰

王荊公子雱,早世,其妻另築小樓以居,荊公時往窺焉。媳錯會公意,題詩於壁,有“風流不落別人家”句。公見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間“爬灰”之語,蓋昉於是。

明星照爛地

天雨初晴,必模糊者久之,漸漸開朗,泥塗徐見幹燥,乃得老晴。若夫新晴天氣,白晝至夜,水氣未收,便見一天星鬥晃照,地下猶然淖爛,不久即雨矣。如人患病乍愈,精神未複,必當休息節製良久,漸作強健事情,乃能全愈。又如家計貧窘,稍得所畜,必當撙節愛養良久,漸作充裕事情,乃能保守。若病後即如強壯,少有便露贏餘,亦終必亡而已矣。天心仁愛,故示此象,“明星照爛地,天亮落不及”,乃是現身說法。

狗咬呂洞賓

洞賓仙師風骨淩雲,人皆景仰。狗何物也,乃敢自取罪戾,嗥然肆其一咬乎!且夫仙師未卜先知,狗而欲咬,何不將葫蘆中藥物斃之,背上寶劍斬之,狗曷能為。不知祖師藥本濟人,不用毒狗;劍惟誅妖,不欲屠狗。狗若欲咬,亦不屑逆料以矜先見,所謂與禽獸又何難焉。獨是為狗計之,當向洞賓仙師拜之跪之,求其度之,庶不複墮畜生道中,竊糟糠食屎橛也。何反從而咬之哉?素史氏曰:此其所以為狗也歟!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