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萬語千言

語言即存在,不能被語言描述的生活即為不存在。於是,我們為了存在而寫作。
博文
(2018-10-14 09:35:12)
有個朋友的兒子立誌要當醫生,可是在美國四年大學之後卻並沒有考醫學院。朋友痛心疾首地說:“在美國,要是家裏沒人當醫生,連個考醫學院的入場券都拿不到!”當我女兒在中學10年級宣布想學醫的時候,我想起了朋友的話,於是警告她:“咱家可沒人學醫。”我女兒說:你準備學費就好。朋友的兒子沒考上醫學院,是因為他在大四之前沒能滿足五百小時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8-09-22 09:19:20)
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我送她去上中文學校。那個學校使用的教材已經在努力貼近海外生活場景,但仍然有些表達讓從小在海外長大的孩子難以理解。比如有篇課文寫到某個已故的中國領導人去看望華僑,文中寫到老華僑感動得泣不成聲。小華僑們讀到這裏則麵麵相覷,不解風情。那個學校教中文的老師對自己所教科目也懷有謎之自豪。我們報名的時候,老師一再責怪我來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8-09-15 10:51:44)
在我上大學的八十年代,中國人所能享有的遷徙自由少得可憐。記得那時針對出國留學有個規定:大學畢業後如為國家工作不滿六年,出國留學需交培養費(大學畢業生一萬元,研究生二萬二)。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萬元戶”就是有錢人的代名詞。我的一個同學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東拚西湊到“贖身費”之後仰天長歎:“終於和這個國家一拍兩散了。”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18-09-12 16:04:11)
我很晚才會用微信。裝上微信之後用通訊錄一搜索,發現我女兒也在,於是向她發出邀請。人家一回不理我,兩回不理我,三回、四回……直到有次她需要一份資料,我表示隻能用微信發,這才給自己爭到名分。好友是加了,我卻看不到她的朋友圈。請教達人,得知我被拉黑了。“怎麽拉黑呢?”達人演示給我看:“先找到對方名字,在‘朋友圈權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長篇自傳體小說《1989,不合時宜的回憶》連載 第五章外企又叫FESCO 一 北佳公司1988年從應屆畢業生裏聘用了包括我在內的30多個人。我們全都獲得了北京戶口,人事檔案掛靠在北京大學。1988年7月3日,我上午從中文係領了畢業證書,上交了學生證;下午就到未名湖畔的紅一樓辦理了入職手續,領到了工作證。 早在1988年3月,北京大學新技術公司與日本佳能公司成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長篇自傳體小說《1989,不合時宜的回憶》連載 第四章到南校門去 一 在北大上學的時候,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學校的保安都是哲學係畢業的,因為在盤查入校人員的時候,他們喜歡問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到哪裏去?” 中國的學校都是有圍牆的。北大占地837英畝,一共隻有四個可供行人出入的門,分別是西門、南門、小南門和東門。相對其它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長篇自傳體小說《1989,不合時宜的回憶》連載 第三章閨蜜 一 所有類型電影中,我對科幻最沒有感覺;而在科幻中,我對時間旅行最沒有感覺。我從來不想跳到未來某一年看看將來的我是什麽樣;也不想回到過去,阻止我自己降臨到人世。時間對我來說,有一種絕對的威權,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也沒有任何敘事可玩弄。也許,因為我遷徙得太多,我的智力隻夠用來感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長篇自傳體小說《1989,不合時宜的回憶》連載 第二章雙城記 一 我父親於1941年出生在山東半島南部海岸的一個小漁村裏。那裏自然條件惡劣,且戰亂頻仍。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每當發生饑荒或戰爭時,那裏的人就會向北遷移,俗稱“闖關東”。 我父親九歲時,被我爺爺帶著去了東北。據說當時闖關東有兩條路:陸路和水路。坐漁船穿越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長篇自傳體小說《1989,不合時宜的回憶》連載 第一章活成萬語千言 一 我出生後九個月,我母親就調動工作去了天津。據說天津的條件不好,工廠裏沒有托兒所,於是她把我留在北京的外婆家。我外婆出生於1920年,我母親出生於1941年,我出生於1966年。當我開始與外婆一起生活的時候,外婆比我現在還年輕。但是不知為什麽,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眼裏的外婆就已經是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