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閑話

古稀老翁防癡呆,學習碼字非有才,有話則長無話短,藝術本是開心菜。無病呻吟莫恥笑,偶有得罪莫見怪,君子自有常來客,清茶淡酒敞胸懷
博文

四代通吃—西方藝術中的“埃及豔後”
在人類文學藝術創作的曆史長河中,某個題材、某個人物、某個故事或傳說,被翻來覆去地不斷變化運用,這類現象不是少數。它肯定有著潛在的社會和心理因素。
我曾發表過一篇博文《三隻“水晶鞋”的“當代”聯想》(2016年9月4日),舉了“灰姑娘和水晶鞋”的例子,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另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11-11 03:14:32)

昨天去了趟泰特館...昨天,抽空去了一趟BritishTateGallery(泰特舊館)。
泰特舊館正在舉辦一個《印象派在倫敦》的展覽。
看的人還不少,買票和入場還都要排隊。我便先去了右側的售書處,翻看了一下展覽圖錄畫冊,了解了此展覽展出的主要是莫奈、畢沙羅和提索的畫,其中的大部分畫原作我都看過,就懶得去湊這個熱鬧了,想,反正還有時間,以後再來吧。
於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8歲對他倆各意味著什麽?···
——克裏姆特和席勒的“忘年交” 上文談到達仰和徐悲鴻,網友發問,牽出一個藝術界亦師亦友“忘年交”的現象。今天借機聊一聊另一對藝術史上更有名的“忘年交”——克裏姆特和席勒
克裏姆特和席勒是誰,大家肯定都知道,用不著我來多作介紹。
此文也不想詳細紹介他們的友誼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所知道的徐悲鴻老師達仰
1963年,大學四年級時,許辛之老師帶我們班去圖書館上欣賞課,觀看學校收藏的一些西方油畫原作,其中有一幅半身帶手女肖像習作,許先生說這是徐悲鴻的老師達仰畫的,送給了徐悲鴻,徐院長又捐贈給了學校。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徐悲鴻在法國留學時有個老師叫達仰。他的畫法和當時國內風行的蘇聯學派風格明顯不同。
1984年我留學去了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米羅的維納斯—希臘雕塑古典美的典範
—維納斯之旅(2)
今天我們來到法國巴黎的魯浮宮,瞻仰美術館中的一件鎮館之寶—世界上為最多人熟知的一尊維納斯雕像。這尊雕像是在Melos島的山洞裏被發現的,所以被稱為《米羅的維納斯》。位於雅典和克裏特島之間的雕像發現地-Milos島
1820年,一位名叫Georgios的當地農夫,在山洞裏偶然發現了這尊雕像。雕像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肥胖的母親神—史前維納斯
女性與藝術(1)奧地利維也納,自然曆史博物館
館裏收藏著一件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人類最早的藝術品之一。
這是一個微型的人體雕塑,用石灰岩鵝卵石鑿刻而成,上麵有著紅土著色的痕跡。從體型特征,很容易認出這是一位女性。雕像高11.1cm,(為了讓大家對雕像大小能有個直觀概念,我把雕塑的照片按原大尺寸PS在我的手上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紅星照耀著俄羅斯》
—你所不知道的早期蘇維埃藝術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100年前的十月,列寧在俄國領導發動的這一場革命,不僅改變了整個世界,也改變了藝術。
本文無意去談論此類革命的功過得失,而是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批絕大部分人所沒有見過的、珍貴的曆史資料,看看在這場血與火的革命中催生出來的早期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畫裏有畫—三個不戴麵具的音樂家話裏有話,指的是說的話背後還有沒說出來的潛台詞。
“畫裏有畫”說的是在一幅畫麵中還引用了別的畫作。
在當代,這也成了一種藝術手法,稱作“挪用藝術”。
今天來聊聊我創作的一幅畫中有畫的油畫《三個不戴麵具的音樂家》《三個不戴麵具的音樂家》2003年48"X60"在創作這幅畫的當時,我並不知道有&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7-09-25 13:15:39)

?願老師們都長壽
閑看花開花落君問有沒有老師們的畫作圖片,借此單發一短文配圖如下:(想了解更多情況請上網上搜索)
衷心祝願老師們都健康長壽!戴澤95歲:(二年級油畫老師)林崗93歲:(研究生導師)伍必端91歲:(課餘老師)靳之林89歲:(二年級任課老師)鄧澍88歲:(師母)侯一民87歲:(研究生導師)87歲高齡仍畫畫不止侯一民和黃永玉神仙夫妻侯一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7-09-23 07:20:49)

西方畫家壽年考

話得從2007年說起,那年我65歲,突然收到兩位畫友的噩耗,一位大我幾歲,是肺癌;另一位小我幾歲,是血癌,去世時間相間不到兩個月。也就在此時,我收到了加拿大政府寄來的“老年證”。
“丹青不知老將至”,這話不假。經年閉門作畫,並沒覺得自己有什麽變化,隻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好多事想做沒來得及做。這時,突然有人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