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草

把最近幾年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和詩詞等等,放在這裏與朋友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8-01-22 17:47:46)

大寒逢大雪有感 凡草 大寒逢大雪,簾外盡迷茫
院內皆梨素,爐中隻火揚
山深迎雪客,冬暖懼春荒
不問糾纏事,關門兩院忙 自注:
韻用平水韻下平7陽
爐中:壁爐
關門:因為財政預算在兩院討論時受質疑通不過,美國政府機構昨夜12點關閉(不過,今天的消息,國會已經同意撥款3個星期,讓政府重新運轉。)
1/20/2018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從《風箏》裏看到的信仰和人性 凡草 聽說《風箏》收視率很高,而且爭議很大,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可是,剛開始看的時候,幾次都想棄劇。作為一個諜戰片,它實在不太合格。那裏描寫的特務手段之笨拙幼稚,就連我這個外行之外行都覺得好笑。更由於看的是46集刪節版,覺得很多情節也常常自相矛盾,幾個主角的故事也無法自圓其說。比方說,馬曉武去接那個火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8-01-10 12:17:42)
鑽石劫 第九章  1982年美國芝加哥 太陽已經下山,淡淡暮色下是陌生的城市和街道。周毓雯暈頭轉向地四下裏摸索著回家的路,可是,走了幾條街都覺得不對,看著天色漸漸黯淡,她心裏害怕起來。突然,耳邊傳來劉明睿焦急的聲音,“小周,你去哪兒了?”霎那間一股暖流滲透了全身,她頓時輕鬆,飛奔著迎了上去。 明睿走上前來,抱怨地說:“這個地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05 12:43:06)
鑽石劫 第八章1974年中國豐縣裕莊 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小小的池塘邊雖然林木蕭疏,卻也染上了金秋的熱烈,五顏六色地招搖在微微的寒風裏,天邊隱現著一道彩虹。池塘邊的小路上,劉明睿拄著一把鋤頭,抬頭看著四周的景色,心裏一陣悵然,突然湧出一首歌來,
……可曾想起,美好的春花秋雨
幾度回首,風吹月色迷離
流星劃破天際,帶去幸福和痛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1-01 21:02:31)
第七章  1965年中國北京 電影結束了。劉明睿和程婷婷夾在擁擠的人流裏走出電影廳。婷婷的眼圈還有些紅紅的,“這個電影真好看,演員的演技高明,感情表現得非常忱摯。” “這就是名作的優點。哈,你還不想來哪!這樣的內部片子,我可是費了很大勁兒才搞到票的。怎麽樣,不後悔吧!” 婷婷咕嘟著嘴說:“我可沒你這麽大膽。大學生在校期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2-27 11:30:11)
排隊交稅的奇觀 每當到了年底,排長隊司空見慣。雖然我很少湊這個熱鬧,見到排隊卻也不會奇怪。可是,隊伍排在市政府門口,人人爭著搶著給政府交稅,就難免有些少見多怪了。偏偏昨天不但看到了這一幕,而且我還站到了隊伍裏。
這是在東部一個小鎮上,據說這個鎮是個比較富裕的地區,房地產的稅收也比較高。新稅法通過以後,幾乎這裏所有的居民都不滿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7-12-11 16:53:29)
鑽石劫 第六章  1986年美國幽穀鎮 一道閃電爍然劃過,照亮了迷茫的天際,映出了佇立在窗前的林建華。滂沱暴雨敲打著窗子,陰雲翻騰,雷聲隆隆,她傻傻地站立著,盯著窗台上濺起的水花,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茫然失落。 學期剛剛結束,暑假工作還沒開始,趁這機會,有家的同學回去探家,無家的就成群結隊出外旅行。建華既無家可探,也沒錢旅遊,隻能悶在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鑽石劫—引子》答也跑教授 凡草 首先感謝你的閱讀,雖然你隻讀了短短的引子,卻已經有了這麽多的想法,提出了疑慮,想來一定思維過人。現在逐條公開答複如下,以惠及更多的讀者。雖然你隻寫英文,但是,我的小說是中文,考慮到所有的中文讀者,我隻能用中文作答,想來你雖然不會寫中文,還是能夠看懂的吧。 其一,故事很常例(Frankly,thestorysoundsjustt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1-26 15:10:26)
鑽石劫 第五章1982年中國羅湖口岸 夜已經深了,周毓雯思索著明天行程慢慢走去。路燈下隱隱綽綽映出她的身影,一會兒拉長,一會兒縮短,清冷的街道更顯得寂靜。自從收到明睿寄來的簽證材料,毓雯這麽多天來一直在奔走,領護照銷戶口辦簽證。終於,一切齊備,明天就要上火車了,孤單寂寞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 坐上去邊境的火車,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物,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11-10 19:21:12)

珍寶多劫難 鑽石是自然界的一種珍寶,知識則是人類社會裏的珍寶。沒有知識,就不會有科技的進步,也不會有社會的發展。因為知識是由人去總結整理並且發揚光大的,所以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無論文科理科,也具有珍寶般的價值。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均看重知識,‘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可是,曾幾何時,讀書卻又一度成了反動的代名詞,自秦朝的焚書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