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隨緣 看不慣別人是自尋煩惱 .可以不擁有任何東西,除了對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4-05 19:43:49)

  【不妨一笑】
  
  上帝的安排
  病人頑固地反對做手術,他說:“既然上帝把盲腸放在這裏,那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當然。”醫生回答道,“上帝把你盲腸放這裏,就是為了我能夠把它拿出來呀。”
  
  生命的估價
  病人:“我真不好意思告訴您,我夫人認為您收的手術費太高了。”
  外科醫生:“親愛的,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4-05 19:42:42)
 不妨一笑
  
  舐一舐
  一人立鐵匠鋪前,看鐵匠打鐵,久立不去。鐵匠感到有些煩,拿起灼紅的鐵塊,鉗到他鼻子前,想逼他走開。
  沒想到,那人竟說:“你如果給我一塊錢,我就舐它。”
  鐵匠心想,你敢舐?就掏出一塊錢,交給了這個人。
  此人把錢接過來,將錢放在嘴邊舐了舐,放入口袋內,轉身走了。
  
  技高一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05 19:41:03)
乾隆是清朝第四代皇帝,主政60年,享年88歲,可以說是我國封建社會皇帝中壽限最高的一位,被世人譽為“帝王壽魁”。他有什麽獨特的養生術呢?乾隆的長壽秘訣概括起來是16個字:“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吐納肺腑,活動筋骨”。
  
  十常四勿
  這是乾隆皇帝最主要的養生守則。所謂“十常四勿”便是:“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睛常轉,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05 19:39:18)
醫生的疑問
  “請問,比埃爾先生,”一個醫生問他的同行,“為什麽您在給病人看病時,總要特別詳盡地詢問他常喝什麽酒,根據酒的牌子就能判斷病人的健康狀況嗎?”
  “不,當然不是。但是根據酒的牌子可以判斷病人的經濟狀況,然後依此來確定門診的費用。”
  
  牙科醫生
  哥爾登在整個拳擊比賽中,一直眉開眼笑。
  他身旁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宋美齡在美國去世了。她的傳奇人生跨越了三個世紀。2001年在紐約公寓為她祝壽的時候,宋美齡自己說了一句話:上帝為什麽要我活得這麽長?
  
  老態早現卻能長命百歲
  
  據宋美齡當年在台灣時的一位私人醫生回憶:在宋美齡身上,真正出現老態的時間並不晚,早在她74歲時,動作上就已經開始顯得不太靈便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便開始坐起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05 19:34:48)
 看得更好
  甲:年輕貌美的女性,到醫院看病,找男醫生好,還是女醫生好?
  乙:男醫生。
  甲:什麽原因?
  乙:他會全身各部位仔細的看,不會草草了事。
  
  和誰
  老王生性愛開玩笑,可是最近狀態不太好,硬被老夥伴們拉去打球。
  練習傳接球時,一個夥計給他傳了一個好球,怕他接不穩,於是喊了一聲:“接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04-05 19:31:30)
陳雲同誌的體質很弱,這大約和他從小父母早亡,幼年營養不良有關。建國以後,陳雲同誌主抓財政,這是一件關係到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柴米油鹽的繁重工作;複出以後又擔負起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之職。其工作的勞累程度可想而知,但陳老雖然體弱卻很長壽(享年91歲)。在中南海任保健工作多年的醫生們,對此悉心研究,總結其原因有三:
  其一,陳老一直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03歲的蔣培英老人,性格開朗、幽默、剛強、溫和,她以自己開闊、博愛的胸懷,承受著生命裏許多難以承受的重量,並自強、自立地過著平凡卻又有滋有味的生活。
  年輕時的蔣培英特別喜歡幻想,她幻想著能吃上飽飯、住上磚瓦房、有轎子坐;在抗戰時期還夢想著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當時作為支前婦女隊長的她帶領著婦女做軍鞋、給傷員包紮傷口、送糧到前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4-05 19:29:15)
宋美齡活到106歲,能夠長壽,和她善養生關係密切。她的長壽,主要得益於以下幾方麵:
  
  一、注意飲食
  
  她的侍從說,由於她對自己身材的保養格外重視,幾乎每天都會用磅秤稱自己的體重,隻要稍微發覺自己的體重重了些,她的菜單馬上隨之更改,立刻改吃一些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葷的食物。假如體重恢複到她的標準以內的話,她有時會吃一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4-05 19:26:36)
 淡者,淡泊、淡遠、清淡、恬淡、平淡是也。古往今來,中國人對於“淡”,可謂是情有獨鍾,別有厚愛。  “淡泊以明誌”,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平淡見天真”,則又是藝術的理想境界;“大羹必淡”,是品味知味的老饕們的美食之談;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則又是謙謙君子們的交友之道了。有道是“燦爛之極歸於平淡”,東坡居士在給其侄兒的信中,曾將此闡釋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