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4-09-17 19:56:35)
華燈初上,點燃的是幾個孤單之人的心,我打開電腦,深夜寂靜,望著窗外零星的燈火,不禁感歎“五年輾轉之間,物是人非,不知爾等可安好”。夜盡天明,照亮的是些許迷茫之人的心,我泡一盞茶,細細品味,卻也終於想通,人生在世,不求功名利祿,不求榮華富貴,隻想所愛之人,愛我之人,無論在天上還是人間,都是安好。茶葉,在沸水中慢慢的舒展開來,茶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明代的製茶工藝和飲茶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我國的茶文化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當時的文人雅士,繼承了唐宋以來注重飲茶的傳統,普遍具有濃鬱而深沉的嗜茶情結,他們組織茶會,編寫茶書,積極參與茶事活動,推動茶文化向著更深的層次發展,並為之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時代風尚。

《惠山茶會圖》
  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27年春,中國和瑞典聯合組建西北科學考察團。此前,北大教授劉半農參與了相關談判和協調工作,實則阻止外國人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單獨考察。其間,瑞典探測家斯文海定曾與他商議,擬提名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於是劉半農托給魯迅交往密切的台靜農寫信,征詢魯迅本人意願。
  台靜農的信是那年9月17日寫的,魯迅9月2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無論在何種時代,身處何種體製,無人能代替你看顧自己的內心;對於人而言,很難否認“一生的果效皆出於心”,這正是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學。“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王學中關於人格獨立與思想自由的部分,總能輕易擊中被各樣事務羈絆著的人們。無論人們是如何任性隨意地取用王學,我們都不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朝宮中的滿漢全席,為何被當時的北京人列入京城“十可笑”之首?
  中國筵席中,名氣最大的是滿漢全席了。一是花樣多,各種佳肴美點加在一起,多的有182種,少的也有64種;二是出身好,源自清朝宮廷,皇家朝廷大員享用過的。因此,不少人一聽說滿漢全席,便會全身僵直,肅然起敬。由於滿漢全席來頭頗大,各地因此繁衍出不少版本。之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從“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的說法成為我們的“常識”後,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成了我們對中國古典文學“進化”序列的不二認知,對各個時代文學風貌的直覺想象。我們通常倦怠於再去考慮,這個“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其實隻是站在曆史“製高點”上的後代人對前麵諸個時代的一種認識而已。它多少是有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古代中國人幸福指數最高的當數宋代人了。
  宋代人的生活情調體現在日常生活中,譬如文人之間的行酒令。而後再由行酒令發展到“小詞”、“散曲”等。這是一種文人交往、酬酢的小雅文化。從這些“小詞”、“散曲”中,我們可以窺見他們的日常生活。在這些文人的行酒令中,我們可以了解這種文化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9-14 19:32:40)
講到中國現當代的美術創作,不能不考慮新中國成立後的學術背景。在美術院校中,徐悲鴻與蔣兆和的教學方法形成了一種體係,強調素描、光影等源自西方的技法,要求藝術從書齋的小天地中走出來,更多地關照現實生活,更強調藝術的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的繪畫,要求真實地表現生活,要求通過個別現象來揭示生活中的一般真理,探索生活發展的內在規律,而不能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古以來,文人與茶關係密切。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雲:“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宋代八大家之蘇軾也有詩雲:“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諸如此類詩句,不勝枚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4-09-14 19:19:52)
宋朝詞人賀鑄寫的《青玉案》一詞中,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用三種景物比喻愁思多,極為著稱,因此,賀鑄得了一個典雅的綽號:“賀梅子”。詞人張炎寫的《解連環》一詞中,有“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人們都稱張炎為“張孤雁”。另外,張炎寫有《南浦》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26]
[127]
[128]
[129]
[13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