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的一九七六:批判大會 “開批判大會了!開批判大會了!”院子裏的小彭大聲嚷嚷著,臉上露出興奮的光。 小彭是賀老師的兒子,比我大幾歲,懂得可多了。比如,他就知道李鐵梅的辮子是裝上去的,李玉和白襯衣上的血是紅墨水染的;前段時間,他和他妹妹小燕子還跟著父親出差去了一趟上海。回來後,他手腳舞動,對我們說,“上海到處都是高樓,汽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9-03 08:22:37)
我的爺爺 葉易凡 我從來沒見過我的爺爺。也很少聽別人說起過他。直到初中某一天,有位老師問我,“讀過你爺爺的書嗎?他是個我崇拜的作家”。 我這才吃了一驚。我爺爺是作家?我怎麽一點都不知道。對老師的問題,我隻能搖頭。一回到家,我就去問爸爸。爸爸回答說,爺爺確實是個作家。 ‘’‘那我爺爺現在幹什麽?”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8-27 09:20:53)

林其仁先生第一次見到林其仁先生,那還是在文革後期,我大概四五歲左右。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帶著我走上小操場土台,又沿著土台的青石台階走了下去,走到了平時我來的不多的老一宿舍。我們來到了一間屋子前,爸爸敲敲門,門開了,一個個子不高的慈祥的爺爺出現在我們麵前。一見到我們,他就眉開眼笑起來。爸爸畢恭畢敬地給他鞠了一躬,說,“林老師,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19 08:58:43)
周作億先生周作億老師大概是文革快結束時調來三中的,比我們來到三中居然還要晚上幾年。當時我們居住在四宿舍,他和家人居住在另一個宿舍,加上我那時年齡小,所以印象不算深刻。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周老師、王學緒老師等老教師搬進了新建的五宿舍裏,我家也搬到了由教學樓改建的七宿舍,我經常能看到一位老者從樓下走過。他身穿筆挺的西裝,頭發總是梳得整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01 07:26:12)

憶肖翔注:這是我十年多年寫的回憶。學生時代的肖翔周末給父母打電話,父親說,“肖翔出事了。”“怎麽回事?”我問道。“他坐法航飛機回國,飛機卻在大西洋上空失事了。”父親回答。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讓我久久不能平靜。很多往事,和肖翔那笑眯眯的樣子,一下子仿佛又浮現在了眼前。其實我很早的時候就認識肖翔了。那也是因為他和我弟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25 08:16:20)

回憶馬革順先生 馬革順先生 注:易玲是三中92屆學生。馬革順先生出生在一個基督教家庭,是中國合唱指揮泰鬥、上海音樂學院合唱指揮教授、中國合唱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榮譽院士 易玲(92屆) 大約兩星期前在教會通訊上看到這篇文章,我心裏一陣感動,覺得馬革順先生很多曲目似乎都很熟悉。 我一直覺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注:本文為贛州三中優秀校友,我的學姐許芸所寫的回憶。許芸,許進和舅舅七七年同時考入大學,一時引起轟動。 那年,我們都升學了——我在美國回顧七七級

許芸(75屆)

許芸,許進和舅舅七七年同時考入大學
一九七八年元旦剛過,江西南方的贛州小城開始彌漫著歡樂氣氛,因為,不少考生家庭已接到入學通知,正歡歡喜喜地為孩子們準備行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7-15 15:06:55)

注:黃校長在第二排右七。
注:黃校長在第二排右七。
我的媽媽是校長--你不知道的硬幣的另一麵
羅延楓
各行各業,但凡沾點特權的,必定會被垢病。而我,一個中學校長的女兒,算沾特權了嗎?嗯,仔細想想,我媽是校長,我是有些“特權”的。
比如,我所在的班級,肯定是全年級師資最強的那個;比如,我會比別的同學更早知道啥時候放假、哪天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10 09:06:14)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 —-懷念謝亞德校長和董世景老師 董老師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董老師一家了。當時,我家住在小操場土台的東側的四宿舍,董老師住在西側的一宿舍。而我們這些小孩子,不管住在一宿舍還是四宿舍,或者別的宿舍的,都愛跑到土台上玩耍。土台不但有兩個籃球場,有幾個跳高跳遠比賽用的沙坑,有單竿雙竿等運動設施,有供孩子們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08 11:20:01)

清明時節雨紛紛 注:這是我為母校校長和老師寫的紀念文章。這是上部分。謝校長前排右起第九人 —-懷念謝亞德校長和董世景老師 清明時節,細雨綿綿,院子裏的竹林都籠罩在一片白色的霧氣之中。打開手機,卻傳來了謝亞德校長和董世景老師相繼去世的消息。謝校長和董老師都是我的長輩,是看著我長大的,我其實應該叫他們“伯伯”的。望著窗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