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作億先生

(2022-08-19 08:58:43) 下一個
            周作億先生
 
    周作億老師大概是文革快結束時調來三中的,比我們來到三中居然還要晚上幾年。當時我們居住在四宿舍,他和家人居住在另一個宿舍,加上我那時年齡小,所以印象不算深刻。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周老師、王學緒老師等老教師搬進了新建的五宿舍裏,我家也搬到了由教學樓改建的七宿舍,我經常能看到一位老者從樓下走過。他身穿筆挺的西裝,頭發總是梳得整整齊齊的,手裏常拿著書報,氣質顯得很儒雅,頗有些與眾不同,就好奇地問父親。
    “這就是周作億先生,很有學問的一個人。”爸爸鄭重地告訴我。
    周先生確實是很有學問的。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從五宿舍經過,看到周先生家門口貼著一副字跡遒勁瀟灑的對聯,
    “幼兒海外讀博士,老父家中對碧蘭”,橫批“書香之家”。
    “這是說了些什麽呢?”我當時還有些看不明白,不過還是把對聯默記了下來。
    後來才知道,周先生的一個兒子,那時正在北美留學。據說,他是七七年恢複高考時就考入當時的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前身是哈軍工),然後出國留學。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出國留學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在小城贛州,很多年都沒有聽說過了。可以說,周家是出了個“狀元郎”。難怪周先生是如此自豪了。
    周老師在三中教的是數學,爸爸還經常去他那裏,或者有時周老師過來,商量工作上的事情。我有時也跟著一起去,坐著旁邊。我看見他們談著談著數學,忽然就談起詩詞來了。周老師談得津津有味,爸爸也聽得津津有味,而且還不時地插些話。就苦了坐在一旁的我了,那時的我整天就琢磨電視裏的《加裏森敢死隊》隊長、酋長又要去哪裏探險,《排球女將》裏的小鹿純子是否想出了一個新球技,《再向虎山行》裏的薑鐵山、容滄海誰厲害,等等,哪有心思聽什麽詩詞啊。再說,我也聽不大懂呀。所以,我坐著那裏,卻是心猿意馬,坐立不安。
    可爸爸不這麽想。每次從周老師那裏回來,他總是充滿敬佩地說,
    “周先生真有學問!文理兼備。“
    然後又對我說,
    “小涵,你要好好地向周先生學習。”
    我直撇嘴,說,“現在還有誰會對詩詞這些東西感興趣啊。”
    爸爸看著我,卻直皺眉,“你可不能這麽想。要知道,詩詞文賦是中國傳統,是文化精華。你不是背過唐詩三百首,宋詞選,小時候還寫過一些詩嗎?”他指的是幾年前,曾在書店裏買來了一套唐詩宋詞,讓我們兄弟背誦。我當時很感興趣,還仿照著寫了幾首格律詩詞。
    “可我現在覺得數理化更有意思些。”我爭辯道。
    上初中後,我就更著迷初等數學和物理了,就覺得那些定律啊,定理啊,嚴密的邏輯推理啊,很對我的胃口,對文學詩詞的興趣因此少了很多。
    “你喜歡數理化,這也沒什麽不好。”爸爸想了想,說,“但如果你能像周先生那樣,文理兼備,那就更好更全麵了。周先生教過物理,教過數學,他對數理的領悟,在贛州市都是一流的,還寫過一些專業論文。很多外校的學生都慕名前來請教。但周先生不拘於此。他對詩詞,對書法,更是精通,在江西省都排得上號。我讓你向周先生學,就是希望你將來也要像周先生那樣,文理兼備,不要忘了中華文化傳統。” 
    “周先生怎麽會懂這麽多呢?他是哪所大學畢業的?”聽爸爸把周老師說的如此令人佩服,我不禁好奇地問。
    爸爸笑了起來,“這方麵,你就更要向周先生學習了。周先生其實沒有讀過大學,甚至連中學都沒畢業,可能是家裏出了什麽變故吧。但他天資聰穎,加上他很勤學好問,慢慢積累,學問就慢慢地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了。記住,學習要靠自己,大部分知識,還是要靠自學的。”
    “可是,沒有大學學曆,甚至沒有中學學曆,周先生怎麽能當上中學老師的呢?” 我還是有些不理解。
    “你問得好。一個人再有真才實學,但若是沒有文憑,在當今社會上也難以得到認可的。這也是韓愈說的’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意思。但周先生恰恰遇到伯樂了。當時一中的老校長周蔚生老先生是個前清舉人,思想開明,寬容,民主, 尤其愛惜人才。周老師那時還是個小夥子,但卻已經有才華了。周校長很賞識周老師,就不拘一格降人才,把年輕而且沒有文憑的周老師聘為一中教師。就這樣,周老師得到了施展才華的場所和機會。”爸爸微笑著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喜歡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覺得詩詞文賦才是中國傳統中的真正的魁寶,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做出的獨特貢獻。其影響力,其無窮的魅力, 並不亞於西方的戲劇和交響樂。我也開始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周先生寫的詩詞了。我發現,周先生的詩詞文賦造詣,確實是很深厚的。比如,周先生有“白石亭“ 詩一首,
    “留取廉潔德,肅靜白石亭。
      雲從崖際宿,草到墓門青。 
      郡守詩題壁,墨客聯掛楹。 
      心香虔一拜,貪夢寂然醒。”
就是寓意深遠而且有意境的一首好詩。
    周先生的楹聯,也是非常的好,比如他的兩付題滕王閣楹聯:
    其一
    “秋色滿東南,自赤壁以來,與客泛舟無所樂; 
     大江流日夜,問青蓮而後,舉杯邀月更何人”
                其二
    “萬裏長天,兩江澄白練; 
      千秋勝地,一閣峙青山”
 
那是非常工整優美,堪稱是他的傳世之作了。
    周先生的書法造詣亦很深。我一六年回國探親,有同學陪我去贛州城牆遊玩。我們從西津門人行橋那裏上的城牆,然後沿著這座從北宋年間就開始建造的古老城牆走去。城牆外側是奔騰不息的贛江,遠處是逶迤起伏的青山;裏麵卻是一片片的綠樹、民居;一路上都是秀美瑰麗的自然風光,和眾多的古跡遺址,比如,蔣經國舊居,八景台,鬱孤台等等,看著確實叫人心曠神怡。
    我們從建春門下了城牆,然後又在建春門外的浮橋上走了走,看了看南宋留下來的一門鐵炮,接著在浮橋邊上欣賞了漁民剛剛從贛江打撈上岸的魚蝦鱉蟹之類,就走進了建春門裏麵。我發現城牆裏麵有一個小文化廣場,有些亭榭,上麵還題寫著字,這些書法都寫得如此之好,叫人欣賞不已。
    “那是周作億先生題寫的。”我的同學告訴我。
    周先生不但有學問,而且還很有福氣。他很長壽,直到前幾年才去世。據說,他是三中老師裏麵第一個活過了九十歲的男子。
    像周先生這樣的人,不但精通他的本行數學、物理,而且更是擅長中國傳統文化,詩詞文賦書法,無不精通:最後還能長壽。這真是一個奇才啊。然而,這麽一個奇才,若無一中老校長周蔚生先生慧眼識珠,破格提拔,恐怕也會被埋沒吧?這,確實稱得上是贛州教育界的一個傳奇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