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斯

心中自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雲間
博文
(2021-07-02 07:05:36)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正寫到香菱跟著黛玉學寫詩,殫精竭慮,好不容易得了一首好詩,眾人正讚譽紛紛,卻忽啦啦來了幾大家子的親戚,有李紈的寡嬸帶著兩個女兒李紋、李綺,寶釵的堂妹寶琴及堂兄薛蝌,還有邢夫人家的侄女邢岫煙,大觀園頓時熱鬧非凡,大觀園詩社更是前所未有地興旺起來。 這幾位姐姐妹妹在寶玉眼裏,個個都是集天地精華靈秀於一身的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6-25 07:34:01)

《紅樓夢》中的王夫人,是賈府二老爺賈政的夫人,怡紅公子寶玉的母親,賈府實際的當家人,她和有名的鳳辣子王熙鳳,還有薛姨媽,都出身於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是正經的名門閨秀。但若細細比較一下,就會發現非常有趣的現象,和賈、史及薛家的女兒相比,如賈家的元春、探春,史家的賈母、湘雲,薛家的寶釵、寶琴,王家的這幾個女兒在人文修養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6-20 06:21:10)

日子一天天緩緩向前流淌,不覺中父親已遠去三十多年了,真的有這麽漫長了嗎?怎麽那些疼痛、那些哀傷卻仿佛就在昨日?父親這個題目壓在我心頭太久太久,早就想寫寫父親,可卻遲遲未敢動筆,原因有二:一是父親去世太早,自己對他了解太少;二是覺得自己文筆不行,怕自己寫不好他。太多的感觸及憂傷壓在心裏,今日又到了父親節,這個我從心底裏不願觸碰的日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古典奇書《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它一反正統的儒家道統,為閨閣女兒立傳,為青春唱讚歌。說起《紅樓夢》,人們必會想到如詩如畫的大觀園,腦海中也必會浮現出一些唯美的經典畫麵,即便沒讀過全本小說,也能脫口說出“黛玉葬花”、“共讀西廂”、“寶釵撲蝶”、“湘雲醉眠”等代表詩意青春的唯美畫麵。蔣勳老師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6-15 06:11:39)

煙雨中的秦淮河,自古繁華的六朝古都,散開的故事,仿若指尖掠過的花影,留下醉人的暗香浮動。俯首皆是詩詞歌賦,隨處邂逅風流婉轉,我追逐著一首又一首的詩詞,一個接一個的故事,徜徉在這漿聲燈影裏的秦淮,穿越千年,去感知它的不朽魅力…南京,古稱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城而過流入長江,河畔有夫子廟,桃葉渡,江南貢院,兩岸更是酒家眾多、青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6-08 10:00:25)

八十年代,對我們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讓人無比懷念的年代,是一個心中非常特別的存在。對我們國家乃至民族來說,八十年代同樣是至關重要並決定著國家命運走向的年代。撫今追昔,時常會讓我沉浸其中,心潮澎湃每每難以平複。在此,請允許我憑著記憶,來梳理一下那些至今令我著迷的日子…尤記得,那時候十年文革動亂剛剛結束,各行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李紈,是怡紅公子寶玉的大嫂子,寶玉之兄賈珠早亡,隻留下一幼子賈蘭。這李紈,字宮裁,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曾為國子監祭酒,以“女子無才便是德”來教導女兒,隻讓女兒讀些《女四書》,《烈女傳》,《賢媛集》等,認為女子應以紡績井臼為要。李紈因青春喪偶,雖居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養親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曠古奇書《紅樓夢》,曆經輾轉,命運多舛,書名也是幾經變更。在書的開篇提到,此書本名《石頭記》,曾被空空道人改名為《情僧錄》,又被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鑒》,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又題曰《金陵十二釵》,而《紅樓夢》這書名則應是因“太虛幻境”演繹的“紅樓夢”仙曲而得名。“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真可謂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曆史人文,建築及庭院設計,室內裝飾布置,服裝及配飾,還包括美食,藥理,真如百科全書似的包羅萬象,其知識之豐富與廣博,大約無任何作品能出其右。萬人讀紅樓,恐能讀出萬種滋味,有人對詩詞歌賦情有獨鍾,有人對美食興致盎然,也有人對建築及庭院設計癡迷不已,還有人對作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1-05-19 08:12:23)


木心先生對《紅樓夢》裏的詩詞,有段著名且很生動有趣的論述。他說“《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意思是《紅樓夢》中的詩詞隻能放在小說裏一起讀,如果單獨拎出來,便不見得那麽好了。這個說法當真是形象又精辟,但反過來說也成立,即《紅樓夢》若是少了那些詩詞曲賦,其文學性和欣賞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必少了許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