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石庫門房子裏的故事(九)—大陳老師及小陳老師一家(完) 我剛來石庫門房子時,大陳老師居住在樓上前樓,當時他的妹妹小陳老師一家還沒有住進來,樓上的前廂房還空著。前樓是這棟房子裏最好的房間,房間朝南,南壁靠天井的全是一排木製的窗戶,室內顯得寬敞而明亮。冬天,陽光透過窗戶可以曬滿整個房間;夏天的晚上,白漾一弄的弄堂風通過窗戶徐徐吹來,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的青年時代(十八)—三線建設(四)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林彪墜機事件發生以後,我們預感到整個214工程的命運在風雨飄搖之中,因為這是林彪副統帥批示的三線建設項目。但總是希望著這種預感不要成為現實。就在大家迷茫了一段時間以後,終於六機部下達了214工程下馬的文件。廠領導馬上組織召開會議,傳達文件,並討論我廠何去何從? 當時魏指揮及軍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6-01-27 17:56:17)
憶青年(五)我在這一屆高中畢業生中是很幸運的,我盡管是一個比較自信的人,而且高考的成績也不錯,但在當時的嚴峻形勢下,也會變得不太自信起來,我在未拿到上海交通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前,我一直躲在老家—啟東縣,覺得沒有臉麵見我的父母和親戚。害的我父母拿了我的錄取通知書到處打電報找我。我接到電報以後興奮異常地急著回上海,可是又偏偏遇上了台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石庫門房子裏的故事(八)—李爺叔一家   其實李爺叔的年齡比我大不了幾歲,估計大不了十歲,他的太太沈阿姨更大不了我幾歲,這都是跟著孩子們叫的稱呼,確切地我應該稱他們大哥和嫂子。他們與我的父親是同事,都是學校總務科的員工,但他們倆稱呼我父母都是以伯伯和伯母相稱。   關鍵是他們家有一個在女中讀書的女兒—小英,卻比我又小不了幾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6-01-23 06:53:38)
我的青年時代(四)在我們讀高二的時候,我們班級排練過一個話劇“夜闖莞達山”,故事的情節已經想不太起來了,反正是一個剿匪的故事。一個女匪徒頭子帶著一幫匪徒盤踞在莞達山上,無惡不作,解放軍在某天夜裏,突然夜闖莞達山剿匪,將匪徒一網打盡。記得當時石誌剛,徐安美飾一對良民夫婦,從寶雞轉學來的普通話講的比較標準的崔公煜和崔美昭分別飾解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1-17 17:36:26)
憶青年(三)我讀高中的時候,依然很貪玩,所以,我對體育項目情有獨鍾,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我都比較喜歡玩,如球類: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方麵:短跑(100米,200米,4X100米),跳高,跳遠。但從中可以看出,我又是一個比較怕艱苦的人,在體育項目中凡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高危的項目我都不喜歡玩的,如:足球,馬拉鬆,長跑和技巧等項目。也不喜歡在運動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青年時代(十七)—三線建設(三) 我與何師傅及其他幾個同事又一次外出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調研工作,再次回到山溝時,工地的基礎建設有了很大的進展。 山溝裏的三通一平(通水,電,交通和平地)工程已經結束,再也聽不到到處放炮的轟隆聲,隻有挖土機,推土機的轟鳴聲及來回不停裝載土方的載重汽車發出隆隆聲在山溝裏四處響起。 工地成立了指揮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的青年時代(十六)—三線建設(二) 我進入山溝的第二天,剛剛和老丁從草棚食堂吃過早飯回到‘辦公室’,暫時把我的辦公桌安置在老丁旁邊,因為我們技術部門暫時就我一人,我該做的工作已經在出差上海期間完成,我與何師傅相約在山溝工地回合,再商量進行下一步的工作,所以,我坐在老丁旁邊,多半為他打雜,幫他整理214工程指揮部,部裏及國防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石庫門房子裏的故事(六)—乘風涼(下) 在六十年代的一個夏天,連續數天35°以上的高溫,按照上海市政府規定,工廠發放冷飲(棒冰,雪糕或冰磚)和飲料(鹽汽水或酸梅湯)。一般科室限量發放冷飲,車間不限量供應飲料。許多女同誌總是設法用塑料瓶裝些飲料回去讓孩子晚上喝。當時,即使這些飲料也很稀罕,家裏沒有飲料喝的孩子見了鄰居的孩子喝飲料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1-11 12:54:38)
我的青年時代(二)我們的老師在我們讀完高二時就開始抓我們的複習迎考。在我們的晚自修時間裏,我們的班主任曾讓老師幾乎每天來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對於後進同學給於鼓勵,對班上十來個成績比較優秀的同學總是鼓勵他們報考上全國重點大學。但我們幾個還是比較幼稚、貪玩的,總是不太介意老師的用心良苦和諄諄教導,還經常在晚自習時間裏去看電影或看小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