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1-12-13 20:57:48)

感恩節期間,一位了解我電影興趣的朋友給我推薦了今年11月在Netflix發行的電影《ticktickboom》,告訴我這是一部基於真實人物的音樂劇電影,說我一定會喜歡。我偏愛真實人物事件的電影,但是對音樂劇電影並不是十分有興趣,總是覺得故事片的情節跌宕更能讓我沉浸其中。看過的第一部音樂劇電影是《劉三姐》,也許是我缺乏對音樂的細膩感受力,好評如潮的《劉三姐》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26 00:01:22)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它起源於1621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1620年,104名英格蘭的清教徒(Pilgrims)和家人,因為不滿舊大陸的宗教迫害,乘五月花號來到北美洲大陸,希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開啟信仰自由的新生活。他們於11月21日,在Massachusetts的Plymouth港口登岸,開始了新大陸的生活。1820年,為了紀念第一批移民登陸Plymouth200周年,後人在先輩當年登岸的地方,建立了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10-23 19:21:55)
阿富汗最近又登上了新聞的頭條。在美國軍隊開始撤軍阿富汗之時,塔利班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先後攻占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並在8月15日攻占了首都喀布爾,總統ashrafghani(阿什拉夫加尼)當天逃離喀布爾。給美國阿富汗20年戰爭吹響了熄燈號,再次執政的塔利班政權宣布重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11 23:40:15)

今天是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哥倫布日。 哥倫布(ChristopherColumbus)是意大利航海探險家,因在1492年10月發現了當時歐洲人聞所未聞的美洲大陸而名垂青史。哥倫布從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9-12 23:13:48)

911事件20年了,真的是彈指一揮間。如果問911是一個什麽日子,我相信很多歐美,亞洲國家的人都會毫不遲疑地說,是恐怖組織在2001年的9月11號劫持客機,炸毀了紐約世貿大廈的110層雙子塔。這場恐怖襲擊事件造成2977人死亡或失蹤,超過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的死亡人數。可是如果問一個智利人911是什麽日子,也許會得到不同的回答。智利曆史上,也發生了一個911事件,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9-08 22:25:06)

大概許多70年代生活在中國的人,都知道西哈努克。那時他常常出現在中國的報刊和廣播裏,是中國人民的朋友。西哈努克在1941年19歲時,繼承了柬埔寨的王位,被稱為西哈努克親王。柬埔寨曆史從一世紀的扶南國開始,曆經真臘國,高棉帝國,直到19世紀殖民時期,和越南一起成為了法屬保護國,1953年脫離法國獨立。1970年3月,柬埔寨朗諾發動政變,建立高棉共和國,當時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個周日,8月15日,是一個普通的星期天,灣區高溫,幹旱,山火。太陽熱辣辣地掛在天空,空氣裏彌漫著薄薄的霧霾,這是一個不會讓人精神振奮的天氣。然而76年前的8月15日,卻是一個非常令人振奮的日子,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的投降,二戰結束了。今天曾經親身慶祝日本投降的人已經不多了,二戰老兵們漸漸地遠離我們而去,然而曆史是人類的走過的漫漫長路,雖足音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Virginia州的北麵,有一個小鎮Charlottesville,有4萬7千多居民,兩屆國父總統ThomasJefferson和JamesMonroe在擔任Virginia州長時,都曾在那裏居住。小鎮中心的公園裏,聳立著一座RobertLee將軍的銅質騎馬塑像。 7月10日的清晨8點,陽光明媚,微風涼爽,此時Charlottesville中心公園的Lee將軍塑像四周,已經圍聚了大約200位當地居民。當一輛吊車,將RobertLee塑像從底座上緩緩吊起時,人群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776年7月4日,北美英國殖民地的第二次大陸會議(continentalcongress),通過了《獨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向英國宣布13個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56位代表,從此壓上了身家性命,為了自由的信念走上了“叛國”的荊棘之路。 獨立不隻是一紙宣言就能實現,當時英國具有世界第一的軍事實力和海上霸權,而殖民地沒有正規軍,隻有實力弱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6-30 11:41:39)

”躺平“是最近很火的一個詞,是指一種“拒絕奮鬥,用維持最低生活成本的方式,緩解生存壓力“的生活態度,在高房價,高消費,996高壓力中生活的年輕人中,頗有共鳴。我覺得躺平是身的心俱疲時的一聲呻吟,一份逃避,一種選擇,和一點思考,與梭羅(HenrryDavidThoreau)在瓦爾登湖(waldenpond)畔的兩年“躺平”生活,有著相似的地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