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順山倒嘍……”
“順山倒”是采伐樹木的專業用語。樹木在貼近根部處被鋸斷後,樹梢朝下坡方向倒下叫“順山倒”而朝著上坡方向倒下稱為“迎山倒。”樹木被伐斷倒下的時候,都要按倒下的方向叫上一聲,以示提醒、警戒,保證安全,這是伐木的規矩。
每到冬季,連隊都要組織力量進山伐木。伐下的樹木拉回來分門別類,量“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汪洋大海”裏的春播保衛戰
1972年秋,連綿陰雨使整個黑龍江農村陷於百年不遇的水災,大豆、高粱、穀子等大田作物都被淹在水裏,機械下不了地,全部靠人工收割。兵團指戰員從九月幹到十一月,踩破初冰下到水裏,拚死活地搶收大豆。直到飛雪加“大煙泡”襲來,蓋住了未及收下的糧食,土地全部封凍才停止了搶收。這場天災,給低窪的三江平原第二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煙塵滾滾春播忙
係著頭巾的村婦一手兜住圍裙,一手從圍兜裏抓起種子撒向田壟,後麵人跟上用鋤頭鏟土將種子蓋住;或在水田裏,一邊是牽著老牛犁田,一邊是農人們彎著腰,將秧苗插入泥水中,一叢一叢成行,一畦一畦成片——那是江南春播的情景,藍天、白雲、青山倒映在水田裏,宛如一幅濃墨淡彩、歌牧田園的水墨畫,令人心醉神馳。在北大荒墾區,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了一頭蒜為了搶奪一頭大蒜,兩個東北籍的青年從吵架到大打出手,在炕上抱團翻滾,所有被褥都被掀得亂七八糟,炕席也被扯碎,幾個臉盆都被撞翻,正在洗臉的水撒了一地。為啥?原來那天小周從團部的家裏帶回一串大蒜,大夥兒高興地一擁而上,頃刻間小周手裏隻剩下一頭。正巧小張打外麵進來,見此場景欲搶奪周手裏的那頭蒜,周當然不肯,張便開口罵娘,周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生死一線排啞炮
“1974年冬天,全國農村掀起農田基本建設高潮,二排幹(即25團第二排水幹渠,平時又叫“西大濠”)上遊的水利工地上,到處是爆破手們活躍的身影……。”
這是我1974年所寫的一首小詩《爆破》的題記。都知道三江平原是個“蛤蟆撒尿也成災”的沼澤地開發的墾區,如今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當年可是開荒、打糧必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三級跳上顫悠悠
每年麥收和秋收兩季收割後,都要將糧食儲藏起來,就是將小麥、大豆等糧食脫粒、晾曬、揚場後入囤。那時曬場的活兒基本靠人工,一到這個時候,場院主任宋新玉手裏拿著一把木鍁,一邊指揮一邊自己幹著。入囤時,二排(女排)負責把糧食灌進麻袋,一排(男排)負責扛著袋子入囤。老宋這時用囤席一圈一圈地踅(踅:將囤席轉圈圍起來,越圍越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切菜的“手藝”
我曾當過兩天炊事員,那是剛到20連的第一個冬天,食堂炊事員有人生病,要從農工排抽一個人去幫忙,我在地裏幹活兒表現不佳,就被班長“差”了去。炊事員沒有工作服,唯一的勞動防護是一條白色的舊圍單。和麵、炒菜、蒸饅頭這些“技術含量”高的活兒輪不到我,就先被分配去挑水,裝滿水缸後再去背煤,用十字鎬將凍得硬邦邦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力氣活兒脫大坯、和(huo,去聲)大泥、掄大鎬、扛大袋,被稱為北大荒的力氣活兒。隻要是農工出身,這幾樣指定都幹過。自然幹起來男女有些區別,譬如脫坯時,男女兩個排混編,女生和不動泥,就由男生來幹;女生柔韌性好,就負責蹲在地上脫坯(所謂坯就是泥磚,用一個約30×20的長方形的木框做模子,捧起和好的泥往裏一摔,雙手在上麵一糊弄,將模子拿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1-16 22:30:00)

掠去浮華,理清思緒,往事如滾滾長流,在胸中匯聚。一如頂閘之水,久積而洶湧,欲一瀉千裏,一吐為快。懵懂童年,青澀少年,在腦海裏回閃;廣袤的黑土地上的青春和熱血刻骨銘心;回城後輾轉在稻田邊的化工廠,工間在車間燈光下的孜孜苦讀;投身東海之濱的銀行,轉戰於上海最北端的海島和最南端的海灘的郊區支行;組建專司清理銀行壞帳、化解國家金融危機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記得一位偉人說過:“勞動是嚴酷的,但是能夠把人鍛煉成鋼鐵”。救命的第一支煙平生抽第一支煙,是1972年的12月份。由於秋收時黑龍江全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澇災,在地勢低窪,沼澤密布,號稱“蛤蟆撒尿也成災”的三江平原墾區,大片的大豆、高粱、玉米等大田作物被淹。拖拉機、康拜因聯合收割機①“穿”上“木鞋”②,仍陷在地號③裏動彈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