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我的先生作了三十多年的父親,他是個怎樣的父親?合格,不及格亦或足夠優秀?父女關係的另一方女兒當然最有發言權。而我則以中立的旁觀者身份評判可能會更具公正性。怎麽形容他們爺倆的關係呢,簡單說像哥兒們。兒時,女兒就直呼老爸的大名,而今,和老爸戲謔中會夾雜著‘你這個老頭子’。父女之間猶可,倘在眾人麵前,當爹的也並非覺得有失長輩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4-05-21 14:53:04)


家種葡萄從一棵小苗栽到土裏,我就像母親一樣精心嗬護它,五年裏目睹它一天天成長,長成一個玉樹臨風的熟女。今年開始結葡萄了,去年預留的四個母蔓共結出十幾串小葡萄,現隻有黃豆大小。我零距離觀察到葡萄生長過程,有什麽比獲得如此奇妙的感知更讓人振奮呢,繼而產生一種衝動:如何讓葡萄長得更大更密,馬上上網查詢,原來確有很多技術措施用以提高產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0 14:39:48)


在家庭用品店裏偶然看到這個杯子,頓生愛意,犒勞自己,絕不遲疑,趕緊拿下。清晨,到上一杯咖啡,熱氣嫋嫋,賞心悅目的杯子配上香氣四溢的咖啡,果然相得益彰。喝上一口,撫平心境,心中沒有波瀾。
這套茶具是我收下的禮品,送禮人是一個男孩的母親,男孩來美求學,我盡過微薄之力,稍加關照,如斯而已。緣由卻是出於對男孩母親的敬佩,她曾身患多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0 04:41:08)


兔子是我家的常客,看著一付憨態可掬的模樣,我種的花,菜,隻要是剛出土的小嫩芽,它吃起來亳不留情,叫人又愛又恨。一次,偶然發現在鐵樹下一窩小兔仔似幾個小肉球擠在一起,正嗷嗷待哺,老公為解心頭之恨,一鐵鍬一窩端地撮到院牆外,可以想像出去找食的兔媽媽回來該多慘啊!不是我們不仁,實在是你們不義在先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19 12:19:35)
不知是哪根神經被觸動了,勾起年輕時的無盡回憶。 那是一段貧窮,略帶苦澀的歲月。人們沒有什麽奢望,覺得缺吃少穿本該如此。而吃維係著生命,然和吃有關的情景一一浮現。 上初中寄宿在學校,吃食堂是必須的了。早飯棒子麵窩頭,鹹菜,中飯高粱米幹飯配一碗湯。高粱米麩皮多,通常是用來喂牲口的,可當時卻充當著我們主食的角色。高粱米飯看上去一粒是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5-19 12:15:19)
有病就要找醫生,2013年初,多年的頸椎病突然導致左臂疼痛難忍,像是神經牽扯的刺疼,坐著疼,站著疼,走路疼,連躺著都疼。實在忍不了了,想到針灸可能會減輕疼痛。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華人開的針灸診所。候診室裏沒有人,從登記處的小窗口看過去,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正忙碌著什麽,發飾和穿著都十分循規蹈矩,我猜她就是這診所的老板兼主診醫師,她看到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2014-05-19 12:11:23)
作為資深的北美農民,一年四季翻土,撒籽,施肥,菜蔬生長期管理,收獲,等等農活恭行如儀。力求做到不違農時,因地製宜。秉承的根本宗旨:別讓地閑著。開春二,三月,一切顯得清新明媚,勃勃生機。春風撩動滿樹的青春,把人們帶入歡快的節奏裏,引誘的農人蠢蠢欲動。 依據休斯敦地區亞熱帶濕潤氣候特征,率先種的是黃瓜,冬瓜。因黃瓜耐高溫,能種三,四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19 12:08:23)

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又至,電視裏極力打造喜慶氣氛,讓我們海外華人不得不被這情緒所感染,看著一幅幅闔家團圓的畫麵,每一幅都透著溫馨。其中一幕,媽媽在廚房正忙著,兒子悄悄湊過來,趁其不備,伸手夾起一塊吃的,放進嘴裏,母親嬌嗔地瞥了兒子一眼。看到此時,一股暖流在全身湧動,對父母的懷念不絕如縷在我心頭縈繞。
記得有一年,我回國過年。那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19 12:04:06)
來美二十餘載,一貫是按時開火燃炊,烹製的是中式飯菜,撫慰著與生俱來的頑守的中國胃。女兒要在母親節請我們二老吃牛排以表孝心,說是母親節,不能再讓老媽下廚了,給了我一次開洋葷的機會。其實,我對西餐一直提不起勁,偶然外出吃飯,也是直奔中餐館,習慣於中式蔬菜和麵點,自我拔高為:思鄉戀舊。她選了一處休斯頓最上檔次的牛排館,我們落座後,男服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