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瑞典的日子裏-五味雜陳的隆德第一天 SAS飛機平穩地停在了瑞典的馬爾默機場。 馬爾默,瑞典最南部斯科訥省最古老的城市,瑞典第三大的城市,與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隔海相望。 我出了飛機,東張西望的時候,就看見人群中向我揮手的先生了。當我走近時,先生趕緊介紹同來接機的他的導師Dr.Lundquist,一個瘦高個,高鼻梁藍眼紳士風度的北歐男士。Dr.Lundquist微弓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6)

在瑞典的日子裏-飛機上遭遇鹹豬手 1988年在北京最美最迷人的金秋,懷著激動不安的複雜心情我登上了北京到瑞典馬爾默的SAS飛機。 SAS(ScandinavianAirlines)是北歐航空公司的簡稱,那幾天我嘴裏念念有詞的都是Sweden(瑞典),Scandinavian(斯坎迪耐維亞)Stockholm(斯德哥爾摩)Malmo(馬爾默)-我要到達的機場,想把它們死記硬背地記住。我在地圖上把它們找出來,瑞典是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2)

在瑞典的日子裏-突擊學英語 我一頭霧水地接受了自費公派去瑞典學習後,冷靜下來思想,局麵怎麽不經意間大變了?自己烏鴉變鳳凰了嗎?出國學習我能行嗎? 我覺得學英語是當務之急,畢竟在見到先生前,還有許多事需要我獨自一人去麵對處理。 我從書櫃裏翻出了先生用過的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還有那時很熱門的英語900句磁帶。晚上收拾完廚房就啃這些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3)

在瑞典的日子裏-探親成了自費公派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不但給中美關係破了冰,促發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還帶來了中國出國留學的春風。小平同誌發話說,”出國留學的腳步要加快,路子要越走越寬。“又說“留學生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不過八十年代的出國留學還是以公派為主。出國留學成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心願和奮鬥目標。 1988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2)

在瑞典的日子裏-寫在前麵 在寫了《我在美國打工記》後,記憶的閘門打開了,如煙的往事開始在我腦海繚繞,慢慢清晰起來。我在瑞典“洋插隊”的日子漸漸浮現腦海。選了九月十五日開始。因為這是我自己的特殊日子。三十五年前的今天,我告別了剛步入青少年的兒子,獨自一人邁出了國門探親我在瑞典工作學習的先生。那天我的人生多了許多的第一次。 今天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阿拉斯加遊記-最美花園城市維多利亞 遊輪最後一個上岸城市就是美麗花園城市著稱的加拿大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位於加拿大西南溫哥華島的南端,加拿大BC省的省會(BritishColumbia,Canada),是溫哥華島上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是加拿大氣候最溫和的城市,四季分明,沒有酷暑,也沒有嚴冬,偶爾會下點雪,一年的霜凍期隻20天左右,有不凍港之稱。 維多利亞最初隻是哈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1)

阿拉斯加遊記-伐木工人秀 這次阿拉斯加郵輪遊,真的是老殘遊記。我們上岸的自選項目都是不挑戰體力和耐力的活動。觀賞伐木工人秀是在郵輪上就買好的票。 從Saxman圖騰雕刻中心出來,導遊直接就把我們送到了緊靠碼頭的《伐木工人秀》演出現場。時間剛剛好。觀眾正在陸續進場。 繁忙的小鎮碼頭。到了那裏才知道,現場票價隻有遊輪票價的一半。 就地取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8)

阿拉斯加遊記-圖騰柱之都凱奇坎 凱奇坎小鎮市容就在當地旅遊團觀光車上一閃而過了。 車子穿過隧道,司機加速行駛說帶我們去看熊了。車子飛快地開了大約20分鍾光景,停在了一處瀑布前,說這裏經常有熊出沒。我們下了車,沒人想要上山(其實就一小山崗),都站著聽導遊說熊,隻我一人走了百多米,瀑布沿著參差不齊的山石緩緩而下,沒有飛流直瀉的氣勢,走到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0)

阿拉斯加遊記-鮭魚之都凱奇坎小鎮 遊輪第六天停靠在阿拉斯加東南邊的凱奇坎海濱小鎮,一個以“三文魚之都”著稱的小漁村。它離陸地最近,西雅圖直飛凱奇坎僅一個半小時。 凱奇坎-KIetchikan原意是阿拉斯加土著民特林吉特人語展翅的雄鷹。網上說小鎮取名KIetchikan,是因為從天空俯瞰阿拉斯加東南海濱,它形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而得名。 凱奇坎有悠久的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7)

阿拉斯加遊記-冰川灣國家公園冰川 遊輪的第五天是在船上觀賞阿拉斯加冰川灣國家公園的冰川。 在遊輪上沒有買到坐船近看門登霍爾冰川票時,服務員就告訴我說,不用著急,坐這趟郵輪,你不用下船就能近距離看到冰川,比你坐小船看的效果還好。那就該是今天了。 阿拉斯加冰川灣國家公園1980年被命名,198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生物保護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1)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