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周山夜話

曆史如小姑娘出門,任人打扮; 未來像大姑娘待嫁,世事難料
個人資料
布周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布周山評】作為林彪元帥的老部下,邱會作將軍對林彪事件的看法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邱回憶錄認為,經過幾十年的梳理,林彪事件應該很清楚了。邱提出了四個方麵的問題。邱認為這四個問題搞清了,林彪事件的性質也就搞清了。如果讀了邱回憶錄對這四個問題的闡述,就能發現其中既有合乎情理的部分,也有很大的個人局限性。這種個人局限性,充分表現在對當年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選自《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這是毛澤東為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寫的決議的第一部分。中國人民軍隊的建設,是經過了艱難的道路的。中國紅軍(抗日時期是八路軍、新四軍,現在是人民解放軍)從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義創始,到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經過了兩年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周山評】邱的回憶錄不經意地流露出廬山會議前後的許多曆史細節,說明“黃、吳、葉、李、邱”的確是一個小圈子,是林彪元帥最信賴的小集團。但林的周圍還有另一個更密切的小圈子,即由葉群、林立果等組成的家庭小圈子。由於葉群是林辦主任,林立果也狐假虎威地組織了自己的“小艦隊”,使這個家庭小圈子深深介入了最高層的政治鬥爭。諸多曆史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貼) 再談一下“九一三”事件前後的情況。 毛主席在每年的國慶節前出巡各地然後回北京是有規律的。1971年這一次南巡是經津浦路回來的,在途中到達濟南時通知李德生、紀登奎、我和吳忠到豐台談話。1971年9月12日下午,我們在豐台上了毛主席的專列。毛主席與我們談話時,汪東興也參加了。談話開始,李德生向毛主席匯報了他去阿爾巴尼亞的情況。李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貼(來源:1995年第2期《當代中國史研究》 作者:吳德) 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一年間發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的事件”,“毛澤東、周恩來同誌機智地粉碎了這次叛變”,毛主席“領導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廬山會議和林彪事件,就我所經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周山評】很多研究中共黨史的學者認為,一九七〇年八月在廬山召開的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是毛澤東和林彪分道揚驃的起點。很多人把注重點放在了“設不設國家主席”的爭論上。實際上“設不設國家主席”並不是毛林分裂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當年的中國,國家主席並沒有多大的實權。林做為毛選定的接班人,是否適合擔任國家主席並不是原則問題。在廬山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八十年代鄧小平總設計師主政後,中國大陸主流媒體針對“文革”宣傳的重點,認為文革給國家經濟建設帶來毀滅性的破壞,文革是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等等。這樣的宣傳的確對“改革開放”造成了有利的輿論環境。但是這樣的宣傳也有遺憾,就是文革中廣泛存在的一些重要社會現象,被故意忽略了,甚至被故意扭曲了。 經過四十多年的反複宣傳,無論你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周山評】林彪被寫入中共九大黨章,明確成為毛的接班人,無疑是中共曆史上的一件大事。邱回憶錄認為林彪被寫入中共九大黨章是上海幫筆杆子所為。這就有一點邏輯上的問題,既然當年中共內部筆杆子和槍杆子之間矛盾很大,為何要把槍杆子的林寫入黨章?從邱對九大黨章製定整個過程的回憶、以及從中共製定黨章的慣例可推斷,沒有最高領導者的拍板,這樣的大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周山評語】一般認為,林彪是優秀的軍隊將領,精通軍事應該毫無疑問,但林可能對政治、哲學、曆史、文學藝術等領域比較生疏。林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第二次會議上作過一次長篇講話,全文有三萬多字。僅從這篇講話上看,林在政治、哲學、曆史、文化藝術等方麵的知識,似乎絲毫不比同時代的張春橋、姚文元等人遜色。而且林看問題往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並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周山評】上一篇談到,文革處理劉少奇先生的整個過程,是嚴格按中共組織程序進行的。有網友有不同意見,認為參加八屆十二中全會的中央委員數量有問題,後補委員變成正式委員有問題等。實際上中共曆屆中央全會,與會的中央委員數量經常少於選出的數量。這是由健康原因或政治原因造成的。例如,發現某委員有腐敗違紀現象,那麽就不適合參加下一次中央全會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