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第八章相識之前的了解我和小南在我們二十歲時相識,二十歲之前她的經曆,這些年來她斷斷續續,點點滴滴地講過一些,但是很不係統,更連不成一條線。她對寫點相關的東西不感興趣,我隻好把我知道的這些點點滴滴的記憶寫出來,作為這一段人生經曆的補白,當然就更不係統,更不能連成線,甚至還可能有所偏離,但大體可能還是準確的。一小南家世與童年記憶小南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七章婚姻與家庭一結婚61年9月,我和小南畢業後分配到太原毛織廠。這是個閻錫山辦的老企業,當年進口了不少外國設備,在國內也算先進,雖然老了,但依然健在。我們班共有六個同學分配來廠,隻小南一個女的。廠裏先分配她到成品檢驗工作。我們其他幾個男生因為當時廠裏整頓庫房需要人,臨時去倉庫幫忙,基本上是體力活,比較勞累些。我回家與父母同住,小南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六章從相憐到相戀在大學,我們班有幾個太原五中的同學。其中就有小南,她就是我的老伴。當時,我和其他人在高中時就已比較熟悉,隻是和她不認識。雖然同在五中,我在廿二班,她在廿三班。但她從上海來五中上學時已是高三,隻上了一年,時間較短。高三時上課間操,因為站隊相鄰,曾注意到廿三班新來一個女生,清秀瘦高,穿一件背帶褲,條花上衣,和本地姑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五章大起大落的年代1958年是個非常特別的年份,趕美超英大躍進,全國上下頭腦發熱,工業大煉鋼鐵,農業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教育戰線也要大幹快上,大辦大學,一時間冒出不少新學校。太原市領導認為太原工業結構重工太重,輕工太輕,需大上輕工業,但又缺乏專業人才,於是也頭腦一熱,決定辦一個輕工業學院,培養輕工業專業人才。在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四章高中—人生的十字路口高中之所以被大家視為關鍵時期,是因為高中畢業人們將麵臨一次人生曆程中第一次重大的選擇。這次選擇,將基本決定你一生從事的職業和人生的大致趨向。因此無論家庭和本人都會全力以赴,力爭在這個人生十字路口的選擇上,有個理想的結果。而高考就成為關鍵,一考定終身,並不言過,由此可知在這個獨木橋上競爭,是多麽殘酷。但對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第三章初中—成長的敏感期人們常說,15歲前後的孩子難管,性格逆反,但可塑性很強,引導好會一生受益,引導不好就容易走偏。現代醫學證明逆反主要是荷爾蒙在作怪。不過15歲前後的孩子除了身體的變化,他周圍的外界環境也已在變化,他對外界的關注、興趣也變大變廣。另外在學習上,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進入初中,課程大量增加,所以學習方法也應隨之變化,否則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二章名字與性格經曆了三年解放戰爭,我的學曆也連升三級,六年小學正好上了一半。49年解放後,學校複課,我升到了四年級。那時剛剛解放,全社會歡騰,扭秧歌、打腰鼓、唱東方紅,各類遊行活動不斷。男女老幼都參加,形成一種全民娛樂的社會氣氛。小學生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我還成了學校的鼓手,走在隊伍的前頭,很是得意,還很有樂感,從此我對音樂熱愛起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爸爸已經七十多了。媽媽肺不好,爸爸也很容易咳嗽,這個冬天,他們就呆在家裏幾乎沒有出門。在家裏沒事,爸爸就開始提起筆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寫了一篇,又寫了一篇,結果一個冬天下來,洋洋灑灑寫了有小十萬字。老爸不會用電腦,眼又花了,就那樣一筆一劃用鉛筆(為的是好修改)寫了厚厚一大本子。嫂子把那些一段段文章又輸入到電腦,給我寄來。雖然很多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