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09-13 01:04:06)
三、“畏”與“頓悟”——意義的敝顯與體驗的方式
人總處在世態炎涼中,因為此在在,而且不得不在,隻要人存在著,就必須把“已經在此”這一實際承擔下來。“隻要此在作為其所是者存在,它就在被拋擲狀態中,而且被卷入眾人的非本真狀態的漩渦中。”〔11〕於是,陡然之間,畏襲滿全身,一切在者都變得無足輕重,赤裸裸的世界湧迫而來,世內存在者,以及他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9-13 01:02:32)
二、“此在是煩”與“人生是苦”——意義的遮蔽與體驗的生發
此在是通達存在的一條道路。然而,此在狀況堪憂。自人被拋入這個世界,煩就與他如影相隨,煩之所由就在於人是時間性的存在,“因為此在本質上包含有在世,所以此在的向世之存在本質上就是煩。”〔8〕“煩的機製整體性是在時間性中有其可能的根據。”〔9〕“已經完成的對此在本真的能整體生存的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9-12 11:58:38)
海德格爾與禪宗生命體驗論比較
作者:班秀萍[2001-12-109:18:53]
巴雷特在《佛教禪宗8226;鈴木大拙選集》導言中描述說:海德格爾的一個朋友告訴我,有天他在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正在看鈴木大拙的書。海德格爾說,如果我理解正確的話,這正是我在我所有著作中要講的。不管這裏是否有誇張的成份,海德格爾與禪宗的相通之處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相通可從多角度探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這種籠而統之的思維方式,總讓我聯想起梁啟超他們那個時代
常用來批評人的一個詞語:顢頇籠統!
在你的眼裏,現代科學和自文藝複興以來的人文精神基礎上建立
起來的現代文明,都比不上唐朝的高峰?
現代文明的最根本的特點是什麽?有秩序的自由!
這是人類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社會結構。
你若生在唐朝,處於社會的最低層(比如那位賣炭翁)或者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