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7-09-21 20:29:21)
在生活中確定的概念比起不確定的模糊的概念來要容易理解容易認識得多。比如,向小朋友講什麽是壞人什麽是好人要比向他們講什麽是不好不壞又好又壞的真人要容易得多;在社會上向別人講自己擁護或者反對某些主張或做法比起向他人解釋自己對同樣的主張做法擁護一點又反對一些要容易得多;在科學上對具有明確的物理意義的數學解的理解比說不清所以然的數學解的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9 21:24:56)
人類社會進行交往的最基本的工具應該說是語言,離開了語言,人類不但無法維持今天世界上的一切社會結構,連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彼此交往也無法進行。憑借著語言人類構造了幾千年的輝煌文明,而西方的結構主義者們憑著對語言的重新認識便引發了一場人類文化的深刻變革。但即便是在被認為是文明高度發達的後現代的今天,包括哲學界的人士在內,我們甚至可以說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9-17 22:11:11)
自從人類有了空間維數概念之後,大家一般很容易接受我們所接觸的物體都具有三維方向上的尺度這樣的說法,而且也不難想象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具有三個空間維加上一個時間維的特征。上世紀初愛因斯坦又指出了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三個空間維與我們所經曆的時間維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一個在相對運動的意義上彼此具有對等意義的四個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4 17:46:38)
記得很多年以前在一本文摘雜誌上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父親帶著小兒子去探訪一位朋友。朋友家客廳的地上擺放著幾個熱水瓶。探訪期間朋友因有事出去了一小會兒,把他們父子倆留在了屋裏。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放在地上的一個熱水瓶突然自己爆掉了。當屋子的主人從外麵回來之後,那位父親向朋友說:“對不起,剛才我不小心把一個熱水瓶碰碎了”。朋友並未責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9-12 19:00:31)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年紅極一時的所謂革命樣板戲《紅燈記》裏麵有一段非常妙的禪對台詞。戲中的日本憲兵隊長鳩山對李玉和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李玉和答道:“我不信佛,不過我也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其中“不過我也知道”這句是現補的,因為記不住原話了)。在那個革命得發紅的時代當然不會有什麽人對禪對這種形式感興趣,於是乎各種報刊文章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7-09-11 20:16:21)
科學的原意是一種認知(toknow)的手段。現代科學的巨大成就已使得科學成為了人們在新時期的一個新的崇拜偶像。這種崇拜的最典型的說法就是“沒有科學認識不了的,隻有科學還未認識到的”。因為對還未發生的事情誰也不好做什麽評價,所以上述這句話似乎隻是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而沒什麽可爭議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就可以發現為了保證這句話在邏輯上的正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9-10 19:03:16)
高科技通訊的發展不但為人類提供了遠程音視頻通話的便利,而且為文字通訊增加了極大的活力,實時的網上交談和手機短訊信息使得人們很容易在千裏之外進行即時的文字對話。與音視頻通訊不同,文字本身沒有表情也不會發聲,所以當打算要用文字進行交流的時候人們想到的是如何通過詞匯和語法結構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不知眾位讀者有否注意到過文字交流的一個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09 06:37:10)
這裏所謂的文本(文章,理論等等)是指文字的有序的集合,文字集合中的這種有序性記載了一些信息,這種信息的記載幫助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意思或傳遞了各種訊息。需要指出的是當一個文本形成之後它就是一個獨立的實體,雖然作者原本用它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但是當它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載體存在之後,它所記載的信息不一定就是與作者的原意完全一致,它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04 20:46:56)
“理性”是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兩個字,且不管它的嚴格定義是什麽或是否存在著對它的一致的嚴格定義,凡與“理性”二字有關係的都透著運用邏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和處事的意思,因此我們常說的“理性思維”便透著運用邏輯和知識去克服感性的弱點來進行思維的意思。由於理性思維都是要基於已有的知識運用掌握的邏輯,因而人們往往可以運用已有的知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7-08-30 21:34:29)
當你與一個不了解或並不真正理解你的人對話時,你可能常會有一種對方不是在和自己說話,而是和一個自己被對方強迫著扮演的另一個人說話的感覺。明明你已經受過多年的良好教育,但可能因為對方以前看到你的時候你還在拖著鼻涕穿著開襠褲,所以言語間如同在與一個街頭的綴學生交談;明明你覺得自己天生仁厚,對方因為你有時愛認死理,卻把你當作刁鑽小人來對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6]
[117]
[118]
[11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