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簡介與評論:
  伯特·海靈格,德國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療師,他所創新整合的“家庭係統排列”,轟動了整個歐洲。近十年來,美國及歐洲其他國家地區爭相邀請海靈格前去演講示範。自2001年以來,海靈格曾兩次來到中國大陸地區開展“家庭係統排列”工作坊,在與會的數百名臨床心理學工作者和心理學愛好者中引起極大反響。海靈格早年曾任二十年牧師,卸下牧師之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by列夫·托爾斯泰
從前有一個好心人,想盡可能多地為人們做善事,便開始琢磨怎麽做才能不使任何人受委屈,讓每一個人都受益,讓每一個人都感到平等。
後來這個好心人想出了一個主意,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建了一座客店,客店裏置辦齊了所有能讓人們感到舒適和高興的設施,在客店裏造好了暖和的客房、上好的爐灶、木柴、燈火,庫房裏裝滿了各種糧食,地窯裏儲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目前科學界一致認同的一個觀點是:人類接觸的二噁英,90%以上是通過食品,尤其是通過食用肉製品、乳製品、魚類和貝類等進入人體。曾經有人對加拿大人進行過調查,結果顯示:大氣中通過呼吸係統攝入的二噁英量不到總攝入量的3%;通過食品攝入量為總攝入量的95%,其中的26.9%來自牛奶和奶製品,54.4%來自肉製品,隻有極少部分來自蔬菜。
因此,減少肉類及乳製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裏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裏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裏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有一個中年男子獨自去看心理醫生。他在一家公司任職,原本有很大的希望被晉升為業務部主管。然而,一個與他暗中競爭的同事,竟然將他以前工作中所出現的失誤全部羅列起來,遞交給了董事長。於是,他升職的希望,便在對方的嫉妒和攻擊下,暫時停擺。然後,他又告訴心理醫生,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妻子對他十分不理解。現在,他的精神幾乎要崩潰了。聽到這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專家預計:心理養生將成為21世紀的健康主題。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
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於扶貧幫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存善良,就會光明磊落,樂於對人敞開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12-11 17:56:39)
1、衛生間太潮易得病
  潮濕的衛生間容易使真菌滋生、繁殖,誘發呼吸道疾病。所以,濕墩布應晾幹後再放入衛生間;保持下水道的暢通;勤開排氣扇。
  
  2、巧除家中異味
  下水道口灑點山藥水,花盆中摻一些鮮橘皮,壁櫥、抽屜內放一包曬幹的茶葉渣,炒菜鍋中放少許食醋,加熱蒸發,都能去除異味。
  3、屋裏花多眼睛累
  室內擺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生態學家馬克.貝科夫教授提出了許多動物擁有道德的證據。貝科夫相信,狼群等級森嚴,大象、海豚見義勇為,猴子敬老、老鼠有惻隱之心,道德規範「深植」於所有哺乳類動物腦中,提供了一種「社會黏合劑」,容許往往好勇鬥狠和習慣競爭的動物聚群而居。他從世界各地搜集得來的證據顯示,不同種類的哺乳類動物都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正義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一九五0年代初期,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島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番薯。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觀望該不該吃那些沾滿泥巴的番薯。後來終於有一隻猴子,把番薯帶到海邊洗幹淨之後吃了。其它的猴子看到這隻猴子這樣做之後,也紛紛加以仿效。很奇妙的,當到了第一百隻猴子在模仿清洗時,卻發生驚人的變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小男孩捏著一枚元硬幣,沿街一家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出售嗎?”有的店主說沒有,有的以為他在惡作劇,就幹脆不理他。
天快黑時,終於有一家商店的主人接待了小男孩。老板是一個60多歲的老人,滿頭銀發,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問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為什麽要買上帝?”
男孩流著淚告訴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