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5-11-13 10:52:19)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攸*魚。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穀,視之既靜,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13 10:51:44)
在美國中西部小城時,經常懷念北京家門前的那條不寬不窄的街,就是朝外大街。
我喜歡夏天的晚上隨便走到街上去,在榆樹影下,路過一些小店,到信遠齋喝酸梅汁,或者買些幹果。這條街上還有一家紫光影院,一個露天菜市場,以及無數忘了都賣些什麽的小店。
1995年我回來,一個在北京一家律師事務所做了一年律師助理工作的美國年輕朋友告訴我,他每天騎車上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13 10:48:15)
朱自清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籍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父親回家變賣典質,還了虧空,又借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個中國教師在柏林的親身經曆
作者:一心
一、出國途中憶往事
一九八八年初秋,從北京飛往柏林的班機上,幾乎有一半的乘客是前往蘇聯、東德或西
德留學、訪問的中國人。他們顯露著初次出國的興奮神態,大聲交談彼此的“艱苦曆程”。
有人感慨萬分:“唉!出趟國,辦完那麽多手續,不死也得扒層皮!”我沒有主動找誰攀
談。二十多年的“右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身邊人的海嘯親身經曆----------阿拉為什麽要捐款?
>>
>>昨天我和朋友瓊一起在學校食堂吃晚飯。
>>
>>她告訴我班級的剛從複旦物理係畢業的老師的同學親身經曆了那場海嘯。
>>
>>我愕然。
>>
>>那天他,他的母親,還有他的朋友三人一起去泰國普濟島度假。
>>
>>由於去得晚,海灘上的前幾排躺椅早已客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11-13 10:41:39)
雖然我從來不上肯德基或者麥當勞花大筆的冤枉錢啃那些炸雞腿炸雞翅之類的垃圾食品,但是,從小到大,卻始終對於油光光、香噴噴、黃燦燦、脆生生的油炸食品情有獨鍾。老輩兒的炸魚炸肉炸麻花油條,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怎能不勾起人們的懷舊之情!燒溜魚條與糖醋魚條,都是老飯館裏的當家菜,早年間,魯菜館裏倘若缺了這兩道菜,就像百貨商店裏沒有肥皂供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13 10:41:11)
在《無間道》之前,梁朝偉還演過一次可憐的臥底,那是吳宇森的《辣手神探》。一臉凶相的黃秋生當時還沒有進化成警官,披散著迪克牛仔式的大波浪在片中倒賣軍火。當時這個十分囂張的黑道老大在被警察包圍、手下慌作一團時,曾經鼓勵兄弟們說:“怕什麽,警察扒了那身皮和我們一樣——點三八——‘劈——咻’!”排除吳宇森導演一貫喜歡讓演員揮霍子彈的因素(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有一位長相類似劉青雲的校友,某次潛入偉大的首都,日日在潘家園一帶流連,於漫天的假貨之中找到了一把殘缺的日本30式刺刀,花100塊錢毅然買下。
再說那30式刺刀,乃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利爪,早年頻繁現身於革命戰爭影片之中,時常挑著膏藥旗進村掃蕩,經常用於殺害村民,留給人深刻印象。我那校友的30刺到手時已經殘破不堪了,更為嚴重的是,因為它已經被鋸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上世紀80年代早期,確切地說是在“83嚴打”之前,街上的小流氓都習慣隨身揣一把小折刀。現在看來,他們當時追求的也許就是個攜帶方便,但是後來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一語不合拔刀相向而致死人命的,恰恰多是這種小家夥。
當年的折疊小刀,展開不過七寸,比一般的水果刀大不了多少。帶在身上不僅毫不起眼,而且對於混混來說,簡直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11-13 10:39:37)
武俠小說裏的大俠們向來不大重視兵器之利,所謂氣功所至,飛花摘葉即可傷人。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事出偶然,強調快速反應的江湖鬥爭——在曆年起於酒吧舞廳的小規模突發鬥爭中,倒在了啤酒瓶子和磚頭之下的小混混可能要比倒在刀棍之下的要多得多。你要是湊巧看過《食神》就知道,小小的折凳平日裏潛伏在民宅,坐在屁股下麵忍辱負重,居然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刻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