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風光

古今中外事,都付笑談中。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3-30 12:00:29)

我的湖北朋友當中,能幹智慧性格果敢的居多。在中國時,對湖北的地理探訪以及文化景物的粗略了解也早讓我對湖北人有了敬佩之意。
荊楚大地,自古地靈人傑,湖北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牛省。
湖北的地域稱謂就讓人感覺腦子不夠用。古代春秋時期是楚國,那時的楚人就好文,"唯楚有才"的說法大概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吧。翻閱成語詞典,常看到許多成語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友人送來消遣的郵件,說華盛頓郵報有個專欄叫MensaInvitational,有點像挑戰智力的遊戲。mensa是拉丁文,等於英文的table。用拉丁mensa而不用英文table,本省就暗示了邀請大家來玩的是種文詞遊戲。
這次郵報要讀者做的是: 從詞典裏取人一個詞,然後加一個字母或減一個字母或改一個字母,使得原來的詞變成一個新造的詞並且提供新詞的確定義。這新造詞要的是一般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3-17 19:42:21)

在美國,用人單位(employer)對新員工的雇用在先期大都有個probationperiod。這個probationperiod的長度一般可以有六到一年不等(有例外)。在probationperiod結束之前,如果新員工的工作表現不能達到最低標準或觸犯上班紀律,雇主可以讓這樣的新員工隨時走人。
在中國現在雇主對新雇員工也有個試用期,這試用期就類似於美國的probationperiod。
無論是什麽行業(國家的私營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這牛州並非是養牛大州,而是牛B大州。
Florida,theSunshineState. 佛州牛啊! 陽光海浪它有,仙人掌老船長它更有。美國最美麗海灘十有七八在佛州,迪斯尼樂園的老家,大學美式足球加比基尼女孩,牛! 邁阿密大學,佛羅裏達大學和佛州州立大學在美國大學足球場上有過的輝煌,恐怕沒有任何其他一州可以相比,06年佛羅裏達大學更是同時贏得大學足球和大學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文學城直通車新聞報導,科大校長朱清時在人大發言,批判中國的英語教育,指出國人沒有必要過分重視英語,到國外用不上那麽多。
聽上去朱校長的結論是:國人的英文已經學得太好了,超過了去英語國家讀書工作生活的需要。可是,一看朱校長的具體發言內容,又滿不是那麽回事。朱校長發言共有以下五點"轟擊"中國英文教育時弊:
1. 中國英語教學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星期三八婦女節,自是不敢對半邊天造次。現在又過了七天,見好題目想要逗樂的心又癢癢了,應該可以說點什麽了吧。說得不好,婦女同誌盡管砸--石榴裙下說話,挨磚也風流。
順便提一下,婦女節選在三月八日簡稱三八節,這是誰幹的? 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是神聖的事業,頌揚婦女自己的解放這本身都沒錯,但你別挑三八這個日子呀。在海峽對岸的祖國寶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這兒要說得可不是那種"握著老婆的手等於左手握右手"。文學城美語壇子不說男女之事,隻談英文。
在英文裏,左為left右是right,表示方向。中文裏說起左右來,除了表示方向外,它們還是政治用語,比如左派右派、左傾機會主義或右傾機會主義等等。
其實這英文裏也有,比如說美國報端常見的right-wingconspiracy就可以譯成是右派陰謀,相對之,left-wing就是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3-09 11:51:52)

上篇說了,美國人對待貓狗的態度是體現他們人道愛心的重要渠道。不能說中國人的愛心比之美國佬就少了些許,但文化習俗確有不同,兩國交往了,就有需要做相互了解。
有那麽一則老笑話,說得是七十年代後期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門窗對西方打開。有這麽一對敢為人先的美國夫婦帶著愛犬隨著西方的"蒼蠅蚊子"一起來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城深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08-03-09 10:41:45)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話可以有三層意思:
1.梁山賊人強悍,一般百姓弄不住他們,如果出現"警察賊人"是一家,那情況更糟,百姓隻能忍受,所以怕;
2.就算盜賊不那麽強悍,群眾由居委會組織起來防賊防盜,但那小偷在暗處使用的
是"遊擊戰術",防不勝防,群眾的財產難免損失,這是二怕;
3.最讓人怕的是賊人的惦記! 其實沒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3-08 12:10:05)
(寫在數周之前)
徐州,乾隆爺說那地方窮山惡水潑婦刁民;蘇州,全國人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兩個城市地處江蘇的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一雅一野,似乎沒什麽共同點能把他們擺放到一塊,除了我記憶中的一段故事: 
二十多年前,徐州某高校迎來一位美國老師教英文,這位姓費的老美在美國也是教書的,熱愛中國文化並無師自通對中國烹飪有了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