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周恩來接見北京三十一中“七一”赤衛隊隊員時的談話周恩來1966.08.18革命要靠自己,出身好的也不見得沒有壞影響,中國各個家庭也較複雜,各種影響很深,出身好的也是絕對好,也要警惕,如彭德懷,他也是農民家庭出身,但後來,他成了軍閥。總理在八月十八日下午一時十二分至四時十分,第一次接見了科學院的文革代表四十五人,就如何保護少數問題,作了重要的談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鬥爭以後,毛澤東從“反修防修”的戰略出發,決定在全國城鄉發動一場普遍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用什麽來指導這次運功?五月十八日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幹問題的決定(草案)》。這個以“以階級鬥爭為綱”草案在五月二十日正式下發,成為全國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指導文件。這個就是“前十條”。在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文革發動之前,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毛澤東要發動這場針對掌權的走資派。這兒主要先談一下官方的公開態度和幾個人的回憶和講話。關於毛澤東私下的表態在網絡中已經有了很多,在這兒就不談了。個人認為毛澤東下定決心拿掉劉少奇是在七千人大會期見。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七日下午,劉少奇作了個口頭報告。就在這個被毛澤東認為口說無憑,需要整理一下的口頭報告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4-29 01:35:54)
  1940年春,陳毅和張茜在新四軍江南指揮部駐地江蘇省溧陽縣水西村結婚。新郎是名震一方的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新娘是新四軍軍部戰地服務團演劇隊和歌詠組的成員。丈夫是英俊瀟灑、具有詩人氣質、文武雙全的將軍,妻子是麗質天成而又才華出眾的進步女性。他們的結合,是老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伴隨著血與火寫下的動人的愛情詩篇中的一章。
  陳毅的愛情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BBHU解放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杜聿明在東北與林彪交手。1946年1-7月東北戰火不斷,國民黨向東北派了9個軍30多萬人,其最精銳的遠征軍新一軍和新6軍,林彪的11萬部隊還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時候,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就已經到達,林彪的部隊是沒有時間進行整編和訓練的部隊。毛澤東給林彪的11萬所謂“主力”,也是隻在8年抗戰中打過遊擊戰,幾乎沒有任何運動戰經曆的“主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4-27 22:27:30)
在孟涼穀戰役後國民黨吸取了教訓,采用密集隊形。麵對敵陣,粟裕倉促兵分三路,令一縱、四縱向魯南;三縱、八縱、十縱向泰安;粟裕指揮二、六、七、九縱正麵迎擊。華東戰場敵我力量對比並不大,華野12個野戰縱隊加地方部隊60多萬人,敵人總共40萬分了幾路,隻要自己主力不分散,隨便打哪一路敵人隻要指揮得當都可取勝,比起紅軍時期敵我力量對比都是10:1的力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羅榮桓傳》中有這麽一段:“有一位曾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幹部,曆任重要職務,但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上屢有失當,進城以後,又犯有不服從組織分配的錯誤。羅榮桓曾經親自找他談話,批評了他的嚴重錯誤,嚴肅地警告他,如果不改,就要給他以嚴厲處分。但在評定他的軍銜時,羅榮桓全麵分析了這位幹部的功過,還是主張授予他中將軍銜”。參加過“南昌起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九·一三事件”中的小人物(6)
作者:百鍶
<最滑頭的人--李偉信>
談到李偉信,我們不妨先看一看這樣一個標題:《中國的隆美爾元帥---林彪》,其後標出的作者是,林立果、周宇馳、於新野、李偉信。其實,這是指的《“571工程”紀要》。不知是誰別出心裁,但也屬用心良苦。隆美爾,希特勒軍隊的元帥,德國的軍事天才,二戰末期,參與了推翻希特勒的政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百鍶
<最倒黴的人--時念堂>
1971年9月12日,對時任空軍專機師(三十四師)師長的時念堂來說,這是他一生中的分水嶺,他從事業輝煌的頂峰一下跌到了穀底。時念堂那一年才46歲。如果不受“九·一三事件”的牽連,時念堂會成為中國空軍中最閃耀的將星之一,因為除了空軍高層領導,中央領導人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對他都很熟悉。而且時念堂超群的業務能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百鍶
<最無辜的人--李平、張延奎、邰起良>
提起“九·一三事件”,大家都會記住1971年9月13日淩晨2點30分這個時間,256號三叉戟在蒙古肯特省依德爾默格縣境內墜毀。這裏麵有林彪及其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林彪“死黨”劉沛豐。如果說他們死有餘辜,那麽其他人又當如何?他們是256號專機機長潘景寅、特設師邰起良,機械師李平、張延奎四位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