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四渡赤水

(2005-06-26 02:41:09) 下一個

山羊

————幾年前的舊帖子,找出來重發一遍,對此,j斑還有情報說。
   
   
   毛澤東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最近的電視劇《長征》更是大肆渲染,歌頌四渡赤水的文章、書籍更是數不勝數。下麵簡要敘述四渡赤水過程,並稍 作分析。
   1、黎平會議。34年12月18日的黎平會議可以說是遵義會議的預備會議,會 議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中央政治局關於戰略方針之決定》說:“ 過去在湘西創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的決定,在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新的根據地區應該是川黔邊地區,在最初以遵義為中心之地區”。該決定否定了原定在湘西建立根據地的計劃,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同時決定在“川黔邊”建立根據地,則未必實際。因為,蔣介石入黔追剿共軍是一石二鳥之計,他一直視半獨立的西南軍閥為巨大隱患,總想拔之而後快,其謂“川滇黔叁省各自為政,共軍入黔我們就可以
跟進去,比我們專為圖黔用兵還好”。隻要掌握貴州,他既可扼桂,又可圖滇,
因此他不惜重兵,大修碉堡,長期據守,他是絕對不會允許紅軍在貴州立足的。
 而當時紅軍長征後,一直處於奪命而逃的狀態,加之長征前中共上海局被破壞,
 負責與共產國際聯係的李竹聲、盛忠亮兩人先後被捕叛變,中央紅軍已經失去了 與共產國際的聯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紅軍領導人的視野,無論是老叁人團還是新叁人團對蔣介石的整體戰略意圖和西南軍閥的算盤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和認識。黎平會議和後來作出的諸多決定仍習慣性的把貴州當作偏僻、敵人力量薄弱難於顧及的地區,老想著在貴州一帶立足,實際上是行不通的。
   2、35年1月15日,遵義會議確立了紅軍新的領導人,同時遵義會議采納了劉伯承、聶榮臻提出的“打過長江,在川西北建立根據地”的建議,暫時擱置了黎平會議的建立“川黔邊根據地”的計劃,因為“四川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都比黔北好”,土城戰役就是為了實現這一計劃而發動的。1月20日紅軍總部下達《渡江作戰計劃》,規定作戰方針是“由黔北地域經過川南,渡江後轉入新的地域”“實行總的反攻”“赤化四川”。最後的結果卻是沒有赤化成功,一月27、28、29日紅軍在土城遭到了巨大失敗,為什麽?主要吃虧在輕敵。應該說《渡江作戰計劃》並不是一個粗糙的計劃,它還考慮了能渡不能渡兩種可能性。但是,這個計劃缺乏對川軍的深入了解,對劉湘抗拒紅軍入川的決心和川軍的戰鬥力都估計過低,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同時,以毛澤東為首的新的領導班子急於扭轉戰局,急於燒新官上任的叁把火也是失敗原因之一。
   3、紮西整編。土城戰役失利後,紅軍迅速渡過赤水河,遵義會議確定的方向被迫進行修正。但這修正並不是一步到位的,開始隻是修正渡江地點。原定從瀘洲至宜賓之間渡江的計劃行不通了,便渡赤水,尋求在古藺、敘永地區機動作戰,從宜賓上遊過江,還是想實現遵義會議確立的建立川西北根據地的設想。可是這個設想無法維持,因為它與川軍的作戰原則迎頭相撞。當時劉湘的原則是:紅軍隻要不入川或者入川也隻是借道,就虛與周旋,保存實力,決不硬拚;如果紅軍想深入四川建立根據地,則拚死相博,在同歸於盡中求生存。現在見紅軍在江邊徘徊不去反複尋找渡江地點,大有入川與四方麵軍會合的意圖,川軍也隻有硬拚了。劉湘立即 調數十個團把守長江南岸渡口。紅軍經過一係列的戰鬥很快知道,川軍的戰鬥力 絕對不弱於中央軍。麵對川軍的頑強阻擊,從宜賓上遊渡江入川的設想明顯無法實現。2月6日,朱德命令一、叁軍團向紮西靠近,電報說:“根據目前敵情及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困難,軍委正在考慮渡江可能問題,如不可能,我野戰軍應立即決心留川、黔邊進行戰鬥和創建新蘇區”,電報還要求一、叁軍團領導人迅速將意見電告軍委。7日,彭、楊回電軍委,建議在川黔滇邊建立根據地。9日政治局紮西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乘敵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川南,回師東進,再渡赤水,向黔北進擊。10日,紅軍開始紮西整編,全軍除一軍團保留師建製外,其餘各軍團一律取消師建製。其中,一軍團2個師6個團,叁軍團4個團,5、9軍團各叁個團。
   4、二渡赤水。2月15日,野戰軍下達《二渡赤水河的行動計劃》,並於18日~21日 ,紅軍第二次渡過赤水河。24日,一軍團攻占桐梓。25日,叁軍團彭德懷和一軍團林彪先後建議攻打婁山關、奪取遵義。26日,一、叁軍團占領婁山關,28日占遵義。由於前來增援的吳奇偉93、59兩個師過於突出,紅軍決心消滅這部分敵人。當吳奇偉把全部力量用於進攻老鴉山時,林彪率領一軍團側後出擊,直插吳奇偉的指揮部忠莊鋪,吳奇偉身邊沒什麽人馬,隻得狼狽逃竄,導致軍心大亂,兩個師象羊群一般沿來路向烏江狂奔。遵義一仗,殲敵2400多人,俘虜3000人,繳槍2000支以上,確是紅軍長征以來的最大的一次勝利。但是要看到,吳奇偉的部隊並非沒有戰鬥力(實際老鴉山三軍團的損失也不小),主要是指揮部受到林彪出其不意的打擊,使得整個隊伍潰散。
   5、魯班場。從黎平會議起紅軍就想在黔北紮根,遵義大捷後,紅軍圖黔的決心更加堅決。為徹底實現在川黔滇邊建立根據地的設想,中共中央決定與追擊軍主力周渾元縱隊決戰。3月4日軍委發布戰役命令,同日,《紅星報》提出“為赤化貴州而戰!”。8日發表《黨中央為粉碎敵人新的圍攻赤化貴州告同誌們書》。“打大勝仗”“赤化全貴州”“赤化整個雲貴川叁省”,二渡赤水後遵義大捷的空前勝利,使得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再一次急於求成。一渡赤水前打敗黔軍就輕視川,二渡赤水後打敗吳奇偉就輕視周渾元。可是3月5日、6日兩次尋殲周渾元未果。 3月10日,林彪建議打鼓新場,當天政治局開擴大會議討論林彪的建議並獲多數通 過,毛反對並以辭職要挾,結果差點下台。第二天毛總算說服大家取消了打鼓新場戰鬥,但毛還是要打周渾元,決心“以全部力量”“毫不動搖地消滅魯班場之敵”。彭德懷13日提出異議,可是毛澤東決心不變,結果紅軍又遭魯班場失利。其實,無論林彪的鼓新場還是毛澤東的魯班場戰鬥都是錯誤的。林彪的計劃核心是不打中央軍打黔軍,毛澤東反對的理由就是那是“打固守之敵”,附近有敵人援軍。而毛澤東的魯班場何嚐不是如此?在魯班場攻勢發動以前,周渾元部已經挖了4天工事。魯班場失敗的原因戰術上是胃口太大,輕敵,在戰略上形勢判斷錯誤,企圖就地紮根錯誤。
   6、叁渡赤水。魯班場失利後,紅軍被迫放棄在黔北建立根據地的設想 ,並於16日於茅台叁渡赤水,向古藺、敘永前進,擺出北渡長江的架勢,尋求機動。現在許多書上都說叁渡赤水使蔣介石十分慌張,實際上那時蔣介石根本沒有怎 麽慌張。他當時確實判斷不出紅軍的意圖,他以為紅軍要化整為零。但是魯班場一役紅軍啃不動周渾元,使蔣介石看到紅軍已經沒有多強的戰鬥力,他在重慶密電:“共軍已成強弩之末,.....應下令各縱隊實施江西圍剿的碉堡戰術和先求穩 定、次求變化的方針,多路自得截堵,逐次縮小加以包圍”。蔣介石此時儼然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樣。三渡赤水是魯班場失利後采取的臨時機動措施,有種說法,它調動了國軍,配合了後來的四渡等戰術動作,該說法值得商榷。從三渡到四渡不過三天,這三天之中,國軍也紅軍的真實動向都難得摸準確,更難作出反應,又談何調動呢?
   7、四渡赤水和南渡烏江。紅軍渡過赤水後,發覺預定進入的古藺、敘永地區已叁麵受敵,回旋餘地小,而且敵人的碉堡封鎖線即將形成,於是剛剛叁渡赤水河馬上又決定四渡赤水河,並於21日從二郎灘等處渡過赤水。25日,新叁人團以軍委主席朱德名義致電各軍團負責人,提出牽製吳奇偉、周渾元部,消滅王家烈部,然後轉向西南,以求得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扭轉戰局。實際上,這個計劃胃口還是過大,當時紅軍連續奔波,相當疲勞,士兵逃亡、給養困難,掉隊十分嚴重,此時還想打大勝仗有些不切實際。彭德懷認為實行這個計劃有困難,並建議向西南烏江流域轉進。26日,毛澤東決定紅軍向南急進,搶渡烏江。3月31日,紅軍主力除羅炳輝、何長工帶領的9軍團偽裝主力留在烏江北岸外,其餘全部渡過烏江,一下子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把蔣介石的幾十萬追兵和一大群碉堡線都甩在身後。就戰術而言,這一係列動作十分精彩。
   8、入滇。南渡烏江的紅軍以一部分兵力佯攻貴陽,並沿途張貼“打下貴陽,活捉 蔣介石”的標語,由於貴陽兵力空虛,蔣介石急令滇軍孫渡縱隊馳援,紅軍乘機越過貴陽南下,向貴州、雲南交界奔去。可是紅軍又麵臨選擇落腳點的緊張時刻。從黎平會議的川黔邊,到遵義會議後的川西北,紮西會議後的雲貴川邊、再到二渡赤水後的赤化貴州、首先是黔北,四渡赤水後的黔西南,紅軍的目標不斷改變,又不斷被迫放棄,當時紅軍將士和領導人的急切心情,隻怕是今天人們難以體會的。此時,一、叁軍團領導人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13日,彭德懷給軍委建議 :迅速西渡北盤江,襲取平彝、盤縣,在滇黔邊與敵作戰,並說“平彝、盤縣為滇黔咽喉,四向可以出擊,敵人封鎖困難”“我軍向西,甚至入滇”。電報的關鍵在於“入滇”。自紅軍從江西出發,就一直避免被壓向經濟落後、消息閉塞、少數民族住居的地域。從1月20日軍委下達《關於渡江作戰計劃》以來,到3月31日南渡烏江,在長達70餘天的四渡赤水期間,紅軍徘徊於黔北、川南不去,一直爭取建立川、滇、黔新根據地,就是不想被逼到更偏僻的地區。彭德懷的“入滇”建議並不神奇,但卻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大家都回避的問題,勇氣可嘉。4月18日 ,紅軍渡過北盤江,24日進入雲南。
   9、金沙江。4月25日,進入雲南第二天,因追敵迫近,軍委下達在白水、曲靖地區作戰的命令。同日,中共中央向前線指揮員發出指示,叁次提到“決戰”,兩次提到“緊急關頭”,兩次提到“堅決執行”,決心在滇東與敵人決戰。這份指示無法執行。在各路追擊敵軍陸續而來的情況下,立足未穩的紅軍要立即與敵人決戰並扭轉戰局,實際上是做不到的。25日晚,林彪、聶榮臻致電軍委,指出在滇東北與敵作戰的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建議:“目前戰略上已起重大變化。在目前形勢下,我軍已失去回黔北可能,且無法在滇東開展局麵。野戰軍應立即改變原定戰略,應迅速脫離此不利形勢,先敵占領東川,應經東川渡過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進,準備與四方麵軍會合”。中央剛來電叫不要爭論,堅決執行軍委命令,林彪就要求改變原定戰略,連續三個“應.....”,頗有不敬意味。但這封電報提出了極其重要的戰略方向,實獨具慧眼。26日,林根據敵情變化,進一步指出:“ 在目前形勢下,我們對戰略上的意見,已於25日巧電告。但在周、吳縱隊直趨宣威,且先頭於26日即可趕到宣威的情形下,我軍應經七星橋、尋甸,向祿勸、武定地域前進,到後以先頭師去金沙江架橋,主力在武定地域休息,並相機殲滅追敵之先頭部隊,待橋成功後向江邊前進。”————紅軍實際路線正如林彪建議。 ”這裏,林彪的建議與遵義時決定的進入川西北有根本的區別。遵義會議的決定是選擇敵人力量強大的川南過江,而林彪的建議則是從敵人力量薄弱的雲南過江。
   26日彭德懷給軍委去電說:“因我軍行動錯失爭取平彝、盤縣的良機,使戰略已陷於不利地區”“明日應繼續向西北前進,渡過東洪江,爭取休息幾天,解決一切刻不容緩的事件”。顯然,彭德懷看出自己以前的建議已經不適合了,這裏彭德懷一定有些惱火,好好的計劃怎麽沒幾天就因“錯失良機”而陷於不利呢?“解決一切刻不容緩之事件”頗有檢討領導責任嫌疑。這大概也是後來彭德懷因為林彪的信在會理被批的原因之一吧。28日晚,中央和軍委開會,采納了林彪的建議,並於5月4日~9日在皎平渡靠6隻船渡過金沙江。而9軍團自從四渡赤水時與主力分開後,先後在黔西、黔西南與敵軍周旋,在老木孔伏擊取得殲敵2000人的大勝利,隊伍不但沒有減員,反而壯大不少。並於27日占領宣威,29日為掩護主力渡江占領東川,最後在5月6日、7日從會澤、巧家一帶渡過金沙江。
   10、結論。從以上過程可以看出,四渡赤水不是神機妙算,也根本沒有神機妙算,更多的是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的調整行動部署。從最開始的土城戰役到後來的從宜賓上遊過江,從紮西的“川滇黔邊”到遵義大捷後的“黔北根據地”“赤化全貴州”,四渡赤水後的“黔西南”到入滇後的決戰滇東,許多計劃從一開始就行不通,但可貴的是這些偏差得到了及時的修正。誰也不是神仙,能走一步看百步,何況毛澤東對具體指揮作戰並不在行。電視劇裏毛澤東老早就打算調出滇軍而施展種種手段,純粹胡扯。但毛澤東的高明就在於不拘泥於某個固定的目標或計劃,能夠不斷根據情況變化調整部署,能聽取他人意見。而彭德懷和林彪等人為這種應變作出了重大貢獻。比如打魯班場,是毛澤東堅持要打的。3月13日新叁人團發布《關於野戰軍戰略方針的指示》基本設想是在消滅黔軍的同時調動周渾元、吳奇偉縱隊,相機殲滅,方針是在運動戰中消滅周敵。這場戰鬥是為一個錯誤的戰略目標即“赤化貴州”“建立黔北根據地”服務的,即使能打贏,也不應該打。何況經過5日、6日兩天尋殲周敵未果,說明對方已有所防備,且15日的戰鬥本身已經違背了事先製定的運動戰中殲敵的方針。後來有種說法:紅軍若不打周敵,周敵就會在紅軍從茅台、仁懷叁渡赤水時出來給紅軍“搗亂”,這完全是失敗後給自己找個台階下的說法。開始一直尋求運動戰中消滅周敵而不可得,假如周敵真的要放棄固守的工事出來給紅軍渡江“搗亂”,豈不正給了紅軍運動戰中殲敵的機會?況且紅軍事先並沒有三渡的企圖,控製茅台等處渡口那隻能說彭德懷和林彪的建議起了作用。彭、楊13日晚回電前敵司令部(這個前敵司令部是為消滅周渾元設立的,可不是為叁渡赤水設立的):時間局促,地形對我不利,敵人工事堅固。我們考慮無攻破周敵可能,建議迅速脫離當麵之敵,控製仁懷、茅台西渡,以引滇川兩敵向西,尋求機動。林彪在15日也有類似且更具體的建議。整個四渡赤水過程中,紅軍一直嚐試就地建立根據地,始終沒有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與老蔣的意圖衝突而不得不放棄。打魯班場,根本原因在於遵義大捷後的過於樂觀,企圖一舉擊潰中央軍就地紮根,結果在吃了虧。
  
   11、爭議。林彪和彭德懷在四渡赤水期間曾對中央軍委的指揮有異議,特別是林彪,老抱怨“盡走弓背不走弓弦”。在過金沙江前後還抱怨:如果一渡赤水到紮西或則叁渡赤水不向古藺、敘永,而是向西南直下雲南,不是早就過江了?他具體如何抱怨的尚不十分清楚,但大約是有的,從他4月23日電報裏“須盡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寧向不大的敵人,采取一部監視,掩護主力取捷徑通過的辦法”大致可以證實。那麽,林彪的抱怨有無道理?先看看一渡赤水後從紮西西進雲南走類似於後來9軍團或後來紅二方麵軍的路線,有無可能成功。紮西時,紅軍一度把黔軍和中央軍甩開了,當時滇軍總共隻有兩萬多人,力量不是很強,且大部在貴州的畢節一帶,不在紅軍西下的主要路線上。另外,滇軍早就抱定隻要紅軍不深入雲南,就不與紅軍硬碰的方針。如果紅軍在紮西時直接西進或象二方麵軍那樣穿烏蒙山,雲南境內過金沙江是完全能夠成功的。 四渡赤水紅軍損失很大,減員接近一半,這些減員大部分不是戰鬥減員,而多是行軍途中因為疲勞、傷病掉隊造成的。如果按林彪的“弓弦理論”直接西進,當然會有戰鬥損失,但是否會如四渡赤水那樣損失一半呢?很難說。後來的二方麵軍就沒繞那麽多圈子,直接從烏蒙山穿過,損失就小得多。實戰中的四渡赤水過於繁複,拖蒙了敵人也拖瘦了自己,如果開始有從雲南過江的打算,紅軍多半不會去繞那麽多圈子的。關鍵在於當時紅軍指揮層的眼光主要放在四川和貴州,沒有想到雲南。 至於叁渡赤水時直接南下(林彪建議的打鼓新場大概就是這種考慮),情況要複雜些,要直接和滇軍遭遇。要考慮滇軍的戰鬥力和作戰意誌,紅軍是否有迅速擊潰、穿越或繞過滇軍南下的可能?似乎並不容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