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潔冰清

熱愛美食和影視劇的人們,歡迎關注我的博客。
個人資料
玉潔冰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7-02-13 13:19:44)
原載2007年2月12日
那時,我正處於工作和工作之間,前一個公司關門,而下一個工作還沒有著落,隻好
先在一些公司做些臨時工作。有家公司負責養細胞的人休產假,需要有人代替她工
作幾個月,於是我就被招進去了。
進了公司沒多久,就是情人節了。那天,我看到一個穿著考究的人提著一桶玫瑰,
為員工一個一個地分發玫瑰,我正奇怪他是誰,他已經走到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全家福”是江南地區的一道名菜。人們習慣於將家庭成員的集體照稱為全家福,帶有和睦相親團圓幸福的意思。每逢佳節良辰,許多人家都會特意烹製這道菜肴,親朋好友相聚一堂,盡情品嚐。因為此菜寓意全家團聚之福,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情感。
全家福是一種取料講究的高級燴菜,上海風味原料一般為魚肚、豬腰、雞肫、豬肉、海參、熟雞片、熟肚片、蝦仁、火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時陳佩斯還沒成名,都是跑龍套還都是反麵角色,連演員表也上不去,台詞也很少,在演了《瞧這一家子》(飾嘉奇)《法庭內外》(飾夏歡)之後,才逐漸引起人們關注。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1-03 12:53:04)
《僑報》副刊,2007年1月2日那天在矽穀圖書館裏意外發現了大陸知名作家梁左的遺著《笑忘書》,翻著那一頁頁熟悉的文字,我想起了和他唯一的一次見麵。
那年我上大學四年級,妹妹在北京一所外語學院學習西班牙語。有一天她興奮地告訴我,班上來了個新同學,是專門為薑昆寫相聲的著名作家梁左。
“啊唷,你可太幸運了。”我很羨慕地說:“那我能不能認識他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等回來之後再給大家貼新的文章。祝大家節日快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4 13:20:39)
小時候,樓下住著一位在清華建築係教書的羅教授,他很喜歡招呼鄰家的小朋友去他家玩。因為他為人熱情,家裏又常準備一些糖果招待小孩子們,所以我們都很喜歡他,大夥親熱地叫他「老羅大叔」。奇怪的是,我們很少看見他太太在家,他也很少提起她。時間久了,大家混熟了,他才跟我們講起他那不幸的婚姻。原來,他的太太就是傅作義將軍的女兒。當年解放軍攻到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2-04 13:18:07)
原載:僑報
加州人傑地靈,在各個領域都出過諾貝爾獎得主,其中醫學獎獲得者最多,擁有世界頂尖的大學再加上宣傳得當,加州幾乎隔不了幾年就會出個獲獎者。住在加州,遇到諾貝爾獎得主的機會也很高,就連我這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還見過三個諾貝爾獲獎者呢!
第一個是MichaelBishop,他是加大舊金山分校的教授。當時我在那裏當實習生,我的老板是著名的輻射治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色彩富麗,甜糯油潤的八寶飯是中餐傳統甜食。以糯米和八種幹鮮果品為主料蒸製而成。此飯曆經幾千年,流傳全國,各地用料、製法大同小異。同是用糯米為原料,輔料上卻各有不同。比如上海八寶飯用白果、葡萄幹、鬆仁等,杭州的則用去核蜜棗、青梅、糖佛手蘿卜等,重慶的用百合、蜜櫻桃、橘餅等,而荊州的用蓮子、紅棗、薏仁米、糖冬瓜、桂圓肉等。八寶飯曾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1-22 11:14:24)
那年我9歲,上小學三年級,不幸得了肺炎,隻好休學在家。媽媽怕我閑的無聊,給我借了幾本雜誌,其中一本是《外國戲劇》,裏麵有一篇關於蘇俄戲劇的評論深深吸引了我。媽媽告訴我,這篇文章的作者童道明叔叔是媽媽中學時代的好朋友傅阿姨的丈夫。這雜誌就是他送給我們的。那一刻,我便瘋狂地愛上了戲劇。我非常想認識一下這位童叔叔。媽媽說:“這還不容易,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17 23:05:25)
世界日報家園版2005年4月28日周末收拾房間時,我忽然在抽屜裏發現一張名片:“MathewHuang”(中文名字:黃穀陽)。啊,這個我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這個曾經震驚整個華人社會的名字,已經被人漸漸淡忘了,想不到卻又在今天喚起了我塵封的記憶。那是在2002年2月的一個晚上。睡覺前,我和往常一樣,打開電視機,看看最新的晚間新聞。一則消息吸引了我:“今天傍晚,一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