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一對年輕人的婚禮。婚禮上放映了他們的照片和錄像,溫馨而浪漫。看著新娘明亮的眼神幸福的笑臉,為她祝福的同時,不禁想到:她知道她將要麵臨的婚姻是什麽嗎?我們從小對此的教育是如此少,而且被媒體不接地氣的愛情劇洗腦得離地萬裏,一旦落地,多半是一地雞毛。
想起我當年帶著訂婚戒指上班的時候,一個來北非的男同事祝賀我戴上第一個ring,問我何時戴第二個ring,然後問我你知道什麽是第三個ring嗎?他說第3個ring是suffering. 我們都大笑,當它是個笑話。很多年過去,想這個梗,還真不知道那個嚴肅保守的同事為什麽講那個笑話。是他自己的體會呢,還是他們文化裏的梗。
今天見到一個30出頭的白女Rachel。六年前見到她的時候她結婚,給我看戒指滿臉幸福。婚後很快生了個兒子。在兒子幾個月的時候見到她,臉上一臉疲憊緊張了。又過了一年,離婚了。現在兒子4歲了,一半時間跟她,一半時間跟前夫。她近年來開始鍛煉身體,減了20磅體重,體態看上去很好。但是開口說幾句話就快哭了,說要去看therapist。為了安慰她,我說婚姻是難呀。結果她說:難我倒不怕,但是人家沒給我機會去經曆難呀。又說有的人言行不一,像他那樣,我就不一樣,我都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就跑了。我寧可呆在難得婚姻裏也不要這樣單身一人,不知道啥時候我能找到個愛我的人。我心理歎口氣:30出頭,雖然比起20出頭成熟點了,但是剛進入婚姻有小小孩,還是很脆弱的年齡。這年紀,對男人還是充滿了期盼,但是不見得有識人的智慧,又有養娃的壓力,是高危期, 正是戴了第三個SUFFERING的時期。如果不把這第三個ring戴舒服了,那就可能把3個ring都放棄了。 我能說啥呢?安慰她好好照顧自己吧。
又想起另一個女性的婚姻。她是很漂亮的白人姑娘,可惜20出頭得了LYMES DISEASE後神經病變不能走路,多數時候坐輪椅,少數時候用walker 走一小段。好在有父母寵愛。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穿著漂亮的衣服帶著時尚首飾。她在一個教會學校教書,還在讀一個藝術學位。看著她從20多歲到30多歲,似乎一直是那個樣子。直到一年前,她高興得告訴我:她要結婚了,而且要嫁到外州。那個男人是她們家裏的一個朋友,比她大15歲,有3個娃,大的16,小的5歲。他太太疫情期間得COVID去世了。這個家庭條件,換成咱華人家庭,是會有顧慮的。想想太難了,自己行動不便,一下過去當3娃的媽。對方就是普通中產。不過呢,她高高興興嫁了,搬走了。我不時還碰到她媽媽,每次看到她都給我update。她媽媽每次都給我好消息:過得很好;最小的女兒很依戀這個後媽;學習照顧這個household。雖然行動不便,她還是能做家務的。照顧自己的家讓她找到purpose。最近聽說她懷孕了,她媽媽高高興興地打算去看望。我真為她高興,我想這事放我身上我都幹不了。真佩服她。也許對她來說,她隻有2個ring,沒有第三個ring,屬於找對人的一種。
想想看,你有幾個ring?到我這個年齡,已經修煉成厚皮糙肉的,什麽ring都無所謂了。不對,還有個兒女ring套著。生活裏,就是有這個ring那個ring的,套來套去,人就變柔韌了。
結婚後,你戴上了三個ring
柿子樹 (2025-11-17 19:01:48) 評論 (0)最近參加了一對年輕人的婚禮。婚禮上放映了他們的照片和錄像,溫馨而浪漫。看著新娘明亮的眼神幸福的笑臉,為她祝福的同時,不禁想到:她知道她將要麵臨的婚姻是什麽嗎?我們從小對此的教育是如此少,而且被媒體不接地氣的愛情劇洗腦得離地萬裏,一旦落地,多半是一地雞毛。
想起我當年帶著訂婚戒指上班的時候,一個來北非的男同事祝賀我戴上第一個ring,問我何時戴第二個ring,然後問我你知道什麽是第三個ring嗎?他說第3個ring是suffering. 我們都大笑,當它是個笑話。很多年過去,想這個梗,還真不知道那個嚴肅保守的同事為什麽講那個笑話。是他自己的體會呢,還是他們文化裏的梗。
今天見到一個30出頭的白女Rachel。六年前見到她的時候她結婚,給我看戒指滿臉幸福。婚後很快生了個兒子。在兒子幾個月的時候見到她,臉上一臉疲憊緊張了。又過了一年,離婚了。現在兒子4歲了,一半時間跟她,一半時間跟前夫。她近年來開始鍛煉身體,減了20磅體重,體態看上去很好。但是開口說幾句話就快哭了,說要去看therapist。為了安慰她,我說婚姻是難呀。結果她說:難我倒不怕,但是人家沒給我機會去經曆難呀。又說有的人言行不一,像他那樣,我就不一樣,我都不知道怎麽回事他就跑了。我寧可呆在難得婚姻裏也不要這樣單身一人,不知道啥時候我能找到個愛我的人。我心理歎口氣:30出頭,雖然比起20出頭成熟點了,但是剛進入婚姻有小小孩,還是很脆弱的年齡。這年紀,對男人還是充滿了期盼,但是不見得有識人的智慧,又有養娃的壓力,是高危期, 正是戴了第三個SUFFERING的時期。如果不把這第三個ring戴舒服了,那就可能把3個ring都放棄了。 我能說啥呢?安慰她好好照顧自己吧。
又想起另一個女性的婚姻。她是很漂亮的白人姑娘,可惜20出頭得了LYMES DISEASE後神經病變不能走路,多數時候坐輪椅,少數時候用walker 走一小段。好在有父母寵愛。每次見到她,她都是穿著漂亮的衣服帶著時尚首飾。她在一個教會學校教書,還在讀一個藝術學位。看著她從20多歲到30多歲,似乎一直是那個樣子。直到一年前,她高興得告訴我:她要結婚了,而且要嫁到外州。那個男人是她們家裏的一個朋友,比她大15歲,有3個娃,大的16,小的5歲。他太太疫情期間得COVID去世了。這個家庭條件,換成咱華人家庭,是會有顧慮的。想想太難了,自己行動不便,一下過去當3娃的媽。對方就是普通中產。不過呢,她高高興興嫁了,搬走了。我不時還碰到她媽媽,每次看到她都給我update。她媽媽每次都給我好消息:過得很好;最小的女兒很依戀這個後媽;學習照顧這個household。雖然行動不便,她還是能做家務的。照顧自己的家讓她找到purpose。最近聽說她懷孕了,她媽媽高高興興地打算去看望。我真為她高興,我想這事放我身上我都幹不了。真佩服她。也許對她來說,她隻有2個ring,沒有第三個ring,屬於找對人的一種。
想想看,你有幾個ring?到我這個年齡,已經修煉成厚皮糙肉的,什麽ring都無所謂了。不對,還有個兒女ring套著。生活裏,就是有這個ring那個ring的,套來套去,人就變柔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