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城慈濟:雅婕老師是秋冬的餐桌

若敏 (2025-11-14 20:48:17) 評論 (0)

《亞城慈濟?雅婕老師秋冬的餐桌》

文/若敏

感恩節省思?圓的植物循環



初冬的週一清晨,空氣中透著微寒,慈濟「心素食儀」的廚房裡卻灑滿秋日暖陽。



(陸梅攝影)

這一天,我們邀請到擁有餐旅專業背景、專研素食營養的雅婕老師,帶領眾人走進一場融合「五感覺醒」與「植物感恩」的料理體驗——

【秋冬的溫暖植物餐桌】

一、課程理念|圓,是自然的形狀

圓,是太陽、地球、果實,也是生命的循環;

圓,也象徵著感恩與回歸。



本堂課以「圓形植物」為靈感,結合正念烹飪與感官覺察,邀請大家透過雙手觸摸、雙眼觀察、鼻尖輕嗅與內心感受,重新與大地連結,體會「烹飪即冥想、進食即感恩」的心境。



老師微笑說道:

「當你握著一顆甜菜根,感受它的重量與色澤時,那一刻,其實就是一種感恩的祈禱。」

二、料理體驗|秋色圓滿的四道植物饗宴

【暖薑甜菜圓湯】

靈感來自「大地的血紅能量」,象徵生命循環。



主要食材:甜菜根、紅蘿蔔、馬鈴薯、薑與鼠尾草。

湯色鮮紅、香氣溫潤,入口後全身都被暖意喚醒。

正念提示:聆聽攪拌聲、觀察色彩變化、聞薑與甜菜交融的氣息。



Jennifer Lu 楊老師為甜菜根、胡蘿蔔與馬鈴薯削皮,我則負責切成小塊。



我們默契十足。切完所有食材後,雙手染上胭脂紅,相視一笑,指尖彷彿也沾染了秋日的詩意。

【香烤圓根蔬彩盤(Root Harmony)】

靈感來自感恩節的豐收與「圓形生命」。

地瓜、胡蘿蔔、紫蘿蔔、防風草、南瓜、芹菜根在烤盤上綻放斑斕,迷迭香與鼠尾草的香氣,瀰漫整個廚房。



正念提示:感受蔬菜在手中的重量與溫度,聆聽烤盤「滋滋」的聲響。



有琬玲這位「廚房一把刀」相助,效率大增,還有好幾位夥伴加入切菜行列。羅師姊就是那個一直默默付出的人。



當成品端出時,眾人驚嘆連連——不僅好看,更是好吃!

【菇菇植物係肉派(Vegan Mushroom Pie)】

靈感源於澳洲派與秋季森林的氣息。

蘑菇、植物肉、洋蔥、番茄與百裏香完美融合,

外皮酥脆、內餡香濃,是一份「幸福的圓」。



老師還分享了一段溫馨故事:

「去年感恩節,我的未婚夫提起二十年前最懷念的一道菜——

澳洲風迷你肉派。於是我試著用素絞肉復刻那個味道。

當他吃下去時,眼神裡滿是驚喜。」這份愛與心意,也感動了所有參與者。



這是今日菜單中最令人回味的一道——入口濃鬱、唇齒留香。

【柑橘素起司圓塔(Citrus Bliss Tart)】

以柑橘象徵光、希望與循環。



杏仁粉塔皮包裹著腰果與椰香調製的素起司餡,

搭配橙皮屑、檸檬汁與楓糖,酸甜清新。

正念提示:聞著柑橘香氣,察覺呼吸節奏,讓心慢慢安定。



Sandra 老師負責用小美機將腰果打碎,大家一起裝入矽膠模中。



最需技巧的是:用擀麵杖的頂部包著薄膜敲壓,使之成為塔底。



收尾飲品|【肉桂蘋果桃醋茶】



淡淡的酸甜與暖薑香氣,為這場感恩饗宴畫下完美句點。



許多人都忍不住再添一杯。

三、現場花絮|烹飪中的喜樂與連結

現場洋溢著笑聲與香氣。



羅師姊帶來壽司薑與烤紅薯,琬玲準備了涼拌菜,



青青貢獻五香豆乾,Annie 師姊端來一大盒水果。



書尋帶來的魚翅瓜湯非常鮮美。



Sandra 老師帶來自己種的佛手瓜,琬玲以大蒜爆香後翻炒,



成為一道備受歡迎的素菜。



大家分工合作,陳師兄隻需煮一鍋米飯,整個廚房其樂融融。



兩位新朋友的加入,也讓氣氛更加溫暖——

一位從田納西開車三小時,隻為親身體驗慈濟的家庭感;

另一位看到義賣活動後,主動報名協助擀餃子皮。

這份「願意付出」的心,就是最美的風景。



四、心素食儀|雅婕老師的啟發



Sharleen 老師在結語中說道:

「心素食儀,是一場用『心』入菜的修行。

透過雅婕老師的引導,我們學會讓烹飪成為感恩的儀式,

讓一餐一食,都成為與大地、與生命連結的練習。」



這一天,我們不隻是學做菜,

更是在每一次切菜、攪拌、烘烤的瞬間,以五感覺醒、以心覺知,

體會「圓滿」的真意。



感恩雅婕老師帶來的秋冬植物盛宴,

感恩 Annie 師姊與 Sharleen 師姊的用心籌畫,

也感恩每一位走進廚房、願意用心烹飪的夥伴。



在這趟「五感覺醒」的旅程中,

我們在湯匙的香氣裡聞到大地的愛,

在圓塔的光澤中看見感恩的循環。



烹飪,不隻是填飽肚子,

更是一場與自然、與生命、與自己對話的修行。

願每一次料理,都是一次靜心與祝福的練習。



參加人員

許雅婕老師、Sharleen 老師、Sandra 老師、Annie、

梁師姊、陳師兄、采榮、翠芳、琬玲、若敏、珠珠、Grace、Michelle、Lili、

Jenny H、陸梅、Qina、青 Qing、Jennifer Lu、Shuru。

(完稿於2025年11月14日,美國亞特蘭大)

(攝影:若敏、陸梅、Jenny、青青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