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問老美律師一個問題,你在婚姻中尋找什麽。他說,快樂、開心、笑聲。戰友說,這是我最不擅長的。我問,你也同想嗎?她說,是的。隻要你認同,那就好辦。我說,你看我,婚後多年,不擅長柴米油鹽。你看我現在。她說,那的確。就是,我的變化很大。既然我可以,你也可以。不過,的確,前者是認知。後者是技能。人要提高技能不難,但認知可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其實,管理國家,類似與管理公司,或是管理家庭。當然,難度或有不同,但核心要旨類似。說,胖東來很有產能,我是信的,聽了於東來的一番話語,我是認同他的,也認為他是明白人。員工個個若都不快樂,他們怎可能把好的服務,長時間帶給客戶。當然,看在薪酬麵上,裝也是可能的,但很難長久的。
回到家庭裏也是一樣。如果你在這段婚姻裏不快樂,哪怕家裏再潔淨,存款再多,也是沒啥意思的,因為靈魂的東西沒有。快樂對於婚姻,就好比,健康對於肌體。
戰友說了,給婚姻帶去快樂,這不是她的強項。但她也想要,我始終認為,戰術的事情,都不是個事。前提是你也想要。
我再問,你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你如何可以快樂?她說,她要好好想一想。嗯,那我來先示範,我如何才能快樂呢?
我這個人其實很容易快樂,當然,也容易不快樂。先說說,為啥我很容易快樂。看我的朋友圈就知道,園子的花開了;地裏每一天的收成;看到雞寶寶又下蛋了;一樣望去,院子裏滿地金黃;抬頭望天,湛藍明媚… 我生活中很多這樣的小確幸,玩個拚圖都能喜形於色的。那天,和戰友逛街購物,我又買了一個新出的樂高。錢?看都沒看。戰友說,姐姐,你財富自由了呀。
我很吃驚,買個樂高,就財富自由了?她說,看我這一路買東西,都是這般的,喜歡了就拿,不看價格。我說,我一直如此的。買的,肯定是自己喜歡的。又不是名牌包包或是珠寶,價格不可預估。這些普通的小玩意,再貴能貴到哪裏?更何況,我是真心喜歡呀。反而是包包和珠寶,如今我一點興趣都沒有。經常宅家,毫無用處。就算有“出鏡”機會,如今的我也是,更看重自己是否喜歡,他人目光不關我太多事。
先生自然已經習慣了我如是這般。那天,他還幫我買了拚圖貼紙和粘膠。生日禮物,他也有方向,這些小愛好,又不花多少銀子,何樂不為。
再說說,為何也容易不快樂。先生和我相反,小事情很難令他快樂。他追求大驚喜。比如,孩子考上名校啦,孩子拿了多少獎學金啦,他自己投資賺了多少啦,家裏又進大賬了呀,等等。而我以為,那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可來也可去的。每天生活中的小確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更實實在在的,細水長流的。
既然,先生把重心放在那裏,自然會忽略生活的細節。這也是為何,我累了一天回家,若是沒有飯吃,我的確會不快樂。或是,回家吃的是“豬食”,即,湊合過日子。哪怕,先生告訴我,今天賺了多少多少。我覺得那些不重要。我的確是會,從一日三餐中要品質的。不在乎菜肴有多豐盛,但我在乎,被用心對待。我也不是隻要求他人,這麽多年來,我常有示範。
不過,我若不快樂了,會說出來,會想辦法,會當日事當日畢,不會任其蔓延和泛濫。就好比我一個客戶說,她若是不快樂了,哪怕今天是聖誕節,一家人也別想好好吃飯。這個是萬萬不可以的。那不是做自己,那是任性無邊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會分得清,什麽是大局。哪怕再不快樂,重大的事情是不可能會耽擱的。
正如同我上一篇說的,生活的基本盤,就是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心情愉悅。有了這些,一切才會錦上添花。沒有了這些,再精美的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不一定有福氣消受的。
所以,我是認同老美律師的話語。即,他在婚姻中尋找笑聲。我認同,每天若能大笑三聲,癌細胞都會離你遠去。
我一直認同,快樂就是產能,快樂就是生產力。如果婚姻裏有笑聲,哪怕隻是一方的,這個家就是溫暖的,吸引人的,長久的。
我先生有些樸素的生活哲理,他會說,一個家,如果是吸引孩子的,那麽,就是有人氣的,“香火旺”的。即,他要的婚姻是這樣的,有空間,也不乏溫暖。這個我是非常認同的。
過去我全職媽媽時,我們的家,就是鄰裏小朋友的樂園。幹淨、整潔、有序;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來美國後,我們雖然沒有親人身邊,但節假日,家裏從來有人氣。有朋友從紐約、從波士頓,這些大城市,趕來我們小鎮,和我們相聚。還是一樣,潔淨的家,豐盛的食物,節日的氛圍,更有歡聲笑語,誰會不喜歡呢?
婚姻於我,即是生活。生活裏是不能缺少笑聲的。隻是,我們必須首先自己快樂了,才可能帶去笑聲給他人。
願笑聲常常光臨你的家園。我們一起努力。
(我如今更多時候負責早餐。因為朋友的孩子要上學,我會確保孩子吃飽肚子。青春期的孩子能吃,基本沒剩餘,我很開心。都是每一天的日常,三十分鍾要質量。不喜歡湊合的一日三餐。粽子是自家包的,雞蛋是自家產的。)
(今天我休息。一大早忙完家居,寫完文章,現在開始玩樂高了。開心。)
夫妻之道(35)— 你在婚姻中尋找什麽
Oasisflying (2025-09-25 04:40:40) 評論 (0)那天,我問老美律師一個問題,你在婚姻中尋找什麽。他說,快樂、開心、笑聲。戰友說,這是我最不擅長的。我問,你也同想嗎?她說,是的。隻要你認同,那就好辦。我說,你看我,婚後多年,不擅長柴米油鹽。你看我現在。她說,那的確。就是,我的變化很大。既然我可以,你也可以。不過,的確,前者是認知。後者是技能。人要提高技能不難,但認知可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其實,管理國家,類似與管理公司,或是管理家庭。當然,難度或有不同,但核心要旨類似。說,胖東來很有產能,我是信的,聽了於東來的一番話語,我是認同他的,也認為他是明白人。員工個個若都不快樂,他們怎可能把好的服務,長時間帶給客戶。當然,看在薪酬麵上,裝也是可能的,但很難長久的。
回到家庭裏也是一樣。如果你在這段婚姻裏不快樂,哪怕家裏再潔淨,存款再多,也是沒啥意思的,因為靈魂的東西沒有。快樂對於婚姻,就好比,健康對於肌體。
戰友說了,給婚姻帶去快樂,這不是她的強項。但她也想要,我始終認為,戰術的事情,都不是個事。前提是你也想要。
我再問,你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你如何可以快樂?她說,她要好好想一想。嗯,那我來先示範,我如何才能快樂呢?
我這個人其實很容易快樂,當然,也容易不快樂。先說說,為啥我很容易快樂。看我的朋友圈就知道,園子的花開了;地裏每一天的收成;看到雞寶寶又下蛋了;一樣望去,院子裏滿地金黃;抬頭望天,湛藍明媚… 我生活中很多這樣的小確幸,玩個拚圖都能喜形於色的。那天,和戰友逛街購物,我又買了一個新出的樂高。錢?看都沒看。戰友說,姐姐,你財富自由了呀。
我很吃驚,買個樂高,就財富自由了?她說,看我這一路買東西,都是這般的,喜歡了就拿,不看價格。我說,我一直如此的。買的,肯定是自己喜歡的。又不是名牌包包或是珠寶,價格不可預估。這些普通的小玩意,再貴能貴到哪裏?更何況,我是真心喜歡呀。反而是包包和珠寶,如今我一點興趣都沒有。經常宅家,毫無用處。就算有“出鏡”機會,如今的我也是,更看重自己是否喜歡,他人目光不關我太多事。
先生自然已經習慣了我如是這般。那天,他還幫我買了拚圖貼紙和粘膠。生日禮物,他也有方向,這些小愛好,又不花多少銀子,何樂不為。
再說說,為何也容易不快樂。先生和我相反,小事情很難令他快樂。他追求大驚喜。比如,孩子考上名校啦,孩子拿了多少獎學金啦,他自己投資賺了多少啦,家裏又進大賬了呀,等等。而我以為,那些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可來也可去的。每天生活中的小確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更實實在在的,細水長流的。
既然,先生把重心放在那裏,自然會忽略生活的細節。這也是為何,我累了一天回家,若是沒有飯吃,我的確會不快樂。或是,回家吃的是“豬食”,即,湊合過日子。哪怕,先生告訴我,今天賺了多少多少。我覺得那些不重要。我的確是會,從一日三餐中要品質的。不在乎菜肴有多豐盛,但我在乎,被用心對待。我也不是隻要求他人,這麽多年來,我常有示範。
不過,我若不快樂了,會說出來,會想辦法,會當日事當日畢,不會任其蔓延和泛濫。就好比我一個客戶說,她若是不快樂了,哪怕今天是聖誕節,一家人也別想好好吃飯。這個是萬萬不可以的。那不是做自己,那是任性無邊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會分得清,什麽是大局。哪怕再不快樂,重大的事情是不可能會耽擱的。
正如同我上一篇說的,生活的基本盤,就是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心情愉悅。有了這些,一切才會錦上添花。沒有了這些,再精美的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不一定有福氣消受的。
所以,我是認同老美律師的話語。即,他在婚姻中尋找笑聲。我認同,每天若能大笑三聲,癌細胞都會離你遠去。
我一直認同,快樂就是產能,快樂就是生產力。如果婚姻裏有笑聲,哪怕隻是一方的,這個家就是溫暖的,吸引人的,長久的。
我先生有些樸素的生活哲理,他會說,一個家,如果是吸引孩子的,那麽,就是有人氣的,“香火旺”的。即,他要的婚姻是這樣的,有空間,也不乏溫暖。這個我是非常認同的。
過去我全職媽媽時,我們的家,就是鄰裏小朋友的樂園。幹淨、整潔、有序;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來美國後,我們雖然沒有親人身邊,但節假日,家裏從來有人氣。有朋友從紐約、從波士頓,這些大城市,趕來我們小鎮,和我們相聚。還是一樣,潔淨的家,豐盛的食物,節日的氛圍,更有歡聲笑語,誰會不喜歡呢?
婚姻於我,即是生活。生活裏是不能缺少笑聲的。隻是,我們必須首先自己快樂了,才可能帶去笑聲給他人。
願笑聲常常光臨你的家園。我們一起努力。
(我如今更多時候負責早餐。因為朋友的孩子要上學,我會確保孩子吃飽肚子。青春期的孩子能吃,基本沒剩餘,我很開心。都是每一天的日常,三十分鍾要質量。不喜歡湊合的一日三餐。粽子是自家包的,雞蛋是自家產的。)
(今天我休息。一大早忙完家居,寫完文章,現在開始玩樂高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