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兒的讀書活動進行已有幾個月了。繼梧桐的《四書五經》後,我推薦一本道家經典:老子的《道德經》。
其實,我也是在疫情期間才第一次完整地讀完《道德經》。雖然一直知道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名著,但過去隻了解其部分內容。那段時間,壞消息頻傳,仿佛末日來臨,令人不安。閱讀《道德經》,我才發現許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如“天長地久”,“順其自然”,“知足常樂”,“上善若水”,“自知之明”,“物極必反”,“居安思危”等,竟都源於此書。字字珠璣,直擊內心,帶來平和與智慧。
在疫情的第一年,我曾手抄《道德經》三遍:原文、蘇轍注釋版,和林語堂的英文譯本。書中蘊含的大智慧平複了我焦慮的心情。分享過《讀道德經談生死》,當時疫情陰雲密布,每日惶惶,讀了《道德經》悟出“生是短暫,死乃永恒”,故珍惜當下。後來又寫了在IT行業的體會《雜談道德經與計算機語言一二》,以及《看奧運一半,聊道德開篇》,和《“報怨以德” 新體會》 。
分享道德經第一篇: 道可道, 非恒道。名可名, 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這“有無"的奧妙在於相互依存。有趨無, 無生有。無中生有,有必歸無。如紅樓夢太虛幻境楹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所有的有都會歸無。因為無才是最終的形式,但沒有有之無是虛無,有過之後的無才是真無。恰如《紅樓夢》裏寶玉出家時,他眼前是:“隻見陰陽慘淡,雪花飛揚,把個山河大地蓋覆得一片白茫茫的乾淨境界。”
YouTube上,我看了不少關於《道德經》的中英文解讀,教授、名家、博主各有見解。有的解讀深刻精妙,有的則別出心裁,每一種視角都豐富了我對這本經典的理解。正所謂“一花入人眼,泛出千般色。”無論你如何解讀《道德經》,它都能讓人心平氣和。因此,我衷心推薦大家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