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智慧/政治仇恨/政治擔當/政治搪塞

In the course of justice none of us should seek salvation.
We do pray for mercy.
打印 (被閱讀 次)

今年3月初,由魏京生/王軍濤/王丹三位民運人士在美國華盛頓特區發起/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國是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推翻中共/重建共和"。華人自媒體人鄭旭光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或旁聽)了會議。盡管鄭旭光極力強調20多位與會者中有很多"專家/學者", 但從他播出的"會前討論"和"幾個有關專訪"看, 與會者似乎沒有體會到"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一變革的分量,更像是把它當作一個有趣但沒有現實結果的爐邊閑談。

政治智慧 vs 政治仇恨

1
"國是會議"提出的"推翻中共/重建共和", 是一個不嚴謹的說法。它既可以解釋為隻有一個目標, "重建共和",而"推翻中共"隻是"重建共和"的必要條件,也可以把"推翻中國"與"重建共和"看成是兩個獨立的目標,彼此關聯並不緊密。兩種不同解釋,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變革結果:
1) 以"重建共和"為終極目標,"推翻中共"服務於這個終極目標, 即: 一切服從"重建共和";
這種情況下,變革者或可能需要犧牲"推翻中共"的力度,為"重建共和"留有政治操作的空間和條件, 這是"政治智慧"的結果;
2) 將"推翻中共/重建共和"視為兩個獨立的目標,區別隻是先後順序: 推翻中共在前,重建共和在後.
這種情況下,變革會在"推翻中共"後停滯不前。把"推翻中共"作為(第)一個目標,變革者極可能不遺餘力,導致在"推翻中共"的同時,摧毀了"重建共和"政治空間/社會條件,使"重建共和"化為泡影, 這是"政治仇恨"使然。

2
部分與會者堅持把"追究/懲罰下台共黨關員"作為這"推翻中共"的一部分,和與會者[一致認為"推翻中共"是唯一選擇],自然讓人傾向於相信,"追究/懲罰"是"推翻中共"的一部分。考慮到中共執政70年的劣跡程度之深,規模之廣,追究/懲罰很容易轉變成"政治複仇",讓這場變革接近上述第2)種情況。
出於這一考慮,我請鄭旭光在他的節目中談談會議"推翻中共"的邊界。鄭旭光個人認為"推翻中共"是結束中共的獨裁統治, 改弦更張後的中共(其他名字), 在未來共和國政壇上有憲法保證的政治地位,但他"政府應該保護/默認百姓自己私自懲罰中國黨員行動的說法,則讓人不寒而栗。
1)
放縱大眾的個人針對中國黨員的複仇行為,本身違背了"依法治國/人人平等"的"未來共和國"將有的特征,讓會議宣言失去了信譽;
2)
不良的過去,並沒有讓他們喪失公民的基本權力。中共有9000萬黨員,70年殘酷執政,被推翻後的會有多少人暴屍街頭,就如利比亞總統卡紮菲 ? 這種社會性大規模的私人複仇行為,一旦開始就很難控製,社會必將陷入失控/混亂的狀態。或應了王軍濤的那句話(大意):"推翻中共後中國變得會更糟,也是一種可能"。
3)
一個無法保證公民最基本的人身安全/無法保證社會基本治安的政府,會頃刻崩盤;或因持續的暴力事件而失去社會各個階層/行業最基本的信任,讓"圓桌會議/重建共和"失去基礎。就如前麵所言,政治仇恨催生用力過猛的操作,會在"推翻中共"的同時,摧毀了"重建共和"政治空間/社會條件,使"重建共和"化為泡影。

(任何對前官員的懲罰,都必須是政府司法行為,絕不允許百姓私自所為。要清楚地讓大眾相信,這是"執法"行為,而非政治報複,且延續時間宜短不宜長。)

政治擔當 vs 政治搪塞

"國是會議"討論的另一個重要話題是,推翻中共後,如果部分地區(如新疆,西藏..)等地要求"獨立”,怎麽應對?
這一本應斬釘截鐵予以否決的要求,在國是會議上,卻是一個爭論不休/懸而未決的問題。那些放任獨立的人們認為,推翻中共後,原有的國家不再存在,因此,各自逃生也沒人能管,【沒有人有法理上的權力管】,也沒有能力管。因此,隻能允許這些地區"獨立公投"。
這是一幫沒有政治擔當的人:
1
瓷器店有個規矩,"打破了,就是你的了"。變革者推翻了中共,從中共手中接過了那片土地,就必須維持那片土地的完整,這不是是否有權這麽做的問題,這是責任,這叫政治擔當! 既然挑起"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副擔子,就必須有這個擔當。
2
如果"臨時政府"認為自己沒有法理上的權力阻止某個地區的獨立公投,那是否有權力抵禦外敵入侵?在共和國重建之前,臨時政府為什麽有管理那篇土地的任何權力?臨時政府的合法性來自何處?
3
如果臨時政府具有合法性,那它開張第一天的"安民告示"就具有合法性。告示明文:"絕不允許任何企圖分裂這個待定國名的國家的行為"。
4
控製國家分裂的力量來自軍隊。沒有軍隊的支持,不可能"推翻中共"。既然已經推翻了中共,就說明有了軍隊的支持。告訴軍隊,在支持臨時政府同時,軍隊的另一個責任是維持國家不分離。沒有這樣的氣魄,任由國家分裂的臨時政府, 極可能被軍隊推翻。
5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方麵說自己沒有阻止某地區獨立的權力,另一方麵又認真地討論著"獨立公投隻能原住民參加,還是現住民都能參加"。如果你自認無法阻止公投,那為何還覺得自己有權在誰參加公投問題上說三道四?Hello?
6
都獨立走了,"圓桌立憲"和誰立? "重建共和"何處建?或變革者在紫禁城內向世界宣告:紫禁城共和國成立了?

結論
最近兩次在鄭旭光節目中討論這兩件事,政治智慧 vs 政治仇恨,說的是中共倒台後國家的內部管理特征; 政治擔當 vs 政治搪塞,說的是中共倒台後國家統一的維護。鄭旭光沒有看出其中的蹊蹺,並明確表明:王軍濤認為無法阻止"新疆獨立公投"。在我看來,王軍濤是這波人中唯一認真從事此事的人。
有"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股票麽? 賣!!!

附錄
根據鄭旭光對王軍濤的采訪,我歸納出"推翻中共/重建共和"的大致路線圖((今天說的兩個問題,都發生在 "臨時政府"階段)
1)推翻中共:方法未知;
2)臨時政府:負責中共倒台後的國家管理,為下一步"圓桌立憲"準備社會條件(如社會穩定,國家運轉基本正常)
3) 圓桌立憲: 社會各界代表(具體待定)歡聚一堂,通過談判製定出未來共和國的"憲法草案",大眾公投通過成為正式"憲法"。
4) 重建共和:根據新的"憲法"選出新的政府;新選政府與臨時政府交接工作,重建共和得以實現。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gwangmsn: OK.
gwangmsn 發表評論於
你又沒參加你怎麽知道沒有大財主加入呢? 有些人也許待他們成氣候時才參加吧,現在就是要宣傳,孫中山當時也不是日本歐州去宣揚革命的思想嗎? 當初革命也是分散的沒法凝聚在一起如秋瑾和他表哥,但正因分散清政府才不好抓。 孫中山革命十一次才成功的。 中國本身就是一座火藥庫,現在不是天天有人在抗議鬧事嗎? 時局也許沒你想的那麽差。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gwangmsn: ShalakoW: Never say Never.事情應該會向好的方向走的吧! 在國外有錢有閑的人多,那些人不乏體製內人如何成功的結合這些力量才是當務之急
****
對這批人,不報希望是聰明的做法。
最近他們在紀念89學運35周年,Youtube 上有一個視頻,兩天前在紐約舉行的紀念活動上胡平的講話,視頻的標題是,“胡平: 必須改變!我的的錯誤無能才讓中共活到今日", 講的是64/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缺少"和平/理智/非暴力"導致最終失敗。
胡平是個有政治智慧的人,他說的也不錯,但在"國是會議"製定了"推翻中共/重建共和"宏偉目標後,在於中共鬥爭時再談"和/理/非", 是走回頭路,與"曆史脫節"。
2
這批人不是有錢有閑的人,需要為討生活奔波,業餘時間研究"推翻中共/重建共和"。他們有限的成績(最多在美國街頭組織參加人數極其有限的反對中共/習近平的遊行活動), 讓社會籌款不應是件容易的事情。
"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麽大的世紀工程,哪怕一大批專業革命家(以準備此事為工作,來收取報酬養家糊口)專注此事,成功的幾率都微乎其微,把它當成第二職業,有一搭無一搭地做一下, 成功的希望小於中彩票。
gwangmsn 發表評論於
ShalakoW: Never say Never.事情應該會向好的方向走的吧! 在國外有錢有閑的人多,那些人不乏體製內人如何成功的結合這些力量才是當務之急。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gwangmsn: 至少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
見光死聽說過麽?
王軍濤孤掌難鳴。我不認為會有第二次國是會議了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伍歌: ”國是會議“雖然是扯淡,但是我覺得多扯淡幾回沒什麽不好,理不辨不明啊。多扯淡幾次,也許大家就能看清楚,哪些想法是不行的。
****
"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麽大的工程,全神貫注投入,成功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更何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懶散。變革者自身能力/智慧的局限,成功的可能小於中彩票。
第一次國是會議,可能也會是唯一的一次國是會議。不要說真能"起事",第二次國是會議都可能難產。最終,因為從未開始,也就沒有英雄,更不用說烈士。
伍歌 發表評論於
”國是會議“雖然是扯淡,但是我覺得多扯淡幾回沒什麽不好,理不辨不明啊。多扯淡幾次,也許大家就能看清楚,哪些想法是不行的。
gwangmsn 發表評論於
至少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ShalakoW 發表評論於
任何社會變革都伴隨著社會衝擊,衝擊過大,會讓變革失敗。在這些衝擊中,有些是變革本身帶來的,無法逃避,隻能應對;有些是變革者操作失誤帶來的,應盡可能防止。這樣,變革成功的希望才可能增加。
文中討論的兩件事,都是變革者自己為變革人為增減的額外衝擊,而且都是導致變革失敗的關鍵因素。"推翻中共/重建共和"這麽大的工程,全神貫注投入,成功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更何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懶散。再加上變革者自身能力/智慧的局限,成功的可能小於中彩票。
第一次國是會議,可能也會是唯一的一次國是會議。不要說真能"起事",第二次國是會議都可能難產。最終,因為從未開始,也就沒有英雄,更不用說烈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