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韻》70.《輞川集》(選二)王維

打印 (被閱讀 次)

《輞川集(1)》 選二

王維

 

鹿柴(2)

空山不見人,但(3)聞人語響。

返景(4)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竹裏館(5)

獨坐幽篁(6)裏,彈琴複長嘯(7)。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  輞川集:《輞川集》是唐天寶年間王維與摯友裴迪悠遊於自己的輞川別業,寫下的唱和組詩,它們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

2.  鹿柴(zhai4): 柴通“寨”,指用樹木圍成的柵欄。鹿柴原意是養鹿的圍苑。

3.  但:隻。

4.  返景:太陽將落時通過雲彩反射的陽光。

5.  竹裏館:輞川別業勝景之一,房屋周圍有竹林,故名。

6.  幽篁(huang2):幽深的竹林。

7.  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這裏指吟詠、歌唱。

 

王維(約693—761年) ,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山西祁縣。王維是盛唐傑出的詩人和畫家。他出身太原王氏大族,父親做過汾州司馬。王維少時聰穎,詩、書、畫、樂皆通,十幾歲便到長安宦遊。由於他的多方麵的才藝,很快便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王維約27歲時中狀元,其中除了學識的因素,也憑借了岐王和玉真公主的推薦。王維於玄宗開元九年(721年)入仕,早期任太樂丞、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等。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他被迫受偽職。長安收複後,他被問罪但後被豁免,降職任太子中允,後遷中書舍人,終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卒於唐肅宗上元二年,享年約68歲。

王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詩歌創作上。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清貴兩全、形神兼備。王維詩歌清新脫俗的風格和他本人的繪畫才能,營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蘇軾語)的效果。加之王維篤信佛教,作品中又有“詩中有禪”的意境。王維以軍旅和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豪放壯闊,也很有價值。另外,王維的一些精美的抒情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即《渭城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雜詩》等,千百年來被廣為傳誦。

王維的作品集《王右丞集》由其弟王縉編成,共10卷,收錄作品400餘篇,其中古體詩150首,近體詩282首,其他文體72篇。當代較好的選本有陳貽焮的《王維詩選》,由中國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出版。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7.

 

唐風:王維祖籍山西祁縣,出生於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是家中長子,下麵有四個弟弟。弟弟們除一人外也都中進士並入朝做官,特別是他的大弟王縉,後來做到宰相。玄宗天寶初期,王維的弟弟全部成家立業了,而他的母親也已經六十幾歲。於是作為長子,王維就想把母親接到長安這邊來安享晚年。

宋雨:王維作為朝官,在長安城裏麵是肯定有住所的。但是長安的房子奇貴,像王維這種來自外地級別不高的官員,一般是要麽隻擁有有較小的房子,要麽租房,這跟今天的中國大陸北上廣深的情況類似。我們在賞析《終南別業》一詩中已經知道,王維在長安南郊終南山另有一處別業,但它小而簡陋,不太適合老人家居住。

唐風:就在這個時候,王維的好朋友、詩人裴迪告訴他一個信息:前輩詩人宋之問在長安東南部的藍田一個叫輞川的地方,有一個住所叫“藍田山莊”,這個別墅在宋之問死後由弟弟宋之悌打理。這位宋之悌本來官做得不小,任過劍南節度使和太原尹。但前些年他得罪了朝廷,被貶到交趾(在今越南北部),不久就死了。宋家人急於出售這處房產。這“藍田山莊”不僅僅是一座別墅,而是一座大園林。

宋雨:王維當時隻是個七品的左補缺,大約相當於今天的處級幹部。就算他把簡陋的終南別業賣了籌錢,他怎麽可能拿出那麽多錢去買一座園林呢?

唐風:王家可能有些家底。而且王維十幾年前發妻去世後就沒有再娶,他不像別的官員有一大家子要養活,可能存下了一筆錢。輞川的位置也是一個因素。它位於藍田,距長安有一百多裏路,在當時是相當遠的,一般人不予考慮。當時的權貴大多在長安近郊的樊川買地建別業。當時人們說“長安韋杜,離天尺五”,說的就是這幫人。樊川這樣的黃金地段,恐怕不是王維能負擔得起的。另外,輞川別業賤賣,恐怕還與它的前主人宋之問這個人名聲太壞有關。

宋雨:我們在前麵賞析杜審言、白居易和賀知章的的作品時,曾經三次提到過宋之問。他是初唐時期的文壇領袖和著名詩人,對近體詩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究竟是什麽原因讓他的名聲那麽壞呢?

唐風:公元705年的“神龍政變”迫使女皇武則天退位。宋之問因為是武皇的禦用文人,被貶至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宋之問幾個月後潛逃回洛陽,躲在好友張仲之的家裏。有一天他偷聽到張仲之與駙馬王同皎密謀清除當朝宰相、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便立即告發。結果,駙馬王同皎被殺,張仲之滿門抄斬。宋之問因為“立功”,又重新活躍於政壇。不過他也沒能得瑟太久。公元712年,宋之問被剛剛登基的唐玄宗下詔賜死。

宋雨:這種小人真實是死有餘辜!我想王維肯定也考慮過這一因素。然而畢竟前主人的不良人品不至於汙染自然環境。這個地方實在是太美了。從山頂俯視,數條溪流輻射狀流入欹湖,再蜿蜒流入灞河。其形狀好像古代馬車的輞(即車輪與輻條相連的圓框),“輞川”故此得名。坐落在孟城坳的別墅也很令人滿意,它隻需稍加修繕便可入住。這座莊園的山水之美、別墅之佳、價格之廉,都是王維無法抗拒的。

唐風:於是宋之問的“藍田山莊”就成了王維的“輞川別業”。這一年是玄宗天寶三載(744年)。王維隨後在宋之問山莊的基礎上,結合地形地貌和自己的審美情趣進行了一些改造。他在造景時特別注意利用自然天成的景觀,較少人工痕跡。這種因地製宜的方式,營造了一種高雅的藝術氛圍。

宋雨:在隨後的17年裏,王維立足於此,通過自己的詩歌和繪畫,在中國文學史和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因為輞川,王維才成為唐朝“山水田園詩派”的領軍人物。在這裏,王維創作了他著名的長卷繪畫《輞川圖》(原本已不存,臨本較多)。而王維的山水詩作品中,《輞川集》20首就是他充滿禪趣的代表作。

唐風:《輞川集》其實是王維與朋友裴迪同遊輞川的共賦之作。每人在同一處景觀各寫一首詩,20處景觀,兩人各寫20首。王維給《輞川集》的小序是這樣寫的:“餘別業在輞川山穀,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裏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絕句雲爾。”

宋雨:王維這裏所說的絕句是古絕,即所謂“齊粱體”,這種絕句很多押仄聲韻,不講究平仄和粘綴。《輞川集》裏的絕句,其實都是古體詩,而不是近體詩。我們賞析的《鹿柴》和《竹裏館》分別是這個係列的第5和第17首。

唐風:《鹿柴》標題中的“柴”字通假“寨”,是柵欄的意思。“鹿柴”本意是用籬笆圍起來養鹿的苑場。但這首詩與養鹿無關,它是描寫一座寥無人煙的空山。首句“空山不見人”直接點明了環境。王維在其詩作中喜歡用“空山”這種意向,比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新”(《山居秋暝》),“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等,表現環境的空寂冷清。

宋雨:“但聞人語響”一句卻在這廖無人煙的地方引入了人語。由於樹林的深密和山的多重回聲,一下子卻很難判斷人聲究竟來自何處。這種情況,即便對沒有類似經驗的人也很好理解。王維在這裏用十個字營造了一種富有禪意的空靈氣氛。

唐風:後兩句“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顯示作者的觀察發生於傍晚時分,這時夕陽經雲層返照射入樹林深處,又有一部分落到青苔上麵。黃昏即將來臨,各類景物明暗對比鮮明。近處的青苔顯得清楚,而遠處的森林則愈發顯得深邃莫測。這遠近兩個視覺中心互相補充,表現出虛實映襯的詩意。

宋雨:《鹿柴》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又空靈的境界。由於王維又是畫家和音樂家,他在表現詩情畫意和聲景結合方麵都有獨到之處。另外,作者的禪意和達觀完全通過寫景來反映和暗示,並無任何議論和說教,讀起來令人輕鬆愉快。

唐風:《輞川集》20首大部分是寫景的,隻有3首寫堂館,《竹裏館》就是其中之一。這首詩反映作者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和高雅的情趣。前兩句“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表明這幢建築位於幽深的竹林之中。竹子在古代文人眼中是一種高雅的象征。

宋雨:“獨坐”、“彈琴”和“長嘯” 是詩人的活動,但彈奏什麽樣的曲子,長嘯時喜怒哀樂之情如何,作者都不著筆墨去描寫。接下來“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描繪全景。夜深人靜,明月高懸。詩人與這一的環境相伴,究竟是感到寧靜,還是孤獨呢?

唐風:這首小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閑適生活,他的遣詞造句是平淡無奇的,也沒有哪一句可以定義為我們通常的“詩眼”。但四句詩組合起來,卻境界自出,反映處清幽脫俗的意境。《竹裏館》好似詩人的一幅自畫像,且有充分的背景予以襯托。但對這幅畫像應該如何解讀,則至少部分取決於讀者。

宋雨:《輞川集》包括王維和裴迪各20首詩。由於王維的水平和聲望,後世一般隻重視王維的作品。其實,裴迪也是一位優秀的詩人,他還與王昌齡有交往,與杜甫有唱和。他對應於王維的20首詩水平也不錯。比如他對應的那首《竹裏館》描寫角度不同,可以作為“王維版”的補充:“來過竹裏館,日與道相親。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第二句說他與道“相親”,我認為這是暗示記不住道就會迷路。這種寫法很巧妙。裴詩押平聲韻,且比較接近近體五絕的平仄格律,讀起來更具抑揚頓挫之感。

唐風:在曆代對《輞川集》、《輞川圖》的讚譽中,北宋詞人秦觀的敘述別具一格。他在《淮海集》中介紹說,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夏天,他患腸道病臥床不起。他的朋友高符仲帶著王維《輞川圖》來探視他,把畫暫留在他家裏。他看著繪畫長卷,仿佛與王維一起遊覽輞川的一個個景點,或吟詩作賦,或對弈飲茶。他就這樣夢遊輞川,幾天以後病居然好了。

宋雨:我知道王維在老邁的時候,希望在死後將輞川別業捐出去做祠廟。他還曾向肅宗皇帝上《請施莊為寺表》,“伏乞施此莊為一小寺,兼望抽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禪誦,齋戒住持,上報聖恩,下酬慈愛。”王維沒有後代,但一生篤信佛教,這麽做也是他的拳拳之心……你知道如今陝西藍田縣還有輞川莊園的遺跡嗎?現在很多這類的古跡,經修繕和包裝以後,都服務於當地的旅遊業。

唐風:很遺憾,輞川別業今天已經完全不存。據史料記載,200多年後到北宋時,這處園林就逐漸蕭條破敗,到清朝以後輞川周邊的環境進一步惡化。近年來,有多批次學者和古詩詞愛好者來到輞川莊園的舊址進行考察。從他們拍的照片來看,地麵已經沒有可辨認的遺跡。那個地區總的來說還是人口密度較低、有山有水的地方,但現代文明的介入也非常明顯,如公路、橋梁、電線塔等。由於這些永久性的改變,即便有資金投入,想恢複輞川別業的本來麵貌也已經不現實了。

 
【論壇交流—】
https://bbs.wenxuecity.com/mysj/311452.html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高大上' 的評論 :
哦,謝謝指出,我盡快去改正。
高大上 發表評論於
文中筆誤為“人間桂花落”,故有此問。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高大上' 的評論 :

謝謝。“人閑桂花落”是《鳥鳴澗》中的一句,該詩不屬於《輞川集》,我們以後另外賞析。
高大上 發表評論於
人閑桂花落?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花姐,過獎了。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唐宋孜孜不倦釋唐詩宋詞,佩服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我給兒子起名字時就借了他的詩句意境。"
-------------
讚!我兒女出生的時候,我對古詩詞還一竅不通呢。。。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原來這兩首詩王維作於輞川的藍田山莊,大愛王維詩,我給兒子起名字時就借了他的詩句意境。上網查看中國國家博物館介紹《輞川圖》的網頁,山莊的樓台亭閣相當壯觀。無論如何,一個處級官員能夠買得起這樣的莊園,坐實了王維確實如傳說所言,他家挺有錢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