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成都農泉柏合古鎮喝一元的茶

打印 (被閱讀 次)

大瘟疫過去以後,許多移居海外的華人,有機會,都回去看望自己的親人,他們的感觀各有所獲,但是好像都在說成都的地鐵現在修得四通八達了,走郊區,探訪古鎮一天打來回,還是很方便的。劇團朋友把圖片分享給我的時候,好像還不好意思的,一再解釋,這個鎮平時人少,因為年青人都去了大的城市,留下老人居所,關鍵是鎮上政府沒有錢,也沒有怎麽重新修建那種假古董似的古鎮,看上去金碧輝煌,實則難看,幾不象。劇團覺得這樣能保留下來的原汁原味的古鎮,未來才是搶手貨,因為各階段社會人的審美不同,未來的人,審美會更加好,現在還不如積德,給後人留下真貴的現實版古鎮。

農泉曆來是成都的風水寶地,盛產水果而文明,如今也是觀察獅子座流星的好去處。

劇團朋友前兩天去了農泉的柏合鎮,柏合鎮位於成都“東山”地帶(成都東外與龍泉山間的淺丘低山區),據傳,柏合之名來源於“柏合寺”。該場曾有一座建於明代的“延壽寺”,寺內一柏樹“二枝連理”,“柏合”天作,被認為有“百年好合”之寓意,

四川有句口頭禪,叫“取草帽子”。比如有人喊你一起去打麻將,當你知道牌局已經有四個人了,就不想去了,就給來一句,我去幹啥子哦,取草帽子嗦!

《四川方言詞語匯編》裏收了這個條目,釋義為:白跑路之趣語。

隻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說了。

這草帽子去往何處取?就是到柏合鎮去取!

柏合鎮的草帽子很有名,柏合的草帽也很有曆史,據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了。

柏合鎮之草編,享譽四方。清中期以來,草編,主要是草帽,一直是當地傳統的和暢銷各地的手工藝製品。傳說柏合草編手藝是客家人於清初入川時帶來的,至清中期時,當地生產能力已成規模,並漸漸發展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柏合草編的原料是麥稈,生產工序包括選料、剖草、編織、熏漂、煮曬、縫製、裝飾等多道工序。農閑時分,很多農戶都會以草編為業,除了眾多的家庭作坊外,柏合寺場還開設有數家草編工廠。清晚民國時期,這裏形成了專門的草帽市場,周邊各鄉鎮,以及遠至外省的很多地方的商人都會在這裏組織貨源,甚至歐洲商人也來這裏訂貨。據說,當年川軍抗日奔赴前線,10萬將士人人頭戴“柏合草帽”,個個腳穿“柏合草鞋”。那場麵,可謂壯觀。(這段文字和圖片是劇團朋友徐教授的地方誌考察所得)。

下麵是最近去的朋友圖片:柏合古街,呈環狀,其形如一輪大大的磨盤,沿著這條街道走著,最終又回到原點,如推了一圈磨。走過的這條街就叫“磨盤街”。

柏合古鎮,可以喝一下午的,一元一杯,自產的綠茶。

喝完茶,再上兩,三盤新鮮的佳肴,然後慢慢回家。

素炒新鮮苦瓜:

涼拌折耳根,這個涼拌菜,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如果喜歡的就很喜歡,不喜歡的因為氣味和味道就很不喜歡。

小鎮還能炒出資格的京醬肉絲,驚喜不驚喜?

朋友家的寵物

謝謝來訪!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幸福劇團' 的評論 : 我就不喜歡這些特別現代化的東西,漸漸地人們生活的樂趣都沒有了。攝影因為數碼相機的出現,尤其手機相機的出現都失去了很多熱衷於它的人了。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石假裝' 的評論 : 的確是,打卡旅遊隻能說遊客不成熟,咳咳。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你點評得太好了,正因為沒有塗脂抹粉,才是經典的景點。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成都寬窄巷子裏有幾個私家菜餐館,川菜新派,可以去試試。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OTW' 的評論 : 謝謝喜歡!
幸福劇團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是成都朋友女兒的貓貓,謝謝鼓勵,現在AI 逐漸普及,很快攝影隻是記錄自我生活的工具了,會失去當今地位了。
石假裝 發表評論於
古鎮清淨,可以慢慢遊玩。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這鎮子看上去還真古老,沒有塗脂抹粉呢!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太好了!秋天我也去成都,找好吃的去:)
BOTW 發表評論於
好漂亮的貓貓!
曉青 發表評論於
這古鎮真好!飯菜也一看就好吃,這個貓咪太可愛了。劇團攝影沒得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