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上海童年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打印 (被閱讀 次)

作家白先勇

 

一九四六年七月九日,抗戰勝利周年紀念,白先勇十兄弟姐妹聚齊留影

 

上海童年

 

文 | 白先勇

 

我是一九四六年春天,抗戰勝利後第二年初次到達上海的,那時候我才九歲,在上海住了兩年半,直到四八年的深秋離開。可是那一段童年,對我一生,卻意義非凡。記得第一次去遊“大世界”,站在“哈哈鏡”麵前,看到鏡裏反映出扭曲變形後自己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奇形怪狀,笑不可止。童年看世界,大概就像“哈哈鏡”折射出來的印象,誇大了許多倍。上海本來就大,小孩子看上海,更加大。戰後的上海是個花花世界,像隻巨大無比的萬花筒,隨便轉一下,花樣百出。
 

1934年落成的上海國際飯店

 

 

上海新新公司

 

上海先施公司

 

上海永安公司

 

國際飯店當時號稱遠東第一高樓,其實也不過二十四層,可是那時真的覺得飯店頂樓快要摩到天了,仰頭一望,帽子都會掉落塵埃。我從來沒有見過那麽多的高樓大廈聚集在一個城裏,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像是四座高峰隔街對峙,高樓大廈密集的地方會提升人的情緒,逛四大公司,是我在上海童年時代的一段興奮經驗。永安公司裏一層又一層的百貨商場,琳琅滿目,彩色繽紛,好像都在閃閃發亮。那是個魔術般變化多端層出不窮的童話世界,就好像永安公司的“七重天”,連天都有七重。我踏著自動扶梯,冉冉往空中升去,那樣的電動扶梯,那時全國隻有大新公司那一架,那是一道天梯,載著我童年的夢幻伸向大新遊樂場的“天台十六景”。
 
當年上海的電影院也是全國第一流的,“大光明”的紅絨地毯有兩寸厚,一直蜿蜒鋪到樓上,走在上麵軟綿綿,一點聲音都沒有。當時上海的首輪戲院 “美琪”、“國泰”、“卡爾登”專門放映好萊塢的西片,《亂世佳人》在“大光明”上演,靜安寺路擠得車子都走不通,上海人的洋 派頭大概都是從好萊塢的電影裏學來的。“卡爾登”有個英文名字叫Carlton,是間裝飾典雅小巧玲瓏的戲院,我在那裏隻看過一次電影,是“玉腿美人”蓓蒂葛蘭寶主演的《甜姐兒》。“卡爾登”就是現在南京西路上的長江劇院,沒想到幾十年後,一九八八,我自己寫的舞台劇《遊園驚夢》也在長江劇院上演了,一連演十八場,由上海“青話”胡偉民導演執導。
 
那時上海灘頭到處都在播放周璿的歌, 家家“月圓花好”,戶戶“鳳凰於飛”,小時候聽的歌,有些歌辭永遠也不會忘記:
 
上海沒有花,大家到龍華,龍華的桃花都回不了家!
 
大概是受了周璿這首《龍華的桃花》影響,一直以為龍華盛產桃花,一九八七年重返上海,遊龍華時,特別注意一下,也沒有看見什麽桃花,周璿時代的桃花早就無影無蹤了。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車聲響,歌舞升平。
 
這首周璿最有名的《夜上海》大概也相當真實地反映了戰後上海的情調吧。當時霞飛路上的霓虹燈的確通宵不滅,上海城開不夜。
 

上海外灘

其實頭一年我住在上海西郊,關在虹橋路上一幢德國式的小洋房裏養病,很少到上海市區,第二年搬到法租界畢勳路,開始複學,在徐家匯的南洋模範小學念書,才真正看到上海,但童稚的眼睛像照相機,隻要看到,哢嚓一下就拍了下來,存檔在記憶裏。雖然短短的一段時間,腦海裏恐怕也印百百幅“上海印象”,把一個即將結束的舊時代,最後的一抹繁華,匆匆拍攝下來。後來到了台灣上大學後,開始寫我的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寫的就是上海故事。後來到了美國,開始寫我小說集《台北人》的頭一篇《永遠的尹雪豔》,寫的又是上海的人與事,而且還把“國際飯店”寫了進去。
 

1989,電影《最後的貴族》
 
我另外一係列題名為《紐約客》的小說,開頭的一篇《謫仙記》,也是寫一群上海小姐到美國留學的點點滴滴,這篇小說由導演謝晉改拍成電影《最後的貴族》,開始有個鏡頭拍的便是上海的外灘。這些恐怕並非偶然,而是我的“上海童年”逐漸醞釀發酵,那些存在記憶檔案裏的舊照片拚拚湊湊,開始排列出一幅幅悲歡離合的人生百相來,而照片的背景總還是當年的上海。這次《文匯報》出版社出版我的文集,可以說是對我“上海童年”的一個紀念,我的書能在 上海出版,也是順理成章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