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考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打印 (被閱讀 次)

一、蘇軍打敗日本關東軍後,向中共東北部隊轉交了大量繳獲的日軍遺留武器

從東北部隊史料及回憶看來,抗戰剛結束時到解放戰爭初期,關於蘇援武器的記載是比較多的。如,1945年下半年,蘇軍多次向中共轉交武器。

9月,曾克林部從沈陽蘇家屯軍火庫裏運出2萬支步槍、1000挺機槍、156門迫擊炮、山炮和野炮。

【參見《曾克林將軍自述》,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頁。】

周保中部從長春日軍軍火庫中運出1.1萬支步槍。

【參見《中國共產黨長春曆史》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頁;牛璽廷主編《長春市誌·軍事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頁。】

駐錦州蘇軍從日偽武器倉庫中,取出各種火炮50餘門、機槍480餘挺、步槍1萬餘支、手槍200餘支,交給周家美部。

【參見周家美:《關於我軍進兵東北接管遼西的回憶》,《錦州黨史資料》第1輯,1987年內部出版,第44頁。】

11月,三五九旅利用在遼陽為蘇軍看守倉庫的機會,在一夜之間用庫裏的武器把全旅重新裝備起來。

【參見劉轉連:《三五九旅北上記》,《雪野雄風》,白山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頁。】

黑龍江綏化縣龍南縱隊成立時,蘇軍衛戍司令部移交了兩車皮武器彈藥,有步槍約5000支,輕機槍150餘挺,迫擊炮20餘門。

【參見陳雷:《一切從頭開始》,《黑龍江老根據地》,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頁。】

11月下旬,陳雲等人向中央報告說:蘇軍提供的武器已有“槍10萬,炮300”。【《陳雲、高崗致中央電》,1945年11月29日。轉引自李長林:《關東軍武器流向略考》,《黨的文獻》2006年第1期。】

年底,遼東軍區又從駐朝蘇軍手中得到了十幾列車的槍支、彈藥。

【參見吳瑞林:《勤勤懇懇鞠躬盡瘁——深切懷念肖華同誌》,《回憶肖華》,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頁。】

1946年3月,蘇軍從朝鮮轉交中共部隊各種槍3萬餘支。

【參見《東北局轉報周保中處消息致中央電》,1946年3月16日。轉引自楊奎鬆:《戰後初期中共現代軍事裝備何處來——答劉統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的質疑》,《讀史求實》,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頁。】

4月20日,蘇軍代表告知中方,蘇軍於25日撤離哈爾濱,為中共部隊留下“十萬步槍、一萬輕重機槍、一千門炮”。

【《高崗關於與蘇軍交涉情況致東北局並中央電》,1946年4月20日。轉引自楊奎鬆:《戰後初期中共現代軍事裝備何處來——答劉統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的質疑》,《讀史求實》,第262頁。】

5月,駐旅順口蘇軍將大孤山的15車廂武器轉交中共部隊。6月底,又轉交了大孤山的一批武器。

【參見〔蘇〕博伊科:《解放的使命》,《蘇聯紅軍在旅大》,大連市史誌辦1995年編印,第184頁。】

12月,朱瑞赴朝鮮與蘇軍遠東司令部商談後,在朝鮮收集了日軍丟棄的部分火炮器材、槍支彈藥等,運回東北。

【參見聶宇峰:《朱瑞和延安炮兵學校》,《朱瑞將軍》,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572頁。】

之後,關於蘇援武器的記載明顯減少。比較重要的有兩次,而且嚴格說來並不是援助,而是中共和蘇聯方麵的易貨交換。

一是1947年6至7月,朱瑞赴平壤同駐朝蘇軍方麵達成協議,采用武器換農產品的方式,經圖們向中共運送數十列車關東軍武器彈藥和器材,包括幾百門火炮。

【參見呂明輝:《朝鮮支援中國東北解放戰爭紀實》,白山出版社2013年版,第63頁。】

二是這一年的10月間,何長工與蘇軍談判成功,用廢鋼鐵換取存放在滿州裏的關東軍武器。這批武器“有各種槍炮,還有坦克”。

【參見《何長工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第428頁。】

此外,1946年至1947年,應東北部隊軍政領導人陳雲、蕭勁光、李富春、周保中、劉亞樓等的請求,

【呂明輝:《朝鮮支援東北解放戰爭紀實》,第33、37、44頁。】

朝鮮方麵曾分4批向東北民主聯軍提供了2000個車皮日軍遺留作戰物資。

【參見丁雪鬆等:《回憶東北解放戰爭期間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等:《遼沈決戰》上冊,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9—630頁。】

這些物資中應含有大量武器。朝鮮方麵對於這些武器數量的記載是“10萬槍支武器”。

【呂明輝:《朝鮮支援東北解放戰爭紀實》,第246—249頁。】

1947年6月又從朝鮮發運數十列車武器彈藥,其中有山炮、野炮和高射炮等。

【參見薑煥周:《星火丹心憶征程》,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頁。】

二、中共東北部隊積極自籌武器,如從戰場繳獲武器、收繳日偽軍武器、搜集日軍遺留或藏匿武器等,並有少量自造武器

戰場繳獲。1945年9月至1947年4月,戰場繳獲包括與國民黨軍和與土匪作戰兩個方麵。

從進入東北至1947年4月,中共部隊與國民黨軍作戰繳獲武器約為槍3.9萬餘支,炮940餘門。

【據唐洪森《國共爭戰大東北》(科學普及出版社1999年版)所載的1945年11月至1947年4月繳獲數統計匯總。】

同期剿匪作戰共繳獲各種槍56072支,各種炮360門。

【參見東北局:《關於東北剿匪工作報告》,1947年4月10日,遼寧檔案館等編《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第1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頁。】

1945年5月至1948年8月,主要進行了三次攻勢作戰。夏季攻勢繳槍34089支,炮674門。

【參見《東北民主聯軍夏季攻勢戰績》,《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2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9年編印,第479頁。】

秋季攻勢繳槍35866支,炮629門。

【參見《秋季攻勢戰果》,《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3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9年編印,第281頁。】

冬季攻勢繳槍69055支,炮1225門。

【參見《東北軍區司令部第三十號公報》,《東北日報》1948年3月25日。】

在這三大攻勢中,還分別繳獲炮彈20餘萬發、11.6萬發和8萬發。

【參見《東北民主聯軍夏季攻勢戰績》,《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2集,第479頁;《秋季攻勢戰果》,《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3集,第281頁;《東北軍區司令部第三十號公報》,《東北日報》1948年3月25日。】

另外,1948年4月至9月上旬進行的冀察熱遼夏季戰役、長春外圍進攻戰和其他零星作戰繳槍約4100餘支,炮約100門。

【據唐洪森《國共爭戰大東北》和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等編《陣中日記》(下)(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版)所載的1948年4月至9月上旬繳獲數統計匯總。】

1948年9月至11月所進行的遼沈戰役,繳獲槍約20萬支、炮5100餘門。

【參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軍事文集》第4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9年編印,第161—162、166—167、180、187—188頁。】

收繳日偽軍武器。抗戰勝利後的頭幾個月,在東北各地仍有大批持有武器的偽滿軍和偽警察,在偏僻地區也還有不少殘餘日軍尚未繳械投降。

【參見李運昌:《挺進東北》,《雪野雄風》,第5—6頁。】

中共部隊進入東北後,立即解除了所到地區日偽軍及偽警察的武裝,收繳了大量武器。有的研究者將收繳日偽軍武器與蘇軍的武器援助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是有明顯區別的。盡管中共部隊在收繳日偽軍武器的時候,可能會得到蘇軍的幫助,但畢竟不是從蘇軍那裏取得武器。而且有許多日偽軍都是在蘇軍無暇顧及的情況下,被中共部隊繳械的,例如冀熱遼十八團在錦州北大營解決偽滿軍混成旅的情況就是如此。

【參見《曾克林將軍自述》,第101—102頁。】

收繳日偽軍武器較多的中共部隊為冀熱遼部隊與抗聯部隊。

1945年8月中下旬至11月底,冀熱遼部隊解決的偽滿軍警(包括起義投誠)及日軍殘餘至少有5.7萬人。

【參見李運昌:《憶冀熱遼部隊挺進東北》,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等編《遼沈決戰》上冊,第175頁。】

9月初至10月15日,“抗聯人員在各地收繳和搜查日偽武器計有:步槍近6萬支,輕機槍9千餘挺,重機槍800餘挺,擲彈筒5百多個,迫擊炮20餘門,山炮和野炮5門”。【周保中:《抗戰勝利時的東北抗日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解放戰爭時期過渡階段軍事鬥爭回憶史料·表冊·參考資料》,第106頁。】

搜集日軍遺棄或藏匿武器關東軍投降時,大批武器彈藥被遺棄野外或藏匿起來,同時也有許多武器散落民間。中共部隊進入東北後,對這些武器先後進行了有組織的搜集活動。如東北軍工部門和遼東軍區後勤部都組織人員收集了大批武器裝備。

【參見《何長工回憶錄》,第423頁;肖華:《開辟遼東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曆史資料叢書:解放戰爭時期過渡階段軍事鬥爭回憶史料·表冊·參考資料》,第350頁。】

1945年12月到1947年6月,東北炮兵在搜炮活動中共搜集到彈藥63萬發。

【參見宋承誌等:《藍天白雲寄丹心》,《朱瑞將軍》,第503頁。】

搜集活動也是一些地方部隊武器裝備的重要來源。如,在琿春“就利用日本人散失的武器,搞起一個大隊”。

【雍文濤:《創建延邊根據地的回顧》,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等編《遼沈決戰》續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6頁。】

在根據地土改運動後期,各地起出很多私槍,這可以視為地方性的武器搜集活動。

如,1947年夏季,嫩江省起出槍1900餘支,

【《黑龍江曆史大事記》,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頁。】遼吉二分區在土改中共起出槍14292支。【楊易辰:《轉戰三年業績永存——回顧中共遼吉二地委活動情況》,《遼沈決戰》續集,第420頁。】

武器搜集成績最突出的是東北炮兵部隊。從1945年12月到1946年5月,炮兵部隊通過在深山荒野中“撈洋落”,“共搜集火炮七百多門”。依靠這些武器裝備,迅速組建了10個炮兵團和6個炮兵營,奠定了東北炮兵的基礎。1947年4月以後的兩個月裏,炮兵部隊又搜集了98門火炮,包括十五榴、十加等大口徑火炮20多門。

【參見宋承誌等:《藍天白雲寄丹心》,《朱瑞將軍》,第503頁。】

中共東北部隊武器增加的渠道還有來自其他戰區和自行製造的武器。1947年4月,冀察熱遼軍區部隊9.78萬人劃歸東北民主聯軍建製,

【參見唐洪森:《東北解放戰爭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6頁。】

給東北部隊帶來的槍械淨增量約為3萬支。【這是將1945年12月熱遼縱隊約3萬人由東北轉歸晉察冀軍區建製這一因素扣除後的槍械增量。】

1948年10月以前,東北解放區兵工廠製造炮1175門、槍約1400餘支。

【參見《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第2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頁。】

東北軍工部門所承擔的最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複裝和生產作戰所需的各種炮彈和槍彈。

1945年10月至1948年10月,共供應前線迫擊炮彈、九二步兵炮彈和山野榴炮彈112萬餘發。

【參見《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第2輯,第333、335頁。】

三、中共東北部隊武器裝備是靠爭取外援與自力更生相結合解決的

從上麵艱難收集起來的各方史料來看,給中共東北部隊各種來源的武器裝備進行比較精確的數量統計,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關於蘇聯方麵究竟向中共提供了多少武器援助,因缺乏確切統計資料,研究者們也隻能通過各自掌握的資料推算其大概數目。如蘇聯和台灣國民黨方麵在具體數量上所述就各有不同。

首先蘇聯方麵本身就有不同的說法。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回憶說,給中共部隊的武器是“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挺機槍”【《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頁。】;

1971年莫斯科華語廣播的一檔談話欄目的說法則是“步槍約為70萬支,機槍約為1.2萬—1.4萬挺,各種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800餘架飛機”。【楊奎鬆:《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頁。】

台灣國民黨方麵,1945年任國民黨軍政部長兼後勤總司令的陳誠稱蘇軍在東北繳獲日軍飛機925架、坦克369輛、裝甲車35輛、野炮2662門、機槍13825挺、步槍30萬支、擲彈筒11052具。“以上各種武器裝備,俄軍可能保留了一小部分,其餘即掃數供給了共軍”。

【《陳誠回憶錄:抗日戰爭》,東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頁。其中“野炮”當為“火炮”之誤。】

有學者綜合蘇聯曆次披露,認為,蘇軍將繳獲關東軍的“步槍70萬支,輕機槍11000挺,重機槍3000挺,大炮1800門,迫擊炮2500門、坦克700輛,飛機900架”全部給了中共部隊。

【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兩次大戰與中國前途》,學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頁。】

還有學者認為,蘇聯“在東北所獲足以武裝80萬人的裝備,約有四分之一分批交給了中共”。

【胡誌偉:《黑暗與光明》,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520頁。】

而徐焰研究後認為,整個東北解放戰爭中蘇聯轉交的武器大約有槍40—50萬支,各種炮約2000門;

【參見徐焰:《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兵器知識》2009年第9A期。】

李長林認為,“我軍通過蘇軍直接或間接獲得的日軍裝備應有步騎槍30萬支左右,各種炮1600多門”。

【李長林:《關東軍武器流向略考》,《黨的文獻》2006年第1期。】

關於蘇軍武器援助對於中共東北部隊武器裝備和戰爭勝利的作用問題,目前學界有這樣一些看法:有人更看重蘇聯方麵的史料,著重強調蘇援武器的重要作用,認為蘇聯的幫助和援助“極大地縮短了中共中央原先預計的徹底戰勝國民黨的時間表”。

【參見楊奎鬆:《關於解放戰爭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態度並答劉統先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該文修改後以《戰後初期中共現代軍事裝備何處來——答劉統關於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的質疑》為題收入論文集《讀史求實》。與楊奎鬆觀點相近的論文還有薛銜天的《戰後東北問題和中蘇關係走向(1945—1949)》(《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張盛發的《戰後初期斯大林對中國革命的態度和立場》(《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1期)、路文娟的《對蘇聯給予中共東北解放戰爭軍事援助情況的考察》(《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也有人強調東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主要是靠中共部隊自己的力量取得的,認為“蘇方的資料是不可確信的”,“蘇聯向中共軍隊提供大量裝備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子虛烏有”。

【參見劉統:《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兼與楊奎鬆先生商榷》,《黨的文獻》2000年第4期。】

還有人既肯定中共部隊在東北獲得了相當數量的蘇聯武器援助,同時又認為蘇聯武器援助並不像蘇聯方麵所說的那麽多,也並非導致東北解放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

【參見徐焰:《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兵器知識》2009第9A期),與徐焰觀點相近的論文有李長林的《關東軍武器流向略考》(《黨的文獻》2006年第1期)。】

筆者認為,不論何種來源的史料,搜集齊全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特別是處於戰爭狀態下,武器的搜集、清理、匯集、保管,蘇方與中共方麵的協商、談判,武器的實際運送、轉交、接收、清點、使用、維護等等,都是一些不斷變化的過程。因此,這些武器的數量統計均隻能是概數。同時,各方梳理研究出來的數字,由於來源不同,也可能有差異。例如,蘇方和台灣國民黨方麵的數字與我方相比,差異是比較明顯的。出入最大的是關於坦克、飛機的數字。就已公開史料來講,目前尚未見到我方在解放戰爭中使用飛機的史料記載。筆者認為,考察蘇援武器的數量問題,不能光看蘇方答應或中共與蘇方協商的數字,而更應當甚至主要應當看我方實際接收到的數字。因此,本文主要采信的是我方史料和回憶材料。

節選自郭永學的《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東北部隊武器來源考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老生兄,一不小心馬甲老狗把你這兒變成了它放狗屁的聚會所了,我也沒辦法哈,你就多包涵吧 :)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哈哈,沒有博客的放屁老狗 ! L?o?l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放屁狗!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先對老生博主說聲對不起,請恕本人對出言不遜者以牙還牙。
您要覺得不妥,就煩請把對罵的內容刪去。敬謝!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又一個不折不扣的換湯不換藥的“武器崇拜論”,用“武器至上”的理論武裝起來的軍隊過去,現在乃至將來都是不會有前途的,這已經是個被曆史反複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的真理。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解放軍報》的文章《“科技製勝”並非“唯武器論”》
戰爭實踐告訴我們:戰爭中人的能動性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劣勢,但卻不是無限的。如果把人的能動作用提升到完全能夠取代裝備、抵消武器作用的地步,最終會離科學精神越來越遠。
===========

放狗屁!鑒定完畢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如果要在曆史考據博文後麵扮演宣傳政委的角色,那也是各人的自由。
但是不妨分享一段《解放軍報》的文章《“科技製勝”並非“唯武器論”》
戰爭實踐告訴我們:戰爭中人的能動性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劣勢,但卻不是無限的。如果把人的能動作用提升到完全能夠取代裝備、抵消武器作用的地步,最終會離科學精神越來越遠。
cng 發表評論於
個人觀點,中共建軍的“訣竅”,隻有一個,政治第一。

你要是認為,眾多“訣竅”中,還包括共軍武器列害,那恕不敢苟同。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建議你學學老生博主的寫作態度,認真收集曆史資料,謹慎發表主觀意見。而不是先海闊天空放大話,然後回頭補鍋修漏洞。你在學校裏做研究寫論文,難道不知道你那些絕對式表述方法的涵義?
“就是一個”,是不是意味充分條件?邏輯嚴密的說法,難道不應該是“最重要的是”?
“而不是靠”,是不是意味著非必要條件?邏輯嚴密的說法,難道不應該是“並不完全靠”?
你的問題“難道共軍取勝的訣竅,是他們的武器總是比別人強?”,是狡辯式的偷換概念。“不全靠武器,但是離不開武器(必要條件)”就足以回答你了。給個例子:一野進軍西北初期,對馬家軍騎兵突襲束手無策。但是後來集中自動武器於戰場,就能將衝鋒的騎兵集團徹底擊敗。
討論曆史,宜用博主這樣考據求實的態度而不是用宣傳鼓動的方式絕對化、片麵化。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你忘性忒大了吧?下麵的話不是“政治第一”,“洗腦第一”,“不靠武器”的話,又是什麽意思?

解放軍的勝利,根據所有領導和將領的回憶,就是一個,“政治第一”,用現代政治學的解讀,就是對人的“洗腦第一”。

這才是中共取勝的訣竅,而不是靠蘇聯給的什麽武器。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的確如此,打金門時,所有人都以為常凱申的殘兵敗將已經是驚弓之鳥了,就等著解放軍來繳械投降了,而情報的失誤又以為島上是些從廈門逃過去的雜牌軍,又把海戰當陸戰來對待,以致登島時各團各打各的,在島上連個師級幹部都沒有,而無法統一指揮,所有的船又全部被毀,以致對岸的部隊隻能隔海幹著急。

打海南島,四野想等有更多的機帆船再攻擊,而且葉劍英已經在香港購買船隻了,後來是韓先楚立了軍令狀,而且總攻時他就在首批攻島部隊,而島上有20年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外加四野幾批先前偷渡過去的部隊,最後把海南島拿下來的。一個多月後,朝鮮戰爭就爆發了,也活該常凱申倒黴,如果攻擊再晚些,一個海南島是誰的也難說。
c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打金門,三野是驕兵必敗,打海南,四野起初是集體怯戰,就像京妞說的有人自傷。

這兩仗,兩軍麵臨截然相反的挑戰。
c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關於金門和海南島,有的網友列舉了攻打海南的種種“有利”條件。拜托,那是攻打海南的鼓勁會好不好,當然要強調有利條件。

其實打海南的最大難度,就是占領這樣一個大島,需要好幾萬的兵力和裝備上島才能控製。而共軍絕對沒有登陸的船隻和護衛(金門後國軍空軍炸毀了絕大部分漁船)。即便登陸了,如果國軍利用製空和製海權忽然掐斷後續部隊登陸,並派遣像胡璉那樣的虎狼之師上島全殲共軍,那就會是改變中國曆史的事件。

這就是攻打海南島的難度和危險,和打金門這樣的彈丸之地,不可同日而語,絕不能說打海南更容易。
c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不要誤導。我什麽時候說“政治第一”就“不靠武器”的高論了?

我說的是共軍取勝的訣竅:就是政治第一。支部設在連上,是一個創舉。政治第一,就是用一個強有力的核心思量,把原本一幫子一盤散沙的中國農民給組織團結起來了,經過20年的戰爭實踐,形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戰鬥團體。

難道共軍取勝的訣竅,是他們的武器總是比別人強?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不是開國少將,是1961年提升的,應該受到金門之戰的影響的,否則副軍長可以授少將。

肖鋒 (1916—1991)原名肖忠謂。江西省泰和縣人,1916年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萬安農民暴動。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1年2月3日於北京逝世。享年75歲。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金門之戰歸結就是對海作戰完全不同於陸戰,對困難估計不足,嚴重輕敵外加對敵情報失誤所致,也可以說是驕兵必敗。此一時彼一時,海南島作戰有馮白駒的瓊崖縱隊做內應,韓先楚是做了大量工作,上報鄧華,林彪再報老毛,最後下決心打的。如果當時再打金門,金門肯定也會得手。”
===
G 軍輕敵是有的, 土包子進城見了花花世界就沒了鬥誌也是原因。 蔣軍的背水一戰也有關係。 金門之戰是gmd 的“經典戰例”。 葉飛之後再也沒有受到重用。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沒查到1955年蕭鋒評為少將,應該評為大校,或者沒評軍銜。”
===
哦, 那應該是我理解錯了。 我上學以後蕭常到家裏來。 聽大人說他是“老少將”了。 那應該是10年之後提過級?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沒查到1955年蕭鋒評為少將,應該評為大校,或者沒評軍銜。
llarry 發表評論於
土工最騙人的就是把自己說得啥也沒有,就憑義和拳精神和神一樣的毛賊東思想,不拍死,往前衝,就把國軍衝得稀裏嘩啦。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金門之戰歸結就是對海作戰完全不同於陸戰,對困難估計不足,嚴重輕敵外加對敵情報失誤所致,也可以說是驕兵必敗。此一時彼一時,海南島作戰有馮白駒的瓊崖縱隊做內應,韓先楚是做了大量工作,上報鄧華,林彪再報老毛,最後下決心打的。如果當時再打金門,金門肯定也會得手。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軍銜評定是根據1955年現職務,戰功,資曆,山頭綜合因素評定的。55年韓先楚副兵團級。

40軍是全軍69個軍中排名第三位的,緊緊排在第一名38軍和第二名39軍之後的。50年成立全軍總預備隊機動部隊時,就把38軍,39軍和40軍編為新13兵團,是全軍最強大的兵團。
攻打海南島時,40軍有近6萬人。

攻金門時,蕭峰僅僅是副軍長,28軍才3萬多人。三野主力是粟裕的葉王陶和許世友的聶鳳智。

攻打金門應該葉飛親自主持。

攻打海南島基本上沒有葉劍英什麽事,主要是讓他幫助解決船的問題,從香港買了不少船。

主要是鄧華,韓先楚和李作鵬三個人。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十年不提蕭”! 毛澤東氣死了批示。 55年授銜, 韓是上將, 蕭是少將還很勉強。

所以共產黨的軍隊就是比國民黨要高很多, 對方裝備好也沒用。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我第一個回複,是回複第一個留言的網友,並非反駁樓主的博文。

的確,回複的隻言片語很難全麵,海南島海寬浪急登島更難,但是有瓊崖縱隊的支援,此消彼長,就假定攻打金門和海南難度類似如何?

麵對難度類似的目標,一個是全軍覆沒,另一個事大獲全勝,而三野四野的裝備類似,士兵意誌力類似,結果有麽大的差別,就隻能歸結於戰役指揮的綜合能力的差別了。”
===
絕對是戰役指揮的綜合能力的差別了。 那時很多指揮員覺得已經建國了不想再打仗了。 海南島韓先楚的40軍立了大功就是因為他仍然全力以赴。 他手下一個參謀長為了逃避居然自傷,還說是特務打的。 可見當時有的人軍心已散。 三野就是這種情況。 主要領導都不在前指, 剩了一個cng' 的評論 : “我第一個回複,是回複第一個留言的網友,並非反駁樓主的博文。

的確,回複的隻言片語很難全麵,海南島海寬浪急登島更難,但是有瓊崖縱隊的支援,此消彼長,就假定攻打金門和海南難度類似如何?

麵對難度類似的目標,一個是全軍覆沒,另一個事大獲全勝,而三野四野的裝備類似,士兵意誌力類似,結果有麽大的差別,就隻能歸結於戰役指揮的綜合能力的差別了。”
===
絕對是戰役指揮的綜合能力的差別了。 那時很多指揮員覺得已經建國了不想再打仗了。 海南島韓先楚的40軍立了大功就是因為他仍然全力以赴。 他手下一個參謀長為了逃避居然自傷,還說是特務打的。 可見當時有的人軍心已散。 三野就是這種情況。 主要領導都不在前指, 剩了一個副軍長蕭峰。 打仗沒有將, 軍心渙散肯定沒戲。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金門戰役,守方的最大優勢就是能集中兵力充分防守要點。
海南戰役,攻方的優勢也是能利用地形攻敵不備,形成局部力量優勢。
具體數據就不用在這裏列舉了。

如果讀過《雪白血紅》,可以不完全地總結四野後來反敗為勝的幾個關鍵因素:訓練的加強、裝備的改善、人力資源的發揮利用、地方組織後勤能力的提高、外界的支援。你要客觀地反駁第一位網友的觀點,實事求是說“光靠武器不行”即可。哪裏需要提出個“政治第一”,“洗腦第一”,“不靠武器”的高論來。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請參考半官方的記錄和分析。
1950年2月1日,廣東軍區和十五兵團召開作戰會議。葉劍英、鄧華、賴傳珠、韓先楚、李作鵬、張池明等軍以上領導幹部齊聚廣州,共商解放海南島之大計。會議分析研究了敵我雙方情況,認為海南島戰役與金門戰役相比,我軍有許多優勢:一是海南島海岸線長,登陸點多,便於偷登與強渡;二是有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的全力接應,有根據地和遊擊區可以立足;三是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四是海南島的敵軍,是國民黨的殘兵敗將,在我人民解放軍的打擊之下,已成驚弓之鳥,士氣低落。葉劍英和與會人員反複研究,最終確定了海南島戰役的具體作戰方案。[5]

你覺得兩個戰役能說“難度相同”?
cng 發表評論於
我第一個回複,是回複第一個留言的網友,並非反駁樓主的博文。

的確,回複的隻言片語很難全麵,海南島海寬浪急登島更難,但是有瓊崖縱隊的支援,此消彼長,就假定攻打金門和海南難度類似如何?

麵對難度類似的目標,一個是全軍覆沒,另一個事大獲全勝,而三野四野的裝備類似,士兵意誌力類似,結果有麽大的差別,就隻能歸結於戰役指揮的綜合能力的差別了。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對於海南島戰役,你在下麵的描述也省略了總攻前多次的分批隱蔽登陸和島上瓊崖縱隊的支持協助。這些條件在金門戰役中完全不存在。而且地形也大相徑庭,攻守雙方可選的進攻點和必守的防禦的都不成比例,難度係數完全不同。
隻言片語,如何能準確複述史實?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清晰明了的一篇考據文章,博主原本也無意暗示東北勝利是靠了蘇聯給的武器,隻是提到武器裝備的重要性而已。你偏偏要來個“政治第一”、“不靠武器”的帶偏節奏。雖然後來再試圖擴展成“講戰術、講技術”,也隻是彌補你自己的“洗腦作用最大論”的短板。有這個必要嗎?
武器裝備、訓練水平和人力資源差別不大時,戰鬥意誌可能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否則,“洗腦”再多也不頂用。我對你的說法的評價就是這些。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BeijingGirl1,cng ' 的評論 :

各位,由於洗腦宣傳的緣故,一般人都認為誌願軍武器裝備落後,所以采用人海戰術彌補,其實是錯誤的。戰場上中朝兵力和聯合國軍兵力對比差不多,而且大多時間是中朝兵力在數量上略少。

中國有5000年曆史的沉澱,積累了很多軍事精華。中國是打巧戰,在具體的某戰鬥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請讀我的這篇博客就一目了然了:

朝鮮戰爭雙方兵力對比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877/201404/454.html
cng 發表評論於
很多人一談到“洗腦”,就以為是解放軍士兵傻乎乎嗷嗷叫往前衝。這是一種誤解,打仗中士兵用命,固然是取勝的基礎。但是戰爭是一種綜合的係統工程,部隊的部署,後勤的安排,信息的掌握,對自然地理的研究,這樣的科學綜合規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裝備的落後。

就像之前談到的金門之戰和海南島之戰的對比,三野指揮忽略了後勤水文情報的綜合研究,就造成了近萬人被全殲,雖然三野戰士在金門覆滅之戰中的個體表現是超一流的。

而海南島之戰,四野對渡海戰爭的綜合研究達到了登封造極的水平,加上士兵的拚命,才麵對比金門寬三倍的瓊州海峽獲得全勝。

所以後來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絕不是僥幸,既不是因為美軍太差,也不是蘇聯給的武器,而是實力使然。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不光是對部隊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因為軍紀嚴明, 愛民助民,一有時間就給老百姓幹活,老百姓支援大軍真是就像對自己的子弟。“子弟兵”真不是白叫的。 部隊的後勤,運輸,挑夫都是老百姓。 負傷在老百姓家養。 民心, 得民心者的天下。 真不是吹的。
cng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你咋老是懟我? :-)

關於日軍和八路軍,如果一定要用“洗腦”這個詞的話,就是日軍被武士道精神軍國主義的洗腦,水平可能高於共軍被“為共產主義而犧牲“的洗腦。

這個差異,中共中央在平型關大捷中就發現了,在這一仗,共軍最精銳的主力師,在兵力占優,地形絕對優勢,攻其不備的情況下,伏擊對方的三流輜重部隊,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加上日軍裝備的絕對優勢,為了生存下去中共在抗日中的遊記戰略是對的。共軍對日,絕對不是一味避戰,比如有生動的記錄,八路軍團長政委在日軍據點附近長期埋伏偵察長達一年,就是為了打一個伏擊戰,結果日軍總也不出來,讓他們大為失望。

這動機呢,顯然也不全是”抗日救國“的大道理,有很大的成分,是為了武裝割據擴大勢力的本能需要。畢竟他們拿不到國軍的補給,而在敵後最“富”的就是日軍了, 不搶他們搶誰?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五次戰役中,誌願軍基本上沒換蘇裝。
==========

這說明中國是倉促被蘇聯人和朝鮮人裹挾到戰爭中,當時武器裝備都是萬國牌的。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美國人洗腦比中國洗腦厲害。
=========

嗯,看看文學城那些杠精們的留言,他們是自覺自願地被洗腦,怨不了美國人,反正我是信了 LOLLOL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美國人洗腦比中國洗腦厲害。看一看今日歐洲,以為是諾曼底登陸是二戰轉折點,認為是美國打敗德國。

蘇軍擊斃德軍450萬人,幾乎包括所有德軍初期的精銳部隊,占德軍死亡的80%。
美英法等所有盟國擊斃德軍100萬人,占德軍死亡人數的20%。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TRUEFIRE' 的評論 :
歡迎!
給出翔實的數據,網友自己去分析去。

我若給出結論就會引起混戰。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五次戰役中,誌願軍基本上沒換蘇裝。
請讀我的博客:
誌願軍是什麽時候完成換蘇式裝備64個師的?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七)(0/1509 reads)2016-06-26 10:44:13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六)(0/1196 reads)2016-06-26 10:42:01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五)(0/4250 reads)2016-06-26 10:38:42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四)(0/4024 reads)2016-06-26 10:35:27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三)(0/3904 reads)2016-06-26 10:32:35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二)(0/4534 reads)2016-06-26 10:28:19
誌願軍裝備多少蘇聯武器 (一)(2/4661 reads)2016-06-26 10:24:47

TRUEFIRE 發表評論於
真有您的!哪兒搞來的這些內部數據阿?!!欽佩,謝謝分享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YZ94538' 的評論 : 是啊,但是杠精們又要說了,誌願軍的武器都是蘇聯的,你又有什麽辦法。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嗬嗬,要沒有破譯日軍密碼的物質優勢,中途島結果如何不好說。
即使中途島失利,以美國的物質生產能力,重奪中途島,恢複太平洋艦隊的勢力並最後戰勝日本也毫無疑問。
美軍魚雷引信不過關,魚雷轟炸機技術落後,全靠有效的俯衝轟炸戰術和炸彈才擊沉日本航母,也再次證明物質和技術的決定性作用。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武器是戰爭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這話很對呀,要不然就無法解釋朝鮮戰爭中誌願軍以絕對劣勢的武器裝備,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沒有遠遠超過日軍的航母飛機軍艦大炮,美軍也打不過太平洋,占領不了日本本土。
==========

即使在中途島戰役時,太平洋米軍的海軍戰力比小日本可要差很多,但是誰最後取勝呢?

如果你還不明白,到電影院去看看正在上映的中途島吧,讓美國人給你洗洗腦 o((⊙﹏⊙))o.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東野隻是從蘇軍繳獲的日軍軍火庫裏拿到一部分軍火。而且隻限共軍先到東北的部隊,蘇軍當時並沒有上麵統一命令怎樣處置日軍軍火,共軍是靠拉關係搞到一部分日軍軍火,後來國民黨政府抗議,蘇軍立即停止了。並把共軍趕出沈陽長春等城市,大部分日軍軍火交給了後來接收的國民黨軍隊。

蘇軍根本就沒有提供蘇式軍火,製式不一樣,彈藥根本就無法供應。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對不起,沒有遠遠超過日軍的航母飛機軍艦大炮,美軍也打不過太平洋,占領不了日本本土。
所謂轉化物質力量,不如更求實地說是美國全力投入軍工生產,大量征召部隊人員,改善裝備,加強訓練,從而擁有戰勝對方的物質力量。不是洗腦洗出來的精神戰勝了對手。日本人洗腦難道弱於美國人?武士道能驅使青年駕駛自殺飛機魚雷,美國人沒有同樣強度的洗腦吧!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您先生說話比較客觀求是,所以前麵的留言並非給您。

您要看日軍八路的戰力對比,可以參考這裏:

關家堖戰鬥,是中國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損失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屬於百團大戰的第三階段。在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破襲戰的後期,被執行掃蕩的侵華日軍反撲至幾近八路軍總部。1940年10月30日戰至10月31日,八路軍集結近兩萬人,對占領關家堖的約500名日軍進行圍攻。然而曆時兩晝夜,未能全殲日軍[1]。11月1日增援日軍趕到,八路軍被迫撤退[2]。關家堖戰鬥是百團大戰中極具爭議的一戰,被彭德懷視為自己戎馬一生的四大敗仗之一。[3]

11月1日,日軍1500多人的增援部隊,在10餘架飛機的掩護下逼近關家堖。彭德懷與左權命令部隊停止攻擊,撤出戰鬥。日軍殘部則在援敵接應下撤離

近兩萬圍攻500沒攻下。來援日軍也就1500餘人。近兩萬人的八路軍也隻好撤圍而去。“洗腦”補不上絕對戰力的差距。

而日軍掃蕩時敢於用小股兵力分進合擊,進攻人數大大超過自己的八路軍,曆史記載和回憶並不稀少,恕不一一列舉。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

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

但是人民一旦掌握思想理論,就會變成物質力量。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質力量。 沒有珍珠港的“洗腦”,哪裏的美軍痛扁小日本?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你是說日軍103個人拿下韓複榘守衛的山東省會濟南城?

什麽時候幾十、幾百小日本鬼子,追著幾百、幾千八路軍到處跑?那八路可能是民兵或者遊擊隊吧?
侃-侃 發表評論於
給誇大洗腦作用的朋友:“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幾十、幾百小日本鬼子,追著幾百、幾千八路軍到處跑時,是因為八路軍“洗腦”不如日本鬼子嗎?還是因為作戰裝備和訓練不如對手?米軍在太平洋上痛打日軍,靠的是“洗腦”?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武器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人隻有人!才是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

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武裝起來的數以百萬計翻身的人民戰士,他們知道為誰打仗,為誰流血犧牲,為什麽階級戰鬥,這才是革命戰爭勝利之根本。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國軍的軍隊有不少是收編的。
200-300人就給一個營長;
500-800人就給個團長;
2000-4000多人就給個師長;
7000-8000人就給個軍長等等。
在領軍餉時就按編製多領。
每天一講 發表評論於
沒有軍銜製度,官兵平等。從士兵到朱毛都沒有軍餉。而蔣軍的一名連長的薪水每月100多大洋,差不多是大學教授的薪水。國軍74師師長張靈普的薪水每年5萬多大洋。就這一項,給大眾減輕多少負擔。
==========

這還算不了什麽,常凱申培養出來的各級軍事指揮官,幾乎個個吃空餉,6000人的隊伍拿7000人的軍餉,這是個人人皆知又睜眼閉眼的秘密,這樣的軍隊還有什麽戰鬥力,能夠撐到1949年,已經是世界奇跡了。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YZ94538' 的評論 :
中國革命勝利的首要因素是土地改革,喚起農民千百萬,兵員源源不絕,支援綿綿不斷。
第二個因素是有了毛澤東。
XYZ94538 發表評論於

毛澤東總結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群眾路線,武裝鬥爭,統一戰線。”其中“群眾路線”是重中之重。“群眾路線”不是洗腦,你再有本事,也不會給幾億農民洗腦。“群眾路線”就是為農民的切身利益著想,“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沒有剝削製度,沒有貧富差別的公平社會。毛澤東的名言“隻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隻有發動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隻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

毛澤東建立的軍隊與其它軍隊有顯著的不同:

1。沒有軍銜製度,官兵平等。從士兵到朱毛都沒有軍餉。而蔣軍的一名連長的薪水每月100多大洋,差不多是大學教授的薪水。國軍74師師長張靈普的薪水每年5萬多大洋。就這一項,給大眾減輕多少負擔。

2。嚴明的軍紀,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3。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以保守一城一地為目標,而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打的是運動戰。

如果以標準的戰爭規則來衡量,紅軍連1%的勝算都沒有。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Uusequery' 的評論 :
這倒不一定。
國民政府和黃埔軍校也是蘇聯大力扶持的。周保中率2萬人占領長春,就被蘇軍攆出來,把長春交給國軍。曾克林也被蘇軍從沈陽攆出來,彭真等也被攆出沈陽。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ng' 的評論 :
武器確實很重要,20多萬遠征軍就是美式裝備,主要運到了東北。抗戰時美援的一半$8億美元直到日本投降才到位,這些都用來打內戰了。內戰開始後,也有大量的美援。

內戰初期,東北共軍武器和國軍相比確實很差。楊國夫血戰山海關頂不住,隻能違抗主席死守上海關的命令撤退了。

在遼西走廊,國軍石覺的13軍和侯鏡如的52軍追得新四軍三師黃克誠35000人一路狂跑,不住。

決定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國軍有美式裝備勝不了部分日式裝備的解放軍,說明了這個論斷。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共-產-黨' 的評論 :
“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主要是指西北一野用非常落後的武器打敗胡宗南。
陝甘寧晉綏邊區汲取貧瘠幹旱,人口稀少,隻能種植低產的穀子。所以西野也發展不起來。
彭德懷以2.3萬人完敗胡宗南的的23萬人。

後來人們就用“小米加步槍”來形容解放軍的貧窮和武器的缺少落後了。
Uusequery 發表評論於
沒有蘇聯就沒有四野,也就沒有“新”中國。難怪老毛發自肺腑的高呼“斯大林萬歲”
cng 發表評論於
解放軍的勝利,根據所有領導和將領的回憶,就是一個,“政治第一”,用現代政治學的解讀,就是對人的“洗腦第一”。

這才是中共取勝的訣竅,而不是靠蘇聯給的什麽武器。
共-產-黨 發表評論於
中共為了證明自己是偉光正,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當然會大大地縮小蘇聯給武器的數量啦。這不是中共史上的第一次說謊,也不是中共最後一次說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