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的故事—10. 一個消息

集百家之長, 走自己的路。
打印 (被閱讀 次)

開學典禮上,一位付院長, 姓魏,給我們介紹了南京醫學院大概的情況。 這位付院長50來歲,中等身材, 微微發福, 一頭白發, 平頂, 戴上一副金絲邊眼鏡,看來頗有氣度。 蘇北口音,講話抑揚頓挫,款款而談,從南醫的前身江蘇醫學院,到如何演變成目前的南京醫學院; 從各個基礎教研組介紹到臨床科室; 主任級的領軍人物大多留學日本,德國, 因此南京醫學院實際上是一個德日派係的醫學院。 院長顏守民,中國兩個兒科界的泰鬥之一,號稱“北諸南顏”, 諸是指北京的諸福棠教授。 顏院長德高望重,早年留德,學術嚴謹、為人質樸,是我一輩子所尊重的師長。

後來才知,這位付院長大有來曆,是解放戰爭中的一位高級將領,解放後在土地改革中因為包庇地主家庭,犯了路線錯誤,從部隊貶到地方,在南京醫學院當了個付院長。這與本文無關,就此打住。

61年級300多個同學分成6個班, 1-6班, 我分在2班。 上篇已經談到每個班設有班長,團支部書記, 學習委員, 生活委員,文娛委員, 勞動委員,體育委員等等, 以管理全班的學習, 生活等活動。我出生在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當然沒有當官的份, 一個普通學生, 倒也自由自在。學習生活事實上是半軍事化的, 早晨定時起床, 出操, 早飯,上課,下午4點後自由活動,晚飯,晚自習,晚上9點下晚自習,10點半熄燈。 天天如此,千片一律。

下午自由活動期間, 給予同學較大的自由。 我喜歡打乒乓,打排球, 有時到健身房練體操。夏季, 我常去五台山體育館遊泳。五台山體育館就在我們學校的後麵, 當時還沒有室內遊泳池。 班上排練節目也在這段時間內進行的。 開始,排練主要是唱歌,以後排練小型話劇, 直到真正的大型話劇, 這在以後的章節中會詳細提到。

我早就說過, 學醫並不是我理想的專業。我喜歡理科,並不喜歡醫科, 因為理科偏重於邏輯思維, 而醫科偏重於死記硬背。 尤其是解剖, 需要一條神經, 一條血管的記憶。我從小記憶能力不佳,學習比較艱難, 但已經上了這條船, 也隻能入鄉隨俗。盡管不喜歡學醫,我還是保持從高中繼承下來的風格, 努力學習。

同學之間在學習上也是互相討論,取長補短的, 但是有時候也有笑話。 組織胚胎課上講到男性生殖器是如何勃起的。 晚上自修課, 我桌子的傍邊就坐著一位學習委員, 是個男生。 一個女生瘦高的身材, 人挺文靜,悄悄的坐到學習委員的身邊, 低聲地問:“我可以問你個問題嗎?”“當然! 當然!”學習委員爽朗地回答。她說:“上課時我沒有聽懂, 男性生殖器勃起的機製?”我在傍邊聽到,差點笑到飯噴!那位學習委員也隻好耐著性子給她解釋如何勃起。下課後這位學習委員無奈地對我說:“下學期不當這個委員也罷!省得如此尷尬。”

最最開心的是下了晚自習, 到熄燈前的一個半小時, 隻要不涉及政治,宿舍便是一個自由的天地。 那時正值大饑荒後的恢複期,大學生雖然保證一天一斤的糧食供應,那些大肚漢永遠也填不滿他們的胃。 經濟條件好的點的同學,約上2-3個人,出校門走10分鍾,到石鼓路去吃牛肉包。 這種牛肉包並不是想象中蒸熟的大包, 而是在平底鍋中煎熟的, 好像上海的生煎包, 但個大, 牛肉餡, 做工也比較粗糙,味道當然比不上上海的生煎包。 經濟條件差的同學, 買些高價米, 把米放入熱水瓶中, 加入開水, 泡一小時後, 就有稀飯吃。 再買些鹹蘿卜頭下稀飯, 也非常滿足了。還有的同學從家中帶來了炒麵,就是把麵粉炒熟,加上糖,隻要開水一衝就能食用。不過, 學醫後知道這種炒麵非常容易生黴,生黴後又不易發現,黴菌可引發腫瘤啊! 當時的同學並不知曉。

年輕人有活力,好動,靜不下來,在宿舍中是胡鬧的天堂。 惡作劇是經常發生的, 有一位同學是回民, 他不吃豬肉, 有人買了牛肉包給他吃,他吃得津津有味, 剛剛吃完,騙他這是豬肉包,他真到廁所去把吃下去的東西全給吐出來。後來, 我們再也不敢和他開玩笑了。 有一位同學,我們叫他“馬大哈”,此人儀表堂堂, 風流倜儻, 南京人。 他有一副好嗓子,歌聲十分動人, 是當年南京市中學生合唱團的主唱。 他便成為年級中女生們追逐的對象, 雖然那時不許學生談戀愛的, 但他的周圍總圍繞著許多女生。 他做事馬馬虎虎, 丟三落四。 他挺愛幹淨, 每天吃過晚飯必刷牙。 一個“調皮蛋”將一管檫皮鞋的油膏換了他的牙膏,放在同一地方, 他竟然不知, 拿來就往牙刷上擠, 看也不看就送往口中開刷,直到他的味蕾告訴它有誤, 已是滿口黑油了。

閑聊也是不著邊際的, 有一位來自蘇北的同學,身材偏矮而粗壯,熊腰虎背,像個舉重運動員, 他卻對一位小女生感興趣,那位女生喜歡瘦身,身材苗條,纖腰楚楚,腰特別的細。 我對那位蘇北同學說: “她的小蠻腰, 還沒有你的橫結腸粗呢!“ 引來滿室哄堂大笑。

年級規定, 十點半熄燈, 熄燈後不再講話, 以保障同學們休息。年輕人哪能這麽守規矩, 常常胡侃到11點,12點。年級級委作出規定, 十時半後要查房。 調皮搗蛋的學生常常把盛好水的臉盆, 放在門頂上,房門半開,房內故意輕聲講話, 查房人一推門, 一盆水“咣噹”而下, 淋得查房人全身濕透, 年輕人就喜歡這樣胡鬧。以後, 查房人非常注意門上是否有水盆,這樣就無法作弄他們了。 新的辦法又出來了, 用條毯子罩住全身, 不知哪裏弄來一頂很大的帽子戴在頭上, 麵部用塊毛巾遮住了臉, 弄成鬼怪模樣,又嚇倒了查房人。 自從這次以後, 年紀規定, 再要胡鬧, 必定處分。 從此這類事件就再也沒有發生。

熄燈以後的胡侃中,傳來了一個消息: “3班來了一位插班生, 女生, 來頭不小, 據說是通過黨委書記從南通醫學院轉學過來的, 她的父親好像是南京軍區總院內科主任。”我已經快要入睡,迷糊地聽著。
 

在那個年代, 要從小城市轉到大城市上大學,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極強的後台。 那個傳遞消息的同學, 說得有聲有色:“奇怪的是她臉上還有顆大黑痣呢。。。。。。” 哦! 臉上有顆大黑痣。我隻聽進去這一句, 就呼著了。此後, 再也沒有想起臉上有顆大黑痣的女生。

一個清晨, 上課之前, 太陽已經高高升起, 天空湛藍如洗, 沒有一絲雲彩, 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 一個小女生抱著一床被子,去曬被。 一轉身, 嘿! 左臉上有顆大痣。 我多看了她一眼, 小小的個兒, 柔弱的身材, 大大的眼晴, 帶一副黛眉框眼鏡, 兩條辮子齊腰,頭和身體比例似乎不太相稱,頭大了點。 噢! 這就是通過黨委書記從南通醫學院轉學過來的那個女生。

那知道,她以後就成了我“海枯石爛, 伴你走完此生”的太太,就是本文的女主人公,“梅”。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世界那麽大, 世界那麽小,真是一切都不能預料!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Wow, 世界真小。看到您和小溪姐姐的對話,真是讓人感慨。往事不如煙。問好。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 謝謝您,已回複。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謝謝你對我的鼓勵! 由於你從未見過我 太太, 我將一集她的視頻放到你的郵箱裏。 你可以認識一下我的那位太太。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 文革中,總院把老中央醫院的老知識分子們都想法趕了出去。我朋友的爸分去了鎮江軍區醫院,她媽(總院護士長)被複員,分到了工廠醫務室。文革後來再陸續回到總院。您嶽父不幸離世,當時我們都是知道的。真是令人扼腕痛惜!我朋友的媽,您嶽母的湖南老鄉今年在她一百歲生日前也過世了。您嶽母比她和我媽年長4歲。您的嶽父母,我朋友的父母,我的父母,那些中央醫院的老人們大多都去了天堂。
我今天一口氣讀完了您的61集“海枯石爛,伴你走完此生”,沒有想到您的太太已追隨她的父母,也去了天堂。讀畢您的深情長文,心情久不能平複,唏噓感慨,感動,淚長流。您的太太因著病,過早地離開了。因著您們之間的真愛,和您對她的奉獻,她的一生應該說是幸福 精彩的。天堂沒有運動,憂傷,和病痛,將來我們都會去天堂,與那裏的親人們再相聚,得著永生的平安和喜樂。請珍重!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謝謝你闡明了我太太家和你們家的關係, 好不容易啊! 互聯網真把這個世界縮小到一個很小的範圍,讓在這茫茫人群中熟悉的人們能夠很容易聯係上。 你講的完全正確, 她妹妹那時正在當工人, 後來有機會進了南京醫學院圖書館工作,一直當到館長的職務;他弟弟在鼓樓醫院當過消化科主任, 現已退休,任然上專家門診。 據說,他的胃鏡檢查在南京地區獨樹一幟。 她的父親, 在文革中期自盡, 這篇文章中也有詳細敘述。謝謝你! 小溪網友, 讓我多認識了一位南京人, 還和我太太家深有淵源。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您是文革前醫學院的高材生,救死扶傷的名醫生。我是連化學都沒學過的初中知青。與您有十萬八千裏的差距。不過現在我有一點和您縮小了差距,常會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中。希望您不會mind, 我給您的留言太長了。I hope I did not touch your too much privacy.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reading more of your stories and thanks for sharing.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 上輩的確是老熟人。我家那時住我媽堂姐的私房,有空房,就接了我媽所尊敬的原中央醫院的一對老夫婦來住。老先生在中央醫院是管總務的,老太太很善良,把年輕的醫生護士當自己的孩子看待,照顧。我媽也是受他們照顧之一。文革前,這些穿軍裝的留美,留英的總院大主任們會常來看望老夫婦,也順便來我家坐坐。我就是這樣見過您嶽父的(不至一次)。過年我父母會去鍾嵐裏給老朋友們拜年,我從不跟去,我去就是自己去找我的小朋友,她的父親是留美回來的總院牙科主任,她媽媽和您嶽母是湖南同鄉。她父母結婚時,您太太是拉婚紗的小女僮。我朋友她媽稱我媽Y先生(我媽和您嶽母一個姓),其實她們同歲(您嶽母被她們大四歲),我媽從中央護校一畢業,就留校作小先生,她媽比我媽低一屆。後來文革中後期,您嶽母和您太太的妹妹,專門來過我家一次,家裏就我一人在家,記憶很清晰。其實那次她們是專門來看我姐的。我姐長得很漂亮(我不像我姐),是省重點中學的高材生,當初剛從農村調回城不久。也許是我朋友媽的介紹,想讓我姐和您太太的弟弟認識一下,他也是醫學院畢業的。好像當初剛生完肝的毛病。我姐當初正和一位會畫畫的知青熱戀,她是誰都不肯見的,我爸媽也沒辦法,當然是沒有下文的了。Just curious,您太太的弟弟是不是現在那位鼓樓醫院的腸胃科主任?當初您的嶽母穿很簡樸的便裝,風度翩翩,和藹可親。您太太的妹妹像媽媽,長得很漂亮。其實她比我大3歲,看上去比我年輕多了,我那時還在田裏種地,她好像在工廠裏當工人了。61年,您考進大學時,我還在上小學三年年級。您是文革前最後的名副其實的大學生,修完了所有的學科(醫學院是讀五年吧)。我是67屆初中,也就是讀了個初二。因為沒有受過係統的初高中教育,雖然文革後還是讀了書。但常感底子太差,在職場上,恐怕碰到軟肋。比如沒學過化學,對化學一竅不通。好在已經熬到了退休,總算不用為不懂化學而擔憂了。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oto66'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鼓勵!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小溪網友, 你講得一點也不錯,描寫的正是我的嶽母。 上輩好像都是熟人,我們顯然是同一輩人。 我太太的妹妹現在還住南京, 也已經退休。那你一定到過我嶽母家, 見過我嶽母?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是啊!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黑五類不敢抬頭說話。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zl9876' 的評論 : 梅子網友講得不錯!軍工係統的政審要嚴些, 醫療衛生政審並不十分嚴格。我成了漏網之魚,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nanjing2' 的評論 : 謝謝南京mm的鼓勵! 再接再厲!
moto66 發表評論於
哇,梅的出場好精彩!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labama' 的評論 : 我大概猜到您是總院誰家的女婿了。老人的確很熟。如沒有猜錯,您的嶽母是湖南人,小巧身材,眼睛亮而有神。見過她的小女兒,很漂亮。沒有見過您的夫人,應該也很漂亮的。老人們都過世了,出國近三十年了,國內的故人聯係越來越少,或根本沒有聯係了,可回憶起往事並不如煙啊!您多保重。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4j' 的評論 : 1961年,62年還沒有強調階級鬥爭太厲害。那時還吃不飽飯,餓肚子沒勁鬥人太厲害。要是博主晚生幾年,64,65年考大學,出身不是紅五類,考得分再高,也可能什麽大學也不錄取。那時已經成天階級鬥爭,為文革作準備了。
mzl9876 發表評論於
在五六十年代;我的舅舅曾在市裏考了第二名,本來是可以上清華北大的,但是政審後就隻能送到醫學院了。那個年代政審還是很嚴的,先生上醫學院是和上哈工大和西軍電這類的國防科技和軍工大學等學府,政審真的是很不一樣的。
nanjing2 發表評論於
文筆真好!生動活潑。希望慢慢地寫,細細地寫。多講點故事。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是啊! 我嶽父留美回國,先在南京中央醫院, 後來改名為南京軍區總醫院。 他任內二科主任, 是著名熱帶病專家。 他們家就住鍾嵐裏, 不是中南裏。可能我的嶽母和你的媽媽認識,我嶽母在軍區護校教書。
小溪姐姐 發表評論於
1966年前,南京軍區總醫院的科主任大多是原南京中央醫院留下來的老人,很多留美,留英回來的。不少住在中南裏。因家母當年是南京中央醫院的護理部主任(也是留美歸來),49年後離開南京中央醫院去了江蘇醫學院附屬護校作校長。所以父母來往的朋友中有老中央醫院和老蘇醫的醫學前輩們。從鎮江搬到了南京,在南京從上幼兒園中班到出國(期間八年下鄉插隊)。我的表姐回憶當年的舊居在蘇州盤門,因為很冷清,又稱冷水盤門。她家前邊是瑞光塔,後麵是開元寺,夜晚聽得見寺廟內的鍾聲。
所以讀您的故事特別親切,謝謝您的分享。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4j' 的評論 : 肯定有政審的, 我雖然官僚地主出身,但父母親沒有人坐牢,沒有人被槍斃,沒有人反革命。 可能政審也算過關了。 謝謝你關心!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剛看您寫的文章,美好的回憶。
l4j 發表評論於
看以前有人寫的回憶文章說,上大學要政審,很多成績好的人因為家庭出身問題上不了大學,您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當時沒遇到這種審查嗎?1961,2 年正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年代。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加成' 的評論 : 我們是網友加兄弟啊!謝謝!
加成 發表評論於
我也是老五屆的,你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回憶。謝謝!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20140101y'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網友!
Alabama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網友!
20140101y 發表評論於
頂!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1
曉青 發表評論於
期待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