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秋,在山西昔陽縣召開了"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全國各縣縣委書記都參加了。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大寨。這次會議提出了建設大寨縣的口號:"全黨動員,大辦農業,建設大寨縣"。會議特別指明,建設大寨縣的關鍵是在縣一級:"建成大寨縣,縣委是關鍵"。要求各縣委書記回去後,要認真傳達會議精神,製訂具體計劃,定出建成大寨縣的時間表。在這次會議上,還提出了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目標日期:1980年。
會議閉幕回來後,我家鄉縣委召開了多次會議,有由全縣各部、委(員會)、辦(公室)、局領導參加的,也有由各公社書記、大隊書記、各農場、林場領導參加的。然後又由這些與會人員回去召開下屬全體人員會議。層層傳達,具體討論,目的是圍繞建成大寨縣這個目標,訂出本單位的具體目標。最終,我家鄉縣的目標好像是兩年還是三年內建成,並爭取早日建成。
當時我下放當知青。建成大寨縣的指標到底有多少項,已經記不清了。實際上當時也沒用心去記。但是有一樣記得很清楚:全縣水稻平均年產必須達到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指標:每畝800斤,稱為"跨綱要"。
我們家鄉一年可以種兩季水稻。由於氣候、光照、生長期不同,早稻產量較晚稻低。當時據我所知,有些地方土壤較肥沃,水利條件較好,農民耕種較好,年畝產可以超過8百斤。但也有好些地方達不到,有些甚至差很遠:早稻隻有2百斤,晚稻3百斤。
我下放的地方是為全縣農業發展作研究和示範的,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如何提高產量,如今更是要為早日建成大寨縣加大努力。我們的是試驗田,各方麵條件都較好,又有幾位農業大學畢業的技術人員,所以可以從不同方麵進行試驗。要提高產量,有很多工作要做。"土、肥、水、種、密、保、管、工",這八字憲法一直都有講,但是,每一樣都要付出努力或代價,有好些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如改良土壤,增加肥料,興修水利,防治病蟲害(保),等,這些要花很多人力或財力。而培育或選出較好品種,和研究出合理的密植方式,推廣起來代價最小。
育種方麵,當時有好些品種在試,其中有些是自然品種,有些是通過雜交得到的,有些是經過省農科院實驗室特殊處理過的。有高稈的,有矮稈的。要選出高產,生長能力強,抗病能力強,不倒伏,另外也要好吃的品種。
密植方麵,當時也有很多不同的試驗方式,如行距x株距 = 5寸x6寸,6x4,7x3,等等。另外每株(叢)的苗數也有不同:8苗,10苗,等等。
前麵說過,我們的試驗田各方麵條件好,年畝產超800斤早己做到。我們當時的目標是找出年畝產能超過雙倍綱要指標(1600斤,稱為"跨雙綱")的品種和密植方式,以期推廣到普通田裏能達到跨綱要800斤。
在這期間,省裏有關部門通知下來,要我們試驗推廣一種新的密植方式,8x2.5,說是省內已有某縣試驗過,是最好(畝產最高)的密植方式。我場即選了一塊很好的田,精心翻耕,施足基肥,然後插秧時嚴格按照行株距=8x2.5,及每株苗數。其後一路精心管理。稻苗長勢喜人。技術人員說,估計畝產可能超千斤(單季晚稻)。大家都很高興,如果這試驗成功,我們試驗田就可能實現年產跨雙綱,推廣出去,全縣要實現各地平均畝產跨綱要(建成大寨縣的指標之一)完全可能。隨著日子過去,稻苗越長越茂。這塊田就在公路邊,相鄰生產隊的人也知道了,常來觀看。縣裏也組織各公社的人來參觀。我們也常去看。快到揚花還是灌漿時,有一天省裏的主要領導巡視經過我縣,還特別(受邀?)到田裏來觀察,我們的領導和技術人員都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後,技術人員認為稻苗長得太茂密,必須間疏,即人工摘除一些稻葉。這要很小心,費了很多時間。又過了一些時間,更糟的事情發生了:很多稻稈彎倒(稱為"倒伏")。至此,這試驗算是失敗了。
過後我曾經問過技術人員,對這個8x2.5的密植方式的看法怎樣。我的印象是,稻子發生倒伏,不一定僅僅是因為密植方式,也很可能我們給的肥水太好了。但這隻能通過下次試驗來驗證。他們感歎地說,搞農業科研太費時了,一生人也幹不了多少事。告誡我,如果將來有機會上學(那時我們要下放至少兩年才有可能經推薦評選上大中專),千萬不要選農科。
而直到1978年我離開時,好像再也沒有試這個密植方式。
1976年底,中央還召開了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我們家鄉縣的目標還是要爭取早日建成大寨縣。但是後來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就不再提了。
好像我家鄉縣後來實現了糧產跨綱要。
今天當我查看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各地糧食產量數據時,看到我省的糧食單位麵積產量是5548公斤/公頃。一公頃=15畝,所以換算為每畝739.73斤。這個數字令我很驚訝:從1976年到2018年,經過了42年,我家鄉省糧產還沒超過當年的綱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