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說「中國如果出現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我們的改革就失敗了,我就成了曆史的罪人」,《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 149 頁。鄧小平把他自己和江朱胡溫習李都給否定了。
鄧小平李富春視察遼吉黑三省時強調說
東北要大挖潛力支援全國
新華社(原載《人民日報》1958年10月1日)
新華社30日訊 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富春、李雪峰、劉瀾濤、楊尚昆、蔡暢和趙爾陸等同誌,9月10日至29日先後到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視察了工作,對東北地區工業、農業、文化教育、城市公社、整風等方麵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
鄧小平等同誌視察了哈爾濱近郊的金星人民公社、雙城縣的幸福人民公社、蓋平縣的太陽升人民公社,並聽取了三個省的農業情況的匯報。小平同誌指出:東北三省的農業生產,按常規來說,同過去來比,是有進步的。但是,目前是一個出奇跡的時代,全國糧食產量今年可能增產100%以上,而東北三省糧食產量增長不過百分之幾十甚至隻有二、三十。這樣一比較,東北的農業就還沒有翻身。
鄧小平同誌指出:全國農業增產的經驗,概括說來就是水、肥、土、種、密加上田間管理齊頭並進。這是農業生產的“憲法”,是毛主席的“憲法”,是事實證明了完全正確的“憲法”,是已經創造了奇跡的“憲法”。東北的某些領導人和廣大地區沒有堅決執行這個“憲法”,而繼續執行著寬壟淺耕、廣種薄收的老一套,不是用革命的辦法而是用改良的辦法領導農業,結果使農業生產大大落後了。這個事實,反映了農業生產戰線上兩條道路兩種方法的鬥爭還很尖銳,說明農業方麵還有白旗未拔,思想還沒有解放。
鄧小平同誌在視察幸福社和太陽升社的時候指示說,每一個社明年都應該指定一兩個耕作區作大麵積豐產試驗。可以把現有土地耕種麵積縮小一些,集中力量搞好密植,提高單位麵積產量。這樣,既可以增產糧食,又可以使一部分土地綠化,一部分土地輪休。他希望太陽升社在最近製定出一個長遠計劃,並向他們生動地描繪了農村建設的遠景。
城市公社的所有製,最初可有三種形式,即集體所有製,全民所有製,和集體、全民結合的所有製。但是歸根到底,城市公社總應該盡快地實行全民所有製。一些民辦工廠,如果一開始就能實行全民所有製,就不必經過集體所有製的過渡形式。城市公社的分配,也可以先采取不同形式,以後再逐步統一。
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員在東北三省的視察和指示,給了廣大幹部和群眾以極大的啟示和鼓舞。黑龍江和遼寧兩省省委擴大會議,鞍山市委和鞍山鋼鐵公司的領導幹部,都深入地討論了鄧小平和李富春同誌的報告。黑龍江的重型機器廠,原計劃今年11月初安裝好一台六千噸的水壓機,現已決定提前在9月底裝好,作為向國慶的獻禮。哈爾濱電機廠、汽輪機廠、鍋爐廠原計劃明年生產四百五十萬千瓦的發電設備,經過討論後,決定躍進到五百五十萬千瓦。鞍山鋼鐵公司也修改了生產計劃,今年要產鋼四百五十萬噸。蓋平縣太陽升人民公社也決定在今年畝產八百斤的基礎上,爭取明年達到畝產兩千五百斤。
堅決執行農業生產“憲法”
永吉縣拔掉思想白旗,深耕運動出現高潮
(1958.10.22)
本報訊 中共永吉縣委根據鄧小平同誌的指示,堅決貫徹農業生產的“憲法”,領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就深耕問題開展了兩條道路的鬥爭,拔掉了白旗,插上了紅旗,全縣出現了深耕高潮。
鄧小平同誌到吉林永吉縣視察時,對這個縣明年農業生產作了指示,要求每人平均要達到三千斤糧食,收入三百元錢。
搶在封凍前翻完秋茬地 東北三省堅決執行農業“憲法”
力爭明年糧食產量至少翻一番
吳建民 李樹功 高方 (1958.10.28)
本報哈爾濱27日電 中共中央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等同誌視察遼寧、吉林、黑龍江時,對東北三省農業生產所作的重要指示,在東北三省千百萬農民中已產生巨大影響。目前三省農民正以每天深翻地五百多萬畝的進度和嚴寒冰凍賽跑。
毛澤東的公開信全文(1959年4月29日)(《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頁。)
省級、地級、縣級、社級、隊級、小隊級的同誌們:
我想和同誌商量幾個問題,都是關於農業的。
第一個問題,包產問題。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產一定要落實。根本不要管上級規定的那一套指標。不管這些,隻管現實可能。例如,去年畝產隻有三百斤,今年能增產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己,實際辦不到,有何益處呢?又例如,去年畝產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績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說,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密植問題。不可太稀,不可太密,許多年青幹部和某些上級機關缺少經驗,一個勁兒要密植,有些人竟說愈密愈好。不對,老年人懷疑,中年人也有懷疑的。這三種人開一個會,得出一個適當的密度,那就好了。既然要包產,密植問題就得由生產隊、生產小隊商量決定。上麵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無用,而且害人不淺。因此,根本不要下這種死硬的命令,省委可以規定一個密植幅度,不當作命令下達,隻供下麵參考。此外,上麵要精心研究,到底密植程度以何為好,積累經驗,根據因氣氣候不同,因地點不同,因土、肥、水、種等條件不同,因各種作物的情況不同,因田間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個比較科學的密植程度的規定,幾年之內達到一個實際可行的標準那就好了。
第三個問題,節約糧食問題。要十分抓緊,按人定量。忙時多吃,閑時少吃,閑時半幹半稀,雜以蕃薯、青菜、瓜豆、芋頭之類。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緊。每年一定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緊很緊,而且要抓得及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定要有儲備糧,年年儲一點,逐年增多,經過十年八年奮鬥,糧食問題可能解決。在十年內,一切大話、高調切不可講,講就是十分危險的。須知我國是一個有六億五千萬人口的大國,吃飯是一件大事。
第四個問題,播種麵積要多少的問題。少種高產多收的計劃,是一個遠景計劃,是可能的。但在十年內不能全部實行,也不能大部實行。十年內,隻能看情況逐步實行。三年以內,大部不可行。三年以內,要力爭多種,目前幾年的方針是:廣種薄收與少種多收的高額豐產田同時進行。
第五個問題,機械化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要有十年時間,四年以內小解決,七年以內中解決,十年以內大解決。今年;明年、後年,這三年內,主要依靠改良農具,半機械化農具,每省每地每縣都要設一個農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學技術人員和農村有經驗的鐵匠、木匠,收集全省、全地、全縣各種比較進步的農具,加以比較,加以實驗,加以改進,試製新式農具。試製成功,在田裏實驗,確實有效,然後才能成批製造,加以推廣。提高機械化,用機械製造化學肥料這件事,必須包括在內,逐年增加化學肥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第六個問題,講真話問題。包產能包多少,就講能包多少。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而又勉強講做得的假話。各項增產措施,實行八字憲法,每項都不可講假話。老實人,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於人民事業有利,於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的。應當說,有許多假話是上麵壓出來的。上麵,一吹,二壓,三許願,使下麵很難辦。因此,幹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以上六件事,請同誌們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以求得真理為目的。我們辦農業、工業的經驗還很不足。一年一年積累經驗,再過十年,客觀必然性可能逐步被我們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就有自由了。什麽叫自由?自由就是對必然的認識。
同目前流行的一些高調比較起來,我在這裏唱的是低調,目的在真正調動積極性,達到增產目的。如果事實不是我講的那樣低,而達到了較高的目的,我變為保守主義者,那就謝天謝地,不勝光榮之至。
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