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一萬小時,其實強調的是要在18個月之內完成,我理解,因為這意味著18個月之內生活在純日語環境中(一天20小時),強度是關鍵。
被動聽的學習效果可能跟當時語言水平有關,越是早期、初級階段,這樣的背景英語所起的作用越有限。那些跟大人交流少的嬰兒,說話就明顯遲緩,是一樣的道理。
還有每個人對知識的有效接收方式不一樣。跟上麵10000小時文章下第一個回帖者的體會類似,我是對著文本聽(書/新聞)效果最好,這幾年對我提高表達幫助最大的是這樣聽了兩年VOA special english.
以你這樣的恒心堅持,這幾年你的綜合水平進步肯定比你自己以為的還要大,就是native,也總有聽不清或聽錯的時候。一門語言學好事真的非常非常困難,包括我們的母語也是一樣,但是要達到一般的表達水平,應該也不是不可企及的。我現在在轉了大大小小的幾個圈圈之後,感覺我們最終的障礙還是強度上不去,發音和表達都是被這個“強度”製約了。
“隻管耕耘不問收獲”是我在這裏跟林貝卡學到的,計較結果太消耗人了。
人各有別吧
所有跟帖:
• 現在有個能力沒練出來,就是陌生的單詞,專有名詞不能很容易的記住聲音重複下來 -abookl- ♀ (821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12:40:57
• 我覺得因為英語本身是聲音的文字,中文是圖形的文字,思維方式不同造成的。 -好學又好問- ♀ (720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14:53:28
• 我也覺得強度太重要了,不管是英語還是幹別的。 -好學又好問- ♀ (123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14:58:38
• 回複:我也覺得強度太重要了,不管是英語還是幹別的。 -北京二號- ♀ (167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20: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