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我的TOP 4 Day Hiking

來源: 楓葉樹下 2017-02-04 23:13: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141 bytes)

2106年正值美國國家公園百周年紀念,為了積極響應“去探索你喜愛的國家公園”的號召,三四月間走了猶他大環線,九十月間完成了加州秋日行,去了向往的地,走了該走的路,心願滿足。遺憾的是,兩趟旅行的遊記尚未完成,如魚在哽。現在壇主號召大家回顧,比起遊走世界各地的壇中各位,八方四顧,心汗顏。想想這些年走過的路,就回顧一下個人的徒步經曆吧。求本溯源,我的徒步應該始於多年前在北京機場候機時買的一本書,“雲南天堂”,副標“自遊主義者的暴走聖經”,我讀了,被吸引了。在此之前,我眼中的旅遊就是跟著旅行團,上車睡覺,下車照相。2008年回國,懷揣著這本書,背著行囊來到了雲南,在隨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開始了一種真正意義的旅行和徒步。從那時到現在,八年過去了,我從旅遊大巴上的光鮮客,變成了徒步露營的自然男,走過不少山山水水,有了一些難忘的徒步經曆。

首先說明,這個TOP 4僅限於本人走過的日行徒步路線(Day hiking)。排名隻是基於個人的經曆和看法,按照徒步的距離,時間,難度,景色顏值,心理挑戰各項綜合評分,滿分五星。世界之大,肯定還有許多更棒的徒步路線,甚至我都沒聽說過。我知道風壇裏臥虎藏龍,跟那些遠足千裏的大俠相比,實在不足掛齒,在這兒拋磚引玉了。

TOP 4 Half Dome Trail (Yosemite National Park, USA, Sept 2016)

徒步距離:23-26公裏  時間:11小時  難度:**** 景色:*** 心理挑戰:****

Half Dome Trail是Yosemite 國家公園內最著名的徒步路線,從Yosemite Valley 一路到海拔8842英尺(2695米)的Half Dome頂上,從Yosemite Valley到Half Dome的爬升高度4800英尺(1600米),公園介紹徒步路線的難度等級:非常艱苦(Extremely Strenuous)。有兩條路線選擇:14.2 miles (22.7 km) round trip via Mist trail ;16.5 miles (26.5 km) via John Muir trail。Mist trail路短,陡峭;John Muir trail平緩,易行。我們選擇Mist trail去,John Muir trail回,全程徒步時間: 11小時(630am發,530pm回)。徒步的具體過程在我以前發的“2016加州秋日行”係列遊記中已做描述。

小結:由於秋季枯水期,無法領略瀑布之美,風景顏值打折。徒步最艱苦的一段是登頂前的Subdome那一段“Z”字型的陡路。最後那段登頂的鐵索路則是對我恐高心理的極大考驗。震撼一刻:登頂下來,由於前麵的人恐高大家都停滯下來。這時一位牛人等得不耐煩了,脫離了索道,沒有任何保護裝置,在光滑的石壁上一步步走下Half Dome。那情景如好萊塢大片般的震撼,親眼所見,沒有特技。

Glacier Point 看Half Dome and Yosemite Valley

Olmsted Point觀日落下的Half Dome

Tunnel View看到的Half Dome金身

每個來到這裏的徒步者麵對的最後挑戰

索道上攀登的人們像一串小螞蟻,我也是其中一隻。

TOP 3 梅裏雪山 西當-雨崩村  雨崩村-神瀑 (中國 雲南2008年七月)

徒步距離:32公裏  時間:10小時以上  難度:****  景色:*****  心理挑戰:***

那次徒步是我們2008年雲南西藏遊中最艱苦的一次經曆,讓我明白了:徒步不是請客吃飯。記得那天,我們坐車從德欽縣城到西當村,車上的另外兩個乘客,兩個年輕小夥,也要去雨崩村。記得其中一個姓陳,一路叫他小陳,他們是那種不多言語的人,在遇到我們之前,他們已經在西藏走了一個多月了。於是我們四人結伴而行,這一伴,一直伴到香格裏拉才分手。好心的司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在西當溫泉下車,那裏離第二天步道的起點更近。“西當溫泉”(當地人稱熱水塘)僅有一家客棧。溫泉不假,就在這幾間小屋子裏,裏麵破爛的,流著黑乎乎的水。我們的房間原來在一樓,窗外就是豬圈,幸運地升級到二樓,一開門,揚起的灰塵中竄出一隻大黑貓,老婆和黑貓同時“嗷”的一聲尖叫,都把對方嚇得不輕。客棧,如果還叫客棧的話,也有優點,菜地原生態的廁所,被子雖髒,但沒有異味。後來進藏途中住過一個小旅店,被子不知多長時間沒洗過了,泛著油膩膩的黑,關鍵是散發出的味道,那種刺鼻的臭味,醍醐灌頂啊。

第二天,天未亮,我們四人就出發了。路是開板就唱的上坡路,不給你熱身的機會。根據網上的資料,西當的海拔2200米,山路的最高點—宗拉埡口,海拔3700米,從西當到埡口大約12公裏的上坡路,爬升高度1500米,從埡口到上雨崩村,下坡路,約6公裏。那時我對要走的路線和距離稀裏糊塗。漸漸我們被兩個小夥子拉在後麵,那段山路走得叫一個累,老婆後來是一步一喘,十步一歇。在我們拄著棍子在路邊牛喘時,看著當地的藏民,男女老少,肩背手拎,說說笑笑地從我們身邊輕盈地走過,羨慕嫉妒恨啊。多虧了這個路上的休息站,把我們從苦難中拯救出來。我一次感到酥油茶是這麽好喝給力,要不是這個“輕鬆茶館”暖暖的酥油茶,我們是沒力氣撐到埡口的。

一路上,我居然發現了樹上掛著“樹胡子”。我隻在雲南麗江的老君山見過這種“樹胡子”,據當地人說,樹胡子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為苛刻,隻能在空氣土壤非常幹淨的環境才能見到。

這一大片扯滿經幡的地方就是3700米的埡口了。小陳兩人已經在那兒等我們多時了。我誇讚他們的體力,他們謙遜地說,我們在西藏遇到一位老兄,從北京一直走到西藏,已經走了一年多了,跟那位大俠比起來,我們哥倆就是小兒科。

過了埡口,風景驟然一變,森林、雲霧、雪山、冰川豁然從四麵八方撲向眼前,占據了整個的視野,強烈地衝擊著剛才被單調的山路麻木了的視覺和審美,嘴裏不禁發出“啊”的一聲驚歎。

順著一路輕鬆的下坡路,就可到達美得有些虛幻的雨崩村了。現在去雨崩要買套票,我們那時是不收費的。雨崩村是梅裏雪山神女峰腳下的一個藏族村寨,分上雨崩村(海拔3150米)、下雨崩村(海拔3050米),兩村相距約一公裏。上雨崩通往大本營冰湖,下雨崩則通往神瀑。雨崩村地處大山深處,自古隻有一條人馬驛道通向外界,堪稱“世外桃源”。

在驢友間流傳一句話: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我們中午時分到達上雨崩村,找了間客棧住下。吃過午飯後,看時間尚早,聽人說去神瀑隻要3個小時,就又出發了。去神瀑要經過下雨崩村,村裏的道路非常泥濘難走。出了村子就好了,一路上景色優美,雪山、青草、瀑布、野花。

一路上扯起的經幡,提示我們這是一條朝聖的路。

當地人告訴我,朝聖的人們在河邊壘砌的這一個個的小石頭堆,是希望自己的家安住在這神聖的地方。

這從懸岩上傾瀉而下的瀑布,被稱為“雨崩神瀑”,當地的藏族人認為在神瀑下沐浴可以祛病消災,平安吉祥。

我們在神瀑下還巧遇了昨天送我們來西當的司機一家人。他們可不是來觀景的,是來朝聖,轉神瀑的。

他們還邀請我們跟著他們一起轉神瀑,盛情難卻轉吧,怎麽轉?就是一行人走到瀑布底下,讓這冰川上流淌下來冰涼的水,劈頭蓋臉,渾身上下來個透心涼,毫無心理準備的我們立馬變成了落湯雞。望著司機大哥豎起的大拇指,我一臉的苦笑。這麽折騰一下,如果著涼感冒,在這兒缺醫少藥的高海拔山區,得了病可不是鬧著玩的。老天保佑,一路上我們身體一直無恙。司機大哥還給我講了一個真事,一年夏天,一對年輕遊客來到神瀑,光著身子在瀑布下洗澡,當地人認為這是對神的大不敬,可他們不聽勸阻,依然我行我素,這時奇異的事情發生了,瀑布上居然落下一塊大冰坨,一下把兩個人都砸死了。司機搖頭道,我從來沒聽說上麵掉下過大冰塊,尤其夏天。我不知道這神瀑是否具有神力,就像那從未被人類登頂的卡瓦格博主峰,一直被神秘的傳說和奇異的事件所籠罩,它是藏人心中的神山,中日美各國登山隊對它的一次次挑戰都以失敗告終。信與不信由你,但起碼要學會尊重別人的風俗和信仰。

回來的路上,天色漸晚,小陳兩人故意放慢速度,和我們我們走在一起。我明白,他們擔心我們會掉隊迷路。回到雨崩,我們終於得見一直被雲霧籠罩的神女峰。人都說,有緣人才能看見卡瓦格博的真容。暮色中飄蕩著一股燒柴草的炊煙味道,走在下雨崩的鄉間小路上眺望上雨崩的點點燈火,一股淡淡的鄉愁湧上心頭。 那時陪伴我們的人啊,你們現在何方?

小結:從天沒亮走到天黑,跟地主周扒皮家的長工一個節奏。網上的數據:從西當—上雨崩村18公裏,上雨崩村--神瀑來回14公裏,所以那天徒步距離:32公裏。總體上講,道路並不危險難走,但爬埡口的那段路高海拔高,坡度大,是對體能和耐力的挑戰。聽信了別人的話,去神瀑三個小時,那可能是單程,我們用了大約6個小時,結果把老婆累慘了,在去神瀑的路上,一度累得快虛脫了。她認為在雨崩的徒步是她的TOP 1。最後說一句,雨崩的美,值得你徒步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和辛苦。

TOP 2 Grand Canyon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USA, April 2016)

徒步距離:23-26公裏  時間:10小時  難度:**** 景色:***** 心理挑戰:****

鼎鼎大名的美國大峽穀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不用多說了,這個被認為是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國家公園,每年吸引近五百萬遊客來訪。當年去拉斯維加斯,順道去了西緣(West Rim)的大峽穀,站在大峽穀的邊緣拍了幾張相片,就遊玩大峽穀了。2016年四月我們一行四人來到大峽穀的南緣(South Rim),這是我們十六天猶他大環線的最後一站,奔流不息的科羅拉多河仍舊塑造著大峽穀的風貌,我從當初峽穀上麵的觀光客變成了今天下麵的徒步者。

徒步大峽穀,是眾多徒步愛好者的夢想。臨行前我當然做了一番功課。所說的Rim-to-Rim  (R 2 R) Hike,是指從南緣(South Rim)或北緣(North Rim)下,穿越峽穀,上到另一頭。南緣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上下:Bright Angel and South Kaibab Trail;北緣隻有一條路:North Kaibab Trail。所以R 2 R徒步路線之一:24.3 miles (38.9 km) if you link Bright Angel and North Kaibab Trail; 路線之二:21.4 miles (34.2 km) if you link South and North Kaibab Trail. 通常完成了R 2 R後,需要在南緣或北緣上住一晚,然後第二天搭車回到出發地。南緣和北緣間215英裏,車程5個小時,Trans Canyon Shuttle提供這樣的服務。有的徒步者選擇在峽穀中露營一晚,但是露營需要Backcountry permit,數量很有限。更有牛人走完了Rim-to-Rim-to-Rim,啥意思?從南到北,再從北回南。看看徒步的距離,掂量一下,我們沒有時間和充沛的體能一天之內完成R 2 R,看別人的攻略,可以走Rim to River to Rim,即從南緣下到Colorado 河, 然後再返回南緣。公園網站特意強調:DO NOT attempt to hike from the rim to the  river and back in one day! 八年前走梅裏雪山時,我還是剛起步的菜鳥,不明路線,沒有頭燈和登山杖,隨便穿了雙旅遊鞋,也走了。現在了解的多了,反而猶豫多了。臨行前我雖然信心滿滿,但現在也心裏沒底,大峽穀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站, 大家現在的體力和精神恐怕已是強弩之末,難以應付這樣高強度的徒步。於是把皮球推給老婆,你決定吧。臨睡前老婆告訴我,她想走到Indian Garden 就返回,這些天走下來,累了。

這一夜營地非常安靜,我們睡了一個好覺(至關重要)。第二天早飯後,我們和同伴一起搭乘公園內的Shuttle Bus來到了Bright Angel Trailhead(6860 英尺/2019米)。早0840出發了。俯瞰那條蜿蜒而下的小徑,那就是我們要走的路了。

Bright Angel Trail雖然路程長,但平緩,下山龍的老婆,勁頭十足,一路上除了騾子隊,全超。路上迎麵而來一位女牛人,居然光腳走在碎石的路上,讓我對她留在地上的“牛”腳印一番仰慕。地圖顯示:Bright Angel Trailhead to Indian Garden 4.6 miles (7.4 km)。遠處峽穀中那一抹翠綠的顏色就是Indian Garden。 

終於那一抹綠色不再是遠處的一瞥,變成眼前實實在在的樹木花草。望著遠方蒼涼的紅褐色岩壁,這裏的鬱鬱蔥蔥讓我有些恍惚,Indian Garden仿佛是大峽穀中的一處伊甸園。這裏是途中休息的好地方,有廁所,飲水,和露營地。我們看時間尚早,體力充沛,就臨時改變主意,繼續前行。我們的同伴從此返回。

再往下走,路變得崎嶇,周圍光禿禿的,沒有綠樹遮陰。我們一鼓作氣,不到中午12點鍾,就下到了河邊。小插曲,我的登山杖下山時不幸折斷,上山時我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在河邊休整後,我們沿河繼續前行,來到River Trail Junction(2440 feet/744m),Bright Angel Trailhead to River Trail Junction 7.8 miles (12.6km)。從這裏過橋可以前往幻影牧場(Phantom Ranch),能想象到這麽荒涼的峽穀中會有個飯店嗎?幻影牧場夠虛幻的。河對岸Bright Angel Campground有水源,當時我們覺得剩下的飲水還夠用,為了節省時間趕路就沒過橋補充補水。我們下山時,天氣不熱,體能消耗不大,沒感到口渴而已。這是我們犯的一個錯誤。其實我們所做的準備隻是走到Indian Garden ,兩瓶運動飲料750毫升/瓶,4瓶礦泉水,總計:3500毫升,這麽長距離的徒步,還不足一個人的需用量。路上遇到的一位獨行老人,這樣的上下他已經走了N多次了,還好心提醒:South Kaibab Trail上沒有水源。

兩座鐵吊橋橫跨科羅拉多河上,R2R的徒步者就從這裏過橋橫穿峽穀。此處的河水清澈舒緩,詩情畫意,還沒露出它洶湧咆哮的麵目。

我們已經踏上South Kaibab Trail了,下麵的科羅拉多河漸行漸遠。從河底到頂上的South Kaibab Trailhead距離:6.3 miles (10.1km)。

South Kaibab Trail雖短,但更陡峭,暴曬無陰。一路爬坡,汗越出越多,水越喝越少,腳步越來越慢。隻好躲在岩石下有限的陰影處休息一下,暫躲避頭上的炎炎烈日。這個躲在陰涼裏的小家夥好奇地看著滿麵通紅、一頭汗水的我。

與Bright Angel比,這條路線清靜,少人走,也沒有騾子對揚起灰塵,但沒樹蔭和水源。此處隻有廁所,讓你隻出不入。為了節約飲水,我們每次隻是小口小口地抿,濕潤幹燥的喉嚨和嘴唇。

這裏居然有緊急救援電話。現在還是四月初,走在如果炎熱的夏季,艱苦程度可想而知。我現在明白為為什麽公園警告遊客:不要試圖下到河岸當天往返,如果準備不足,體力不支,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下方的科羅拉多河已經成了一條綠線。這一路上的景色,高低遠近,層次變化,非站在峽穀上麵所能看到,體驗到的。如果你想真想領略大峽穀的風采,就下來,行走其間吧。

登山時使用登山杖可以分擔對腿和膝蓋的壓力,現在我手裏沒有登山杖,就全憑腿力了。不何時起,大腿內側肌群開始出現痙攣疼痛,迫使我不時停下來,緩解一下肌緊張。徒步這些年,矯健的雙腿也沒出現過這種狀況。我意識到這可能是由於日曬、出汗、缺水,導致離子紊亂,而產生的肌肉疲勞和痙攣。兩瓶可以補充離子的運動飲料早已喝光,剩下的飲水有限。水,這個時候,在我的眼裏彌足珍貴。老婆後來告訴我,為了讓我多喝水,她隻好眼巴巴地望著掛在背包邊的水瓶,咽口唾沫,望梅止渴。不知這是什麽植物,威武地傲立於天地之間。我真想把它當甘蔗啃了。

這上坡路沒完沒了。下山我們一路超速,現在反被人超。口渴和抽筋如影相隨,我已經沒有心思左顧右盼欣賞風景了。老婆也累得氣喘籲籲,她堅持把登山杖給了我,我大腿的肌肉痙攣才得到緩解。在這艱難的時候,絕對是親老婆!

在一處景點我們遇到了一家人,父親、兒子和女兒,他們從上麵下來觀景。看我有些一瘸一拐的樣子,就關切地詢問,驚訝我們走了這麽遠的路程。在明確了離緣頂的距離後,我們不再保守,把剩下的大半瓶水都喝光了。在最後一段的路途中,肌肉痙攣大大緩解,腿力開始恢複,行走的速度也快了起來。晚上1830我們終於回到了南緣的South Kaibab Trailhead,全程總計10小時。在飲水處,我們擊掌慶賀,開懷痛飲。在shuttle bus站等車時,又遇到了那一家人,兒子對我豎起大拇指說,You are my hero today! 讓我虛榮心的小尾巴著實翹了一把。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

小結:大峽穀的路並不難走,隻是我們犯的錯誤加大了難度。經驗之一:路線選擇錯誤,應該從South Kaibab下,從Bright Angel上,這樣回程的路不會走得太辛苦,因為Bright Angel路上有樹蔭和水源。經驗之二:事先準備不足,臨時決定,沒有準備足夠的水和食物,導致了缺水的和腿部肌肉痙攣,讓我經曆了那種從未有過的心理挑戰,吃一塹長一智。感謝老婆堅持到底的決心,讓我願望實現,沒留遺憾。

TOP 1 Lake O’Hara Alpine Circuit (Yoho National Park, Canada, August 2013)

徒步距離:不詳  時間:10小時  難度:***** 景色:***** 心理挑戰:*****

如果說加拿大最美麗的風景是在西部的落基山脈,那Lake O’Hara就是其中一顆最靚麗的風景明珠,它好似一處人間秘境,隱藏在Yoho National Park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加拿大最美的湖,把之一去掉。2013年八月我和同伴有幸來到這裏。還記得三個月前,我們幾個人打了大半天的電話,終於在下午接通,幸運地訂到了進山的Shuttle Bus和今晚的營地。如果沒有訂到公園的Shuttle Bus,就要步行13公裏進山,一路沒什麽風景可看。現在可以網上預定,聽說同樣難。

進山前,車上的工作人員講了一大堆注意事項,反複強調這裏生態環境脆弱,要珍惜愛護。營地隻有30個露營點,但設施完善,這是營地入口。

Lake O’Hara就像一位高傲的美人,費勁周折才能得到她的垂青。可第一眼看到她,就被她超凡脫俗、出世般的美麗所打動。

這些天沒少見大小湖泊,難比她獨特的氣質。如果壇裏的哪位攝影大師在,定能拍出大片來。

環湖一周的小路不到3公裏長,原本打算走完回營地休息,可覺得時間尚早,餘興未盡,於是我和老婆告別同伴,走上湖邊一條通往Lake Oesa的路。路上遇到一個徒步者,說隻需要2個小時的往返,容易啊,我們全然不知將要開始一次艱苦難忘的徒步曆程。盤山小路蜿蜒而上,我們時而走在荒涼的高地上,時而穿行於嶙峋的岩石中,小溪,瀑布,雪山,青草,就是沒有美麗的喇嘛廟。

一路上有四個大小不同的冰湖依次呈現眼前,給我們眼前一亮的驚喜,那清澈的湖水純淨得能洗去心靈的塵埃。

Lake Oesa是最後一個,也是麵積最大的一個。在Lake Oesa湖邊,煙雨蒙蒙中,我們遇到了最後一位徒步者。他可能是日本人,英語講得不大好,身上掛著攀岩的繩索和鉤子,一臉的疲倦,他說他剛從上麵的雪山下來。我們請他為我們照了一張合影。正是他孤獨行走的背影,在回程的艱難路途中激勵我們向前。

我們從Lake Oesa可以原路返回,但發現還有一條路,往更高處去,我們決定不走回頭路。路越走越荒涼,坡度越來越高。有時需要手腳並用,爬過大石頭,或小心翼翼地緊貼石壁,繞過巨大的岩石,流淌而下的山澗增加了腳下的濕滑。一路上,我們充分感受到高山地區的氣候多變,雲來了,帶來一陣風雨,雲走了,留下一片晴空。有時候“路”似乎消失在大山中,讓我們困惑前進的路線。後來老婆發現了岩石上出現的藍色雙條標記,才給了我們明確的指引。

我發現這是一條穿行在陡坡山脊上的高路,有時還需越過山峰。走了幾個小時的路,我們已覺疲憊。早餐早已在肚子裏消耗殆盡,背包裏除了水,沒有一點食物。我們有些後悔選擇了這條路線,可想想那個獨自攀登雪山的日本人,比起他的艱難,這還算得了什麽呢。我們在陡峭的山坡上,看見一隻覓食的動物,浣熊般大小,白色和褐色相雜的長毛,拖著條黃色的長尾巴,身形矯健而靈活。第二天,我問湖邊小屋裏的工作人員,她說這不會是狼獾,因為狼獾是一種行蹤極為隱秘的動物,電影X-Men裏的金剛狼,其實就是狼獾(Wolverine)。我們所見到的很可能是旱獺 (Marmot)。

然而大自然沒有忽略我們的辛苦。行走於高山上,落基山脈壯麗的風光盡收眼底。從高處眺望,從Lake Oesa到Lake O’Hara,五個形狀大小不同的冰湖,高低排列,藍的綠的,像顏色不同的瑪瑙寶石鑲嵌在覆蓋著積雪的群山環抱之中。那種視野的開闊和視覺的震撼,在下麵的湖邊無法想象。寧可讓身體下地獄,也要讓眼睛上天堂!徒步愛好者的座右銘。

我們走上一條高高的山脊,第一次在那裏看到一塊豎立的路牌:Wiwaxy Cap (海拔2532米)。Lake O’Hara此時已可盡收眼底,可還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尋找前方的路線時,我們又陷入了困惑。按照地上小石碓的指示(在路上時而出現的路線標記),需要繼續向上,攀過上麵的山峰(事後地圖上看到,那就是Wiwaxy Peak,攀岩愛好者的喜愛)。我試著向上爬,前去探路,難度很大,而且根本看不到熟悉的藍色標記。看看表,已經晚上7點多了,根據這幾天的經驗,9點以後,天就會完全黑下來了,天黑了,走這樣的山路極危險,如果我們找不到回程的正確路線,今晚就會被困在這大山裏了。焦慮和對未知的恐懼襲上心頭,伴隨著饑腸轆轆和身心的疲憊,從大自然吸取的正能量和行走的美好感覺開始被滋生的負麵情緒所替代。好在老婆的小宇宙爆發了,她一掃前幾天徒步的衰態,一路上精神抖擻,給我以鼓舞和鬥誌。最後我決定從一處陡坡下山,雖然那裏沒有任何的標示,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在彷徨迷茫的關頭,一個果斷英明的抉擇真是關乎成敗。下坡處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能夠抓住的草木和岩石,陡峭處,我們隻能屈身坐下,雙手扶地,屁股一點點地往下蹭。疲勞的肌肉,加上恐高的心理,我的小腿不由自主地哆嗦起來,大腦此時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可還要繃緊神經,提防一個不留神的嚴重後果,這時我才深刻地體味到什麽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好在我們相互扶持和鼓勵,度過難關。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未來的伴侶,就一起來一次徒步旅行吧,艱苦的環境才是對人性最好的考驗,大自然會掃掉一切表麵的粉飾矯情,還原一個人的真實麵貌。

當我們又看到岩石上出現的熟悉的藍色標記時,那種興奮就像看到了中獎的彩票。小路沿山腰間蜿蜒而行,忽高忽低,Lake O’Hara湖邊的小木屋越來越清晰了。可是“望山跑死馬”,我知道還不是放鬆的時候,我們還處於高坡上,還沒進入湖邊的鬆樹林帶呢。可舉著希望的火炬前行,心情就放鬆了。

當我們最終穿過湖邊的鬆樹林,重新踏上環湖的小路時,已晚上九點鍾了,迎接我們的是湖邊落日的餘暉。

天空、山峰、樹林一起被落日傾倒在寧靜的湖麵,清澈的湖水把真實和映像調繪成一幅近似虛幻的畫麵。

一個男人獨自坐在湖邊的椅子上發呆。突然間,我的腦中莫名其妙地想起新東方教科書上俞敏洪的名言: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小結:後來我才知道,我們那天走的路線是Lake O’Hara Alpine Circuit的一段。正確的方向應該是順時針走,從湖邊開始,先上Wiwaxy Cap,然後去Lake Oesa,因為走下Wiwaxy Cap的陡坡更危險。我們正好反了,無形中增加了難度和危險。不過這次意外的徒步,不但讓我收獲了無敵風景,更是一次難得的心路曆程,在高山上困惑、焦慮、恐懼、恐高、疲勞、饑餓,無不挑戰了我體能和心理的極限,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情景還曆曆在目。Lake O’Hara我心目中的 TOP 1,我為你傾倒。

2017年展望:為了慶祝是加拿大150歲的生日,今年國家公園對所有遊客免費。響應政府的福利,打算夏天去一趟東海岸的Newfoundland 那裏有Gros Morne National park。旅行不是完成任務,世界之大,風景之多,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是結緣而行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兩口子一個比一個厲害。不過,還是以安全為重,多聽聽走過來人的話。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7 postreply 02:55:43

厲害!夫妻同心興趣一致,體能也均等,玩得最盡興了。 -陳默- 給 陳默 發送悄悄話 陳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7 postreply 07:46:35

我的天,意誌這麽堅強,俺可沒這個膽兒。 西藏那一段寫得仿佛身臨其境似的 -邊走邊看66- 給 邊走邊看66 發送悄悄話 邊走邊看6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7 postreply 08:09:29

神仙伴侶,無堅不摧,太棒了!安全第一,美景第二! -LightLing- 給 LightL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7 postreply 09:30:28

吃過虧一次,現在買 trail GPS 了吧? -熊貓媳婦- 給 熊貓媳婦 發送悄悄話 熊貓媳婦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5/2017 postreply 13:08:26

謝謝大家的鼓勵和忠告,祝大家在新年裏心想事成 -楓葉樹下- 給 楓葉樹下 發送悄悄話 楓葉樹下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7 postreply 11:53:49

佩服! -嘉崚子- 給 嘉崚子 發送悄悄話 嘉崚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6/2017 postreply 16:24:38

這個非常的驚險刺激! -aChineseBostonian- 給 aChineseBostonian 發送悄悄話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7/2017 postreply 08:53:01

寫得真好,好激勵人啊!隻有有勇氣的人,才能看到那些最好的風光。 -南國鐵樹- 給 南國鐵樹 發送悄悄話 南國鐵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8/2017 postreply 12:01: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