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孫醜下15:孟子為卿於齊

孟子.公孫醜下15:孟子為卿於齊

原文:

孟子為卿於齊,出吊於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嚐與之言行事也。
公孫醜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嚐與言行事,何也?”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

譯文:

孟子做齊國的卿相(客卿),代表齊王去滕國吊喪。齊王派蓋地的大夫王驩做副手打理行程。與王驩早晚都在一起,一直到返回齊國的路上,王驩都沒有與孟子商量路途的事宜。

公孫醜說:“齊國的卿相,官位不算小;齊國到滕國的路也不算近。一直到返回家了都沒有與先生商量旅途的事,為什麽?”

孟子說:“他既然事事打理得不錯,有什麽好商量的呢?”


短評:

王驩是個溜須拍馬的小人,孟子是正人君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什麽好商量的。王驩一定覺得孟子的王道是不切實際的牛皮,而他才是有真材實料會辦事的人,因此他不屑請教孟子。連君臣的基本禮節都沒有,所有的事情自己說了算。而孟子懶得搭理小人,不匯報給他落得個清靜。但是,齊王之所以用孟子做正使,而王驩隻是路上幫忙的副使,說明齊王不是完全昏庸。齊王知道孟子不但聲望高,是齊國的體麵,也有能力處理好與滕國的關係。而這是王驩做不到的大事。

正是:

小人王驩辦事精,身段屈尊又逢迎;
聖人孟子興國易,仁德浩然又光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