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1: 拿破侖王者歸來

歷史上的今天 (3月20日)

拿破侖王者歸來

 

  臥薪嘗膽

1815年3月20日,巴黎的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一位曾經震撼歐洲的人物——拿破侖·波拿巴,在這一天率領一小支忠誠的部隊,從流放地厄爾巴島成功返回法國首都,重新登上了權力的舞台。這一天標誌著“百日王朝”的開始,一個短暫卻充滿戲劇性的曆史篇章。拿破侖的這次回歸不僅展示了他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和軍事才能,也暴露了當時法國社會的動蕩與矛盾。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室內, 人的臉孔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書房中的拿破崙》,繪於1812年

 

拿破侖的冒險始於前一年。1814年,他在滑鐵盧戰役前夕被聯軍擊敗,被迫退位並流放到地中海的小島厄爾巴島。歐洲的君主們以為,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皇帝已被徹底馴服。然而,拿破侖從不甘於平靜。他在島上密切關注法國的局勢:波旁王朝複辟後,路易十八的統治不得人心,經濟低迷,舊貴族的傲慢激怒了民眾,而軍隊中仍有無數士兵懷念他們的“鷹帝”。機會來了,拿破侖決定行動。

一張含有 油畫, 服裝, 藝術, 暴力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油畫: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歸來 (查爾斯·德·斯圖本

 

向我開槍吧!

就在大概一個多月前的1815年2月26日,他帶著大約一千名忠實追隨者偷偷離開厄爾巴島,乘船登陸法國南部的儒昂灣,沿著如今被稱為「拿破崙之路」的路線向法國內陸進發。接下來的旅程堪稱傳奇。他沒有選擇偷偷潛入,而是大膽北上,一路招募支持者。他的出現像磁石般吸引了舊部,甚至連奉命攔截他的政府軍也紛紛倒戈。據說,當一支部隊攔住他的去路時,拿破侖走上前,敞開外套,喊道:“如果你們中有誰想殺死自己的皇帝,那就開槍吧!”士兵們沒有扣動扳機,而是高呼“皇帝萬歲”,加入了他的隊伍。這種戲劇性的場麵簡直像小說情節,卻真實地發生在了曆史中。

一張含有 戶外, 雕像, 雕塑, 天空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拿破侖大道沿線的鍍金鷹標記(公有領域)

挺進巴黎

就這樣,1815年3月20日,曆史上的今天,拿破侖·波拿巴幾乎不費一槍一彈,王者歸來,挺進巴黎,重新成為法國的統治者,史稱「百日王朝」。此時的路易十八迫於他的浩大聲勢和民心所向已倉皇出逃,空蕩蕩的杜伊勒裏宮再次迎回了它的主人。巴黎沸騰了。街道上旗幟飄揚,老兵們淚流滿麵,市民們擠在窗邊,目睹這位傳奇人物歸來。他站在宮殿的台階上,俯視這座曾被他征服的城市,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曇花一現

但這輝煌隻是曇花一現。拿破侖的回歸是一場大膽的豪賭,憑借他的個人魅力和軍事威望,他從流放者變回皇帝。然而,歐洲列強迅速反應,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決心將他徹底擊敗。

一張含有 油畫, 戶外, 戰鬥, 馬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正在向滑鐵盧進軍的法國步兵(公有領域)

 

答案在三個月後的1815年6月18日揭曉——那一天,滑鐵盧戰役成為了他的終章。滑鐵盧,位於如今比利時境內的一個小鎮,成了拿破侖命運的最後戰場。

 

滑鐵盧戰役後,拿破崙再次成為俘虜,這一次反法同盟汲取了教訓,必須把拿破崙流放到一個四不靠的荒島,讓他永世不能再回歐洲。萬裏之外的非洲孤島聖赫勒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拿破崙一世於1821年5月5日死於島上,享年52歲。

 

結語:

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重返巴黎,以一己之力掀起百日波瀾。歷史的舞台從不拒絕雄心,但命運的結局卻常由細節與團結書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