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禪宗演義連載之42 道樹三峰戲神異 智藏西堂活死人

來源: 不換肩200 2021-12-06 06:25: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404 bytes)

中國禪宗演義連載之42

下一個

作者 四川紅塵洗夢

讚  播梵音於禪話,傳大悲於有緣

第十三節 三峰道樹

  三峰道樹禪師,《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等禪宗典籍以及很多文章,都說道樹禪師是神秀禪師的弟子,其實這是錯誤的。
  《宋高僧傳》中寫道:“天台南嶽無所不遊,後回東洛遇秀宗裔如芙蓉開通達安靜。”這裏明確寫明道樹禪師遇上的是神秀禪師的後代弟子,而不是神秀禪師本人。
  而且,不論是《宋高僧傳》還是《景德傳燈錄》,都明白無誤的記載道樹禪師於唐寶曆初年示疾而終,報齡九十二歲。《五燈會元》也記載道樹禪師於唐寶曆元年圓寂。
  唐寶曆元年為公元825年,如此的話,道樹禪師的生卒年就為公元734——825年。而神秀禪師早在公元706年就已圓寂。神秀禪師的兩大弟子,義福禪師於公元736年圓寂,而普寂禪師於公元739年圓寂。
  這樣看來,別說道樹禪師沒辦法見到神秀禪師,就是義福禪師和普寂禪師,也不可能成為道樹禪師的師父。從年齡上看,道樹禪師隻能是神秀禪師的第四代弟子。
  所以,《宋高僧傳》中關於道樹禪師的相關記載,才是正確無誤的。
  而道樹禪師,也成為顯赫一時的神秀北宗在中國禪宗典籍中最後的絕唱了。

  道樹禪師,俗家姓聞,唐州(今河南境內)人。
  道樹禪師小時候就非常的聰明伶俐,而且脾氣很好,性格沉穩,喜愛清靜。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所以對於經史子集,那是無所不讀,無所不探其奧秘的。
  自然長大以後,道樹禪師就成為了一個為人忠貞且辦事幹練之人。
  不過,在道樹禪師五十歲的時候,他的命運竟然發生了天大的變化。因為在這一年,道樹禪師偶然遇到了一名高僧,在這名高僧的教導下,道樹禪師幡然醒悟,看破了紅塵俗世,並且發誓要出家修行。
  想到自己都一大把年紀了,這個時候學修佛法已經比別人落後了啊,於是道樹禪師馬上來到了當地的月明山大光院,拜慧文法師為師,自然慧文法師就為道樹禪師落發,讓其出家為僧了。
  第二年,當道樹禪師在寺院中受了具足戒後,就開始外出闖蕩江湖去了。不論是天台山還是南嶽衡山,道樹禪師為了參學,那是無遠不至啊。
  後來,道樹禪師來到了洛陽遊方參學,遇到了神秀禪師的再傳弟子,道樹禪師於是便留了下來,跟隨這名師父學習神秀北宗禪法。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這位師父到底是誰了。
  在師父的嚴格教導下,道樹禪師很快的就畢業了。既然拿到了畢業證書,道樹禪師自然也就離開了洛陽。
  道樹禪師一路行走江湖,後來來到了壽州(今安徽淮南市)三峰山。
  看到這裏風景宜人,是個適合隱居靜修之地,於是道樹禪師進入山中,一個人找了一個僻靜處,然後搭建了一個簡單的茅草屋居住。就這樣,道樹禪師就在三峰山中定居了下來。
  當然,道樹禪師那是有神秀北宗正宗畢業證書的人,佛法還是高明的。所以也有許多信眾和行走江湖的僧人前來找他參學,並且在他的周圍也搭建茅屋居住。
  不過,在三峰山中,常常有奇異之人現身在道樹禪師他們居住之處。其實說他是人也不是很準確,因為大家都搞不清楚他到底是人還是散仙還是妖邪之類。
  這人雖然穿著樸素,可是在和大家交談時,卻常常言語異常,讓人找不著北。並且常常弄出巨大的聲響,讓人心驚膽戰。再不然就是身放神光,炫人眼目,讓人既膽怯又驚訝。
  更讓大夥兒受不了的是,他還常常變成羅漢、菩薩、神仙乃至於佛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麵前,讓所有人茫然不知所措。
  有菩薩和佛出現在大家麵前,你拜還是不拜?拜,這個佛和菩薩是有人變化而來,你不拜,可自己麵前明明有佛菩薩出現的啊。
  所以,在山中結茅定居的僧眾們一個個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且大家都不清楚到底是怎麽回事。
  那些學生們搞不清楚,哪麽師父呢?能不能搞清楚呢?
  道樹禪師對於這些東西,卻從來不理不問的。隨便你整出天大的動靜,隨便你變作什麽佛菩薩在我麵前晃來晃去。我該吃飯就吃飯,該給同學們上課就上課,該睡覺就睡覺,該坐禪我就坐禪。反正隨便你怎麽玩,我就是不搭理你,並且完全當你不存在。看來,道樹禪師深諳以不變應萬變之道啊。
  就這樣,這個異人在三峰山上裝神弄鬼整整玩了十年,才終於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山上終於清靜了,也終於清淨了,僧人們紛紛來到道樹禪師居住的茅屋,詢問究竟是怎麽回事。
  道樹禪師望著大家道:“此人有諸多伎倆且善於變化,所以常常靠此來眩惑大家,不過我隻要能做到不見不聞就可以對付了。因為隻要是變化,終究是有窮盡的時候,而我的不見不聞卻是無有窮盡的。以他的有窮盡來應對我的無窮盡,他自然是心神疲憊而日有所拙,所以最終他會窮盡他的變化並羞愧而去,以至於逃遁得無影無蹤了。”
  《金剛經》道:“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看來,道樹禪師對此是深有心得的啊。
  從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道樹禪師雖然是神秀北宗弟子,可是他卻深得禪之精髓啊。
  而道樹禪師的言行,也實在是給天下所有學佛之人上了生動的一課啊。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對於所有學佛之人來講,隻要你能真參實修,隻要你能誠心坐禪,你多多少少都會看到點平時看不到的東西的,你多多少少都會碰到點自己無法解釋的情況的。
  在這個時候,就是最考驗一個學佛之人的時候了。
  你要是看到點(碰到點)不好的東西,也許你馬上就會厭惡或者害怕,你馬上就會警覺起來,從而想著脫離這個狀況。
  而最迷惑人的,就是當你看到(碰到)好的東西時,比如看到什麽仙境聖境,看到什麽菩薩仙佛,再或者有點什麽所謂的神通時,這個時候,是最容易讓人掉進深坑裏的時候。
  因為很多人開始學佛時,就是衝著這些東西來的,當這些東西最終通過自己的修行而出現的時候,他又怎麽會警覺呢?他高興都來不及呢。特別是有點所謂的功夫的時候,他又怎麽可能揮起慧劍把它斬斷呢?
  古往今來,在參禪悟道中走火入魔者,絕大多數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他們不明白出現這些東西,隻是暫時的塵勞光影而已,非是究竟之處。而反認為是自己修為有成,從而一步步追隨下去,最終脫離學佛的根本,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差。而且,這種偏差一旦出現後,要糾正過來,那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任何人在修行的過程中,看見(碰上)不好的情況,沒有必要驚慌害怕,更無需逃避。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如果看見(碰上)好的情況時,同樣不要驚喜若狂,更不必深入追求。一定要有“魔來殺魔,佛來殺佛”之氣概,如此才能在修行的路上“如如不動”,從而抵達“成佛”的彼岸。
  《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化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真確論也。

  道樹禪師自在三峰山定居後,便終身沒有離開過三峰山。
  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道樹禪師在山中圓寂,享年九十二歲。
  道樹禪師圓寂後,被弟子們在第二年的正月,安置在了專門為他建造的墓塔中。不過,歲月滄桑,現在的我們,已經無緣見到道樹禪師的墓塔了。

第十四節 西堂智藏

  西堂智藏禪師,公元735年出生於虔州虔化(今江西贛州市寧都縣),俗家姓廖。
  智藏禪師從小就長得儀表非凡,曾經有個看相的人見到智藏禪師,不由得為其儀表殊勝深感讚歎,相者於是對智藏禪師道:“你骨氣非凡,以後一定會成為法王的左膀右臂的。”
  智藏禪師八歲多的時候,馬祖道一來到了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西裏山弘法。消息傳來,智藏禪師感到非常高興,於是要求家人把他送到西裏山找馬祖道一學習禪法。
  就這樣,小小的智藏禪師就成為了馬祖道一的小徒弟,並且在西裏山跟隨馬祖學習了十一二年之久。不過,智藏禪師雖然八歲多就來到了寺廟出家,但是他直到二十五歲,才在寺廟中受了具足戒,成為一名正式的出家僧人。
  後來,馬祖道一離開西裏山,來到了江西贛縣龔公山開辟新的弘法陣地。馬祖來到了贛州,智藏禪師自然是緊跟著師父身邊來到了龔公山。
  對於長期跟隨在自己身邊勤修禪法的智藏禪師,馬祖道一對其期望非常高,除了嚴格認真的傳授他禪法外,還讓他擔任了寺廟裏僅次於主持和首座的西堂職位,所以,在中國禪宗典籍中,人們便以西堂智藏禪師來尊稱智藏禪師了。
  為了鍛煉智藏禪師,馬祖道一特意安排他去長安給南陽慧忠國師送信。古代的禪師們見麵後,自然是要切磋一下禪機的。能跟慧忠禪師這種連馬祖道一都認可的宗師級禪師過招切磋,對於智藏禪師的進步那是大有益處的。
  所以,智藏禪師拿著信就出發了。在進京路上,智藏禪師有一天遇見了朝廷派出的使臣。這個使臣見智藏禪師儀容非凡,氣度過人,於是就和智藏禪師套起了近乎,並且置辦了豐盛的齋飯來款待智藏禪師。
  智藏禪師正在低頭用齋之際,忽地旁邊有驢在啼叫。這個使臣眼珠一轉,忽地想戲弄一下智藏禪師,於是他馬上喊道:“師父。”
  智藏禪師聽到使臣在召喚自己,於是抬起頭來。這個使臣馬上指著驢給智藏禪師看。智藏禪師根本沒有說話,而是馬上伸出手來指著使臣。
  使臣一看,不由得滿臉通紅,茫然不知如何應對。他的這點小伎倆,怎麽可能勝得過智藏禪師呢。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智藏禪師在麵對突然的情況時,其反應那是異常敏捷的。而且其回應的機鋒,同樣是犀利而深刻的。
  但是,這個使臣到底又該如何作略,才能應對智藏禪師的機鋒呢?
  後來五代時法眼宗的掌門人法眼文益禪師站了出來替這個使臣出了一招,他道:“等到智藏禪師指著你的時候,你馬上作驢叫就可以了。”你不說想說我就是驢嗎,那我就使勁叫給你聽就是了。隻是,我作驢叫了我就是驢嗎?你聽見我作驢叫了你就勝了嗎?
  到了京城慧忠禪師那裏,兩人自然又是一番切磋,智藏禪師那是獲益匪淺啊。
  這一天,馬祖道一又叫智藏禪師給徑山法欽送信去。智藏禪師二話沒說,拿著信就來到了法欽禪師那裏,兩人自然又是切磋了一番,智藏禪師從而又領悟到了牛頭宗的禪法招數。
  有一天,馬祖道一問智藏禪師道:“智藏啊,你現在一天到晚怎麽不看經書啊?”
  智藏禪師回答道:“我為什麽要看經書呢?經書上的內容和意旨,難道和師父所講的以及和我所悟的有什麽不一樣嗎?”
  馬祖道一道:“話雖如此,可是你以後也會當老師教導學生的,經書上的內容,你還是應該通讀了解為好,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好老師,也才能更好地輔導學生啊。”
  智藏禪師謙虛的道:“我在師父的教導下,能獲得畢業證書就不錯了,又怎麽敢妄想當老師教導別人呢。”
  馬祖道一道:“你用不了多久,一定會成為老師,並且會學生眾多的。”
  如此看來,禪宗雖然反對讀死書死讀書,卻並不是要廢止讀書的啊。相反,他們同樣要研讀經書,隻不過,禪師們能不被經書所束縛而已。
  就是這樣,在馬祖道一的嚴格教導和悉心培養下,智藏禪師終於成為了馬祖道一手下最為著名的三大弟子之一。
  公元773年,當時的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使兼洪州刺史路嗣恭,派人來迎請馬祖道一主持洪州(南昌)開元寺。
  此時的智藏禪師,早已學業大成,他看到馬祖要到洪州去,於是便去請示馬祖,表明自己想留在老家學習深造。
  馬祖看到智藏禪師要留守老家,自然很高興。因為師父們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學業有成然後四處弘法的。所以馬祖馬上拿出一件袈裟出來,作為傳法信物,正式付與了智藏禪師。
  馬祖道一這個舉動在當時意義重大啊,因為他的師爺六祖慧能圓寂後,也沒有對任何得法弟子付授任何信物。他的師父南嶽懷讓也沒有付授信物給他。而現在,馬祖把袈裟當做傳法信物付與了智藏禪師,一來可以為智藏禪師以後的弘法起到非常好的宣傳作用,以此來增加信眾的信心,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學於他。二來也是對於智藏禪師這個難得人才的一種褒獎。
  公元788年,馬祖道一圓寂。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虔州地方政府和廣大僧眾迎請智藏禪師主持江西贛縣龔公山寶華寺。這樣,智藏禪師就從以前的一名學生變成了一名真正的老師。
  寶華寺是馬祖道一帶領智藏禪師等一幫僧眾建造起來的,並且智藏禪師一直在寶華寺學習修行。再加上馬祖道一離開寶華寺時,曾親自贈送了一件袈裟給智藏禪師作為傳法信物。現在智藏禪師又被大眾迎請當上了寶華寺的主持。所以,智藏禪師在寶華寺弘法,可以說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啊。自然,前來寶華寺參學之人,那就絡繹不絕了。
  有僧人問智藏禪師:“有問有答即且置,無問無答時如何?”
  智藏禪師道:“怕爛卻哪?”佛法也好禪機也好,蘊含在自己的心裏,哪怕問無可問,答無可答,無問無答,實在是不怕爛掉的啊。
  對於智藏禪師的這個回答,懷海禪師聽聞後,不由得讚歎道:“我曆來都認為智藏師兄是個禪法高明的人啊。”
  北宋大溈智禪師作偈評唱道:
  終日論文不記年,禪心淡泊契幽玄。
  白雲繚繞青山在,一法無私萬古傳。

  一個秀才有天也來到了寶華寺參問智藏禪師:“請問師父,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呢?”
  這個問題,可以說自從佛教傳入中國產生地獄觀念後,就一直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有的說有,有的說無,反正大家各說各有理,直到現在大家依然爭論不休沒個定準。
  這個秀才對此想必也是疑惑不解,所以特意前來請教於智藏禪師。
  這個問題對於馬祖手下三大高手之一的智藏禪師來講,自然不是問題。智藏禪師根本就沒有思考,張嘴就道:“有。”
  秀才又問道:“有佛法僧三寶嗎?”
  智藏禪師依舊沒有思索的道:“有。”
  然後秀才又問了幾個問題,智藏禪師都是脫口而答“有”。
  這個秀才覺得有點奇怪,怎麽我問啥他都說有啊?
  秀才終於忍不住問道:“師父這樣回答的話,是不是回答錯了啊?”
  你既然認為我回答錯了,哪麽你是不是聽到過對的答案呢?於是智藏禪師反問道:“如此看來,你莫非參訪過什麽高僧啊?”
  秀才道:“我曾經參訪過徑山法欽禪師。”
  原來是拜會過牛頭宗的掌門人法欽禪師,怪不得如此。
  智藏禪師問道:“既然你拜會過法欽禪師,哪麽他又是怎麽給你說的呢?”
  秀才道:“法欽禪師道一切總無。”
  智藏禪師問道:“你是單身一人,還是另有妻子兒女?”
  秀才道:“我有妻子,還有兩個孩子。”
  智藏禪師又問道:“法欽禪師有妻子兒女嗎?”
  秀才道:“法欽禪師那可是真正的出家之人,純一無雜,怎麽會有妻子兒女呢?”
  智藏禪師馬上板起臉嗬斥道:“法欽禪師內外嚴護,理行相稱,所以他說‘一切總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可是你具足三界,一個凡夫抱妻養兒,世俗之事無所不作。又有什麽事情是能使你逃脫地獄之苦的呢?你又憑什麽可以深信法欽禪師所言‘一切總無’呢?”
  秀才一聽,不由得立馬向智藏禪師禮拜致謝,並且懺悔自己的言行。

  有一天,寶華寺有個僧人圓寂了,智藏禪師按照佛門的規矩,把他火葬了。可是有一天,這個僧人忽然在寺廟裏出現了,然後這個僧人就開始到處尋找自己的性命。這一來,整個寺院裏的人都被嚇得人心惶惶的。
  智藏禪師聽說後,立即趕了過來,然後問這個僧人道:“你現在到底死沒死呢?”
  這個僧人道:“我已經死了啊。”
  智藏禪師馬上逼問道:“你既然已經死了,哪麽到處覓命的人又是誰呢?”
  這個僧人一聽,轉眼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佛家講四大皆空,那麽人也是由四大合和而成,當人這具軀殼四大分散後,真正的“你”分不分散呢?四大分散後,“你”又在何處呢?
  如果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那麽上麵智藏禪師的公案你也就能明白了,不但上麵的公案你能明白了,而且你學佛的目的也達到了。

  有一天,李翱來到了寶華寺拜訪智藏禪師。李翱在當時算得上是名流了,而且還在朝中任職,是個熱情的佛學愛好者。
  智藏禪師帶領一幫弟子在寺院的客堂接待了李翱。雙方寒暄兩句後,李翱就進入了正題,他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呢。
  李翱望著旁邊的一個僧人問道:“請問馬大師有什麽言教?”
  智藏禪師是馬祖道一的三大弟子之一,寶華寺又是馬祖親自創建的,自然,對於馬祖的禪法,這裏的人,有誰不知道呢。所以這個僧人張口就道:“大師或說即心即佛,或說非心非佛。”
  李翱聽後,卻並不滿意,這種話語,隻是鸚鵡學舌而已。所以他對這個僧人道:“你可以退到一邊去了。”
  然後李翱又望著智藏禪師問道:“請問馬大師有什麽言教?”
  看到有人來踢場子,智藏禪師並沒有正麵回答,而是直接喊道:“李翱。”
  李翱隨即答應道:“唉。”
  智藏禪師道:“鼓角動也。”
  李翱隨人腳跟轉動,又不能緊守門戶,自然“動也”。
  一番交鋒,李翱又怎麽會是智藏禪師的對手呢。他想去勘辯智藏禪師他們,卻不料反被智藏禪師勘辯得原形畢露。

  有一天,有個法名製空的禪師也來到寶華寺和智藏禪師切磋技藝。兩人見麵後,製空禪師道:“今天的太陽出來得太早了點啊。”
  智藏禪師道:“正是時候啊。”
  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分別心,沒有那些所謂的妄念雜念,太陽哪個時候升起來,不是正好呢?一天十二個時辰,又有哪個時候不是‘正是時候’呢?
  南宋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偈寫得非常好啊: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這一天,寺院普請勞動的時候,智藏禪師望著大家心情沉重的道:“因果曆然,怎麽辦,怎麽辦啊?”
  時不待人,因果曆然,你們這些出家修行之人,不要一天到晚虛度光陰啊。
  看到師父利用普請之時來開示和勘辯大眾,僧眾裏馬上就有一個僧人走了出來。這個僧人走出來後,便立即用雙手撐在地上,然後大聲喊叫道:“救命啊,救命啊。”
  既然你說時不待人,因果曆然無可回避,那麽我就隻好喊救命了。
  智藏禪師一看,不由得讚歎道:“大家看看,大家看看,這個禪僧才是個明白人啊。”
  這個僧人一聽,立馬直起身來,把袖子一甩,然後就走開去了。得到師父的表揚,如果你不能把這個表揚丟棄掉的話,那麽你實在是當不得這個表揚的啊。
  但是智藏禪師一看,認為這個僧人還是沒有揚棄得徹底啊,於是補充道:“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後來宋朝的禪林第一高手圓悟克勤評論道:“西堂洞明綱要,始終正令全提。者僧異類中行,其奈龍頭蛇尾。敢問大眾,因果曆然一句作麽生道?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智藏禪師除了在寶華寺接待中國禪宗人士前來走江湖外,還接待過幾個老外前來學習中國的禪宗法門。
  朝鮮半島的道義禪師為了求法,來到中國參學了三十七年之久,不過最終在智藏禪師手中獲得了畢業證書。道義禪師回國後,開創了朝鮮半島“禪門九山”之“迦智山派”。
  朝鮮半島的洪陟禪師來到中國學習佛法,最終也在智藏禪師手中獲得了畢業證書。洪陟禪師回國後,創建了朝鮮半島“禪門九山”之“實相山派”。
  朝鮮半島的慧哲禪師隨後也來到中國學習佛法,最終也是在智藏禪師手中獲得了畢業證書。他回國後創建了朝鮮半島“禪門九山”之“桐裏山派”。
  如此,朝鮮半島威震江湖的禪宗九山,就有三個顯赫的山頭是由智藏禪師的嗣法弟子所創建,看來智藏禪師對於中國禪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確實是建立了天大的功勳啊。

  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四月八日,智藏禪師感覺到自己要離開這個紅塵俗世了,於是把弟子們都召集攏來,把後事交代完後,就在禪床上端坐著圓寂了,享年八十歲。
  唐憲宗敕與智藏禪師諡號“大宣教禪師”。沒過兩年,當時的諫議大夫韋綬,把智藏禪師的言行匯編成冊,然後上奏唐憲宗後編入經藏。
  唐穆宗即位後,又敕與智藏禪師諡號“大覺禪師”。敕與智藏禪師墓塔號“大寶光”。
  不過,二十幾年後,在唐武宗會昌滅佛過程中,智藏禪師的墓塔也被朝廷下令摧毀了。
  但是萬幸的是,八年後,唐宣宗又下詔,把智藏禪師的墓塔重新修建一新,並且依舊沿用“大寶光”的塔號。
  更值得慶幸的是,直到今天,智藏禪師的墓塔依舊還屹立在江西贛縣寶華寺中,而沒有被曆史無情的煙火所吞沒。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