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縫、衣裳與服裝

來源: YangLin64 2021-11-13 01:20: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251 bytes)

我們小時候的衣服是由“專門的服裝設計師”上門縫製的。不過,那個時候上門給我們縫製衣服的,叫裁縫。裁縫,對於現在的年輕一代來說,大概隻在文學作品或影視劇中看到。裁縫,顧名思義,就會把布匹裁剪然後縫起來。

半個多世紀前,普通老百姓的衣裳的主要功能還隻是遮體和保暖,如今的服裝是千奇百態。一個人的服飾是她的身份與個性的體現。

一、裁縫

我記憶中的第一位裁縫是女的,她的家離我們村幾裏的路程。那時候還沒有縫紉機,扣子也是用布做的。她一天大概隻能做一兩件衣服,我們請她一次就是好幾天。“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每個人都穿過打補丁的衣服。買布要憑布票,即使有錢,也不能隨便添置衣服。孩子們的衣服都做得比較大,否則很快就穿不了。我有兩個弟弟,按理可以做得合身一點,但我的衣服也做得比較大,大概是不想讓弟弟老穿我的舊衣服。印象最深的是一條青色的褲子,做得太大,幾乎是大人的尺寸。那時我隻有六七歲,況且我小時候的個子一直比較矮小。十幾歲上初中時試穿過一次,還是太大,以後就不知所終。

縫紉機以及普通紐扣(我們那時稱之為“洋紐”)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裁縫的效率,也使一部分裁縫失業,那位女裁縫就是其中之一。一家五六口,每人幾件衣服在一二天內就能完成。給我們家做衣服時間最長的一位裁縫名叫程接貞,我們都叫他為接貞師傅,大概有10來年的時間。我母親做任何事情都比較講究,我經常聽她對裁縫師傅發表看法,指出那些地方沒做好。

說起褲子,我們這一代也經曆了幾次革新。比我們大幾十歲的長輩穿的褲子,褲腰上有一圈比較寬的布,沒有帶子,也沒有口袋。一根腰帶常年係在身上,褲子的上部往腰帶裏塞,就相當於係上褲帶了。我的那條大褲子是把帶子穿進褲腰的,有點像今天的運動褲,但兩邊的口袋縫在外麵。再往後一點,開始用送緊帶。但鬆緊帶裏的小橡皮筋容易拉斷,逐漸地就變成了一般的係帶褲。“皮帶褲”(像今天的西裝褲)開始流行,我小叔叔給我的十歲禮物就有一條帆布帶,那是我的第一條“皮帶”。

我們那時還有棉褲,跟罩褲一個樣式,為了配套,是同時做的。拉鏈還很少見,褲子前麵的開襠部分用的是扣子。冬天一次小解就要解開再扣上好幾個扣子。女式的西裝褲是在邊上開口。我在美國還見過邊上用拉鏈開口的女式褲子。後來有衛生衣衛生褲,男式衛生褲中間開有口子,沒有扣子,所以衛生褲外麵一定要有罩褲。

二、衣裳的演變

古時穿在下身的叫做裳。衣裳,和今天的“衣服”並不是同義詞,它是兩個字合成的詞:上衣下裳。裳,有點像今天的裙子,功能是遮擋下體與保暖。那時候,躺臥起坐、奔跑跳躍,一不小心都容易走光。很多舉止的規範,諸如坐姿走相,各種禮節,也許就與防止走光有關。不過,大小解,乃至房事、偷情倒是挺方便的。

腿套,或褲管,因為禦寒的需要應運而生。兩個褲管合在一起,稱作脛衣。脛,就是腿。兩個褲管上加了腰,就成了袴(與褲同音),袴是開襠的。按理說,封襠褲不難裁剪。為什麽很長的曆史都沒有封襠褲,好像沒有史書記載,隻有一些猜測。一個比較公認的看法是,那時的布太粗糙,與襠間的部位(無論男女)摩擦,會感到不適乃至受傷。我的猜測是,那時的袴不容易固定在腰間,要掛在肩上,所以穿、脫不方便。加上那時沒有手紙,屁股一般擦不幹淨,也會髒了褲襠,清洗很麻煩。脛衣或者袴之外會套著裳,起到了保暖和遮羞的作用。但各種舉止禮儀還是得遵守,否則容易走光。

從先秦開始有了遮前開後的袴子,這與布料粗糙的理論似乎不符,倒是與我的猜測吻合,那就是為了大小解的方便。據史書記載,荊軻刺秦王失敗後對“箕踞以罵”,就是張開腿露出下體罵人,以表蔑視。劉邦蔑視讀書人,即儒生,眾所周知。據說他會對著求見的儒生敞開雙腿,露出下陰;甚至拿著儒生的帽子當場撒尿。

封襠褲稱為褌(同昆音)。褌有兩種,一種長及膝蓋,另一種則像三角內褲,因為像牛鼻子,故稱為“犢鼻褌”。日本的相撲運動員穿的兜襠布有點像犢鼻褌,不知二者是否有關聯。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在馬背上,襠裏的東西需要保護,所以褌在北方通行得早。相傳早期的士大夫認為褌過於野蠻,認為袴才是華夏正統。即便有褌,也是褌和袴合穿,裏褌外褲。到了宋朝,封襠褲才開始流行。但直到十九世紀,還有人穿開襠褲。

中國人的開襠褲情結至今未退,雖然隻是給小孩穿。專家們好像在呼籲,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因為不衛生,會被蟲叮,還容易造成意外的受傷。但很多家長,尤其是祖輩,為了方便還是堅持給小孩穿開襠褲。“我做某事時,你還在穿開襠褲”這個俗語相信大家都熟悉,以表達說話者比對方資格老,有藐視或捎帶侮辱的性質。我們孩童時穿的是開襠背帶褲,主要原因是係帶麻煩,鬆緊度難掌握,那時的鬆緊帶質量不過關。

上衣不存在遮羞的問題,也不用擔心會容易脫落,因為有肩膀與袖子。雖然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特色,但本質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衣襟基本上都是開在右邊。從孔子畫像看,春秋時期的衣著顯得臃腫,那大概是深衣的雛形。“深衣”,就是把衣和裳縫在了一起,東漢時期的鄭玄在《史記》的注解中有詳細描述。

深衣後來發展為袍,比深衣顯得幹淨利索一些。說起袍,不得不提龍袍,以衣服上繡有龍的圖案而得名。龍袍隻專屬於皇帝穿,自唐太祖李淵開始,龍袍為黃色,而皇族以外的人不得著黃服。所以,龍袍也稱為黃袍。我們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典故。除了龍袍,還有官袍及民袍。官袍上繡有不同的禽、獸等圖案,以區分文武官與等級。民袍,就是百姓穿的袍,但也隻是富庶人家才有。

馬褂,是清朝開始流行的衣服,就是套在袍子外麵的上衣,一直到民國時期。胡適等知識分子都有穿馬褂的照片。

從古裝電影裏經常會有人把東西放在袖子裏,今天看來有點不可思議。大袖子衣服,不是中國獨有。但袖子裏麵縫口袋,好像是中國古代才有。真正有身份的人,一般有隨從,平常不需要自帶東西,大概隻有上朝帶奏折之類的才需要放在袖子裏。衣服長、大,也是顯擺的標誌,表示買得起布,相當於今天的名牌服裝。所以,衣服長、大,也就成了身份的象征。體力勞動者穿著大袖子顯然是不實際的。而且也費布。有道是,長袖善舞,大袖子也是道具。古代的舞蹈,因為不方便過多用下半身,即便有褌,下麵露出來也還是不雅,必須要大袖子(長袖子),給舞蹈增色。

三、六七十年代的衣服

孩童時的外套好像是現在唐裝的樣子,布扣,下麵有口袋,像中山裝那樣,口袋都是縫在外麵。六十年代後期,衣服的左上部有了口袋,是為了插水筆(鋼筆)或圓珠筆。一些人喜歡插上幾支筆,至少一支鋼筆和一支圓珠筆,顯得有學問。有種衣服,左胸有個插鋼筆的口袋,叫做學生服,也叫青年服。學生服下麵兩個衣袋,上麵一個,總共三個。在中山裝流行之前,有一種像中山裝,應該是與早期與皮帶褲相配的上衣,左上角的口袋蓋子特意開了口子,以便插筆。也就是說,筆在口袋蓋子的外麵。領子上麵還有風紀扣。

我母親五十年代的照片中,有一張的穿著有點像今天的西服,她那叫列寧裝。網上查了一下,那時還很流行。當時流行的還有蘇式連衣裙,布拉吉。文革時毛號召大家“全國學解放軍”,仿軍服成為全國流行的衣服。軍隊裏取消了裙子,社會上的裙子也作為封資修成了批判對象。

我小學老師在六十年代早期穿的是中山裝。中山裝在我們一帶(重新)流行開來,是七十年代。滌卡(上網查了一下,現在的滌卡比那時的更軟)是首選的用料,非常耐磨。滌卡布比較貴,平常都不舍得穿,隻有在特殊場合(過節或做客等)才穿。一位鄰居天天穿著它上山下田,大家都說他是敗家子。幾年之後,中山裝不流行了,才發現這位敗家子劃得來。別人的中山裝還是新的,可沒有什麽機會穿了。隻有他的穿舊了,還沒怎麽破。

布料柔軟而包住主要部位的內褲是近幾十年才有的事物。我們小時候,不管大人小孩,沒聽說過,更沒見過內褲。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內褲都還不流行。不管男女,“內褲”都是寬鬆的短褲。床上和居家通常不分。鄉下的農民,尤其是年輕人,從白天到黑夜,從床上到田裏,在熱天下身就是一條短褲。我們縣城好像也差不多。七十年代初還聽說過一樁悲劇,一個女籃球運動員因為打球時褲子掉了下來,而上吊自殺。

我們兒時的衣服,原材料都是棉花。直到六十年代初期,我們那一帶還自種棉花。絲綢和麻織品隻有耳聞而未眼見。初次見到“的確良”是從上海下放知青的身上,當時覺得很高級,顏色鮮豔而不打皺。的確良在七十年代開始流行起來,而且不需要布票。

以羊毛為主要原料的毛線六十年代後期才逐漸地流行開來。從農村到城市,幾乎每個年輕的女士都會織毛衣,織毛衣是秋冬的一大風景。說到毛線,想起大學快畢業時的一件往事。八十年代初的街道開始有了私人小販子,同等貨物的價錢比商店裏的便宜,但假貨不少。一位同組同寢室的同學幫我買來一斤黑毛線,說是羊毛的,因為我說過想買毛線。後來發現那根本不含羊毛。我猜想這位同學本來是自己買的,發現不是羊毛,就轉賣給我。假毛線大概花了我20圓,這對我這個窮學生來說不是小數字,我們一個月的夥食費才10幾圓。我父母每年給我的零用花費平均就100來圓,最後一年稍微多一點。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為宰熟的受害者。從此對這位同學總有一道坎。

蓑衣,嚴格來說不算衣服,而屬於雨具。但它也有個衣字,也在這裏簡述一下。蓑衣,各地的用料可能不同,因為必須就地取材。我們那一帶叫棕衣,是從棕櫚樹的皮上取出的棕毛編織而成。分上下兩部分。上衣部分差不多及腰,下半部分像圍兜,但在前麵合圍。棕毛,比頭發粗,非常堅韌且耐久。我們也用棕毛搓成繩子,那是我們那一帶最牢固的繩子。有時候會和苧麻摻在一起,繩子會柔軟一些。

四、鞋襪與帽子

最古老的鞋當屬三寸金蓮。給女人裹腳是什麽年代開始的,沒有統一的說法,反正年代久遠。小腳鞋,看過老一輩的穿過。比如我的曾外祖母,是在我開始記事後過世。作為秀才的妻子,她的腳是正宗的三寸金蓮。村裏也有與曾外婆差不多同輩的婆婆,她們的腳基本上都很小。而外婆的腳卻被曾外公寵大了,隻有一點變形,比她同齡的婦女的腳都要大。

農民上山一般都是穿草鞋。我們那裏的草鞋都是稻草編織的。製草鞋的工具比較簡單,就是一個像耙子那樣的東西,每家都有。幾根繩子掛在上麵,稻草來回穿梭,壓緊。要根據不同部位調整寬度,在兩邊及前後加上穿鞋帶的耳朵。我記得小時候也試過幾次。我們村大多數的草鞋都由地主婆包了。我去父親的老家,看到我叔叔編草鞋,在稻草中加了苧麻還是其它耐用的纖維,編織時也要講究些。剛編好的草鞋穿在腳上很不舒服,很容易磨破腳。

我還見過木屐。木屐,就是一塊木板,鑽幾個孔,穿上繩子。木屐作為鞋子,從晉朝就開始了。木屐的功能無非是保護腳掌接觸地麵上的銳刺、灼傷或蟲咬。木板不耐磨,易滑,有些木屐在底部加了釘子之類的東西。可以想象,穿著木屐走路不會舒服,因為木板沒有彈性。

我們小時候主要的鞋子是布鞋,前麵開圓口。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鞋麵幾乎都用燈芯絨布,覆蓋麵更大,在開口兩邊加了寬幅的鬆緊帶。這種改進的好處第一是更不容易脫落。鞋底是用各種“布角”(做衣服時裁剪下來的邊角)細心的疊起來,大約1厘米厚。然後用苧麻線密密麻麻地縫緊,鞋底的針線還得看上去整齊。我母親做事講究質量,但比較慢,每年都要請人納鞋底。我們出國之後,母親還給我們夫妻倆做了兩雙,一雙已經穿破了,另一雙沒太舍得穿。

下雨時穿的是黑膠鞋,我們叫它為“套鞋”,沒有高筒,隻比布鞋的覆蓋麵稍微大一點。並不能防雨。地麵上的積水稍微深一點,或者有一點水濺起來,水就會進入到鞋子裏。上網查了一下,沒能找到那種雨鞋。我們家有一雙高筒雨靴,裏麵也是橡膠的,好像是粉紅色,是我們那個時候的高檔用品。我不知道這雙鞋的來源,大概不是買的,因為父親不舍得穿,一直放在家裏。後來我長大到可以穿了,也不舍得隨便穿。據說後來沒穿多久就壞了,大概橡膠已經老化。

夏天流行的鞋是塑料涼鞋。那時的塑料質地很差,一個夏天肯定會破,鞋底也會磨得很滑。不過,那種塑料可以加溫融化,破的地方接起來,或者找一塊塑料黏貼上去,又可以再應付一段時間。七十年代開始流行人字拖鞋,我讀高中時買過一雙。剛開始穿時,腳趾間很不舒服,一停下來我就把鞋子鬆開。大概一個星期之後才適應。後來再穿就好了。即使過了多年再穿都沒有問題。

流行最廣的當屬解放鞋。從農村到城市,從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至少有10多年。我一個好友從大學直接到軍校,我還請他從部隊裏買過。農民會把穿破了的解放鞋當草鞋。破了的解放鞋鞋底已經磨平,會很滑。裏麵又容易進水與泥土,裏麵也滑。我後來在夏天就幹脆打赤腳。一雙少年的赤腳,上山下田,石子上,荊棘中,如今說起來難以令人置信。出國後10多年,離那時赤腳上山已經20多年,還能赤腳從黃山上一直走到底。那次去黃山時隻帶涼鞋,遇到下雨,涼鞋與腳之間打滑,不便走路,隻好打赤腳。路上有一些年輕人的鞋子濕了,穿著不舒服,看到我赤腳,問我怎麽樣。我勸他們穿著鞋子,不要試圖赤腳。我那雙穿上黃山的涼鞋,穿了17年,雖然最近幾年穿得不多。今年的鞋底才突然脫落,被扔進了垃圾桶。

我在八十年代初考上研究生,有了工資才跟上了皮鞋的風。實際上皮鞋開始流行的時間早於八十年代。那時的皮鞋好像就一個三節頭的款式,後腳掌一般還會釘上鐵塊,使之更耐磨。穿著皮鞋,走在水泥路上,踢踏踢踏的響。

順便也提一句襪子及帽子。小時候的襪子都是棉織的,襪底很容易磨穿。我母親都會重新給我們做襪底。襪底有點像棉布鞋底,但隻有三四層的布,襪底納起來也就不那麽費勁。七十年代出現了尼龍襪,耐磨。一個同學的叔叔在茶廠當官,有機會出國(好像是羅馬尼亞)交流茶葉的種植或是製作,給他帶來幾雙尼龍襪,我們都挺羨慕。後來就慢慢地流行開來,一直到整個八十年代。

軍帽的流行從六十年代開始一直到八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仿軍帽,像現在的普通遮陽帽,顏色比正宗軍帽略黃。前麵再別個五角星,顯得很神氣,也是我的盼想。一次貨郎擔有五角星賣,趕緊跑到菜地裏向父親要錢,等拿到錢時貨郎擔已走。我為此遺憾了很久。七十年代開始流行“雷鋒帽”。我們雖然地處南方,冬天的最低氣溫經常零下好幾度,很多人都有一頂雷鋒帽。

五、現代服裝

到了21世紀,衣裳這個詞已經不太流行,更很少有人知道裳的含義。如今的服裝,從用料到式樣,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現代服裝”,一本書都寫不完。我隻挑幾件大眾衣服,發幾句議論。難免掛一漏萬萬。

如今衣服主要功能早已超出遮羞和保暖,更多的是個性的體現。大眾的穿著,從頭到腳,款式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對於男人,夏天一般是T恤衫加短褲是最大眾化的選擇。而在辦公室則是長褲加有領的T恤或襯衫。女式夏裝則豐富得多,褲子有短到腿跟,長及腳背的各種款式。裙子有連衣裙、吊帶裙,半裙、長裙,款式、麵料、長短,變化多樣,枚不勝舉。女士在辦公室可以穿短褲(不要太短)。

傳統褲子的褲帶是在肚臍之上,因為那裏是腰部最細的部分。現在的褲子腰部越來越低,想要買褲腰在肚臍之上的還得仔細找。有些人還嫌腰部不夠短,褲子隻穿在私部之上,一蹲下來內褲和股溝都露出來。走路時褲腿拖在地上。這些人的審美觀是變態的,或者說以醜為美。褲子穿在肚臍之下,我認為與diaper文化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從小就在肚臍之上係帶子,褲子穿在肚臍之下會感到不對勁,覺得會往下掉。從小穿diaper長大的孩子,肚臍之上就沒有帶子。即便穿褲子,鬆緊帶也不一定在肚臍之上。肚臍之上一直沒有束縛,穿褲子也就不習慣於穿得太上。

真正令我費解的是故意把膝蓋處弄破的牛仔褲。還要更有離譜的是幾根線吊著底下破褲筒。我老大一年回國時也帶了這條褲子,以至於我母親以為我們太節儉(她還沒認為我們買不起褲子),讓孩子穿破褲子。她以後在回國就沒再穿那樣的褲子。

各種特殊功能的服裝也枚不勝舉,航天服、潛水服、各種運動服、休閑服。運動服還分跳高的、跑步的、騎自行車或摩托的、登山的,各種球類的。這些分類不隻陷於職業運動員,從中學訓練就開始了。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因為參加不同的運動項目,老師就會指定要買跑步鞋或跳高鞋或不同的球類鞋。

冬裝則根據氣溫有不同的材料及厚度。傳統的全棉內衣被吸水性好且易於蒸發並富有彈性的合成材料所取代,中層保溫,外層遮風擋雨。八十年代開始在中國流行的呢子大衣、風衣已經很少見。而羽絨服及皮夾克的工藝有了很大的改進。

內褲本來是遮住私密部分而產生的。如今卻做得越來越小,有些款式形同虛設。甚至還有透明的、開襠的“內褲”。與其說是遮羞,不如說是引誘。胸罩也差不多,有些款式隻擋住兩個點。有些款式的“裙子”和“褲子”能遮住的部分,還不如早期的內褲。照這樣的趨勢,我們似乎又要回到不穿衣服的時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