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屠呦呦獲獎 諾貝爾獎如何對待中醫藥?

來源: 吃與活 2015-10-05 13:53: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20 bytes)

屠呦呦獲獎 諾貝爾獎如何對待中醫藥?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2015/10/151005_tu_nobel_prize_chinese_medicine

  • 6小時前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十三位女性,也是首位獲得這一殊榮的中國人。

諾貝爾獎一直似乎遠離中國人,直到人權活動人士劉曉波和作家莫言。前者2010年獲和平獎,遭到中國政府強烈抗議;後者2012年獲文學獎,在人文藝術領域獲得西方獎項,被視為突破。

但在醫藥自然科學領域獲獎,而且還是女性, 屠呦呦的獲獎書寫曆史。

與屠呦呦 一同獲獎的還有愛爾蘭醫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藥物科學博士大村智。

關注焦點

在獲獎名單揭曉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屠呦呦和她的中醫藥研究背景成為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記者們關心的話題似乎隻有屠呦呦和中醫藥

在近30分鍾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們對坎貝爾和大村智的問題幾乎沒有,僅有一個關於大村智的問題,也是將他與屠呦呦聯係起來,問“二者進行了怎樣的合作”。

首個問題就是問屠呦呦獲獎的意義。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大會成員安德森(Jan Andersson)說:“早在1700年前人們就知道這種草藥(青蒿素)能治療發燒症狀,屠呦呦做的就是闡釋了這種草藥的哪一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讓後來臨床治療和生產藥物成為可能。”

84歲的屠呦呦多年來研究中藥化學,結合藥理、製劑及臨床等,在繼承傳統中醫藥的精華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和技術,發掘中藥的活性成分,她最突出的貢獻是研製新型抗瘧藥 ——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弗斯伯格教授強調,獎項不是頒給中醫藥的。

一名印度記者隨後問,屠呦呦的獲獎是否意味著西方醫藥界對傳統替代藥物的看法發生改變?

這一問題讓出席會議的諾貝爾大會成員有點意外。大會成員、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很外交地說:

“尋找新藥的途徑有很多種,人類通過不同植物尋找治療方式由來已久,這可以激發我們尋找新藥的新觀念。”

不過,弗斯伯格教授也明確指出:“我不認為我們會直接用這些草藥”。

出席發布會的諾貝爾委員會主席朱琳·吉拉斯(Juleen Zierath)補充說:“他們用了很複雜的方式提取這些有活性的自然物,這不是說把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就行,而是用了複雜的方式提煉。”

新聞發布會主持、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委員會秘書蘭達爾(Urban Lendahl)也趕緊補充說,草藥隻是起到了“激發創新”的作用,最終通過技術做成了“現代的、有效的藥”。

Image copyright Nobel Prize
Image caption 安德森說,中醫藥給了研究人員以啟發。

也有西方記者對青蒿素的製作方法表示擔憂,認為有的可能是轉基因,這是否安全。

安德森教授回答說,種植和生產青蒿素植物都是基於傳統方式的,合成的方式隻是加進了光合化步驟,以及結晶以便獲取濃度更高的活性物。

“不是頒給傳統醫藥”

原以為接下來的問題是會針對其他兩位獲獎者,但記者們的興趣還是集中在中草藥和屠呦呦。

問題包括這種新藥的抗藥性,這種藥與其它藥相比,抗藥性會如何等等。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委員會秘書蘭達爾說,他們還沒有與屠呦呦取得聯係,但相信她會對獲獎消息“有積極反應”。

蘭達爾為評定獲獎者解釋說,整個評估過程是很徹底的,評估團隊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以圖找到對人類醫學最大的貢獻者。他說,屠呦呦的最初文獻是中文的,但也閱讀了她的其它很多文獻。

與會記者似乎對諾貝爾獎和中草藥的關係表示興趣,鑒於一再有類似問題,出席發布會的弗斯伯格教授說:“這不是對傳統中醫藥的頒獎,我們頒的獎是給從中醫藥當中獲得啟發、作出貢獻的個人,她能夠從中做出新藥,讓我們在全世界銷售。”

(撰稿:高毅 責編:董樂)

所有跟帖: 

這是不是中醫的貢獻?葛洪是公認的中國化學製藥鼻祖,盡管中國的化學很落後。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459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24:53

老T一直說,青蒿素的發現是偶然,與中國古代醫學無關(青蒿不是同一種植物),那麽這段描寫呢?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28:55

這是個大方向問題。沒有一種藥是完美的。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57:04

都在進化,適者生存!!!這是普遍真理。 -薛成- 給 薛成 發送悄悄話 薛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04:52

抗藥性沒關係。葛洪的方子裏不是還有那麽多藥嗎,我們接著試,再搞他幾個諾貝爾獎:)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38:42

至今,人們並沒有確認兩類青蒿素到底作用蟲的哪個生命節點,而抑殺此蟲。兄要努力了。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22:46:15

"現在柬埔寨、緬甸、泰國和越南已經發現了針對青蒿素這一聯合療法的主要成分所產生的耐藥性。" 世衛組織如此說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01:37

隻做到這點是不夠的 -Lily168- 給 Lily168 發送悄悄話 Lily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9:37:17

抗藥性已經被確認了,用藥的時候往往是和別的藥物相結合。 -pamperedpaws- 給 pamperedpaws 發送悄悄話 pamperedpaw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9:24

第一代產品早就因為抗藥性被WHO禁止了,現在都是二代以後以及combo產品 -mickey222- 給 mickey222 發送悄悄話 mickey2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58:04

與葛洪有關那是肯定的,屠自己都是這麽說的。即使不是同一植物(這一點難以確定,誰知道葛洪說的是哪種呢),也不能否認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32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20:49

水浸其實沒有什麽效果,屠的貢獻關鍵是找到了乙醚,萃取出了有效成分。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332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2:59

作為植物的化學分離來說,液液萃取,溶劑效應溫度效應都是必做的工作,乙醚更是非常常用的溶劑。 -nyagela- 給 nyagela 發送悄悄話 nyagel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4:24

嘿嘿, 這是西方做科學的法子。 中醫是水煮啦。 -hello2002- 給 hello200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7:22

水浸一定是有效的,不然葛洪不可能記錄下來。 也就沒有然後了。。。 -hello2002- 給 hello200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55:27

你先看看葛洪《肘後備急》的那四十幾個方子,就不會這樣說了。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23:31:00

連這麽簡單的文言文都看不懂還在這裏噴 -雪夜讀書- 給 雪夜讀書 發送悄悄話 (167 bytes) () 10/07/2015 postreply 14:44:46

奎寧也是從金雞納霜中提取的,隻能說跟Herb有關係, 跟中醫學沒多大關係。 -shamrock100- 給 shamrock100 發送悄悄話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5:46:45

可能諾貝爾獎委員會想給中國一個獎,但他們也的確沒想到人們似乎對中醫與否特別在意。是啊,就是一個重要的植物藥,那個國家都用植物藥, -吃與活- 給 吃與活 發送悄悄話 吃與活 的博客首頁 (164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6:58:14

那麽葛洪就是植物醫?不是中醫? -醫者意也- 給 醫者意也 發送悄悄話 醫者意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19:22

是的,是植物藥,不能把所有的植物藥都說成是中藥。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77 bytes) () 10/05/2015 postreply 17:08:21

有點瞎辯的味道 -大巴山- 給 大巴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28:32

文中提到的記者主要是中國記者。我看了那個發布會,覺得中國去的記者中尤其是提問的記者似乎英語不是很好,不能理解發布會中已經說得很清 -瓷娃- 給 瓷娃 發送悄悄話 瓷娃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09:59:51

這個印度記者問的很好! -Wiserman- 給 Wiserman 發送悄悄話 (515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11:41:16

No! 印度人最壞! 問的問題很"古怪+惡意"! -Quarx- 給 Quarx 發送悄悄話 Quarx 的博客首頁 (105 bytes) () 10/07/2015 postreply 02:07:53

阿斯匹林也是中醫. -X723- 給 X7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13:55:57

必須的。 中國中藥很早以前就描述過,楊樹狗敗火。 瘧疾在中醫叫大風,說白了,沒幾個中醫能定義啥叫大風。 -TheEarth- 給 TheEart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15 postreply 23:48: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