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評論]道學(丹道)之同修共悟

來源: yanlan 2010-06-07 16:39: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3306 bytes)
 函穀著書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周敬王受迫。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穀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斷垣頹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田野裏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著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誌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話說函穀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老者白發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關尹仰天而歎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發,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 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道德經》全文http://www.guoxue.com/zibu/zibu_zhuziml/laozi.htm

作者:hiwrw 回複日期:2009-6-2 22:07:00
139#
  頂上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9:47:00
140#
  道學
    中國人把哲學叫做道學..就是西方人的哲學拉
    1.儒家的道德學問。
    2.道家或道教的學說。
    3.唐宋兩朝以培養道教徒為目的的專門學府。
    4.道教的法術。
    5.指佛教徒和儒生。
    6.宋代儒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等的哲學思想。道學又稱理學,是宋明時期思想界最重要的學術流派。道學之名源於北宋時期;而道學被改稱理學,則是在南宋時期。《宋史•道學傳序》說:“道學之名,古無是也。”兩宋時期,道學(理學)集大成者有:北宋王景山(諱開祖)。王開祖“倡鳴‘道學’二字,著之話言”,首創“道學”一詞。北宋程頤,張載。南宋朱熹,陸九淵,張栻。
    7.形容為人處事迂腐,拘泥於禮法。
    道學(Daoism)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誌》,原指老子創立的有關道的學說,它包括哲學的道家、宗教學的道教以及屬於人體生命科學範圍的內丹學。中國古文獻中凡較嚴肅的學術分類或藝文誌書,皆以儒、道並舉,未有將儒家學說稱為“道學”者。《宋史》立“道學傳”,遂致“偽道學”之消。自明代李贄至清末皆有人揭露將宋明理學稱作“道學”之偽,指出僅有老子、莊子的學說才是真道學。胡孚琛著《道學通論》已首先為道學正名,同時又論證了道家、道教、內丹學三者的關係並揭示了道學的基本內容。胡孚琛指出,創立有時代精神的新道學是中華民族21世紀唯一可行的文化戰略。今再從新的側麵,提出道學八大支柱的框架。它們包括: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9:50:00
141#
  1、乾 — 天地人哲學:
    道學的哲學是一種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學問,它包括道論、道的宇宙生成圖式、時空觀、氣論、氣的人體觀以及辯證法、認識論等內容。簡言之,可以用“人行道”三字概括起來,人是人學;行是實踐哲學;道是形而上的道家哲學。
    在中國哲學史上,按西方關於哲學分類的規範,僅有道家才屬於嚴格意義的哲學範疇。道家哲學源於母係氏族公社先民以女性生殖崇拜為特征的原始宗教巫史文化傳統,三代之後經過先秦的老莊學(莊子在道家的地位有如儒家的孟子)、秦漢的黃老學、魏晉玄學、隋唐重玄學、宋元明清的內丹心性學(內丹生命哲學)五個發展階段,至清末接引西方的自由主義人中國,形成萌芽狀態的啟蒙哲學。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道家哲學受到正統的儒家倫理學的壓抑而畸形發展,至魏晉而後又被儒家學者曲解,使道家哲學的真實意義晦而不彰。特別是魏晉玄學的研究,尚存有諸多站在儒學立場上曲解玄學的觀點被學術界廣泛接受,懦要重新澄清。例如郭象講名教為“自然之跡”,乃老子“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另一說法,當今學者卻異口同聲地將其哲學含義定為“名教即自然”的儒家觀點,久之習非成是而不覺。魏晉以來性喜老莊的學者甚多,《道德經》和《莊子》的注本也比比皆是,但多為望文生義之作,沒幾個人真能讀得懂,《道藏》等道書中的哲學思想精華也遠遠沒有發掘出來。難怪朱熹說:“莊、老二書,注解甚多,竟無一人說得它本意出,隻據它臆說。”(《朱子語類•卷七》)現在道學的國際意義與現代價值正在被全世界的有識之士所認同,道家哲學將成為21世紀的世界指導原理,這需要跨世紀的新一代學者重新審視道家的思想,將道家典籍中的真實含義發掘出來。我期待著以新道學的立場對道家典籍重新注釋和研究的著述不斷湧現出來。
    2、兌 — 政治管理學:
    有的學者斷言,經濟學主要關注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生產;政治學關注如何分配那些業已由經濟活動生產出來的利益,其支點是價值的支配;倫理學則關心所分配的利益是否公正,其支點是價值的評估。這種區分顯然是以西方的社會觀念為立足點的,但我們可以作為分析道學的參照係。
    在社會觀點上,道學的核心思想是建構一個模擬自然界或人體生命的自組織、自調節的最優的自動化係統,這個係統依乎天、地、人之道,無親無疏,大公大慈,導人向善,是一種“萬物將自化”(《道德經•37章》)的自然之治的社會。在經濟上,道學主張一種以自然生態立國的經濟模式,反對無限製地掠奪自然資源,將保護生態環境置於經濟生產的首位。在政治上,道學強調一種“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道德經•32章》)的分配製度,將普施利益於天下眾生作為價值分配的支點。道學從來不反對每個人首先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獲得個人的幸福,但也鼓勵人們根據自己的條件“參讚天地之化育”。《道德產的原始公社文化升華而來的,因而具有“天下為公”的超越時代的特征。
    中國傳統的儒家政治多采用一元化的等級森嚴的金字塔式結構,這種結構缺乏合理的監督機製,積久則造成一人獨裁人人為奴的局麵。這種政權靠家族的傳宗接代模式來延續,政權的交替和勢力的轉移充滿著血腥的殘殺,使政治領域變為僅是少數人爭權奪勢的凶險場所,脫離開人民群眾的直接參預。道學的政體倡導一種“三元一太極”的陰帕互補結構,以自然立法形成相互製約、上下反饋的自調節的和諧機製,百姓逍遙於大自然中自由發展而感受不到政權的存在。道家主張“無為而治”,認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道學的自然之治更是否定人治又超越現代法治的。《莊子》描述了道學不以私心治天下的自然之治:“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大有者也。”(《應帝王》)道家認為自然生態社會是世界上最合理的社會製度,在這種社會裏人與禽獸乃至整個自然界都處於平等和諧的狀態,人人自食其力,同德而不黨,無宗法等級,無剝削壓迫,具有純真樸實的人際關係。“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遊,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累樸;素樸而民性得矣”。(《馬蹄》)道家關注民性的自然,人的尊嚴和人性的自由;認為能恢複人類真實、自然、純樸、善良的本性的社會才是道家的“至德之世”。
    老子的《道德經》本來就含有君王南麵的政術,魏源著《老子本義》,在《論老子》一文中稱《老子》是“救世書”,說古今“氣化遞嬗,如寒暑然。太古之不能不唐虞三代,唐虞三代之不能不後世,一家高曾祖父子姓,有不能同。故忠、質、文皆遞以救弊,而弊極則將反其初。”道學是一種返本複初的學說,又是一種繼往開來的學說,以之為政要因時製宜,能變能守,靜可以無事無為因循自然,動可以力挽狂瀾革故鼎新。老子雲:“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道德經•57章》),道學的治國用兵之術曾在中國曆史上造成了“漢唐盛世”的輝煌時期。道學政術與民主政體天然相合,而與封建家長製的獨裁政權多有衝突。嚴複說:“夫黃老之道,民主之國之所用也。”“君主之國,未有能用黃老者也。漢之黃老,貌襲而取之耳。”(《老子道德經評點》)社會主義事業本來應該是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發揮創造精神的事業,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因之新道學的精華完全經》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79章),認為人事的活動要取法自然界的規律,道作為自然法則是客觀的,無所偏愛的,因而也是無私的,公正的。《莊子•天道》指出,“嘉孺子而哀婦人”,為儒家的仁義之治;“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為道家的自然之治。老子“以道蒞天下”,認為“天之道,損有煉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除”。(《道德經•77章》)人若能達到“有餘以奉天下”的至德,才能接近道的境界。道家之仁為大仁、大慈、大善,大仁則無親,故對天下一視同仁。老子的思想是從母係氏族無剝削、無壓迫、無私可以為我國世紀之交的政治體製革新提供思想資源。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9:51:00
142#
  3、離 — 文藝審美學:
    道學滲透到文學藝術的所有方麵,諸如小說、戲曲、音樂、詩詞、書法、繪畫、雕塑、園林、建築、盆景、遊藝、膳食、衣飾、手工藝品等多種領域,形成自然主義的審美意識,激發了文學藝術家的創造力。《中華道教大辭典》辟有“道教文學藝術”專類,讀者可以參看。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開始成熟,道家自然主義的審美標準成為社會風尚,道家美學和道教美學開始形成。六朝時期是美的覺醒的時代,過去被君權政治和禮教倫理觀念束縛住的文學藝術開始解放出來,在各個領域開出美的花朵。在這個時代,山水文學、遊仙詩、誌怪小說、山水畫、水墨畫、壁畫、模擬自然山水的庭園藝術等幾乎同時出現,自然美的發現反映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覺醒。
    美是人的情感對客觀事物在心理結構上合目的性的追求和價值判斷,這種價值判斷取決於主體和客體在心理結構上和諧的程度。和諧即是主體和客體合目的性的同構,宇宙間萬事萬物就是依靠同構的相互作用來進行信息傳遞的,這種和諧同構的程度越大,主體獲得合目的性的信息量就越多,審美的價值判斷值就越高。我們可以從廣義信息論的角度將主體和客體分別劃分為三重層次結構的動態超巨係統,主體由低到高依次分為“軀體結構”(形)、“生命結構”(氣)、“心理結構”(神);客體依次由低到高為“自然結構”(自然界)、“社會結構”(人類的活動形式)、“文化結構”(精神產品)。當信息從客體傳遞到主體,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換時,信息的形態結構要發生質的變化。這就是說,信息在主客體各層次間傳遞是一個發生“同構”和“異構”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們要隨著曆史進程發生由低級到高級的形態演變,符合這種發展變化方向的信息可以大致認為是合目的性的信息,這種信息量在主體心理結構層次上的價值判斷就是審美的尺度。主體和客體的劃分以價值判斷為依據,主體可以是個體的人,也可以是人的群體或人類社會,當個體的人作為價值判斷的主體時,個體之外的人類也就被視為客體。在主體中,決定人生長發育的遺傳秘碼並不能管到大腦和心靈的細節,人的智慧主要來自後天,即是說個體的人盡管會死去,但群體的心理結構、文化結構卻仍能將知識遺傳下去。每個人需要接受這種曆史遺傳,即是說每個人的個體心理結構必須要和其他人乃至社會、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以達到和群體的心理結構同步,並和客體的社會結構、文化結構進行信息交換。人同社會結構、自然結構等客體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為實踐活動,反映出人的社會性;而人的心理結構同自己的生命結構、軀體結構之間的相互作用又是一種生命活動,反映出人的自然性。文化結構是人的實踐活動和生命活動的積累,心理結構是人的個體和群體創造文化產品的心靈運動形式和智慧開發狀態,美是社會的人和自然的人的自由形式的實現。
    老子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25章》),這是道家美學的總綱,“道”就是美學的最高境界,即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無論是社會結構、文化結構、心理結構、自然結構,凡是與道相諧調的,與大自然的基本節律相諧調的,同宇宙的自然本性相契合的東西,就是美的;而那些違反自然本性的東西,就是無道的,醜惡的。道學之美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即與道一體化的境界,它以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為導向,以悟道的靈性來激發文學藝術家的創造力來揭示宇宙內在運動的美的節律。
    4、震 — 醫藥養生學:
    道學將整個宇宙看作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以道的“生化原理”來認識世界,認為宇宙是由道“生成”的,並處於不停的“變化”之中。“生”有“生成”、“生長”、“生命”、“生存”、“創造”等含義;“化”有“變化”、“發展”、“轉化”、“進化”等內容,二者集中了道的自然性,說明整個自然界包括人類社會都在生生化化自強不息地發展著。道化生出先天一氣,再化生出陰陽二性,生成信息、能量、物質三大要素,由此才生成萬物紛紜的世界,這都是生化原理的作用。先天一氣就是宇宙中無處不在的原始自然力,是萬事萬物生化發展的驅動力,是生命的源泉,是歌德在1827年10月7日曾經猜測到的“創造力”,它來源於道,是道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發揮作用的特性(道性)。因之道學是一種“生道合一”的學說,將愛護天下眾生放在首位,認為“生命”本身就是道的體現。道教更是一種“生道合一”的宗教,認為養生就是修道,因之道教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幾乎所有的防病治病、養生益壽的醫藥和方術。中華民族傳統的中醫學,實際上就是由方仙道的巫史醫學、方士醫學逐漸演化而成的。葛洪《抱樸子內篇》雲:“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勤求》)老子《道德經》講“善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並論“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道。”《莊子》有《養生主》、《達生》、《繕性》之篇,亦傳坐忘、心齋等方術。《呂氏春秋》講“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又載“子華子曰:‘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貴生》)有道者不以物欲傷身,不以天下易其一指,足見道學之士,莫不將愛惜生命放在重要位置。
    道學中有獨具特色的道教醫學和道教藥學,此外尚有行氣、導引、房中、服食、辟穀、睡功、內視、守一、健身術、武術、按摩、針灸、食療、美容術等。新近由蕭克將軍主編的《中華文化通誌》中收有胡孚琛、陳耀庭、王卡、劉仲宇合著的《道教誌》一書,書中對道學中的醫藥養生學論之甚詳,此不贅述。另須指出,中醫學和中草藥學理應屬於道學的範疇,這不僅是由於它源於道學文化;也不僅是因為醫學史上可以排出一長串道士的名字,如張仲景、華佗、扁鵲、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還因為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體係就是術數學,因之中醫藥學本身就是道學。至於中國養生學屬於道學的範疇,更是不言自明的。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9:52:00
143#
  5、巽 — 宗教倫理學:
    宗教、科學、哲學、文學藝術、社會倫理學(包括民俗學)是文化的五個基本要素,它們之間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宗教是人類文化的母體,是人類一切精神創造活動的資源,是文化的最高層次,是人類心靈的完整狀態,它是倫理學的精神支柱,倫理學是由宗教派生出來的。
    道教是一種古老的宗教,它以“道”作為人類的終極信仰,並將這種信仰積澱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的民俗裏,人們可以從周邊國家的民俗學調查研究中確認這些不同民族與中華民族之間的文化親緣。道是一種無限的本體,而對無限本體的信仰是宗教的特征。世界上一切有限之物,諸如國家、民族、聖人、領袖、科技、教派、主義、學說等,皆不能作為人類終極信仰的對象,因為信仰有限之物則是迷信的特征。一個國家或民族一旦將有限之物誤導為信仰對象,往往會產生狂熱的偏激情緒,造成仇恨、殘殺、壓迫等可怕的野蠻的後果,這是人類社會曆史經驗反複證明了的。
    信仰不含曆史規定性及局部利益的無限本體,則可以產生一種悲天憫人的信仰情懷,一種敬畏和“原罪”的自我反省意識,從而發現人類心靈深處的良知,為社會造成一種慈善和寬容的價值觀念,由此提高本民族的倫理素質和生存質量。看來,信仰對象的不同確定了宗教和迷信的根本界限。
    在曆史上,當統治階級蛻變為少數人的利益集團的專製政權時,都不約而同地將人民的宗教信仰引向崇拜有限之物的迷信上,從而滋生出許多罪惡現象而貌似有理。試想一個國家或民族,人們缺少宗教的敬畏和信仰情懷,沒有對罪惡的省察意識和自我良知的發現,不畏天道,不畏倫理,不畏法律,統治者肆無忌憚地濫用權力,民眾僥幸行險不擇手段地謀取私利,社會必然充滿各種傷天害理的罪惡,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渴望宗教的拯救。
    宗教和法律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宗教的法律失去了超越世俗權力的神聖光環,人民僅將其視為世俗權力的壓迫而感受不到“天理的伸張”。如此摒棄宗教而空談“法治”,則社會上僅有“權力崇拜”而無“法律崇拜”,法律再多也無人自覺遵守,人民的正當權利得不到神聖的保障,法律終究要失掉公正性,走到人民的對立麵去。如此看來,在市場經濟的時代裏,人的宗教信仰情懷實際上是法治社會的基礎,一個缺乏宗教精神的民族是無法進入現代法治社會的。
    另外人們還須認識到,宗教信仰自由乃是人類根本的自由,是人類異於禽獸的文明標誌。宗教信仰自由關乎著人的尊嚴,是人的價值主體性的基石,是人作為價值抉擇主體的標誌。沒有宗教信仰自由則沒有基本的人權,人格的尊嚴便可被任意踐踏,更不可能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其他一切自由,也談不上思想解放、民主和法治。宗教信仰自由乃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前提,我國的思想界必須對此樹立起清醒的認識。
    在倫理上,道學的要點就在老子《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這段話裏。尊道貴德是道家倫理學的落腳點,“德”就是“得道”,是道在人類社會萬事萬物中的體現。由此可知,尊道貴德就要將道的“生化原理”和德的“中和原理”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展開,使之成為人生的和社會的價值標準。道的“生化原理”前已論及,道學中的道性也即是德,德的特征表現為“中和原理”。“中”之義有四,從事物規律上講,“中”為“正”,即中正的必行之路;從事物變化上說,“中”即“度”,即在限度適宜的範圍內活動;從空間上講,“中”是“虛”,虛無乃道之大用;從時間上講,“中”即是“機”,即“動善時”,因機乘勢“不得已”而為之。“和”有和合、和諧、調和、“和而不同”之義,是諧調社會上各類關係和處理矛盾的原理。中和態是宇宙間的自然穩定態,無論宏觀和微觀的自然界或人類社會都有趨向中和態的傾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生存,就是發展,就是創造,就是社會和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就是曆史潮流。道家倫理學認為,凡尊道而貴德,符合發展規律,順應曆史潮流的行為,都是善的、美的、真的,有人生價值的。反之,那些違道背德,違反發展規律,逆曆史潮流而動的行為,就是惡的、醜的、假的,應該被世人唾棄的。以上為道學判定人類社會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價值標準,尊道貴德是道家倫理學的核心。
    道之尊和德之貴,並非靠行政命令的幹涉和世俗權力的束縛,而是人自身修道養德逐步覺悟與自然節律同步造成的,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複歸。道家倫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確認人的自然本性是真、善、美的,因之道學反對社會對人和人性的異化,呼喚人類純樸的“良知”。道的本質是大公大善、大誠大信的,人人都含有道性,因之人的自然本性都是善的,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先天的良知,隻是這種道性和良知被後天的物欲蒙蔽了。由此觀點出發,道學以反異化為特色,倡導一種純樸的社會,主張通過人體修煉工程開發出人的良知,使人的真性顯露,從明心見性進人道的境界。這樣,道家的倫理在世俗社會裏就展開為中和、公正、純真、誠信、儉樸、寡欲、重生、慈愛、善良、寬容、忍讓、謙柔等行為標準。在道學看來,人是自然界的萬物之一,是一種覺悟了的“物”,因而才稱作“萬物之靈”,感知萬物就是感知“自我”,隻有呼喚自我的良知,才能揭示出宇宙真、善、美的自然本性,才能與道合真。老子《道德經》雲:“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27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49章)由此可知道家重生愛物、慈善為懷的救世之心。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10:54:00
144#
  6、坎 — 自然生態學:
    當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傳統的人們即將告別20世紀,邁向下一個千年紀元之門時,最重要的莫過於回顧過去社會發展的曆史,從而展望人類的未來。過去一個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人類靠工具理性幾乎改變了整個地球的麵貌,自然資源的高度開發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生態危機、環境汙染、資源匱竭、氣候異常等威脅人類生存的難題也成為未來21世紀人們必須麵對的現實。過去一個世紀人類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乃至各國流行的貪汙腐敗、毒品泛濫、恐怖犯罪、相互殘殺、唯利是圖等醜惡現象。至今,足以毀滅整個人類的核彈、生化武器等軍備競賽的隱患仍未消除;仍然有所謂“第三世界”的貧困、災疫流行和人口惡性膨脹;以工業化為主要內涵的現代化使人的勞動變得工具化和公式化,失去了社會生活的詩情畫意;而緊張的社會競爭和複雜的人際關係又使人們身心交瘁活得好累。諸如大氣臭氧層破壞、珍稀生物滅絕、空氣汙染等上述惡果,決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力量所能挽救,因而是未來的21世紀全人類必須共同麵對的問題。
    西方文化將人和自然處於對立的位置,三百多年前培根認為人類進步的標誌就是以科學的力量認識世界和征服宇宙,並提出“知識即權力”的口號,促進了西方的工業革命。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逐漸形成一種信念,認為大自然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可以在征服自然中獲得經濟的無限增長和盡情的物質享受,而不須向大自然支付什麽。高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是不可停止的,人類社會沒有增長的極限。這種“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工具理性萬能”的思潮在本世紀以來終於遭到大自然無情地報複,使西方社會的人們自70年代以來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當人類麵臨生態危機、環境汙染等危及自身生存的世界難題時,不能不在文化的層次上尋求一種共同的智慧。近些年,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越來越重視中國古老的道家文化;不斷召開有關道家的國際學術會議,中國的先哲老子著的《道德經》也成為世界上哲學家們研究的熱點,中國道學回歸自然的生態智慧受到許多西方有識之士的歡迎。
    人們看到,本世紀西方社會的科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和劃時代的進步,這個進步的最有意義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科學技術的迷信,揭露了“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和“工具理性萬能”的思潮奴役人類的危險。這樣, 20世紀與其說是科學的世紀,不如說是在科學麵前恢複人的尊嚴的世紀。
    道學的自然生態學不同於旬子那種“人定勝天”、“勘天役物”的思想,而是主張“天與人不相勝”的天人合一的原則。在子提出:“天與人一也”(《山水》);“大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大宗師》);“唯同乎天和者為然”(《庚桑楚》)。道學這種以大自然為友的回歸自然思想,正確地解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預示著保護生態環境必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首要課題,全世界都會將道學的自然生態學當作必修的課程。然而中國一些所謂的“馬列權威”卻曲解黨的“科教興國”戰略,趁機打起“反偽科學”的幌子貶低道學文化,鼓吹科學迷信,散布18世紀西方啟蒙思想家關於人類依靠科技征服自然可以獲得經濟無限增長和資源無限開發的神話。且不說當今世界上生態破壞、環境汙染、氣候異常已給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帶來多大隱患,今年的長江、鬆花江特大洪災及黃河斷流也是大自然對我國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報複。這些年大煉鋼鐵伐樹燒林,劈山造田圍湖墾地,1954年大洪水達1000億立方米的總流量,今年隻有200億立方米總流量卻長期居高不落,隻好固堤死堵。湖南湖北曆史上湖泊星羅棋布,而今湖泊萎縮,河道淤積,由於綠色植被遭到破壞,長江中上遊成為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由於山林樹木的亂砍亂伐,森林草原麵積縮小,沙漠化危險日趨嚴重,全國耕地日益減少而人口增長居高不下,黃河至今斷流數百天,長江有變為第二條黃河的危險,據說連敦煌千年奇跡月牙泉都將幹涸!道學治水用疏導不用死堵,對山林重保護反對亂伐,發展經濟重生態不重掠奪,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之我呼籲將新道學作為我國21世紀的文化戰略,我們不僅要以“科教興國”,還要以“生態立國”。
    7、艮 — 丹道性命學:
    內丹學被陳櫻寧稱之為仙學,然而仙學實指先秦神仙家之學,嚴格說來並非以內丹學為主,因之仙學之稱並不確切。內丹學在道書中簡稱為丹道,是人體性命雙修的學問,因之應稱為丹道性命學。
    在丹道性命學裏,道學主張人通過修道而達到真人的境界,而真人為純真無假的人,也即道教裏的仙人。道學將修道看作是技術問題,認為隻要通過丹道學的人體修煉係統工程,按法訣完成內丹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四個修煉程序,最大限度地開發個體生命和心靈的潛能,使自身的精氣神與道一體化,與大自然的本性契合,便是體道合真的仙人。這樣,仙人境界就成了人生的最高藝術境界,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體現人類生命價值的真人境界。
    丹道學是中國學者數千年來苦苦探究宇宙自然法則和人體生命科學的智慧結晶,是一種綜合道、釋、儒三教文化的宇宙論、人生哲學、人體現、修持經驗為一體的理論體係和行為模式,又是一項為探索生命奧秘,開發精神潛能而修煉的人體係統工程。丹道學是寓道於術的文化體係,道教經書中有上千卷丹經,都是古代丹家為了同死亡作鬥爭,以人體為實驗室,以精、氣、神為藥物,為揭開生命現象的本質和人類心靈奧秘而終生修煉的實驗記錄。曆史上內丹家在異族進犯中原之際,為了延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聖脈,將儒、釋、道三教精華融為一爐,當作道教的修持程序以口訣秘傳的方式保存下來,因之丹道學象集舞蹈、音樂、武術等為一體的傳統京劇藝術一樣,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丹道學的理論基礎是試圖將老子的道家學說變為丹家的切身體驗,在人體中將道家的宇宙論作時間反演的實驗,使自身的精氣神向道複歸,並以招攝宇宙中的先天一氣為要訣。這些丹家把人的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即表層的常意識(日常的認知、推理、思維等理性心理活動,丹家稱為“識神”);深層的潛意識(非理性的欲望、夢、幻覺等,大致相當弗羅伊德心理學的範疇,丹功中的“魔”和“真意”屬這一層次);最底層的元意識(遺傳的本能意識,即人的“真性”,丹家稱為元神,佛教稱“阿賴耶識”)。這樣,丹道學就成了一套凝煉常意識(識神可凝煉為“意念力”);淨化潛意識(“真意”即淨化了的潛意識);開發元意識(識神退位則元神呈現)的心理實驗程序。丹家把元神稱作“主人公”,是真正的“自我”,當排除常意識(識神退位)進入無思維的虛靈狀態時,稱為真空妙有的境界,元神便呈現,從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因之丹道學又是一項開發自我,認識自我的生命科學。內丹家通過丹功修煉使自己的身心節律與初始的宇宙根本節律相調諧,將先天一氣招攝到體內,在恍惚杳冥的混純狀態中與宇宙的自然本性契合,達到後天返先天的天人合一境界,稱之為體道合真。
    現代科學對於宏觀的宇宙和微觀的基本粒子都有了較明確的認識,而對於人本身,人的大腦及其精神活動,對於生命和心靈的本質卻知之甚少。許多生命現象和心靈活動的效應本世紀在科學界引起一次次爭議,當代科學在這個同宗教交叉的領域還被一片“烏雲”籠罩著。丹道學的研究是打開人體生命和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10:57:00
145#
  8、坤 — 方技術數學:
    前識是道學的智慧之花,是返樸歸真的開端,因之道學本身也是一種開發超前意識的學說。古代的老子、莊子等哲人“遊心於物之初”(《莊子,田子方》),舍棄宇宙萬物的一切具體屬性,尋找宇宙的起始點和產生宇宙萬物的總根源,體悟到宇宙萬物之中最本質的共相,這就是道。道不僅是一切人間秩序和價值觀念的超越的理想世界,而且是人類理性思維延伸的極限,它是唯一的終極的絕對真理,因而同現代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成果遙相呼應。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人體的本我。作為宇宙的本源,道是一種絕對的真知,因而為符號指稱所難以描述的客觀存在。語言符號的指稱隻能描述相對知識,而道是可以體悟難以言說的絕對知識。作為人類心靈的本我,道是“知覺者”,因而具有不可被知,不可當作測量的對象,即“不可名”、“不可道”的性質。道是無分別相,它可以“齊萬物”、“等人我”,不能被區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但卻可以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可以斷言,道的學說體現了人類文明的最高智慧,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文化資源,也必將成為世界文明相互交融的凝聚點。道學既為中國文化的根基,又為嫁接外來文化之砧木,還是世界各種異質文化的交匯點。道的學說使道家文化具有最高的超越性和最大的包容性。這種最大包容性,使道學不僅包容進中國諸子百家思想的精華,而且還可以融匯進東西方異質文化中的優秀思想。這種最高超越性,使道家的學說在任何時代都是一種超前意識,道學的智慧不僅能返觀人類乃至宇宙創生之初的過去,而且能預見和創造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未來。
    在道學中,方技術數學包括一些奪天地陰陽造化、改變人生命運和社會曆史進程的方技和各類占驗術數。術數學是一種以周易象數體係為理論基礎,以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原理作思想根基,以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六親、七耀、八卦、九宮、十幹、十二支、二十四氣組成的形式係統。關於通過建立術數學模型來預測社會人事的理論根據,我已在《道學通論》“中國術數學”一章及有關論文中作了詳細研究,此處不再贅述。這裏需要指出,道學的八大支柱中“天地人哲學”和“方技術數學”分別占據乾卦和坤卦的位置,而我們知道,乾坤二卦是父母卦,由此二卦衍生出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六卦。這就是說,哲學和術數學分別是道學的兩條腿,由它們分布開道學的八大支柱,二者在道學中就如同哲學和數學在西方科學中的位置一樣。在中國曆史上,術數學是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的必修課,為帝王師的薑子牙、張良、諸葛亮、李泌、劉伯溫等都是精通術數學的。古代術數家運籌帷幄,協助群雄爭霸天下,在中國的曆次政治鬥爭中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道學文化的精要在哪裏?究而論之,道學在本體論上強調一個“生”字,主張宇宙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世界觀上突出一個“化”字,即認為事物按照對立統一的矛盾規律時時處於變化之中,強與弱、禍與福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促進事物向有利自己方向轉化時貴在一個“因”字,即因任自然,因循客觀規律,因勢利導奪取勝利。道學在治國平天下的用世之道上要在一個“中”字;在調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重在一個“和”字;在個人處事應世上法在一個“忍”字;在人身修煉工程上訣在一個“逆”字。道學的精要在參透自然、社會、人生的客觀規律,以道術秉要知本,以“無為”為體,以“無不為”為用,貫徹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退為進的策略思想。進一步說,道學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人本身的超越性,反對人和社會的異化,以回歸自然為目標。更進一步,道學體認人在自然界和社會上本身的存在價值,將自然規律和個人命運握之於掌中,進而悟透生死,還虛合道,融身大化,最大限度地開發人體生命和心靈潛能,追求人同道的一體化。如果誰能在刻苦研讀道書中有了以上深切體驗,並能按道的原則規範自己的行為,那麽他便會將個人和天下過去未來的大勢了如指掌,真正成為一個得道的人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11:36:00
146#
  不知道有多少道友能從頭到尾的看我的帖子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12:06:00
147#
  所謂道學
      連載:中國人史綱 作者:柏楊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朱熹擔任浙東地區(浙江省)高等法院院長(提舉浙東刑獄)時,跟台州(浙江臨海)州長(知台州)唐仲友爭奪一位漂亮的妓女嚴蕊,朱熹失敗(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她對滿麵道學的聖人,恐怕難以激起澎湃的愛情),朱熹遂攻擊唐仲友奸邪,向皇帝上奏章彈劾,跟程頤對付蘇軾的手段如出一轍。他們在感情激動時,都不能實踐他們對人的要求,其他人當然更為困難。於是產生下列兩種現象:一,道學家在禮教甲之中,因不能忍受那種壓力,往往人格分裂,成為言行不符,甚至言行恰恰相反的兩麵人。道學家所要求的道德,幾乎全部
    都是外銷品。二,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道學家往往一味要求別人在禮教甲中受苦。這種心理背景,產生一種願望,就是對別人的責備永無止境。動不動就要求別人死,甚至即令死也不能逃脫責備。這種偏差的行為,當然引起反感。道學與反道學雙方都向皇帝爭取支持,反道學的一派在宰相韓領導下,獲得勝利。九十年代一一九六年(已是本世紀尾聲),第十五任皇帝趙擴下令,禁止道學傳播,擔任國立圖書館官員(秘閣修撰)的朱熹也被免職。但隻禁止了六年,到下世紀○○年代一二○二年,即行解禁。但道學家卻掌握著兩大武器:一是教育,朱熹在私立大學白鹿洞書院當校長,學生遂成為道學的主要傳播者;另一是考試,國家考試大權始終握在道學家之手,它隻錄取讚揚道學的人,知識分子遂大批被引到他們指定的道路上。在這個龐然而堅固的道學思想指導原則下,寡婦被迫活活餓死,也不許再嫁。音樂、戲劇、繪畫,一律成為壞人心術的毒品,逐漸被輕視。作詩也屬於墮落行為,因為不專心便作不好,專心則就沒有時間思念道德和忠君愛國的大事了。其他文學作品,如小說、散文之類,看一眼都是罪過。隻有低賤的人才去從事體力勞動,聖人係統和準聖人係統──道學家,則必須全神貫注於道德,和道德基礎上的“治國”、“平天下”。人們連走路都要有一定姿態,奔跑和急促的步子,都是輕浮下賤。服從傳統權威、崇拜古人古事、崇拜祖先,都是最高貴的善。任何改變和抗拒的念頭,都是邪惡,必須在念頭一起時就予以無情克製。任何發明創造,更都是專門取悅小人和女人的奇技淫巧。

作者:睡天道 回複日期:2009-6-3 17:17:00
148#
  樓主,你自學14年就得道圓滿了!貌似道家的修命長壽是因為正常壽命時間不夠成道(呂洞賓七十多歲成道,張三豐兩百多歲成道…),佛家不修命有轉世修法(密宗的活佛是這個吧)。樓主自學14年圓滿莫非是金仙下凡?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19:52:00
149#
  道家氣功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派別。傳統的看法認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以後發展的一些信奉老子的道教組織都公認老子是道家的鼻祖。實際上老子也是學習了他的前人的修煉思想,才總結出“道”與“德”的學說來。幾千年來崇拜“道德”學說的人們按照這種理論來修煉自己,有的組織了宗教,加進了其它目的,但是都有共同的修煉內容。總的來講道家氣功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是按照“恬淡虛無”、“清靜無為”來修煉的。老子認為:人要表現柔弱,不要剛強;人要表現愚魯,不要聰明;人要無為、無我、無欲、居下、清虛、自然……老子認為柔弱就能謙下不爭,愚魯就能棄華取實。一切依循自然。道家最崇拜“道”,老子認為“道”是包含萬物之理,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實體,並且永恒不變的。“道”是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能表達明白的,“道”要靠心靈去領悟。宇宙的本體是“無”,當道產生創生的作用,萬物就隨之而生,可稱為“有”。這“有”就是“道”的作用。人應無為、無事、無智、無知、無欲、無我、無私、才能達到“道”的最高境界。老子認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樣。水有三種特性,第一是能夠滋養萬物,它施與萬物而不取;第二水性柔弱,順自然而不爭;第三水處於卑下的地方。有道德的人像水施與萬物一樣博施不望報;像水處於卑下之地一樣為人謙下;像水淵深清明,有道德的人虛靜沉默;水照萬物,各如其形,有道德的人所言至誠,絕不虛偽。水性柔弱,能方能圓;人能效法水的不爭,就能產生“利萬物”、“謙下”的效果,這樣就接近“道”了。 道家認為道德修養分為道、德、仁、義、禮、智,合於道的社會,一切需自然而行。並認為人應愛惜身體、生命,不應過分追求名利,為得到名利必定耗費精氣神,失去生命是得不償失的。天道無私,隻利於萬物,而且盡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更富有。因為聖人能效法“利而不害”的天道,而表現“為而不爭”。結果天下莫能與之爭,施者比受者有福,不和人爭奪功名的精神,就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為。 武術氣功—是以氣功為基本功達到防身、技擊目的之功,一般稱為武功。其中包括靜功、動功、推手、點穴、發力、技擊訓練、實作等。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3 22:55:00
150#
  快睡覺的時候過來看看~沒有留言,嗬嗬~祝大家今晚好睡眠。
  明天我還會繼續發表文章的,或看到什麽好文章發過來。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0:37:00
151#
  儒、釋、道三教並稱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主流。儒家以孔子、孟子為至聖和亞聖,著重於討論人與社會的關係;是中國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思想體係的總和。漢代以後從古印度傳入的佛教,以佛陀釋迦牟尼為教主,宣講萬物皆空,重心性而輕肉身,對於目的在於肉身長壽的養生學,無法從根本上接納。道家以黃帝和老子為宗祖,以道為中心概念,以自然無為為基本主張;道學是道家學術的傳承和發展,兩千多年來一直綿延不絕。道學與中國古代自然科學有著最為密切的關係,它的哲學思想往往被曆代科學家奉為圭臬;道學也是中國傳統養生學的主要指導思想,它集中了養生學術之大成,一部由五千四百多卷道書組成的《道藏》就是一部包羅萬象的養生百科全書。
  
  一、道學與養生概念的提出
  
  
    遠古時代,華夏先民在與大自然作鬥爭的漫長過程中,總結了抗拒疾病和衰老的許多寶貴經驗。遠在文字還未產生之前的伏羲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高度抽象的符號--八卦。經過反複實踐,凝聚在八卦上的象征意義越來越多,成為說明宇宙萬物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工具,也是傳播和總結養生之道的方法。 正如《慧命經》所說:"庖犧上聖畫八卦以示人,使萬世之下知有養生之道。"①但這些方法隻限於口口相傳,沒有文字記載。
  
     到了先秦,諸子百家各聘其說,都有一些個人身心修
  
  煉的方法。比如,儒家講"養氣"("養吾浩然之氣");又如,《墨子•辭過》有這樣的論述:"古之民,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涉及到飲食的原則。但係統討論養生學術的是道家。周朝末年在道家的圈子內甚至形成了以彭祖、王喬、容成公、安期生等人為代表的行氣、房中、藥餌的三大養生派別。②《老子》五千言,對當時三派成就有高度概括性的論述,並明確提出養生這個概念。《老子》第五十章寫道: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  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  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  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  死地。
  
  攝者養也,攝生就是養生,就是調理培養生命力。人出母腹,呱呱墮地,其生也相同,而死也各異:有的人精神萎靡,半百而衰;有的人諸病不侵,百歲猶健。為什麽會有這樣大的差異呢?因為他們生育、培養出來的生機、生命力的厚不同啊(生生之厚)!擅長養生的人,懂得從根本上強化自己抵禦外物侵害的能力,渾身內外十分強健,沒有什麽破綻和致命弱點(無死地),即使在非常險惡的環境下,也不會被打垮、生病。就象一個武藝高強、天下無敵的勇士一樣,縱使虎狼當道,重兵圍困,也無所畏懼。老子不但提出了攝(養)生這個概念,還提出了養生之道在?quot;生生"的固本策略。 《老子》第七十一章從另一個側麵闡述了這個思想:"夫唯病(擔憂→提防、預防)病(疾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養生思想的核心,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養生的途徑在於增強機體的活力,在於預防疾病。《老子》第五十九章還把養生之道稱為"深根蒂固、長生久視之道",再一次深化了養生的思想:養生的治本之方在於強化生命的根基,它的最終目的在於長生久視。盡其天年,無病而終就是長生;耳聰目明,老(久)而不衰就是久視。長生久視之道,兼顧了生命的量和質的雙方麵。事實也正是如此,隻有久視才能長生。
  
     老子不但首先提出了攝(養)生概念,並大體指明了這個概念的內涵。這是對我國遠古養生學術從哲學思維的高度進行的創造性的概括。
  
     莊子繼承了老子的攝生思想,他以 "養生主"(養生的根本宗旨)為題,以庖丁解牛為喻,指明養生在於順乎自然,不違反天命,不為外物拘泥,不為情感的悲歡不齊所左右。他說: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  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quot;臣之所  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  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方今之時,依乎  天理,……,因其固然,技(枝)經肯綮之未嚐,而  況大車瓜乎?……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  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  而順處,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玄)觀。③
  
     不過莊子思想跟老子思想的側重點不一樣,莊子主要強調神養,是從心性修煉入手,來實現 "保身"、"全生"、"養生"、"盡年"的目的。《莊子•人間世》還詳細講解了從心性入手的靜功修煉法--"心齋法"的步驟和方法。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一本專門的醫學和養生學著作。它從各個方麵總結探討了養生學說的理論和技術,是養生學在道學的推動下走向獨立發展的開端。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1:46:00
152#
  道學與靜功養生
  靜功與動功相對應,是指側重於修煉情致、心境和精神的功夫。心為身之用,神為形之用。人的一切活動,除了由植物神經支配的內髒活動之外,都是在意識的指揮下發生的。從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養生就是發揮主觀對客觀(有形之軀)的反作用,有意識地控製生命的運動過程,趨利避害,使它朝著健康長壽的方向發展。因此,養生的第一步就是要調整好精神世界本身,使它處於有序的狀態。這一思想,道書《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的一段話講得最明確:
  
     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宰萬物也。性在  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學者之士,先須了得這一個字,  其餘皆後段事矣。④
  
     對於靜功,老子在《道德經》第十六章中有過很深的論述。他說,靜功就是要 "歸根",就是要返回到虛無窈瞑的混沌狀態。就是所謂的"致虛極,守靜篤。"最後是靜而生慧,"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靜功能使人恢複生命活力(複命),能使人青春不老(常),能使人聰明智慧、明白事理(明),最終結果是長生久視。即使有形之體枯萎了,他的精神依然長存(沒身不殆)。
  
     幾千年來,儒釋道三教都教導世人如果要進德修業,就必須作清淨的工夫。 孔子曾數次問 "禮"於老子而興"猶龍者"之歎,老子告訴他:"去子之態色與淫誌。"這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大學》開卷第二句話就教育他的弟子們,讀書做人,要從知止(靜)做起。"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⑤程顥是宋代鴻儒,也是融道入儒的巨匠。他竭力推崇"靜坐",說靜坐可以"立人極","靜坐後見萬物皆有春意,學者隻要靜個心,此上頭便有進步?quot;他的學生很多,其中有些人遇到問題就去向老師求助,不愛自己動腦筋。有一次,他大概被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問得有點煩了,就說:"諸公在此,隻是學其說話,何不去力行?"學生們都說:"某等無可行者。"他又說:"無可行時,且去靜坐。"⑥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寫過一篇靜功方法的論文,題為《調息箴》⑦。不過我們也看到,儒學主張"仁者壽",認為長壽隻是倫理修養的"副產品",著眼點不在於物質性的"精"、"氣"。這顯然與重人貴生的道學修煉觀不同。籠統而論,儒學靜功(坐)的目的不在於養生,而在於"明明德",在於把儒學倫理規範內化進讀書人的主體結構之中。一個為了"天理",一個為了長生,這就是儒學靜坐區別於道學靜功的根本點。
  
     宋元以後,三教合一論盛行於世,有人把佛教的禪定功夫也列入靜功範疇。道學養生家紛紛援佛入道,用佛教名詞來解釋道學靜功。 比如仙道西派開山祖師 "長乙山人紫霞洞主"李涵虛的《仙佛同修說》提筆便寫道:"性命雙修,此本成仙作佛之大旨。……佛重性,而其中實有教外別傳,非不有命也,特秘言耳。……仙重命,而其中亦有教內真傳,非不言性也。"⑧為什麽佛教修持,既要修命,卻要"教外別傳"不肯著於文字呢?因為佛教有所謂"不靜?quot;,講人身是副"臭皮囊"。《金剛經》就反複強調人要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書五千卷,卷卷不離"空"、"寂"二字。佛祖別號空王,佛門又稱空門,修佛的最高境界叫做涅般木。所謂涅般木就是寂滅。從這方麵來看,現世肉身,本是一錢不值,可以完全不屑一顧的。然而,人生在世不論幹什麽事情,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有健康的身體。就是身在空門的僧人,要普渡眾生,利樂有情,甚至僅僅要念好經,禮好佛,沒有身體不佳也辦不到。這樣一個悖論如何解決呢?佛教用的是"教外別傳"這種方法。由此觀之,佛學講"入定",旨在於"空",是為了了身成佛,;道主"入靜",意在於"虛",是為了全身升仙,。佛學和道學對於養生學的意義,存在著較大差異。
  
     在道學看來,性、命雖是兩個概念,卻不是兩個東西;性是用,命是體。有體才能有用,體是基礎。道學著眼於命功,並不放棄對性功的追求。事實上如果命功煉到高層境界,本體圓滿,自然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大用,顯現出超常的神通。也就是說,隻有在寬厚的基礎上不斷往上添磚加瓦, "通天之塔"才有可能修成。反過來說,如果命功到不了發揮大用的超常境界,就不配稱真正的命功。道學的這種性命觀才把靜功與養生有機地統一起來。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1:47:00
153#
  都是轉摘的,大家也好好的看一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2:26:00
154#
  道學與服食養生
  服食,又稱服餌,就是按一定方法攝入飲食和藥物,以求健康長壽。《老子》第十二章雲:"五味令人口爽。"爽者差也;失口之用,故謂之爽。老子認為,飲食不當,食物性味(中醫把食物的性味分為五種,合稱五味)配搭不調,會有害於身體健康。《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說: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  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其天  年,度百歲乃去。
  
  這裏概括了知道之士,善於自我調養,保全性命的方方麵麵。飲食問題占有重要的地位。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食治》卷中也強調:"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主張,人得病以後,首先要用飲食治療,食療無效方可命藥。這是對我國先秦醫療思想的繼承。遠在西周時代我國就已有相當於現在營養師的專門人員。據《周禮•天官》載:"設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膳、百羞、麵醬、八珍之齊?quot;戰國扁鵲在世的時期,我國醫生就分為四類:食醫、疾醫、瘍醫(相當於現在人們所說的外科)和獸醫,食醫的地位最高。有一種分類法,把道學養生術分為五類,曰形養、神養、術養、食養和藥養。服食(食養和藥養)問題占有重要的地位,《道藏》中論及服食的文章比重相當大。下麵對道學服食養生理論略加條陳,以管窺一斑:
  
     甲、 "以類補類"說。以類補類包括兩個方麵:"象形法"和"象義法"。象形法就是采用外形象人體髒器的藥食調治相應器官。如核桃仁酷似人腦溝回,以之補腦;沙苑子形象人體之腎,以之補腎。"以髒補?quot;的方法也是象形法。如以豬腰子補腎;以牛眼治眼;以豬膀胱治遺尿。"象義法"就是用藥食的較強屬性來補充人的相應屬性。如生在水中的藥,食物性寒則以之清火;長在石山中的礦物性熱,提煉以祛寒;蟬擅鳴而以之開音;紅色的藥食性熱用以溫補;綠色的藥食性寒以之清熱。這與《參同契》同類相補的原則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欲作服食仙,宜同類。植禾當以粟,孵雞用其子,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價,類同者相從,事乖不成立。""若藥物非種,各類不同,分劑參差,失其紀綱,雖黃帝臨爐……亦猶和膠補釜……愈(逾)見乖張。"其他的道學服食養生著作有大量論述,在此基礎上各有側重和發揮。
  
     乙、 "五味相調"說。五味學說是五行學說和周易思想在服食術上的應用。《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熱,肉生肺……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這就是中國藥食養生學奉行了幾千年的五味歸經理論。這裏的歸經說是指藥食對人體髒腑具有的選擇作用。蘋果、葡萄和黃花菜等酸味食物有利於肝;甜味食物對胰髒有益,如各種豆類;鹽是刺激腎髒的物質;苦味的物質有利於心髒。《內經•髒氣法時論》又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極力主張藥、穀、果、畜、菜配合服用,才能治病養生。《內經•生氣通天論篇》談到五味不調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這就是養生學五味相調的理論淵源。
  
     丙、 "因人配?quot;說。曆代道書中對我國境內存在的藥食及其性味歸經、功用和進食方法等都有大量記載。如《飲饌服食箋》、《老老恒言》、《遵生八箋》、《粥經》和《壽親養老新書》等。這些書中提出,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根據時令和外界條件的製約選擇配製食物。
  
     丁、 "損益兼濟"說。普通人說到飲食,就想到"補"、"益"兩個字。的確,"人生一世,久遠之期,壽不過三萬日,不能一日無損傷,不能一日無修補。"⑿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功能降低,體內積聚的多餘物質越來越多,所以還需要"減"和"損"。道學主張,"食戒過多,食過則症塊成疾,飲過則痰癖結聚?quot;⒀道學"已饑才食,未飽先止"的進食原則,就是為了保持膳食損益的動態平衡。另外道學中還有"辟穀"法,是服食法中的反向平衡藝術,用它可以達到清理脾胃,使內髒在一定時期內得到休息的目的。《道藏》的許多養生書籍記載了不少在辟穀期間服用的"辟穀方"。
  
     在這裏不得不提到外丹術。《道藏》中外丹書籍有很多。雖然道學對外丹術的追求曾經陷入誤區,但金丹的燒煉對我國古代化學、礦物學和藥物學等自然科學的發展卻起到了意料之外的積極作用。正是因為這一點,李約瑟才給予它很高的評價。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3:55:00
155#
  做人的十大美德(轉載)
  
    1.智慧: 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這種美德引導其它美德;
  
  2.公正: 公正意味著尊重所有人的權利;
  3.堅韌不拔:能使我們在麵對困難時做我們應該做的;
  
  4.自我控製: 克製自我的脾氣,節製自身的欲望和激情,並去追求平靜的,合法的, 適度的快樂;
  5.愛心: 愛遠遠超越了公正,愛在給予而公正卻在要求,愛是為另一個人做出犧牲的良好意願;
  6.積極的人生態度: 如果你對人生持有消極的態度,那麽你會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擔;
  
  7.勤奮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工作沒有替代品;
  8.正直:正直堅持了道德的基本原則,忠於我們的良知,信守諾言並維護我們的信仰;
  
  9.感激感恩:感激常常被描述為生活的秘方.它提醒我們--我們每天所喝的水都不是從自己挖掘的井裏取得的;
  
  10.謙遜低調:可以被視為整個道德生活的基礎。

作者:映明月 回複日期:2009-6-4 14:57:00
156#
  拜讀了,頂一下。

作者:紫雲笑塵 回複日期:2009-6-4 16:16:00
157#
  學習來了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6:20:00
158#
  反者道之動: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見,故明;不自足,故彰。
  慎終如始,終無敗事
  滌初玄覽: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尊莫先,眾聖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製,故為宗祖也。
  
  
  道者開口動舌發言之詞也。又雲道者,虛無之無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無,包羅天地,道本無形,莫之能名,無形之形,是謂真形,無象之象,是謂真象。先天地而不為長,後天地而不為老,無形而自障,無象而自立,無為而自化,故曰大道。經雲視之不見,故曰無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故為天地也。育者養也,長養陰陽故為生育也。陽者清也,上騰為天,陰者濁也,下潛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自然而生有,造化以成形,故天無精氣,無以製66月之明,地無精氣無以製山巔鎮焉,人無精氣無以製身形之存焉,故曰66月稟陰陽之所運行,故知道之無情,隨機而所化。又雲天何言哉,四時行焉,地何言哉,萬物生焉。經雲用之不可既,無情而運行66月也,66月者大道之用也。
  
  故元氣無形不可名也,經雲道隱無名,乃生於天地,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者五行之子孫也。三才者萬物之父母也,道者三才之宗祖也。故元氣清靜不可常名也。凡學道之人,且在觀宗察行,若能智性無凝可以登涉大道之徑,遊於三才之外,常人無所能知也。
  
  吾者我也,此明太上自言,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此故亦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意也。老君匠成天地,開辟乾坤,變化萬物,不言我為,緣道法自然,不能名號,一則從有入無或從無入有,隱顯無方,存亡自在。豈有常名之稱焉。故經雲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又雲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清者天也,正陽之無上騰為天,濁者地也,正陰之無下結為地。夫者發語之詞也,夫道能清能濁,能動能靜,以至大道無測,常名清濁,動靜皆為至道之用。凡學道之士,若能明動靜之無,安其位,則至道自來歸之,動靜合宜故為正色也。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於元無,元無分為二儀,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歸於至道,複於根元,非返於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歸於根本,是謂調複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雲: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歸真神,歸真神是謂返本還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聖,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升經雲:江河淮海,非欲於魚龜蛟龍,魚龜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欲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無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
  
  
  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
  
  本者元也,元者道也,道本包於元無,元無分為二儀,二儀分為三才,三才分為五行,五行化為萬物,萬物者末也。人能抱元守一歸於至道,複於根元,非返於末,末者化也,本者生也。人能歸於根本,是謂調複性命之道者也,南華真經雲:生者神凝也,死者物化也,人能歸真神,歸真神是謂返本還源不可逐物也。
  
  
  清者天之無也,濁者地之無也,皆因清濁之無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為陽,煉凡成聖,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故西升經雲:江河淮海,非欲於魚龜蛟龍,魚龜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欲於至道,至道自來歸之於人,但能守太和,元無體道合真,萬物悉皆歸耳。
  
  
  神者妙而不測謂之神,心者神也,神者心也,心擾則神動,神動則心浮,心浮則欲生,欲生則傷神,傷神則失道,人能調伏其心,內安其神,外除其欲,則自然清靜,
  道德經》五千字,字字千金,實難取舍。
  道家經典: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上善若水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心,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治大國,若烹小鮮。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天生了人,暢行於世,人,至尊。
  人為貴,還需行天道。
  此二者,一也。
  β
  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即為 天人,求道事 行天道,勇行之。
  勇者自在其道也。
  或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γ
  夫哀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貴、高、顯、嚴、名、利六者,勃誌也;
  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
  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
  
  
  所誒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道家語錄可以說是中國最優秀的,甚至說其思想是世界哲學的支柱之一。
  但問題是,太簡單了。
  簡單的讓人誤會 妙而不謂之【博客轉摘】

作者:傻小子郭靖 回複日期:2009-6-4 16:33:00
159#
  請問樓主煉精化氣是怎麽煉的?

作者:映明月 回複日期:2009-6-4 17:38:00
160#
  路過,過來頂一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18:32:00
161#
  發來一個寓言,大家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好好琢磨一番——  
  
  大象、獅子、駱駝決定一起進沙漠尋找其生存的空間。在進入沙漠前,天使告訴它們說,進入沙漠後,隻要一直向北走,就能找到水和食物。進入沙漠以後,它們驀然發現沙漠比它們想象的大多了,也複雜多了。最為要命的是,它們不久就失去了方向。它們不知道哪個方向是北。
  
  大象想,我如此強壯,失去方向也沒有什麽關係。隻要我朝著一個方向走下去,肯定會找到水和食物。於是,它選定了它認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進。走了三天,大象驚呆了,它發現回到了原來出發的地方。三天的時間和力氣就這樣白費了。大象氣得要死,它決定再走一次。它一再告自己不要轉彎,要向正前方走。三天過後,它發現,它竟然又重複了上一次的錯誤。大象簡直要發瘋了,它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此時,它又餓又渴,它決定休息後,再度出發。可是,接下去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結果。不久,大象就精疲力竭而死。
  
  獅子呢,它自恃奔跑得很快,便向自認為北的方向奔去。它跑得很快,它想,憑我這樣快的速度,再大的沙漠也能夠穿越。可是,它跑了幾天後卻驚異地發現,它越是向前,越是草木稀少,最後,它已經看不到任何的綠色植物了。它害怕了,決定原路返回。可是,當它原路返回的時候,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它越是向前,越是不毛之地。它左突右奔,但是都沒找到目的地。它最後絕望而死。
  
  隻有駱駝是一個智者。它走得很慢,它想,隻要找到真正向北的方向,隻要不迷路,用不了三天,一定會找到水和食物的。於是,它白天不急於趕路,而是休息。晚上,天空中掛滿了亮晶晶的星星,駱駝很容易地找到了那顆耀眼的北鬥星。每天夜裏,駱駝向北鬥星的方向慢慢地行走。白天,當它看不清北鬥星的時候,它就停下來休息。
  
  三個夜晚過去了。一天早上,駱駝猛然發現,它已經來到了水草豐美的綠洲旁。從此,駱駝就在這裏安了家,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這裏,駱駝成功的秘訣,顯然便在於它找準了前進方向。

作者:手心開出花 回複日期:2009-6-4 19:56:00
162#
  我沒好好琢磨,粗淺的看了下,然後發揮主觀能動性,覺得,走出困境需要智慧。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4 21:38:00
163#
  每個故事都有它的思想和哲理性,慢慢欣閱吧~嗬嗬

作者:zhujj1998 回複日期:2009-6-5 0:09:00
164#
  講得太好了,拜讀中,謝謝學者翰文
《道德經》
    《道德經》指《老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 厲鄉曲仁裏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其非常敬佩“文言文”。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麵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成為中國曆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漢初的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可以緩解人民的壓力,對早期中國的穩定起到過一定作用。曆史上《道德經》注者如雲,甚至有幾位皇帝都為其作注。
    唐貞觀二十一年(647),譯《道德經》為梵文,傳入東天竺;唐開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親注《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請《老子經》及老子“天尊像”歸國,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過影響。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5 10:50:00
166#
  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一。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注釋老子去國西遊,函穀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舊題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裏人,有人說又稱老聃。“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
    《道德經》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鬥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並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年》,自此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岩《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麵。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欲,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樸,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係。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鑒”,抱一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一、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複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哲學依據。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5 12:39:00
167#
  《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需要是對於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道德經有多個版本,下麵這部“《道德經》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見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殘篇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經》的不同文字風貌,備受當今多數學者的重視,後麵附帶《簡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為參考。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5 13:42:00
168#
  《道德經》解悟要點
    老子《道德經》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釋者逾七百餘種,然釋意離題萬裏者自不必說,想找到能用現代人思維來詮釋,而拋卻“道”、“規律”、“奧妙”之類語言者,卻是難事。
    本人對《道德經》並無很深入的研究,但在佛、道理論的指導下,十餘年實修有一定的心得。由於自己學醫出身,為探索佛、道原理,在醫學、哲學、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中涉獵多年(著有《心理與衰老——生命的三位一體結構及其調控機製》一書,04年5月北京中醫出版社出版),自信對佛學“佛性”、道家“道”、“無”、“內丹”的內在含義,以及“道”與“德”之間的內在聯係能夠做到明了無誤,也因此一直想翻譯《道德經》以及用現代科學解釋佛理,但一來時間關係,二來對世人會否相信信心不足,故而一直拖著。
    這次召開國際道家學術大會,善音大姐讓我寫一寫《道德經》方麵的文章,雖然自己對《道德經》涉獵不深,寫的文章也不象論文,但佛日:“唯法施功德無量”,自己也應該為《道德經》的推廣盡一份綿薄之力,並衷心地希望《道德經》能給現代人帶來福慧,同時也為大會推一點波,助一絲瀾。
    一、《道德經》總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對於這一段,曆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係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隻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並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曆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麵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隻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隻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一,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實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故前人有把經文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部分,實是很有見地。對於沒有實修過或尚未修持到練虛合道的人來說,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或者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往往隻是從字意上理解為某種規律的東西,但具體這個規律是什麽,誰都說不上來,所以千百年來,《道德經》的譯本越來越多,但是經中說些什麽人們卻越來越爭執不下。
    同樣,德經的內容就被人們說成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這倒是沒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一整套個體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一個人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麵,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幾人能解也,竟被人認為甘守柔弱、與世無爭、甘居人下,是空談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現代唯我的人們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卻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東西。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親身去修道體驗過,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東西
何為精氣神時間:2009-04-03 16:46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整體觀是祖國醫學的特點之一。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雖然帶有很強的哲理性,但是,其中的重要學說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精、氣、神是髒腑學說
     整體觀是祖國醫學的特點之一。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雖然帶有很強的哲理性,但是,其中的重要學說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精、氣、神是髒腑學說中的重要內容,它們是髒腑活動衍生的產物和能量,同時又與髒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可分離。精、氣、神三者雖各有不同之處,但實際上又是一個不可侵害的整體。有精則有神,所以積精可以全神,精傷則神無所舍。精又為氣之母,精虛則無氣,人無氣則死。精、氣、神三位一體不可分離,存則俱存,亡則俱亡。
    精是構成人體五髒六腑、筋骨皮毛等一切組織器官與營養人體的基本物質,在生理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在消耗,又不斷地得到補充和滋生,從而維持人體的生命。
    氣的含義有二:一是指流通著的微小難見物質如水穀之氣、呼吸之氣;二是指人體組織活動能力如五髒之氣、六腑之氣、經脈之氣。《靈樞•邪客篇》上說:“ 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髒六腑。”《靈樞•本髒篇》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所有這些氣均存在於體內。
   神的含義即精神、意識、知覺,它是生命活動的現象,它必須有物質基礎,這個物質基礎便是精。《靈樞•平人絕穀篇》上說:“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所以,神並不是虛無飄渺的,它必須有載體。
    精、氣、神是祖國醫學的重要學說,人的生命起源於精,生命的維持賴於氣,生命的現象乃是神。精充、氣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證;精虧、氣虛、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氣神三位一體,它是生命的基礎也是生命的現象,生命一旦結束,精氣神隨之消.
道家三十六重天
   道家三十六重天,分為六界,第一界有六重天,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有十八重天,依次是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第三界有四重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無上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羅天。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6 19:12:00
189#
  “道。” 道教經典《清靜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見,《老子》所謂“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備,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恒常存。它本無形而不可名,但卻真實存在。老子為了使人承認它、研究它、掌握它、運用它。故以“道”名。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6 20:46:00
190#
  淺談下法術神通的傳授
  有很多道友對道門的法術神通之類十分感興趣,希望得到明師指點,學會一二。這種渴望學習的心情令人感動。但我們總是說法術神通不可能隨便學到,必須要有德行的積累和心性的磨練,才有可能得到師父的傳授。
  為什麽這樣說呢?其實理由是十分簡單的。
  首先,我們既然想學法術神通,就都是相信法術神通的真實性,相信法術神通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相信法術神通是超出尋常生活的東西。既然如此,如果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學會了法術神通,他就可以輕易的利用法術神通來禍害眾生,這豈不是十分糟糕的事情嗎?祖師留下法術神通,本來是為方便開化眾生,如果為心術不正的人所得,那就與祖師的慈悲心背道而馳了。所以,有機會學到法術神通的人,都必須是有德行的好人。再者,平常人在遇到逆境的時候都容易心境不安,產生貪嗔癡等種種煩惱,並容易在這種煩惱無明的困擾中做出種種不妥的事情。所以,一個要學法術神通的人,隻是有德行的好人還不夠,他必須有心性的涵養,在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心境都能保持清靜平和,才不至於在某些逆境中濫用、誤用法術神通。這就要求想學法術神通的人必須認真磨練自己的心性。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6 21:01:00
191#
  其次,任何一個社會團體都有其存在規則,社會有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黑社會也有江湖規矩。會法術神通的人也是一個圈子,這其中必然有該圈子的規則。如果一個人不能遵循該圈子的規則,那麽必然要遭受懲罰。好比一些允許公民持有槍支的國家,也對持有資格做出嚴格的限定,對持有人進行嚴密的製約,假如一個社會槍支泛濫而無所約束,那必然造成動蕩不安的混亂狀態。法術神通這種圈子也是如此,何況其間高人比比皆是,如果違背遊戲規則,自然有人出來收拾。所以,沒有一定自我約束能力的人是不可以掌握法術神通的,不然就會自找麻煩,而且可能累及自己的眷屬和師門。
  
  
  
  再次,法術神通有時候是自找麻煩。一方麵,除了前麵說的圈子的遊戲規則之外,還可能要麵對邪道中人和精怪的幹擾,這對自己的修行非常不利。另一方麵,運用法術神通,其實就是用自己的德行與力量去改變世界。而世界本身有它的規律——或者說天道——比如因果律,個人以一己之力與天道相爭,很顯然自己處於下風,這就會極大地損耗自己的福報和功德。古來很多祖師大德不用法術神通,都有這層考慮。
  
  
  
  所以,法術神通是不可能不計較學習者的資質而公開傳授的,其基礎必然是德行的積累和心性的磨練。而即使有德行的積累和心性的磨練,也還需要遇到明師指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術神通都是小術而非大道,真正樂於學習道教的人實在是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性命修習、積行累功上,如果耽著於法術神通,最後可能成就十分微小,這就有負自己與道經師三寶的一場殊勝因緣了。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0:41:00
192#
  布道宣教-道教的信仰及教理教義
   布道宣教
    道教的發揚光大,需要走出一條更新發展的路。更新就是要重塑形象,既堅持我們固有的信仰,又倡導適合當代社會的教義內容,使之不斷豐富,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發展就是不要固步自封、滿足現狀,必須與時俱進。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出新的活力,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才不至於被煙塵埋沒,道教文化所具有的智慧光芒才能噴薄而出。
   黎遇航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0:42:00
193#
  (中國道教協會第三、四屆會長)
  
  道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禦,下至城隍、灶君,風雨雷電、山川社稷均有神靈。而道教最根本的教理教義,是 “道”和“德”。
  
  “道”在道教中是唯一的理論基礎,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這種“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無所不包和無所不在的,它是一切的開始;並認為“宇宙”是由“道”演化出來的,有了“道”才生成“宇宙”,由“宇宙”中的“元氣”構成了“天地、陰陽、四時”,由此而化生萬物。有的道書又認為:先有“元氣”,後有“宇宙”,並將“宇宙”分為“混元、洪元、太初”三個不同的大的世紀,這是依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理論而發展的。老子所說的“道”,既是指“宇宙”的本體,又是指“自然”的規律。《道德經》(二十五)所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說明“宇宙”的根源是“自然”;由自然產生宇宙之後,再由宇宙產生萬物。“道”又是指太空之“空”而言,緣它是無形無象的,故經書上說:“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德”在道經中說:它是從“道”中分化出來的,而萬物化生都必須有“德”;因為“道”是總體,“德”是個體,德是指萬物所含有的特性而言,“道”和“德”都有著共性與特性的關係。道教認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自然經》中說:“德言得者,謂得於道果。”所以道教中人一定要重視修道養德;並將“道”和“德”作為其信仰及行動的總準則,必須做到既要修道,又要積德,故“道”和“德”又是道教所說“教理、教義”中的基本原則。道教主張以“清靜”、“無為”、“柔弱”、“不爭”、“抱一”、“寡欲”等作為處事與修養之方法,也都是從“道”與“德”的基本原則中而發揮出來的。《道德經》裏所說的“上德”、“玄德”、“常德”,其含意就是:自己做了有益之事而從不居功者為“上德”,天地對萬物抱著聽其自然而不主宰者為“玄德”,能將正義之事堅持而始終不變者為“常德”。老子所說的“上德不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道教最高的“教義”。必須理解,所言“無為而無不為”,它既是“道”的本性,也是“道”的現象和所發出來的作用。
  
  “清靜”,老子認為是大自然最早的一種形態;又是指修養過程中獲得成功的一種境界;也是指他所理想的社會與領導者的一種政治風格,即是“道”的“無為而無不為”。《清靜經》中所說的“無形”、“無情”、“無名”,都是指“道”的“清靜”現象而言;道教的修養工夫,應效法其“道”的“清靜”與“常清靜”,能做到“常應常靜”,就說明已達到了“清靜”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就是“道”的“無為而無不為”。“清靜”和“無為”本是兩個相類似的概念,道書中所說的“清靜無為”,純是道教中對外聯用的一種“術語”而已。
  
  “柔弱”,老子說:“弱者道之用”,認為其“柔弱”就是“道”的作用。比如在修養方法上,要做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從物理上來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就人的生理現象而言:“人之生也柔弱,死也堅強”。老子認為:柔能克剛,弱能勝強,是以辨證方法來說明其“柔弱”的功用和“剛強”的弊害之道理。
  
  “不爭”,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又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認為:人的一切作為都應該順乎自然,要能做到:一要能利萬物;二要大公無私;三要甘處卑下;四要不與人爭;五要心胸深遠;六要言而有信;七要應時而動;八要善於治國;九要有辦事之才,這就是老子在處世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準則。(見第八章)
  
  “抱一”,《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一”是指“道”的宇宙本體所說,“抱一”是指“混然一氣”而言,是說道教最基本的修養工夫。如果這個功夫能在“靜坐”時做到“神氣混然”的境界,對於修養工夫的收益就更大了。
  
  “寡欲”,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老子認為:對於“人欲”的節製,尤其是在修養方法上,顯示的非常重要。《道德經》第四十六章中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在修養工夫上,人們能做到“寡欲”是有好處的:若能做到“無欲”為最佳。
  
  “精氣神”,曆代的道書在講修養方法上,總是離不開其“精氣神”的研究,並且認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乃是順則生人”;能把修養工夫做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便為逆則成仙。”就修養工夫而言,這“精氣神”有先天和後天之分,上乘修養工夫所講的都是“先天”,所說“元精”非交感之精,所說“元氣”非呼吸之氣,所說“元神”非思慮之神。這也是道教的重要教義之一,對願意學道的信徒們來說,是應當作認真研究的。
  
  總的說來,凡是用語言或文字來說明信仰某個宗教的理由的,其名稱為“教理”;凡是能夠根據本教中的經典著作既扼要又概括地提出幾句必須遵守的話,而作為信徒們平時在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準則,這個準則一定要同全部“教理”相符合,其名稱為“教義”。
  
  以上所述,是本人對道教的信仰以及教理教義的認識與體會,不當之處,請指正。
  
  (原載《中國道教》 1987年第1期)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2:09:00
194#
  當代道教“傳戒”儀典
    
  道教宮觀中的宗教活動,若論時間長、規模大、最隆重、最莊嚴和神秘的儀典,當數全真道宮觀中的“傳戒”與正一道宮觀中的“授錄”。這兩種儀典,一般宮觀無資格舉辦,隻有具有權威性且影響最大的十方叢林宮觀才能舉辦。這兩種儀典,都不是定期舉行,隻有在宗教條件與物質條件具備後才能發起舉辦。
   所謂“傳戒”,就是道教全真十方叢林宮觀中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律師、著名方丈,向已受“冠巾”的正式道士傳授“三壇大戒”(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受戒弟子來自三山五嶽,不拘地區,亦不拘老少(現在規定在18歲以上)。“戒律”,是以“天神”的名義規定的不可違背的道士言行、修持的準則。道教宣稱,“戒律”如同載人的舟楫。出家修道者誌在超生死,但道有真傳,法有秘授,都隻應傳給有德之善人。“戒律”能幫助修道者達到性善的境界。修道不受戒,就不能得到道法要訣的真傳,且名不得入“登真錄”。因此出家道士要受戒並持戒。
   全真道用傳戒方式教育道眾的傳統源遠流長:自元朝丘長春訂立傳戒儀範始,已有七百多年曆史。清康熙年間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雲觀多次開壇,廣度弟子。本世紀20年代白雲觀方丈陳明霜也曾開壇放戒。就全國來說,自1947年成都二仙庵放戒以來,由於戰亂等各種曆史原因,全真道中斷傳戒已近五十年。1988年11月中國道協四屆二次理事會議作出了恢複全真傳戒的決議,成立了傳戒儀典籌備小組。經過一年的籌備,於1989年11月至12月2日(即農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五)在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舉行了隆重傳戒受戒儀典(按傳統規定應為100天,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務與勞動自養,縮短為20天)。這是解放後首次傳戒,是道教宗教活動中的一件大事。由全國各地名山宮觀舉薦來白雲觀受戒的全真道士共75人,其中乾道約占60%,坤道占40%,年紀最大為75歲,最小的21歲,絕大多數是中青年道士。這次傳戒律師是受過天仙大戒的白雲觀第二十二代方丈王理仙,協助律師傳戒的八大師是:證盟大師許至有,監戒大師江誠霖,保舉大師黃宗陽,演禮大師張信益,糾儀大師李宗智,提科大師閻宗隆,登錄大師曹理義,引請大師陳宗耀。在這次傳戒盛典中,進行了迎師禮、演禮、考偈、審戒、誦皇經、禮鬥懺、學習戒條、傳授衣缽、發戒牒、普表謝神、做鐵罐施食道場,以及講授《太上感應篇》、《丘祖垂訓文》、教理教義、修持方法、重要經典等。傳戒結束後,提科大師閻興隆說:“傳戒已中斷近五十年了,如今能開壇傳戒,不但說明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真正落實;同時也說明,如今政局穩定,國泰民安。”年近古稀的受戒弟子孫真淳說:“這次傳戒,是道教一件大喜事,法統得以繼續,年輕戒兄弟多,道教後繼有人了。”傳戒盛典結束後,當時的中國道協副會長,傳戒籌備組負責人傅元天大師召集全體受戒弟子,作了以《修戒之目的和我們受戒後的努力方向》為題的演講。
  他勉勵大家今後的言行舉止都要為宮觀道眾作表率,要勤修不怠,勇猛精進,正己度人,造福社會。
   1995年11月1日至21日在四川成都青城山常道觀(天師洞)、上清宮舉辦了新中國建立以來全真派的第二次傳戒受戒活動。全國各名山宮觀的求戒弟子逾四百人。年齡最大的121歲(老道長趙永川),最小的21歲。此次傳戒的方丈大律師為“全真律壇嗣天仙正宗”第二十三代傅宗天(即傅圓天)大律師。其餘大師有:證盟大師謝宗信、保舉大師吳理衝、監戒大師曹祥貞、登錄師江至霖、韓壬泉、演禮大師田誠啟、糾儀大師周至清、引請大師黃至安、提科大師吳元真、總理大師黃信陽。受戒弟子朝真禮聖,聽諸位大師宣講經論法戒,並學習‘了教理教義、修煉方法以及宮觀管理規製。傳戒法會曆二十——天圓滿成功。經傳戒領導小組和諸位大師對受戒弟子的審核,發給了《淨戒牒》及《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守戒必持》等經書律文。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2:37:00
195#
  神修丹法基礎篇---聚靈法
  修真了道訣無多,立誌求師莫蹉跎;
  悔過遷善遠世俗,修德守德鏡勤磨;
  窮理盡性了己命,道術相扶逍遙樂;
  人若窮得此至理,萬法歸宗趨大羅。
  一 功理介紹:
   "采光聚氣法",傳統功法中稱之為:"聚靈法"。也可稱為"采光聚炁法"。這部功法是傳統修真功法中的高級有為功法,是天元神修丹法中啟靈法的重要基礎法 門,是教外別傳的秘法,是三口不言六耳不傳的寶典,不見諸丹經史籍,曆史上多為口傳麵授。本功法是一獨立的功法。也可與悔過遷善法、啟師立誌法、金光法等 法合煉。
   此功法是典型的性命雙修之法,溶修性修命於一爐,集補虧損采宇宙光氣,調動體內靈氣於一體。本法高屋建瓴的抓住了修"光"的法竅,修真所修乃三元物質,元 性的生命能源是元質性物質,"光"是高級的元質生命能,就如形體中的血液。"光"是炁的高級質性表現,把握住"光","炁"也就在其中了。"炁是命之本, 光是神之基"。 修行
   "氣"的基礎形式有純有雜,仍在三維空間世界,大都與顯態物質結合為用,大都沒有超越有形物質的束縛,所以僅修氣難入"功"之境。"光"則是具有四維空間 以上的物質特性,能獨立長存於空間,此光乃神光,雖強名光,仍難以用文字表述,而且這種光也是具備質的等級區分的,尚有更高級的"光"態物質。
   性體的培育,隻有在此光的形態下才能完成。可以說無"光"則無氣功之功,無"光"則無修真之真也。抓住了"光"的修煉則可達到綱舉目張之效應,"修習者不 可不識於此"。本法關鍵的大秘密是"光炁"的循行路線,此法的順行路線方法不見經傳不著竹帛,近代學人難知其秘。一般人隻知逆修為仙,卻不知先要順修為人 之道。丹經: "順成人,逆為仙"。這裏的"成人"實際有雙重含意,其一,生子生孫,其二,指通過修煉達到和恢複到十四歲左右的生理指標,使人趨於乾健狀態。
  xudewang.cn
  
  
   人生在世,七情六欲困擾,上耗性下損命,進道之時身體這一本錢早已虧損不堪。練功下手時不順勢而動,補虧損反而妄想逆修,哪有此本錢?哪有逆勢而動之力乎?那樣修持隻不過空轉轆轤而已,修持也頗費時日。
   探道者均熟知"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的名句,豈識"打開天門納先天,聚得天寶先為炊。"人身之氣血受地磁引力控製,受製於地必法於地,才能因 勢利導,隻有法於地才可能法於天。常人之陽氣是經督脈而降,陰中之陽循任脈而升。近代解剖生理學也證實了大腦內的腦脊液這一高級物質就是經脊髓在椎管內下 降至腰骶部的終池而循環,供給脊髓和脊神經營養物質。
   神經係統又是全身的重要主宰之一。本功法順應自然法則,契合人身之生理,順勢而動,節省念力,豈不妙乎!!本法順應自然之力和人身氣血運行規則,采聚大宇 宙之靈光真氣,回補於內,其運行路線完全符合神經係統的傳導路線,最利於調整和補充各器官各係統的虧損。神經係統在人身分布極廣無處不在,而且傳導迅速, 最易見功效,最易順勢疏通後三關。 內容來自xudewang.cn
   本法順勢而行的路徑上,順行經過大腦額葉、鬆果腺、腦垂體、夾脊內尚不知名的一腺體、腎上腺、前列腺、胸腺、甲狀腺、扁桃體腺、等幾乎全身的重要腺體。
   人體的各種腺體分泌著多種不同的激素,對維持人體的健康狀態,保持青春活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多重要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都出現萎縮,鈣化而消失功 能,修煉上乘功夫則必須將其重新激活,令其恢複功能。例如鬆果腺與天目的開啟有密切關係,但在六歲後就開始鈣化了。胸腺對人的發育和保持青春起著重要作 用,但十四歲左右就萎縮了。腦垂體和腎上腺以及前列腺等,對維持人體精力和延緩衰老,都有極重要作用,恢複起活力對於修真者來說,勢在必行。
   本法之妙,就在於以外激內,順勢而行,通過了所有這些重要而又關鍵的腺體,運用外采入內的靈光真氣對這些腺體進行衝擊,按摩、滋潤、補充、激活,令它們全部調動起來,恢複青春活力,達到補虧損之目的。分析至此,難道你不因此而為我們的祖先驕傲嗎? xudewang.cn
  采 光聚氣法,是以有為之呼吸為開關,意念為動力,光氣為運用,上丹田為倉庫的上乘妙法。此法集補虧損、設爐鼎、聚性光為一體,性命雙修,諸法並蓄。實屬功法 中的上佳之法,分析其原理,可令人拍案叫絕。以上丹田為倉庫的原理,就在於修真乃上乘之法,"貴在神修",培神必聚靈"光",無"光"則難以培煉性體,大 腦額葉乃玄府之地,通玄就必須開發此地,用大宇宙中所采之靈光真氣與體內靈氣渾然一體,儲存於此最易培育靈光,打開天目穴這一玄關之竅。萬物之變化規律都 是遵循陰動為先,陽變隨後的規律,腦為神腑,其中精華乃離中陰爻,陰陽相乘,最易陪神,抓住了腦部的修變也就打開了神修之門。
  火侯。這個火侯在第 一階段是指自身功底基礎而言,初習氣功者、無功底基礎者、身有疾病者、初習氣功的婦女等,由於這一類實修者體內陽氣不足,陰性物質較多,體內陰性全息體能 量尚盛,女性是因為其生理特性是外陰內陽等因素,這一類實修者的個體生物場不宜過早開放,以免心魔應外魔侵擾,所以就不宜任其自然進入靈動,而是要及時將 站式改為坐式,仍然堅持聚靈法的修習或加強金光法的修習,以求盡快地增陽滌陰,形成陽強陰弱之個體生物場,加上洗心、清心去欲斷妄,以求安全順利地進行修 真。有功底基礎者,在完成本功法修習基礎要求的基礎上可以進入靈動狀態,也就是順其自然,外動內靜,不要加意念控製和幹擾它。女性修煉者和體質陰盛陽弱 者,暫時不要修持靈動功(自發動)。初期的形動(靈動),說明你身體隱態生理組織結構中部分經絡阻滯,氣機受阻,自身之(初期為陰神)這位高級醫生在進行 自我調整、疏通和治療。這一階段,識神要自覺地主動地與自身之神配合,如果能掌握好此中配合的默契,則能大大加速功力上升的進程,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 一階段要注意加強煉功,每次煉功都要安采、動、靜的程序進行。采是補充、激發;(靈)動是調整,疏通;靜(坐)是消化、培育、提高,這三個環節不可偏執偏 廢,一定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copyright xudewang.cn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4:23:00
196#
  二 功法介紹
  1 .準備
  本功法之修習,應正心誠意,有條件時先清潔口、手然後依法修煉。初習 本法者,以盤腳坐姿修習為佳,可單盤、左右單盤或自然散盤。初習本法不宜用站式修習,因本功法從宇宙中攝取較強能量源,直瀉而下灌於身體之內。身體內經 絡、八脈未疏通與外界通道未敞開前,在高能量衝擊震蕩之下,容易產生明顯的靈動,而影響修習的功時,故初期以坐勢較妥。修習本功法較久,已渡過靈動期者, 或具備一定功力基礎者,可以試用站式修習本法。站、坐二式配合修習,其效更佳。在未正式進入本功法之前,可雙手掌心朝下,輕按於雙膝之上(坐式)。站式可 先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體站立。以此作為預備式。預備姿式擺好後,先進行三調,調至身姿正確,呼吸平穩,心情平靜。此程序按鬆、靜、自然的原則進行調整。
  鬆, 是指兩個方麵的放鬆. 其一為主觀意識放鬆,這是主要的放鬆環節。意識的放鬆是指:思想放鬆、精神放鬆、情緒放鬆,要求心不外想,眼不外視,耳不外聽。其二為形體放鬆,形體的放 鬆有利於意識的放鬆,意識和形體的放鬆有利於人體本體全息係統和隱態生理組織係統以及質元類物質的調動。形體放鬆是指:身體的毛發、皮膚、肌肉、筋腱放 鬆、血管、神經放鬆、骨骼塊塊放鬆、五髒六腑放鬆。後天鬆,先天動,後天鬆,易行功。應做到全身內外,形體和精神無處不鬆。鬆是入靜的基礎,修習者要認真 去體悟。 精
  靜,包括三方麵的內容,心性清靜,形體清靜,環境安靜。三者缺一不可,不然就難以達到真靜、靈靜的境界。後天靜,先天萌,真靜境,性靈通。
  自然,是指修煉時由有為階段進入無為階段的調整,是指武火修煉後的文火階段,要求呼吸自然,思想自然,形體自然,順其自然,自然而然,這樣才能充分解脫識神的束縛,進入識神和性體同步修煉的佳境。
  2 .開功
  開功手印:雙手在小腹前懸空,結成混極手印,左手掌心朝上,五指伸直,但手指微微自然彎曲,右手姿勢與左手相同,雙手相疊,男性右掌心向上相疊於左手掌背部,這種疊合應很鬆弛。左右大拇指尖微微相觸,雙側腋下注意懸空。
  意 念存想自己的整個前額骨頭揭掉,目前虛懸一輪圓月,光芒四射,存想片刻景象分明後,雙目微閉神光內視,引此圓月,透過上丹田,過泥丸穿玉枕而下,沿脊柱的 髓腔下降,至尾閭繞過肛門而到達會陰穴內的前列腺體處(注:女性無此器官,但是子宮功能是一大關鍵,此處存想火焰大致相同,隻是位置較男性升高數公分即 可。女性在煉過有為功法後,應在靜坐時默照膻中穴內有一荷花開放合攏,荷梗下通子宮處,久久行持,然後再降至下丹田收功。還有一法是:存想之竅在膻中穴內 一寸三分之地,並應存想雙乳氣化入此竅之中,抓住煉形(雙乳)這一關鍵。古經雲:子宮上一點,天目外一竅,這是女丹功之關鍵。)停住,存想在圓月光明中將 此爐中之火點燃。
  神
  
  
  存想此地一堆火焰閃閃灼灼,熱力炙人。存想片刻,複存想恥骨上臍水平線下的小腹區內有一耐高溫的坩鍋,暫時不存想鍋蓋。
  存 想分明後,意念和目力複視頭顱的前額缺如之景象,存想分明。上述過程運用自然呼吸,意念不必注意呼吸。經氣管深層上升至咽喉,上升至咽部入泥丸,注入上丹 田中。然後,再按上述過程從九霄之兜率天處存想,呼吸采聚光炁於體內,如此反複修持,二十四次呼吸為一組,修持1-----3組。如果煉靜坐時修習此法也 同時修習其他功法時,則可以口中津液滿口,吞咽滴注鍋中為度,不必再接煉此法,根據自身功底基礎和效果靈活掌握調節。
  二十四次為生發興旺之數,修 習時不要分精神去記數,隻要求暗示自己按此數行持,有此概念即可,如感覺似乎數足即轉下一組就行了,時間長短和次數的調節,以不疲勞為度,應循序漸進,不 要因貪功冒進反而弄巧成拙。此乃武火,不可過烈,避免損傷和副作用,當頭暈和頭部過熱難受時就說明火烈,應縮短時間、次數。 太上
  按此法行持,必然口中 金津玉液逐漸充滿口腔,侯其滿口急需下咽時,停止武火采煉,存想胸部和腹部相接處的橫隔變為鍋蓋,呈穹隆狀,中央有一孔,孔中一管直通咽喉。存想分明後, 將口中唾液分三次緩緩咽下,注滿管腔,然後緩緩經蓋頂的孔隙,一滴滴,曆曆分明地滴入鍋中,與鍋中氤氳光氣混溶一體。管腔中之液應分三十六滴,滴注於鍋 中,存想其過程有聲有色。滴注畢,隨著呼氣存想鍋蓋下降,嚴密地蓋在鍋口之上,鍋頂部正在丹田神穴處,管狀物消失,頂部僅有一個小圓孔,再存想自己心髒內 移出赤紅色珠丸一顆,經膻中下降,正好嵌合於鍋頂小孔上,將其孔封閉。
  聚靈法至此為一次,如單煉此法,靜坐片刻後仍可接上法行持數次。也可以在滴注後暫不降下鍋蓋封鍋,而接著繼續進行采聚之法,如接煉其它功法則應在封鍋後觀爐察火片刻再接下步功法。也可轉入收功。 修行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5:31:00
197#
  3.收功:
  鬆開所結之手印訣目,雙手掌在胸前合攏,成合掌式,指尖朝前上方,心頌默念真言曰:
  叩謝師恩,助我修真,靈光元神,
  速歸吾身,神歸炁穴,五髒玄明。
  此口訣在心中默頌三次,然後接行下麵收功動作:
  頌 畢,存想自己在無邊無崖的大圓形靈氣場中央,此球包容了太陽係甚至銀河係。存想此球隨著深吸氣,迅速收縮變小向下丹田之中縮聚,與此同時,雙手向兩側上方 伸展開來,掌心斜向內上相對,如舉手狀。隨著深吸氣和光氣的聚合而緩緩向胸前合攏,下降,最後合掌於胸前成合掌十字手。如此向下丹田反複收聚靈光真氣7 次或9次,女性收聚6次或8次,呼氣時丹田大放光明。繼而雙手擦掌至有熱感後幹洗麵部、揉擦雙耳、風池、大椎,再以雙手握成空拳,用手背擦兩腎區,接著雙 手在腹部臍門處疊放,男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捫住肚臍(女性相反),睜開眼睛,收功過程完畢。 精
  附注:采光聚炁法是用"間歇呼吸法",是武火呼吸法,"間歇呼吸法"也可用於胎息、真息勾引法之中,用於靜坐剛開始時或靜坐中雜念叢生時。
  此呼吸法呼吸的頻率要求細、勻、慢、深、長,呼吸的模式是吸---停----呼的節律。呼吸節律的長短要求,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練習的第一周按照吸氣四秒鍾,閉氣三秒鍾,呼氣三秒鍾的節律進行;第二周按吸氣五秒,閉氣四秒,呼氣三秒的節律練習,第三周按吸氣六秒,閉氣六秒,呼氣四秒的節律練習。
  以後逐漸增加吸氣和閉氣的時間,達到入多出少,以延長閉氣時間為主.每星期隻可調整1---2秒鍾左右,萬勿操之過急以免產生憋氣和耳鳴,眩暈、出汗、大便溏稀等現象。循序漸進地調煉,調整至每分鍾隻呼吸一次即算功成。
  此 呼吸法對外氣的引入或內氣的儲存調動都有較好的效果,但由於這一方法是後天有為之法,如何使它符合自身內環境和科學地掌握進度,使它高效率地發揮作用,就 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掌握好進度和火侯。每次練習應控製在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鍾,不宜操練世間過長,短則數分鍾,在靜坐的清除雜念過程中使用時尤 其如此。專門練習此法時可稍長一點時間。自行靈活掌握和調整,不急不躁,不鬆不馳,循序漸進。
  畜德網,虛德
  
  此呼吸法運用時使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氣時腹部肌肉緩緩收縮腹部下陷,胸腔充分擴張。呼氣時腹部肌肉緩緩放鬆。
  此 呼吸法吸氣時會陰部肌肉應微微收縮,如忍大便狀,使會陰三角區獲得氣機調整,產生內熱,有助於屆時下玄關的開啟。呼氣是緩緩放鬆。這一點非常關鍵和重要, 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行持才能產生整體效應。 初習聚靈法者可先不要一下手就存想意念活動,而是在熟練此呼吸法的基礎上再加入上麵的意念活動兩法融合在一起發揮最佳效果。

作者:liy031214 回複日期:2009-6-7 15:35:00
198#
  
  現在我每日就在練習打坐每次半小時
  腿那個麻呀~~~~~~~~~ 
  每次打坐時聽梵唱~~~~~`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7:44:00
199#
  道教修持與現代生活
  王光德
  
    道教從祖天師張道陵肇始之初,就是一個社會實體,以黃老道、方仙道的理論為導向,冠以祭拜、規戒、科事、法懺等形式,外求仙境、仙方、仙藥,內修道、修德、修性命,強調事生為本.事死為末。出世入世,長生久視,成仙得道為根本信仰。道教徒在修煉中把“道”的追求,分為三個時期。
  
    一、入山入洞悟玄機
  
    修仙者入山入洞,唯恐山不大,唯恐林不密,尋求清靜之地,以求與世隔絕,避世俗之人而獨善其身。武當山有副對聯是講玄武修道的:“去皇宮而岩穴,木石居,鹿豕遊,因做這超前軼後事業;屏紅塵以悟道,機神靜,元真覺,才成此極天蟠地文章”。這個時期應源於秦漢的神仙追求,仙是不死的,是由人修煉而成的。“若夫仙人,以藥物養生,以術數延命,使內疾不生,外患不入,雖久視不死,而舊生不改,苟有其道,無以為難也”①,就是修煉之人,遵照修煉方法。行氣服藥,守靜踵息,存想守…,吐納導引,緣督胎息。辟穀煉丹等方術,是可以長生不老、形骸永存,仙道成矣。由於這種導向,遁入山林於寂靜處潛心悟道,或追求神仙幻境,山中昆侖和海上蓬萊是理想的神仙洞府,陸地如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山海經•西山經》既:“又西三百五十裏,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
  
    屈原《九章》吟道:“駕青虯兮驂白螭,吾與重華遊兮瑤之甫。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反映當時神聖至真逍遙自在,神通廣大,不食人間煙火,“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天上人間,來去自由”。《山海經》說:丹水出焉,西流注入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女。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山之玉榮而投入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莊子在《逍遙遊》中描述那個時期的人們心目中神仙形象和本領是:“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既有理想的神仙境地,就有許多追求之人,他們要掙脫自然和神仙的束縛,突破生死大限,與天地比壽,與萬物為一。神仙思想意味著通過個體的奮鬥,尋求“不死”之方,是完全可以達到長生久視的。
  
    神仙家的興起對巫祝文化衝擊,是“巫者事鬼神禱解以治病請福”的曆史走向衰落,是中國古代宗教觀念經曆了一次革命,也是政治思想一大變革,如《禮記•表記》中“尊神率民以事神”。由天人不相通的時代,變為通過“修煉”可養生療病,也使醫學從巫術中解脫出來。神仙家出於修仙成真的特需,或於山或於洞,修煉中側重於導引行氣、吐納、服食類的方法達到健身治病的功效和養生延年、長生久視的目的。當然由先秦的神仙家、秦漢的方仙道、黃老道的神道活動,到東漢道教興起,修煉成仙,是整個道教的核心教義。

作者:shanhewanduo 回複日期:2009-6-7 17:58:00
200#
  逆腹式呼吸法以前在《自然之子》書中看到過。聽說很深。


作者:shanhewanduo 回複日期:2009-6-7 18:02:00
201#
  樓主,我覺得你講的觀想太多了,會不會影響我們這些初學的,使心靜不下來啊,又要觀想,又要觀察呼吸,有點難度啊。

作者:shanhewanduo 回複日期:2009-6-7 18:06:00
202#
  聽過武當有“鬆,靜,柔,緩,圓,虛,合”七字訣。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9:02:00
203#
  二、住宮住觀,弘揚道法
  
    我國獨有的求長生的神仙信仰,為西漢末東漢初產生的道教所繼承,並成為道教徒的最終信仰。道教誕生後就是一個社會實體,是道家學派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者,有組織,有規模,有固定地方進行全麵係統的研究“長壽”之法,在探索與實踐中,構成了係統的益壽延年的人體科學體係,在較為固定環境的宮觀內進行多元化的修煉。
  
    東漢順帝時(126—144)張道陵於四川鶴鳴山創立五鬥米道(天師道),著道書二十四篇,並以鶴鳴山為中心設二十四治,以陽平治為天師總部。傳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為教主,尊稱為太上老君。張天師孫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權後,注《老子》五千文為定本,後稱《老子想爾注》,為主要秘典。要求道徒信道必須奉行道戒,煉養要積善成功,積精成神。道教初創,雖然組織機構簡單,甚至經濟與法律鬆散,修煉方法講黃赤之道(男女合氣之術),但因有其嚴格的道教信仰,認為“行其道,於己可獲仙壽,於國則可致太平”。《想爾注》中說,修道必須行善事,積功德,“天地像道,仁於諸善,不仁於諸惡”,“心為諸惡,道去囊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早期道教的這一精神,對地方社會安定、生產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使道教有了發展。魏晉六朝天師道由北向南傳播,道教著名人物葛洪跋山涉水萬裏,博覽經史萬卷,著《抱樸子》,其內篇是道教史上一部比較完整的理論體係和多種方術的包羅萬象的重要著作,為道教理論的係統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後確立了以金丹道為中心的神仙理論體係,使符篆派為主的天師道向義理化方麵進行演變,並有重大發展。當時鮑靚傳《三皇經》係,魏華存為第一代傳人的《上清經》係產生,葛洪重孫葛巢甫傳《靈寶經》係的興起,是道教逐步向上層統治者靠攏,得到了士族階層的信仰與支持的結果,道教也更加注重煉養,宗教形式也日趨向齋醮禮儀義理化方麵發展。由於佛教東傳,其組織形式及佛經逐漸引進的影響,道教亦需要自文其教,維護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就必須改革一些不利於發展的弊端,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以清廉為本,貫以儒佛禮儀,強調通過養生修煉達到長生不老。把符篆、召神劾鬼、齋戒沐浴、金丹燒煉形成有規矩的科儀規誡,約製道徒身心,規範禮儀,誦經禮懺,用音樂伴奏,使道教從組織到教義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受到官方重視,與皇權結合,一度在北魏成為國教。
  
  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祖述三張、弘衍二葛”,繼承發揚道教義理,整理道典得“上清”、“靈寶”、“三皇”經法,對新出道書進行鑒別,將道教經書分為“三洞”,著錄一千二百二十八卷,並編著道教儀範等書百餘卷,擴充道教儀典,立道服之號,為道教教理、科儀的統一奠定了基礎。最早為道教建立了道館,設立了館主,製定管理製度,出家道士集體生活,並有等級區別。道館在隋唐後稱為觀、宮。宮觀確立之後,一直沿襲到近代。
  
    上清派傳人陶弘景開創茅山宗,“不僅重齋儀,更重燒煉黃白及醫藥服餌”,主張三教合流,撰《真靈位業圖》完善道教神仙譜係,進一步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統一和係統化。
  
    道教的發展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係。漢末到南北朝道教在民間傳承,由於著名道教人物對道教的不斷改革,完善理義,演變到逐漸依附於封建帝王,成為官方宗教,因此道教的發展同執政者的扶植分不開。封建統治者為自己地位的鞏固,養生延年,長生成仙,而倡導符籙法術,祈福禳災,修道持戒,勸善懲惡,無為而治,造成道教在兩千年間有興有衰。但道教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人才,除前所述六朝之前著名道教振興者外,隋唐崇道以崇奉老子為核心,唐初及唐玄宗時期,利用《道德經》清靜無為思想治理國家,尊老子為聖祖,並冊封為“玄元皇帝”。唐朝三百年間,道教居三教之首,定為國教。道教在唐代得到全麵發展,出現繁榮的盛況。道教經籍,經戒法籙日益豐富,道教科儀經杜光庭天師係統的整理更趨完備,至今科儀法事活動仍以此為準。南北朝道教宮觀製度形成後,到唐代道教宮觀遍及全國,而且建築規模宏大富麗,道教藝術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無論道教如何發展,其煉養仍是以成仙為其宗旨。
  
    兩宋以後至元明清,道教宗派林立,北宋以前還注重以道法為主體的修煉,南宋後全真道的興起,使道教的發展和修煉各具特色。以內丹修煉為主線,分析生命的由來,力爭“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掌握生命之長短。
  
    總括道教的發展,道教徒終生奮鬥無外乎求長生之道,圍繞這個主題,諸仙賢從先秦抱元守一,黃老清靜無為,陰陽五行,《參同契》、《抱樸子》、《黃庭經》、《陰符經》,改革黃赤之說,以培補天元之陽氣,煉精化氣,煉神還虛,乃至修性修命,玄關一竅,天人合一,口口相傳不記文字。總之,明理見性,虔心悟道而成真。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19:48:00
204#
  頂下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19:49:00
205#
  三、應世順變,上乘功法
  
    出世入世、順世應變,是修煉者的上乘功法。
  
    道教仙輩警句,一期修煉入山入洞成地仙,僅度己而沒度人;二期修煉住宮住觀成神仙,度已亦度人;三期修煉在世間,功果圓滿為大羅金仙,功在人間,否則,坐破鋪毯也枉然。這幾句話的精神概括了修道必須修德,道靠德培。
  
    道教尊老子為教主,奉為太上老君,是無世不存的最高尊神,把《道德經》視為最主要的經典。《道德經》的基本思想是“道”與“德”。“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道的化身,《老子想爾注》中說:“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道教徒認為“道”是社會人生的最高境界,道超越時空永遠存在,在天地萬物中又具有現實品格,通過修道的多元化努力,促進社會道德修養,改造失道的社會人生,使人類生活與行為臻於大道。《道德經》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萬事萬物保持正常的生命形態,有著無限生機。道教重生貴生的積極精神既是道教修煉的核心,也影響著社會上相當大一部分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對社會產生直接的、重要的影響。
  
    當前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體現《老子》的自然無為精神。社會生產力發展了,“供”與“求”產生了矛盾,計劃經濟不適應社會,背離自然之道,扼製社會所求,阻礙生產產力的發展,使經濟發展受阻和停滯。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整個國際社會經濟按其自然本性而運動的結果。也就是老子所說“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②的原則。
  當今社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金錢是社會流通領域很重要的東西,沒錢,生產不能發展,人們生活所需的物品不能購進,商品不能流通。但有那麽些人金錢崇拜,為了賺錢,喪失道德,良知泯滅,沒有廉恥,物欲橫流,犯罪日增,生態日損,諸惡皆做。麵對這種社會現象,一個道教徒應以道的倫理道德觀,首先束縛自己,修持正心。對那些在迷途路上彷徨的人,需要大道指引。“道者導也,所以導萬物也”,凡願意探索正路者,大道能夠告訴他,光明的前途在哪裏。
  
    道教最重視倫理道德修養,“天道承負”,要求信教者廣行善事,積功累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否則善惡到頭終有報。《抱樸於•對俗》中說到:“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能長生也。行惡事大者,司命奪紀,小過奪算,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求天仙立千二百善……,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總之信道與否,關係生前死後的福禍,凡有利於人類社會進步、生物的發展皆為善,符合倫理綱常者謂之善,否則為惡,要遭報應,落入陰曹地府受罰。《太平經》說:如果“子不孝,則不能盡力養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敬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償有餘責於地下”。道教在近兩千年的發展實踐中,把倫理道德與承負說聯係起來,遵守道德規範,刊印和宣傳道書、善書。《太上感應篇》、《太微仙君功過格》、《道門科範大全集》、《玄天上帝報父母恩重經》、《十戒功過格》、《關聖帝君覺世經》這些善書告誡人們:積德修行人道,人道修正,方能修仙道,《淨明忠孝全書》中說“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修人道就是修心,是精神修養,也就是人的思想提高升華。道教講性命雙修,重陽祖師在《立教十五論》中,“性者神也,命者氣也”,伍守陽注雲:“修仙者必用精氣神三寶,此言隻神氣二者,以精在氣中,精氣本是一個也”③。可見性命雙修就是養神煉氣。王重陽祖師說:“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矣。”④就是得道的人,不一定是長壽的人,但他的修為,積功累德,為國建功立業,為教著書立說,國家興旺發達,道教亦興旺,王重陽祖師年僅五十七歲,但創全真教,使道教迅速發展,而成為一代宗師,其弟子丘長春,貴為國師,創七十二叢林,道觀普及全國,故有龍門派半邊天之說,現全國各縣皆有他們的祀奉宮觀,再傳弟子何至千萬。丘長春祖師說:“吾宗所以不言長生,非不長生,超之也”⑤。正如在《淨明四規明鑒經》中所述:“尚士學道,忠孝以立本也……,忠孝之道,非必長生,而長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於仙班,謂之長生。”《性命圭旨•生死說》雲:“死而去者,僅僅形骸耳,而我之真性命則通晝夜,配天地,徹古今者,何嚐少有泯滅。”上述諸真聖人之語,死者為假體,真性則長存不死,是永恒的,是心靈境界的提高,也就超生死了。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20:21:00
206#
  在現實社會中,已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的宮觀中有數以萬計之道教徒,分布於全國各地,很多著名宮觀坐落在風景名勝區內和大都市中,我們每個教徒如何遵循教主的教導,行不言之教化,倡導每個教徒都是一個好公民的修為,“積德修形為修道之要務,倘若離德以言道,便是旁門左道,修道者當以道德為重,自有節操”。如何建功積德?我們必須有較強的順世應變的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不斷修改,充實教義的內容,更新其方式、方法。道教自古就有其融合性和包容性,當今現代科學文明在大力發展,我們的傳統優秀文化要保護,要繼承。幾千年外丹黃白之術,需要化學實驗、科學檢驗,符籙法術,齋醮需實踐和靈感來體驗,內丹修煉不僅對現有資料進行有據的分析,還要請名師指點。內丹學是道教徒長生久視,神仙思想奮鬥的最終目標,是道德修持的結晶體,也是人體生命學者苦苦追求所需要獲得的科學的依據。這些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是我們現代道教所要做出的貢獻。
  
    道教是由宗教信仰、道教經典、教團組織構成的社會實體,“人能弘道,道亦載人”,每個教團每個道教徒都在社會實際中生活,我們必須與社會方方麵麵相適應,遵紀守法,要有牢固的公民意識。學法、懂法、維護法的尊嚴,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並利用道教的倫理道德為社會主義服務;提高道德思想,發揚優良傳統,製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製度,樹立新道風。一個地方宗教組織有沒有與社會相適應的活力,關鍵是組織團結性、公正性、政策水平、文化水平、道學水平,必須要有整體的素質。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一輩教徒逐步減少,培養年青一代道教徒,是整個道教的當務之急。知賢善用,老一輩大膽起用年青教徒接班,是道教的發展所必須的。維護道教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條件,決定道教活動場所的主管權,是道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必要條件,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的管理,使教徒服務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審時度勢,道教與社會各方麵相協調、相適應,才能順利地傳承與發展,才能完成畢生修道大業。
  
    ①《抱樸子•論仙》
  
    ②《道德經》六十四章
  
    ③《天仙正理直論•本序》注
  
    ④《重陽立教十五論》
  
    ⑤《丘祖語錄》
  
    (作者:原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
  
    (原載葉至明主編《道教與人生》)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20:36:00
207#
  翰文 20:23:34
  藏傳“八大教派”的介紹
  翰文 20:23:41
  寧瑪派、噶當派(和其後發展在的格魯派)、薩迦派、瑪巴噶舉派、香巴噶舉、施身法之希解派、覺竹派(時輪金剛六支之傳承覺囊派是其分支之一)、鄔金念竹(即由鄔金巴尊者所創的念竹派)等傳承。這些新、舊教派的傳承,通稱為“八大教派”(八大修道車乘)。有關利美運動的傳承就是藏傳“八大教派”的和合傳承。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20:54:00
208#
  樓主,那個采光聚氣法是青龍山人玄靈修真裏的吧!這隻是個輔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樓主能不能給個好點的溫和點的築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築基功法(隻是建議,如果不便就表公開)。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20:57:00
209#
  樓主,那個采光聚氣法是青龍山人玄靈修真裏的吧!這隻是個輔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樓主能不能給個好點的溫和點的築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築基功法(隻是建議,如果不便就表公開)。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20:59:00
210#
  樓主,那個采光聚氣法是青龍山人玄靈修真裏的吧!這隻是個輔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樓主能不能給個好點的溫和點的築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築基功法(隻是建議,如果不便就表公開)。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21:00:00
211#
  樓主,那個采光聚氣法是青龍山人玄靈修真裏的吧!這隻是個輔助功法,而且是武火功,太猛了容易出偏,大家要小心!樓主能不能給個好點的溫和點的築基功法?比如你以前用的築基功法(隻是建議,如果不便就表公開)。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雲山睡鬆濤 回複日期:2009-6-7 21:13:00
212#
  暈~刷新了幾下全上去了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21:21:00
213#
  簡單的築基功法我上麵說了呀,也在群裏說了。
  下麵發的這些文章隻是個人喜歡發上來讓大家看看的---
  悟性極高的人,或者道修修為好的話,旁邊有人指點也可修。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21:38:00
215#
  翰文 20:40:39
  一個人進入欲界未到地定後
  翰文 20:40:47
  繼續修出離欲界心
  翰文20:40:54
  定力越來越深,
  翰文20:41:00
  有八種不同的感覺
  翰文 20:41:05
  冷、暖、動、癢、澀、滑、輕、重
  翰文 20:41:15
  感覺到身體動起來。
  翰文 20:41:22
  心已離欲界,那就要進入初禪了。
  翰文20:41:32
  坐禪相當久後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覺到身體不見了;
  翰文 20:41:39
  感受到很舒服寧靜。
  _亂⒎八糟!20:41:47
  請問
  翰文 20:41:47
  不再貪財、色、名、食、睡。
  _亂⒎八糟! 20:41:52
  我有疑問
  翰文 20:41:58
  能除掉貪、瞋、癡
  翰文 20:42:19
  初禪的時候,身體會有很舒服的感覺,
  翰文 20:42:25
  稱為“離生喜樂
  翰文 20:42:31
  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動
  翰文20:42:36
  心靜如水,
  翰文 20:42:44
  不起語言的分別,
  翰文20:42:57
  是舍離欲界而快樂,
  翰文 20:43:06
  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樂”
  翰文 20:43:12
  三禪之樂稱為“離喜妙樂”
  翰文 20:43:18
  經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翰文20:43:24
  以真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真相,
  翰文20:43:31
  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
  翰文 20:43:39
  繼續修下去連快樂都要舍離
  翰文 20:43:47
  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
  翰文20:43:58
  立刻就能夠修成五神通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7 21:57:00
216#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
  休息時要開心,工作時要努力。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9:27:00
217#
  二、《道德經》的道經部分
    除總論部分外,《道德經》中論道的還包括:第四章中關鍵的一句是“和其光,同其塵”;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十章“載營魄抱一,有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十四章是對修道者色、聲、觸、意等方麵的一些要求;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第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等等。
    三、有關《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如果理解了這一點,我想對《道德經》的內容也就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所以也沒有必要一一地去解釋,各人可以有各人不同的見解,很多地方在當今社會裏可能也應修改,但無論如何,一定要通過實修,才能體會到修德與修道的內在聯係,因此,這篇文章也就寫這些吧。
    《道德經》有很多人想從他裏麵學習到什麽修真的方法什麽的,其實不全真但也不全假。《道德經》其實是一本修心的一個材料,讓你保持心態的平和,看事的方法等。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9:55:00
218#
  
  《道德經》通行本(王弼本)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 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四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第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用。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0:38:00
219#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欲)異於人,而貴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作者:映明月 回複日期:2009-6-8 11:07:00
220#
  過來頂一下---嗬嗬

作者:我也是個甄士隱 回複日期:2009-6-8 11:15:00
221#
  樓主也是道中人!幸會!
  看了樓主對西遊的解釋,冒昧問下,樓主可認識李安綱老師?看其《西遊記奧義書》後,很受啟發。不過還沒看完。
  我曾練過內丹,但因無師,有些問題無法解決,就放下了。
  我看了部分《鍾呂傳道集》,鍾呂二仙的方法還是很普遍的!
  
  這樣的帖子,不要以人氣為是,能萬裏挑一,找到同道中人,獲莫大焉!

作者:我也是個甄士隱 回複日期:2009-6-8 11:20:00
222#
  探討下:樓主曾說青年人不必築基,直練練氣化神,怕是不妥。因為有些青年人已是漏體。所以竊以為,以不漏為要!年齡來說,怕是十歲前才保險些。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2:22:00
223#
  1你好我也是個甄士隱----我不了解李安綱老師,也沒看過李安綱老師寫的書。
  2我在前頁已經寫過,不知道我也是個甄士隱仔細看沒有,看來我也是個甄士隱對道修很是喜歡~我也很喜歡結交道修的朋友【握手】。希望加群大家對道修暢所欲言吧~嗬嗬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2:33:00
224#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樸散則為器,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誌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2:48:00
225#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穀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人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作者:柳思霏 回複日期:2009-6-8 13:15:00
226#
  mark下,瞅個時間慢慢瞧

手機上掌中天涯發帖回帖雙倍積分:wap.tianya.cn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3:42:00
228#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人軍不被甲兵;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為而不有。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誇盜。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人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不慎終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複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4:08:00
229#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4:59:00
230#
  三十六計簡介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度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裏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作者:楊南柯,秦朝鹹陽人。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係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辟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5:01:00
231#
  三十六計是我喜歡的一本書,我把它發上來,希望大家也喜歡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5:03:00
232#
  總說
    【原典】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①,術中有數。陰陽燮理②,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③。
    【注釋】
    ①數中有數:數目裏包含著謀略。
    ②陰陽燮理:陰陽相互協調的道理。
    ③計不可設,設則不中:時機不能過分完備,過分完備就會貽誤戰機。
    解語重數不重理。蓋裏,術語自明;而數,則在言外。若徒知術之為術,而不知術中有數,則數多不應。且詭謀權術,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內。倘事出不經,則詭異立見,詫事惑俗,而機謀泄矣。或曰,在三十六計中,每六計成為一套,第一套為勝戰計;第二套為敵戰計;第三套為攻戰計;第四套為混戰計;第五套為並戰計;第六套為敗戰計。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5:04:00
233#
  
  第一套 勝戰計
    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之計謀。君禦臣、大國禦小國之術也。亢龍有悔。
    第一計 瞞天過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麽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原典】
    備周則意怠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②。太陽,太陰③。
    【注釋】
    ①備周則意怠: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鬥誌鬆懈,削弱戰力。
    ②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其思想籠罩著大千宇宙、細末塵埃,並影響到意識形態的一切領域。陰陽學說是把宇宙萬物作為對立的統一體來看待,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思想。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過,但作為陰氣、陽氣的陰陽學說,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國人老子所倡導,並非《易經》提出。此計中所講的陰指機密、隱蔽;陽,指公開、暴露。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在兵法上是說秘計往往隱藏於公開的事物裏,而不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麵上。
    ③太陽,太陰:太,極,極大。此句指非常公開的事物裏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計謀。
    【釋義】
    防備得周全時,更容易麻痹大意;習以為常的事,也常會失去警戒。秘密常潛藏在公開的事物裏,並非存在於公開暴露的事物之外。公開暴露的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形成了最隱秘的潛藏狀態。
    【淺解】
    所謂瞞天過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偽裝的手段迷惑、欺騙對方,使對方放鬆戒備,然後突然行動,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
    【按語】
    陰謀作為,不能於背時秘處行之。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如: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先是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際,必集曆陽,大列旗幟,營幕蔽野。陳人以為大兵至,悉發國中士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眾複散,後以為常,不複設備,及若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因襲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瞞天過海”之謀略決不可以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或者諸如夜中行竊、拖人衣裘、僻處謀命之類等同,也決不是謀略之士所應當做的事情。雖然,這兩種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其動機、性質、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為一談。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製勝。
    【探源】
    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禦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隻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 過海之計,四下麵麵相覷。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帝大喜,便率百官隨這豪 民來到海邊。隻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內更是繡幔彩錦,茵褥鋪地。百官進酒, 宴飲甚樂。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良久不止。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 看愕然。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裏是什麽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來這豪民是新招壯士 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 用來作戰役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曆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麵戰。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一帶)。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6:27:00
234#
  道教東方長樂世界(淨土)
   高雄道德院住持 翁太明撰述
  
   道教為中國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遠流長,雖自漢始,然開道垂統,承先啟後,上成千代之統,下通萬事之變,窮源肇始自羲黃,集大成於老子,道尊而貴德,利物濟人。大道始自無極無始,垂象於太極太一,由一生二,二生三,複從三化育萬物,生生不息,本自然之妙理,陰陽合德,無為而無不為,無生而無不生,無有而無不有,通造化之奧妙,與天合一,與虛渾一,為全真境界,以淨化世人,聖化世界為究極目的。故在道教三官感應妙經言,東極天界救苦門庭有一長樂世界,隻有天堂無地獄,此救苦地上乃是好修行之處,能使人出離地獄,免遭四生六道輪回生死,永離苦難,徑往人天,超生淨土,快樂無量,一去一來無掛無礙,此即是我道教所言東方長樂淨土---東極妙嚴宮。
  
   佛經中佛祖曾言,十方皆有極樂淨土,佛教因屬西方庚辛金之教,特別強調西方極樂世界。我道教屬東方甲乙木之教,故特別強調東方長生極樂淨土。俗語言:〔日出東方,日落西方。〕故我東方長生淨土法門專司度生又度死之救度工作,乃是在世信仰求精神寄托之最佳法門,亦是百歲後求靈魂往生長樂淨土之最佳法門。許多外教人
  及我道教人士對道教沒有深入了解,謂我道信仰大都隻求在世感應保庇之現實宗教,信仰者百歲之後靈魂沒有寄托之處,乃因其不知我道教有一方便接引之淨土法門。
  
  此法門在我們道教道藏經中即有詳細之記載。
  
   現在工業社會是人生活大多緊張忙碌,想要抽出很多時間來修持是很困難的,尤其想要修至大羅天仙,成仙得道,更是談何容易。然人生百歲,一晃即過,一但過世靈魂則隨業緣去四生六道輪回,流浪生死。佛教今日之興盛乃因其有一方便之西方極樂淨土法門,可接引眾生。基督教則能度人之天堂與上帝同在,我道教在三官感應妙經,及太乙救苦護身妙經中,即有記載,我東極長樂界救苦門庭,即是我道教淨土,修此法門乃是太一(乙)法門,在世有修持此一太乙法門,有信仰太乙,思念太乙,一但百歲則感應道交,隨即被接引至東極妙嚴宮,受蓮花化身,以蓮花為父母,以蓮花為體,可在那兒再修持上去,以九色蓮花座定品位,由下品修至中品ˋ上品,再近一層修至大羅天仙之果位。
  
   試看我道藏三洞四輔十二部經中,每言到接引ˋ拔度ˋ超渡之事皆要仰仗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因他是元始祖旡所妙化之九陽之精,故元始天尊謂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可說得到並具有最無上之道心,其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最能代表道之真心,真慈真仁,以大慈悲心ˋ平等心來救度眾生得以離苦得樂,令他們凡有所求,必能如願,如求健康長壽,得健康長壽,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福得福,求定得定,求道得道,求仙得仙,求度得度,隻求你能招牛?賾徐`驗。太乙救苦天尊因係無上道果之應化身,具有大自在神通力,無量大智慧力,能為人破厄破難ˋ破邪破魔ˋ並能為人解除一切病苦,故有太乙醫王之稱號。在天則稱太乙福神,在世稱為大慈仁者,在地獄稱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稱為獅子明王,在水府稱為洞淵帝君。因其具有廣大神通力,十方救苦天尊及十殿冥王皆其所化,故可自由出入遨遊天上人間地府水府,凡舉一切度生度死之救度工作其皆能為,隻要尋聲即隨機赴感,故又尊稱〔太乙尋聲救苦天尊〕。
  
   大太一即太一,又稱元始祖旡,玄元一旡,乃無極之先,萬物之根源,靜為無極,動為太極,故物物含有此太乙之旡又稱太乙含真旡,簡稱物物一太極。一能通天透地,舉凡無極界,太極界,三千大千世界,水府,地獄無處不到,既能貫徹萬物萬象萬事,亦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原動力。
  
   太乙救苦天尊即是太始太乙玄元一旡之妙化,因見眾生受苦輪回報對無了時,特具大慈仁心在元始天尊前發清靜心,廣大願,謹遵元始教旨,普渡群生離苦得樂,隻要眾生持念,思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自然以心印心與太乙道力相印,即時感應,始萬邪不入,萬禍不侵,萬難不生,誦之萬遍,福祿綿延,吉祥萃泰,壽命永保遐年。
  
  在世能抱自己之一與太乙救苦天尊之一相印,即能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清靜無染,因心淨而國土淨。臨終前不忘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則即時被接引往生東極長樂世界——東極妙嚴宮,永脫生死輪回之苦。身為道教神職人員,道教教徒,道教信徒的我們,能不知道我們道教這一偉大的淨土法門嗎?

作者:7288023 回複日期:2009-6-8 17:17:00
235#
  天地萬物 皆有其相 是故說 無我相 無人相 無壽者相 無眾生相 即達光明..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18:25:00
236#
  春分時節的養生之道
  
  地球每365天5時48分46秒,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每24小時還要自轉一次。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麵同赤道麵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在北緯23.5度時,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在南緯23.5度時稱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經到了夏、冬兩季的中間了。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了,這也就到了春、秋兩季的中間,這兩天白晝和黑夜一樣長。“四時八節”,在二十四節氣裏,春分是八個基本節氣之一。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曆書中記載“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
   春分後,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農諺。我國各地氣溫則繼續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這段時期上升得快。有利於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植樹造林也非常適宜。但是,春分前後常常有一次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氣溫顯著下降,最低氣溫可低至5℃以下。有時還有小股冷空氣接踵而至,形成持續數天低溫陰雨,對農業生產不利。根據這個特點,應充分利用 天氣預報,抓住冷尾暖頭適時播種。  
   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同時就一年來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寒暑平”。春分這天太陽正當赤道上方,它將自己的光一絲不苟地均分給了地球南北。人們平日常說:像法律一樣公正。實際就此與春分或秋分相比,這是個並不十分恰當的比喻(因為法律最終都要通過法官體現)。在春分前後,如果你早晨散步稍加留意,發覺太陽是從正東升起的。過了春分,“幽晦不明,天之所閉”的北方人民便明顯感到,太陽一天天近了。
    天氣盡管大風已息,氣溫回升,但仍有料峭的寒意。與驚蟄對照,春分最大的物候變化是:柳葉完全舒展開了,它們使令人欣悅的新綠由地麵漫延上了空間;而另外一個鮮明變化,即如果到山前去,你可以看到盛開的總與女人或女人容貌關聯的桃花。
    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各地農諺對春分有不同的說法:山東有諺語“春分日植樹木,是日晴,則萬物不成”;湖北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廣東有諺語“春分在前,鬥米鬥錢”。歐陽修對春分也曾有過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氣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時節,我國的台灣省更是蘭花盛開的時候。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斯大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對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麵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養生中如何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機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這一有機的整體始終保持一種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0:35:00
237#
  道士稱謂的解釋
  道士的稱謂
    道士之名源於戰國、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較晚至今,則分別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別出家道士。
    在曆史上,隨著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謂,擇要簡述如下:
    天師:指張陵或其嗣號之後裔。但後世也有個別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北魏),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眾範的道士,叫法師。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煉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曰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 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顏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亦稱“羽士”、“羽人”。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後世道士多取以自號。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諡號、賜號。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眾。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亦可稱“住持”。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眾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眾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於齋醮科儀,善於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於《漢書•京房傳》。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別於道士。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也稱道人、羽士、羽客、羽衣、羽人、黃冠等。道士是男女的通稱,女道士也可稱道姑、女道;男道士也稱乾道,相對女道士稱坤道;黃冠專指男性道士時,女道士稱女冠。道士的敬稱道爺是男女通用的,而沒有“道奶奶”。道士相互之間,則稱道長、道友、道兄等也是男女通用的,道教以外的人也可以這樣稱呼他們。尊稱學問精深、修煉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稱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頒賜。道士們自己按修行也有尊號。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0:58:00
238#
  道士的派別
    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又稱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沒有必須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創立後,製定了出家製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兩大派。全真派道士為出家道士,不結婚,素食,住在道觀裏。男為道士,女為道姑,皆蓄長發,攏發於頭頂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須。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吃葷。大部分為不出家的道士,也稱火居道士,少部分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宮觀裏活動,也有一部分沒有宮觀,為散居道士。沒有宮觀的散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為男性,不蓄長發和胡須,發式同俗人相同。他們不穿道裝時,看不出是道士。
    全真派和正一派在教法和科儀上有許多不同。比如全真派修煉內丹,正一派道士經懺中用符咒。在科儀、所做法事的側重點和所敬祖師上更差異。比如一個明顯差異是,正一派弟子須經過授籙才成為有資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則需授戒。授籙、授戒均有嚴格規定,儀式非常隆重。
    道士的位階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階是同軍事、行政組織結合在一起的,如張角的太平道設三十六方,方相當於將軍。張魯的五鬥米道,道士最高位階為師君,其次為治頭大祭酒或祭酒,最低為鬼卒。隨著太平道和五鬥米道的消失,這些位階製度也隨之變化。
    《給籙壇靖元科》規定,受戒道士分九階,稱九“品”。必須掌握規定的經籙、達到規定的修行才能授予品位。規定是:
    第一品:必須熟悉《大洞真經》和《黃庭經》。
    第二至三品:必須精通《三洞五雷經籙》。
    第四至五品:必須精通《盟威經籙》。
    第六至七品:必須精通《三五都功籙》。
    第八至九品:必須勝任舉行科儀的直香和引班。
    道士的服飾
    道教服飾有樣式規定。道裝有大褂、道袍(或稱得羅)、戒衣、法衣、花衣(或稱作班衣)。大褂、道袍為日常服,戒服在受戒時穿,法衣是做法或宗教大典時高工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時穿的繡花衣。
    道士帽稱巾。全真之巾有唐巾、衝和巾、浩然巾、逍遙巾、紫陽巾、一字巾、綸巾、三教巾、九陽巾等九種。正一之巾有純陽巾、南華巾、莊子巾、荷葉巾、混元巾、九梁巾、諸葛巾、太陽巾、包巾(幅巾)等九種。
    道人戴的冠子有黃冠、五嶽冠、蓮花冠、星冠、五老冠等。
    道士的職務
    道教宮觀從傳法受戒可分為子孫廟和十方叢林兩種。子孫廟可收徒弟,觀主實行師徒世襲製,不接受遊方道士。十方叢林也稱十方常住,接受遊方道士掛單居住,有傳戒特權而不得私收徒弟。在十方叢林中,常住道士都有細致的分工。最高負責人是方丈,或稱住持,即觀主。監院是居第二位的全麵負責人。方丈、監院以下有客、寮、庫、帳、經、典、堂、號等八大執事,分頭負責八個方麵的事務。
    客即客堂,負責人稱知客,負責接待賓客,並協助監院總理事務。寮即寮房,負責人稱巡照,負責勞動事務。庫即庫房,負責人稱庫頭,負責庫房。帳即帳房,負責人稱帳房,負責財務。經即經堂,負責人稱高功,負責誦經。典既是典造(或稱點座),負責人稱典造,負責夥食。堂即十方堂(或稱雲水堂),負責人稱堂主,負責安置遊方道士。號即號房,負責人稱迎賓,負責先行迎接和初步了解遊方道士。
    此外還有“三都五主十八頭”。三都為名譽職務。五主和十八頭各司一職,地位低於八大執事。
    各大叢林在分工列職方麵也不盡相同。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1:13:00
239#
  補充:
    “三都五主十八頭”——
    “三都”是:都管、都講、都廚。
    “五主”是:堂主、殿主、經主、化主、靜主。
    “十八頭”是:庫頭、莊頭、堂頭、鍾頭、鼓頭、門頭、茶頭、水頭、火頭、飯頭、菜頭、倉頭、磨頭、碾頭、園頭、圊頭、槽頭、淨頭。
    客、寮、庫、賬、經、典(點)、堂、號,叫做“八大執事”。這在全國各常住都是通同的。客,是客堂,是常住中一個大寮口,客堂中的執事人員叫“知客”,知客平常三個五個不等,知客人員也分先後秩序,最先的叫頭單知客,其次為二單、三單……,原來的頭單知客,或轉別的職務,或起單走了,原來的二單就成了頭單。在無總理人選時,頭單知客實際上擔負著總理職責。“總理”通常都住客堂,既協著監院、都管總理事務,也是眾知客的首領。寮,是寮房,也是一個大寮口,寮房的執事人員叫“巡寮”,平常也是三個五個不等,也有頭單二單秩序。在無巡照或糾察的人選時,頭單巡寮,實際擔負著眾巡寮的首領責任。巡照或糾察,通常住在寮房,是寮房首領。各大常住一般是設巡照不設糾察,設糾察不設巡照,在傳戒時,巡照糾察齊設。庫.是庫房,負責人稱為庫頭,事務忙時可贈一名副手,名貼庫。賬,是賬房,執事名稱就叫“賬房”。一般隻設一人,有的常住設內賬房和外賬房兩名。其分工,相當於現在的會計和出納。經,是經堂,經堂執事稱經師,經師首領是高功。若設經主時經主也住經堂內。典,是典造(有的常住稱點座),典造是大廚房的首領,大廚房是常住重要寮口,是遭眾司命,最為辛苦,所以常住規矩給典造以“保單”、“保香”的特權。大廚房也是常住最大寮口,飯頭、菜頭、大小火頭、水頭,貼案、雜務等都是大廚房的執事。堂,是十方堂,有的常住叫雲水堂。北京白雲觀舊社會設十方堂、雲水堂兩堂口,單日掛單道友送雲水堂,雙日掛單道友送十方堂。十方堂或雲水堂執事稱作堂主。號,是號房,是掛單道友初審地方,號房也稱迎賓,執事稱作號房或迎賓。
    都管、總理、巡照、糾察、客寮統稱為“首領執事”,其凡需施行內拜客的,統稱“果茶執事”。也有把客寮庫賬稱作內四寮;經典堂號稱作外四寮的。除上述執事外,還有些雜役執事,繞稱為散單執事。如:夜巡、灑掃、鈍板、巡田、巡山、老人堂主、官木匠、官裁縫、副殿主、行堂、待者、知隨、小典造、買辦,莊稼院子有場頭,武昌長春觀有高功經等。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1:49:00
240#
  (1)方丈:方丈乃人天教主,渡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闡揚大道,以德化人,無功不積,無善不為,天人共仰,一切鹹欽,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道士必須受過三堂六戒,接過律師傳“法”,始得稱方丈。開期傳戒,稱作律師。
    “法”即法統,上載此一法統曆代律師的曆履,及放戒次數和放戒時間。每堂戒的“天字號”是當然接法人,但也須度德量力,如無條件接法,可讓其他“戒子”接法,免得接法後傳不出去背過遭冥遣。
    (2)監院:俗稱當家。監院是常住棟梁,大眾綱領,必須道德齊備,仁義兼全,才智過人,威儀可法,通道明德,待眾以謙,寬洪大量,弱己衛眾,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者乃可當此大任。倘有不肖,都管、總理稽查明白稟告方丈依規公論,輕則罰齋,重則議換。
    監院由常住道眾全體公選,本常住無此人才,也可到其他常住或小廟選請。三年一任,可逢選連任,任期如犯重大過失,可隨時下普板請大眾,宣明過失,辯明是非,免職撤換。本人不得借社會勢力壓眾。
    (3)都管:都管乃常住之統理,道眾之表率。以道德蘊於心胸,以仁義彰於形狀,鬆筠節操,水月襟懷,才智兼全,威儀內慎,寬以待人,謙以持身。常住一應大小事務,一年四季散發單錢,出入賬目,往來人情無不提理。運度檢點、淨心無私、赤心辦事,方不負尊
    位之任。倘有徇私、懈怠,方丈率眾升堂,依規公論。輕則罰齋,重則抽單(即撤職,轉其它職務)。
    (4)都講:管理圜堂、缽堂、諸經講義威儀等事,非有道學之士,不堪當此任。
    (5)都廚:管理廚房各項派遣,大眾三餐,日日多寡,以免剩齋糟踐,倘有添減單客,分派菜羹,各件齋肴,須要秉公之士以當此任。倘有不公,議換抽單。
    (6)靜主:坐靜安圜,管理圜堂修行坐靜之人常談聖真經教,不言雜語,非通道德之士不可任也。倘有公私人我,一例罰齋。
    (7)殿主:乃恭潔精虔之士,時常殷勤灑掃,謹慎香燈,虔潔供器,並監理經師。倘有不恭懈怠,或誦瀆上聖者,罰油入庫。
    (8)經主:當選洞明經典、科儀規範、忌諱、禮法、動靜肅恭,威儀誠敬、精潔恭虔之士任之。凡修奉經典,關係教門興頹,未經師傳者不許入經堂。三時功課,朔望朝賀,勿得輕浮狂燥,不遵者罰香。
    (9)化主:導引賢良,開化福善,募緣於仁人君子,積功於聖境靈壇。常住不足,仗以盡心。須熟明因果,善於酬對之士不能任此。當思利人利物,毋得徇已徇私,倘有偏私,罰齋供眾。
    (10)高功:清靜身心,闡揚教法,隨壇作儀。主持大小法事,上表迎駕一切朝事,經典玄律,科範威儀,虔潔規模等類,不得輕浮狂燥,對越金容當嚴肅恭虔,違者罰。
    (11)經師:誦太上之經典,禮天尊之寶號,祈福迎祥,度亡生方,演音喊韻,同聲應和。普結善緣,闡揚教範,為科教之主者。非師傳苦學,不勝此職。
    (12)提科:乃提音接詠,須喉音清澈。滴滴魚鳴,直透九霄。虔誠威儀,道妙長興,隨聲應和,聰明殷勤,大小法事不可疏忽。非博學經師不克此職。
    (13)表白:跪宣文函,清音雅詠,字句清淅,虔誠恭敬,上申天庭,毋得失儀。字有不識,須先證明,勿失規範,不比常文。非博學經師不克此職。
    (14)總理:客堂之首領,常住之重職。接待賓客,辦理內外公事,非道德學問之士不勝此任。
    (15)知客:常住之儀表,須謙恭敬讓,禮貌端莊,深知事務,通達人情,迎送必合清規,酬對要依玄範,虛懷應客,正己待人。倘有驕慢不恭,徇私弄弊者重罰。
    (16)巡照、糾察:寮房之首領,常住之監察,統轄大小執事,代天宣化,讚祖闡揚,提拔有德高人,巡察犯規羽士。公平辦事按律施行,不得徇私舞弊。明知犯規而徇私不舉罰者,依規公論,輕則換之,重則逐罰責出。
    (17)巡寮:辦理常住一切公幹,安派執事,巡察一切雜事,查管眾執事,抽補升遷,提調機密,不得為私怨而廢公,亦不得為私恩安排己友。須正直忠謹之士當此重任。
    (18)海巡:查理執務一切公事,經堂齋堂,各殿香燈,各寮雜件,竄寮口角,透漏常住,不公之類。須秉公之士可任之。
    (19)公務:主理佃寫田地房屋,催討租稞一切欠貸銀錢貨物。討理陰地,經理地界、山、樹一切等件。凡卸職不當,必將新陳租欠,還期遠近,開列清單同客寮交接,尤須領接手人到欠戶交待清楚,方可脫身,不誤常住之事。
    (20)莊頭:有內莊頭與外莊頭。內莊頭管大小農俱之保管、修理。外莊頭提調夥計(雇工)勞作,及四時莊稼耕耘播種收獲。須勤儉之士任之。
    (21)庫頭;主管一切齋糧供品,海味山珍,油鹽醬菜,金銀珠玉,財物器皿等件。必須出入有賬,收放得宜,保管妥貼。非正直清廉、耐心細致之士不可當此任。如有奸弊私徇,差失隱匿,輕則罰齋,重則抽單逐出。
    (22)賬房:管理各簿籍賬項,為財會總司。收支費用,賬目清白。每月初四日,客堂設座,對眾清算上月賬項,須清潔之士當之。倘有賬目不清,徇私弄弊,一經查出,輕則罰齋,重則抽單。
    (23)典造:(或稱典座、點造)為大眾之司命,常住之根本。辦理齋饈,調和六味,精修供獻,調理飲食,所以格天真而歆享,資道眾以和身。謹記入廚先淨手,對案莫開言。廚中食用,皆十方脂膏,必須用度合宜,不可妄費供養。須勤潔之士當之。如不淨不潔,未供先嚐,私造偏食,查出跪香,重則摧單。

作者:非寶不嫁 回複日期:2009-6-8 22:16:00
241#
  對道家不太了解,但有興趣,看過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對道德經甚是喜歡。不過我身邊沒有可以指導我的人,而且現時的年齡階段和生活狀態還不能去安心學道。不知自己什麽時候才有此因緣。
  還是要謝謝樓主。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2:30:00
242#
  那就來群裏吧~跟給位道友探討一下也是快樂的事情~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3:03:00
243#
  《南華真經》簡介
   1、莊子其人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今山東省荷澤)人。他做過蒙地的漆園吏,家境貧窮。曾經向監河侯借糧也曾麻鞋布衣去見魏王。
  
   莊子平生淡泊名利,不為世累。楚威王聽說莊周是一位賢能之士,就派遣使者帶著千金厚禮去請他,答應讓他做楚國相。莊子見到使者,大不以為然。他笑著對使者說:“千金,是很重的禮物,卿相,是很高的位子。但是你看到過祭祀用的牛沒有?喂養好幾年之後,給它披上美麗的錦鏽,送到太廟就要準備殺掉。這個時候它即使想要再活命,也不可能做到了。請你快走吧,不要汙染我了。我寧願在汙泥之中遊戲,自得其樂,也不願意受官位的約束。我這個人一輩子都不願意做官,隻求自己痛痛快快地活在這個世上。”此外還有他在生活方麵及與當時的學者們講論學術的一些故事,散見於其著作《莊子》和其他子書之中。
  
   2、《南華經》卷目
  
   據《漢書•藝文誌》記載,《南華經》(《莊子》)原書52篇,但是後來流傳下來的隻有33篇,即內篇7,外篇15,雜篇11,其他19篇均已亡佚。有的學者認為,其中隻有內7篇是莊周原著,外、雜26篇則是老莊學派後學們的述作,明代的李贄和王夫之都主張此說。這一點曆來學者們聚訟難決,但總的來說,《南華經》一書不失為同一學術體係下的產物。
  
   《南華經》現存內篇為《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
  符》、《大宗師》《應帝王》等7篇,外篇為《駢拇》、《馬蹄》、《肢篋》、《在宥》、《天地》、《天運》、《天道》、《刻意》、《繕性》、《秋水》、《至樂》、《達生》、《山木》、《田子方》、《知北遊》等15篇,雜篇為《庚桑楚》、《徐無鬼》、《則陽》、《外物》、《寓言》、《讓王》、《盜蹠》、《說劍》、《漁父》、《列禦寇》、《天下》等11篇。
  
   3、《莊子》與《老子》
  
   莊子的學說,基本上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史記•莊子傳》說他:“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又說他著書的目的也在於“明老子之術”。老子的學說經過莊子的進一步敷演發揮,顯得更為具體、形象而活潑。如講述老子之“道”,《莊子•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這和老子所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二者所論一致。
  
   4、《南華經》的神仙思想
  
   莊子不同於老子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發揮了老子的“長生久視之道”,成為神仙思想。使“道”與“仙”聯姻,為後世道家思想向道教神仙信仰的轉化,提供了有利契機。如他在《逍遙遊》篇中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這是古代文獻中對於神仙的早期描述。此外,《南華經》(《莊子》)書中多次談到道家的修養工夫,如坐忘、聽息、吐納、周天、導引、守一、心齋等。他在《大宗師》篇中說:“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陳攖寧評曰:“若是眾人,其息固仍以喉而不以踵也。……莊子所謂真人之息,是指內呼吸而言,不是兩鼻孔的呼吸。”莊子在《在宥》篇中借用文成子教黃帝之言,論述長生之道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陽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將士。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示嚐衰。”陳攖寧評曰:“這段文章,把長生不死的道理,和盤托出,玄妙無倫。凡後世丹經所言,煉已築基,周天火候之說,無不在此。” 又說:“此數語抵得幾百部道書,苟能照之施行,亦未嚐不是極好的方法,極靈的口訣。”以上說明,莊子的神仙思想和境界描述,在道教修持中占有極其崇高的位置。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8 23:07:00
244#
  5、《南華經》的流傳
  
   在西漢初期,當時研究黃老之學的人隻重《老子》而忽視《莊子》。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僅見《老子》,即為一證。直到漢成帝時(前32-前7),嚴遵始以“以老莊”並論。《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說他:“依老子、嚴周(莊周)之旨,著書十餘萬言。“繼嚴遵之學的是揚雄和班嗣,揚雄是他的弟子,班嗣則是揚雄的朋友,《前漢書•敘傳》說:“嗣雖修儒學,然貴老、嚴(莊)之術”。這就是莊周學說流傳的開始。魏晉時期,玄談之風大盛,當時名士以《老》、《莊》、《易》為三玄。魏正始年間(240-248)的何晏、王弼更是推崇老莊學說,《晉書•王弼傳》說:“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莊周的學說,從此大行。到兩晉時期,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此時道教的著名人物葛洪所撰《抱樸子內篇》,第一篇就是《暢玄》。他所說的“玄”,其實就是老、莊所說的“道”,不過他更接近莊子所說的與仙結合的“道”,而且更加具體的將“仙”和“道”聯係在一起。他說,第一等通玄道的人,可以“乘流光,策飛景,淩門虛,貫涵溶。出乎無上,入乎無下。……逍遙恍惚之中,倘佯仿佛之表,咽九華於雲端,咀六氣於丹霞,徘徊茫昧,翱翔希微。”次一等的“則能肥遁勿用,頤光山林,……動息知止,無往不足,……吟嘯蒼崖之間,怡顏豐柯之下,養浩然之氣於蓬篳之中,與渾成等其自然,與造化均其符契,泰爾有餘歡於無為之場,忻然齊貴賤於不爭之地,含醇守權,無欲無憂。”這裏所說第一等通玄道的人,實際上就是莊周所描寫的“藐姑射山之神人”,第二等通玄道的人,則完全是《南華經》中所謂“真人”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兩晉道教和玄學的關係,也可以說明莊周思想給予當時道教的影響。後來的道教人物有不少均重視《莊子》,如唐代道士成玄英、孫思邈、李含光、宋代道士陳景元、褚伯秀等人,他們都曾注過《南華經》。在唐代崇玄館中,《莊子》和《老子》、《列子》、《文子》都是生徒們的必修課本。玄宗天寶元年(742),敕封道家莊、列、文、庚四子為真人,其書為真經。莊子封號“南華真人”,其書稱《南華真經》。所以《南華真經》在道教中的地位,一直被視為僅亞於《道德真經》的一部聖典。到了清代,道教全真派叢林每逢戊日,定要講習《道德》、《南華》、《文始》、《譚子》、《黃庭》等經。
  
   6、《南華經》的著名注本
  
   《南華經》注本,最早為晉司馬彪本,為21卷,52篇。據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說,內篇7,外篇28,雜篇14,解說3。它的篇數和《漢誌》所說“莊子五十二篇”數字相符,所以司馬彪本為《南華經》的最早注本,也是最完整的注本,可惜其書早已散佚,現在僅存輯本。現存《南華經》最早的注本是晉郭象本,它的篇數為33,即前麵所說現有《南華經》的實在篇數。據《世說新語》說,此本並非郭象的勞動果實。原來向秀曾為《莊子》解義,隻是《秋水》、《至樂》2篇還沒有來得及注完就去世了。郭象看到向秀的注本尚未見世,便將它竊為己注了。郭象注本,認為萬物自生自滅,不依賴於任何條件變化發展,因而是“獨化”的,萬物自足其性,人亦自足其性。“聖人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無論在朝在野,都知於聖人之“性”。那麽入世就等於出世,名教也就是自然。把儒家的綱常名教與道家的無為自然合為一體,為玄學奠定了作為魏晉時代統治思想的基礎。曆代注《南華經》的人很多,但都以郭本為宗。此後《南華經》注本中,成玄英的《南華真經疏》也較有影響。他認為《南華真經》主旨是:“申通告之深根據,述重玄之妙旨。”從“重玄”的基本觀點出發,對於一切矛盾對立雙方都加以否認,無是無非,“彼此俱空,是非兩幼”。人欲求道,也應從此入手,“懷道抱德,虛心忘談”,“身心俱遣,物我兼忘”,“憑幾坐忘”,才有可能成仙。可見成玄英在向秀、郭象《莊子注》的基礎上加入了道教神仙思想,把道家的哲學著作變成了道教的神學經典。
  
   7、《南華經》注家
  
   明《正統道藏》列《南華真經》於洞神部本文類,該部玉訣類收有南華真給注疏12種,注者分別為郭象、成玄英、陳景元、賈善翔、王雱、林希逸、褚伯秀、吳澄、羅勉道、焦閎等人。《藏外道書》收有《莊子》注本10種,注者分別有吳峻、陸西星、程以寧、歸有光、方以智、陳壽昌、俞樾、楊仁山、胡樸安等人。
  
   8、《南華經》亡佚篇目
  
   至於《南華經》所亡佚的19篇,除解說3篇外,還有16篇,其中有篇目可考者9篇,據關鋒考證,認為是《閼奕》、《意修》、《危言》《遊鳧》、《子胥》(《釋文•序錄》)、《惠施》(《北齊書•杜弼傳》)、《畏壘虛》(《史記•老莊列傳》)、《馬捶》(《南史、文學傳》)、《淮南王莊子要略》(清人俞正燮《癸已類稿》)等篇。近人馬敘倫的《莊子佚文》還輯有《閼奕》、《遊鳧》、《子胥》等篇佚文。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9 9:26:00
245#
  第二計 圍魏救趙
    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現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原典】
    共敵不如分敵①,敵陽不如敵陰②。
    【注釋】
    ①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②敵陽不如敵陰:敵,動詞,攻打。句意為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釋義】
    進攻兵力集中、實力強大的敵軍,不如使強大的敵軍分散減弱了再攻擊。攻擊敵軍的強盛部位,不如攻擊敵軍的薄弱部份來得有效。
    【淺解】
    所謂圍魏救趙,是指當敵人實力強大時,要避免和強敵正麵決戰,應該采取迂回戰術,迫使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發動攻擊,致敵於死地。
    【按語】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 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解析】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 就要躲過衝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所以當齊救趙時,孫子對田忌說:“想理順亂絲和結繩,隻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隻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製,圍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迫使衛國屈服於它。衛國原來是入朝魏國的,現在改向親附趙國,魏惠王不由十分惱火,於是決定派龐涓討伐趙國。不到一年時間,龐涓便攻到了趙國的國都邯鄲。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國君趙成侯一麵竭力固守,一麵派人火速奔往齊國求救(此時,趙國與齊國結盟)。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以孫臏為軍師,率軍救趙。孫臏出計,要軍中最不會打仗的齊城、高唐佯攻魏國的軍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軍。而大軍卻繞道直插大梁。龐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隻得火速返國救援。魏軍為疲憊之師,怎能打過齊國以逸待勞的精銳之師。所以大敗。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9 9:58:00
246#
  第三計 借刀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麵,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敵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②推演。
    【注釋】
    ①友未定:“友”指軍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敵、我兩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時結盟而借力的人、集團或國家。友未定,就是說盟友對主戰的雙方,尚持徘徊、觀望的態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況。
    ②《損》:出自《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隻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損卦:“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係,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釋義】
    敵人的情況已經明了,友方的態度尚未確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滅敵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麽力量。這是從《損》卦推演出的計策。
    【淺解】
    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自己不動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實力;再進一步,則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致敵於死地的目的。
    【按語】
    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為,便應借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向鄶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緞,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誌,權心不願也。可遣人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曹從之,羽遂見擒。
    【故事】
    劉秀借刀殺李鐵。
    第四計 以逸待勞
    指作戰時不首先出擊,養精蓄銳,以對付從遠道來的疲勞的敵人。
    【原典】
    困敵之勢①,不以戰;損剛益柔②。
    【注釋】
    ①困敵之勢:迫使敵入處於圍頓的境地。
    ②損剛益柔:語出《易經•損》。“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有可相互轉化。“損”,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艮上)。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上山下澤,意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著山,抑損著山,故卦名叫損”。“損剛益柔”是根據此卦象講述“剛柔相推,而主變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此計正是根據“損”卦的道理,以“剛”喻敵,以“柔”喻已,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製勝。
    【按語】
    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於內政,實而備之;孫臏於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蜀軍從長江上遊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裏。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於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裏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於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軍鬥誌鬆懈。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裏,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紮寨,犯了兵家之忌。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麵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陸遜—把火,燒毀蜀軍七百裏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後發製人的著名戰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9 10:22:00
247#
  第五計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東西。現比喻乘人之危,撈一把。
    【原典】
    敵之害大①,就勢取利,剛決柔也②。
    【注釋】
    ①敵之害大:害,指敵人所遭遇到的困難,危厄的處境。
    ②剛決柔也:語出《易經•央》卦。 央,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兌上乾下,意為有洪水漲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辭說:“央,決也。剛決柔也。”決,衝決、衝開、去掉的意思。因乾卦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所以此卦的本義是力爭上遊,剛健不屈。所謂剛決柔,就是下乾這個陽剛之卦,在衝決上兌這個陰柔的卦。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
    【按語】
    敵害在內,則劫其地;敵害在外,則劫其民;內外交害,敗劫其國。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搗之,大獲全勝。
    【故事】
    多爾袞趁亂入關。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指表麵上聲言要攻打東麵,其實是攻打西麵。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的一種戰術。
    【原典】
    敵誌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釋】
    ①敵誌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誌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誌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並為坤,坤為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誌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
    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誌不亂,能自去也。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誌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誌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故事】
    韓信木罌渡黃河。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9 10:41:00
248#
  第六計 聲東擊西
    指表麵上聲言要攻打東麵,其實是攻打西麵。軍事上使敵人產生錯覺的一種戰術。
    【原典】
    敵誌亂萃①,不虞②,坤下兌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釋】
    ①敵誌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誌亂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說敵人情誌混亂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③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上卦為兌,兌為澤;下並為坤,坤為地。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誌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按語】
    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敵誌不亂,能自去也。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入。此敵誌亂萃,不虞也。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誌亂否為定。亂,則勝;不亂,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故事】
    韓信木罌渡黃河。
  [編輯本段]第二套 敵戰計
    處於勢均力敵態勢之計謀。或躍於淵。
    第七計 無中生有
    本指本來沒有卻硬說有。現形容憑空捏造。
    【原典】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①。少陰、太陰、太陽②。
    【注釋】
    ①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動詞。句意為:運用假象欺騙對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象當成 真象。
    ②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象,“陽”指真象。 句意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護真象。
    【按語】
    無而示有,誑也。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其後複夜縋人,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裏。
    【故事】
    張儀誆楚助強秦。
    第八計 暗度陳倉
    後多比喻暗中進行某種活動(多指男女私通達)。
    【原典】
    示之以動①,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②”。
    【注釋】
    ①示之以動:示,給人看。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麵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②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益,卦名。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上卦為巽,巽為風;下卦為震,震為雷。意即風雷激蕩,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麽,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製勝。
    【按語】
    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昔鄧艾屯白水之北;薑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必自東襲取洮城矣。”艾即夜潛軍,徑到洮城。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此則是薑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故事】
    韓信奇兵取三秦。

作者:hadawey 回複日期:2009-6-9 11:25:00
249#
  頂這個,好好學習一下

作者:學者翰文 回複日期:2009-6-9 11:25:00
250#

所有跟帖: 

回複:回複:[評論]道學(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給 yanlan 發送悄悄話 yanlan 的博客首頁 (200876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6:43:31

回複:回複:回複:[評論]道學(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給 yanlan 發送悄悄話 yanlan 的博客首頁 (197650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7:00:23

回複:回複:回複:回複:[評論]道學(丹道)之同修共悟 -yanlan- 給 yanlan 發送悄悄話 yanlan 的博客首頁 (137976 bytes) () 06/07/2010 postreply 17:02: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