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意義不大。基本邏輯是東一嘴西一嘴的問法很便宜,但是完全無用,對於投資人自己來說也是不負責任的。
真正有興趣,能定義出自己確實有這個需求,不用這麽問,找時間,準備好問題,花錢!!!嚴嚴肅肅地去找個商業律師作商業風險判斷,找個移民律師審查offering文件是否有被拒風險,才是正路。
我這裏給投資人一個有點兒用的建議是:很多律師也是聞著味兒才開始涉足這個小領域的,沒有見過大量的RFE的不算有經驗的。投資人在選擇律師的時候可以用電子郵件問對方總共遞交了多少cases,多少成功,多少pending,多少被拒,電子郵件回複是個證據,一般律師不敢不說實話。律師與律師之間差別太大了。
嗬嗬,俺沒有任何利益企圖,所以完全不會急。就是覺得這裏麵有個悖論,任何這種道聽途說的討論方法都僅僅基於opinion,完全不是f
所有跟帖:
•
這種嚴肅認真的態度我讚同。需要說明的是
-康熙安舍子-
♀
(768 bytes)
()
11/05/2014 postreply
14:37:22
•
鼓勵這種服務,多數華人的一個巨大的缺點是不信軟性的服務,不願為谘詢付費。
-stakeholder-
♂
(0 bytes)
()
11/05/2014 postreply
21:40:50
•
我有時候是帶著銀行loan underwriting officer去做調查的。
-stakeholder-
♂
(0 bytes)
()
11/05/2014 postreply
21:41:57
•
That is helpful. But also depends on your exit strategies, becau
-康熙安舍子-
♀
(111 bytes)
()
11/06/2014 postreply
08: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