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思維實驗:如果你是一個地方縣官,有一天要審個案子

第一個思維實驗:你是一個縣官要審案子。麵前兩個人一個原告一個被告,不管哪個是誰了,其中一個是縣裏富戶排前三的一個財主,另一個是窮的叮當響的乞丐。

假設你是個正直的縣官,絕不貪汙受賄,財主也沒有試圖賄賂。而你恰巧不認識這二人,不知道他們的道德高低/品行口碑。

在你審閱證據,雙方供詞前,你直覺是誰有理?是富人在欺負窮人,還是窮人在訛詐富人?

----

第二個思維實驗,是美國這邊有一類電視遊戲,比如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簡化版是這樣的:主持人問你一係例越來越難的問題,答對第一題給 $10,答對第二題 $20, 答對第三,四,五,六。。。題,分別獎給 $40, $80, $160, $320 ...

因為每多答對一題獎金翻番,多拿的錢會比之前所有拿到的總和還多。

你隨時可以叫停,把已經贏到的錢總和打包回家。但如果你選擇了下一題而答錯的話,(在簡化版裏)你將失去之前已贏的錢,空手而歸。

這就是這種遊戲最致命/吸引人的糾結。假如你已經贏了二百萬,夠你一輩子衣食無憂了。你是選擇寧可一無所得也要爭取四百萬,八百萬,還是見好就收?

----

以我極為個人的觀點,在第一個實驗裏,歐洲的縣官們會傾向直覺是富人在欺負窮人,而美國(和現代中國)的縣官,會傾向假設是窮人在訛富人。

這是兩邊的文化傳統決定的:美國的縣官會對高度財富做無罪假設,那富人無論從教育/風度/需求/等等,都沒有必要去找窮人的麻煩。

而歐洲的縣官會本能的對高度的貧富不均產生反感,會導致預設富人的財產來源於為富不仁。而窮人的窮,多半是被富人剝削的結果。

----

在第二個實驗裏,大多數普通人如果贏了二百萬,多半就收手回家了。但如果用貝葉斯(我其實知道這個和貝葉斯沒啥關係)公式,那些選擇冒險繼續的人裏,美國人會比歐洲人概率大很多。

勇於失敗勇於冒險精神,和(相關前麵實驗的)成功了是我應得的理念,都導致美國的投資/創業/風險基金,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一直比歐洲活躍的多。

----

我其實想說的,是美國的文化,從經濟投資角度說,使得美國不僅是概念股,也是風險股,也是實力股。

 

所有跟帖: 

這兩個思維試驗,我都會從成功收益和失敗損失的角度來看,哪個邊際收益遠大於失敗損失,就大概率是哪個。可以用於一切文化的判斷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4:38:22

誰是原告很重要。如果富人是原告,不管官司輸贏,法院都不會賠錢,甚至有的賺。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4:47:52

我肯定傾向於假設富人欺負窮人,因為富人更powerful。第二個,我肯定選擇200萬落袋,然後做穩健投資。木兄說的美國,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107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7:41:01

小心被冠以“仇富”之罪名;我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就被說成是支持哈馬斯;我反對以色列現政府,就被說成是反猶主義… -土豆-禾苗- 給 土豆-禾苗 發送悄悄話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8:11:00

沒有了,大家一般隻是不願意正視和承認common knowledge而已。喊出他光著身子的,往往是我們這樣的小孩子。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8:14:12

土豆我不是在給你扣帽子。那些披著 Hamas 圍巾在學校裏騷擾猶太人的學生,嘴裏口號也是巴勒斯坦建國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306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22:46:18

一旦這些披著 Hamas 圍巾的建了國,他們的國,絕不會允許你再維持你的“正義”,也不會允許你再給別人“言論自由”。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7:01:23

本質上,共產主義就是極左走到極致,從口頭言論的控製,發展到肉體的控製而已。文革打死人,很多都是群眾自發的。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7:21:47

土豆和那些東東一樣嗎?請重新好好閱讀土豆一年半前的幾篇博文,文中明確一個觀點: -土豆-禾苗- 給 土豆-禾苗 發送悄悄話 土豆-禾苗 的博客首頁 (207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1:15:12

我百分百知道你會選擇你說的兩個選擇。這其實驗證了我的原文理論:加國文化和歐洲更近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544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22:40:48

第一個以前會是同樣的選擇,但現在會避免直覺,看對證了。第二個,我是risk averse 的,也是會拿了穩定的200萬不 -skycarrot1- 給 skycarrot1 發送悄悄話 (366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4:26:28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會停在 $2M 或者一個根據他她們自己經濟情況的一個發財點。但美國文化似乎確實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8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7:28:28

這個可能是當初來美國的歐洲人都是冒險家(比起留在歐洲的),所以他們的後代自然有更多的冒險基因形成更大的 -skycarrot1- 給 skycarrot1 發送悄悄話 (41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8:50:58

一說絕對會輸掉2M就沒人選了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1:55:36

朋友做過統計,澳洲被拒非法移民如果有機會驅逐前和移民局打官司,大多是移民局輸。我讚成收緊邊境,但非常認同法院對弱勢的偏袒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0:59:09

老鍵你這裏其實說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差別,不知你有沒有察覺到還是故意忽視略過了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921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07:40:15

我是對你第一個問題無感,縣官是個什麽東東?為何不說法官呢。 -老鍵- 給 老鍵 發送悄悄話 老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7/2025 postreply 11:25: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