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下,我最愛粵菜,但是,樓主在這裏隻討論口味而忘了

文化及其傳播。

北方菜係主推魯菜,其他的都是從魯菜衍生出來的,占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主題,其中心理念是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說白了就是越折騰越好,費時費力,不把食材弄得看不出原樣吃不出原味不算好,比如茄鱟。從春秋時期齊國就開始搞活經濟,文化的輸出首先是富裕地區推向貧窮地區。中國官場以北方係為主,所以魯菜可以大範圍推廣。

南方沿海地區在改革開放後先發展起來,成了當時中國最富裕的地區,所以粵菜得以全麵推廣。

飲食文化輸出的另一個方向是跟隨勞動力輸出。勞動力輸出的地方一般比較貧困,看看吃辣的地圖,幾乎所有傳統上老少邊窮地區都盛行吃辣,雖然吃辣的程度有所區別。勞動力/人口輸出時也後同時輸出飲食文化,這就是為什麽麻辣的川菜遍地開花,湘菜在深圳盛行(據說湖南的省會在深圳)。另外川菜的非麻辣代表是清水白菜,清爽,但也吃不出白菜味兒了,這也得是有錢有閑的川人琢磨出來的。據說當年老鄧是每天必吃的。

原汁原味必須食材新鮮,不代表煎炸香料做飯食材就不新鮮。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