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華民國僑委會要挑選100名廚師去海外工作,廚師挑選是以菜係為主要考量。評審結果,北平菜係錄取55人,閩菜28人,粵菜11人,台灣菜僅僅錄取2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次以區域分類為評審標準的選拔之後,台灣菜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各地相繼開業。曆史往往需要一個節點,從60,70年代開始,台灣菜在台灣開始了輝煌時代。
菜係代表著,也承載著族群的集體記憶,菜係也是族群群體成員的共同資產(這裏的族群不是指族裔或者民族,是指在特定區域生活的特定人群,比如本幫菜是指在申滬生活的群體的集體記憶)。我們知道,組成台灣社會群體的四個主要來源:原住民,客家人,福佬人(閩南)和外省人。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故鄉口味的記憶,日常的生活,使得飲食口味,烹調技巧和新生活的土地,密切的結合在一起,潛移默化的形成了本地口味,這是移民群體對這塊新的土地的貢獻,如同起源於東南亞不同地區的娘惹菜一樣,都是屬於飲食的本土化運動的結果。
台菜的群體基礎是台灣社會的群體來源,台菜的烹調根源,一是日治時代的酒樓菜品;二是隨著台菜興起,家常飲食開始大量進入的餐廳,形成台灣獨特的“清粥小菜”係列的庶民美食。清粥家常菜,庶民小吃,構成了台灣味道的基本底色。今天介紹的這款台灣著名的庶民家常美食三杯雞,就是那個時代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直到如今,三杯雞的大名已經跨越了台灣海峽,成為名過其實的台菜代表之一。
每段曆史有自己的軌跡,每道菜都是自己的源頭。客家菜是台菜的重要組成與來源,閩西,粵東和贛南的客家人是台灣客家人的主要來源,台灣客家菜主要師承與閩粵贛的客家菜。出於贛州寧都的三杯雞,隨著贛州的客家人移民台灣後,與當地的資源結合後,改變了寧都的三杯的內涵,把豬油改成黑芝麻香油(或芝麻香油),把甜酒改成隻有台灣才有的紅標米酒,再加上了台灣人喜歡的九層塔最為標配,成為台灣三杯雞的標識之一。九層塔也叫金不換,或者叫做羅勒,吊詭的是,如果在三杯雞中,在鹽酥雞中,在蚵仔麵線中加入它,就叫做它為九層塔,同樣的東西如果加入意麵中,就叫它羅勒。
胡麻油(芝麻油)是台灣特產,台灣從荷蘭時期就開始生產胡麻油,麻油是三杯雞的靈魂,麻油和老薑的組合,味道疊加,互相成就,是台灣三杯雞的主要味道特色之一。如果把三杯雞中的醬油去掉,妥妥的“麻油雞”。台灣傳統孕婦產後坐月子,麻油雞是必吃的產後補品,這裏有營養因素,也有民俗因素,““台灣俚語有:「生贏雞酒芳,生輸四片枋」隻說,意思是產婦生產順利就有麻油雞吃,產婦沒過生產這一關,就見到棺材了。
麻油加台灣米酒的組合就是妥妥的台菜味道,因此三杯雞中,麻油的量不能過分減少。說到台灣米酒,恐怕這裏的篇幅不大夠用了。簡單的說,台灣三杯雞隻能加台灣米酒,原因是台灣米酒和中國大陸的米酒以及日本米酒是完全不同,中國大陸和日本的米酒是釀造酒,台灣米酒是蒸餾酒,酒精度數比較高,而且加入了一些甘蔗,米酒中多出一些獨特的甜味。
簡單的說,台灣以米蒸餾米酒,日本以米釀造清酒,中國大陸以米釀造黃酒,台灣蒸餾法做米酒和琉球的“泡盛”以及九州的“燒酎”屬於同一方法。
台灣煙酒公司生產的紅標米酒是米酒中的極品,筆者常常使用的紅標米酒頭(cooking michiu tou)酒精度數會更高出一些,此酒風味幹淨。可以說是紅標米酒塑造了台菜風味。前麵說的麻油雞,還有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的味道都是紅標米酒的功勞。我的三杯雞配方中,常用的比例是2:1:1, 這兩份量的是cooking michiu tou。
台灣三杯雞是家常隨手的快菜,三杯雞香氣四溢,但要把雞肉做到,口感滑嫩,肉質Q彈,如同白斬雞的口感,還需要一些功夫,一般的廚師常常會把雞肉烹調的既幹,又柴,又澀,盡管2:1:1再加薑加蒜加九層塔後的味道一級棒,但雞肉的品質差強人意,未免美中不足了。
用sous vide可以精確的控製肉內溫度,以確保雞肉絕對地保持嫩滑,並獲得所需的完美口感。sous vide溫度的一致性,可以精確,均勻烹飪。因為真空低溫,可以完美的鎖住肉汁。這就是sous vide三杯雞每次都完美的原因。
同時因為使用sous vide,可以作預製菜,這對於那些尋求便利,同時也追求高品質美食的人,提供了絕佳的方案。提前準備,稍後享受。
筆者特別設計這款sous vide 台灣三杯雞菜譜,是為希望了解sous vide烹調原理的朋友們提供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