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真正考究中醫實際專業能力,(和對“炁”的撐控)。

本帖於 2021-06-30 04:59:34 時間, 由普通用戶 fuz 編輯
回答: 中醫術語:氣口 (轉貼)fuz2021-06-29 19:28:16

“炁”,是種生機,自然存在。存於物,遊於間。活人有,人死消。

有人天生對“炁”敏感;有人可以習而知之;更多人無感無知…………

古時,學醫必修身養性,成為“練氣士”,才能“感”、“知”天、地、人“炁”的盈缺、流動。

這種修練大致在三個層次:

1. 知已:可以明白自己的機體、氣血、運行,及外感。可為平醫、良醫。

2. 知彼:接觸他人,感知彼體內氣血運行,進而得知腑、髒狀態。明醫、大醫在此層次。

3. 知界:可在有限程度、時間內,外放自己的炁(或“牽引”)與周圍環境、物、體中勾通,無需直接觸。如觀人,一眼望去(甚至閉目)即知對方氣血運行,髒腑狀況,怎麽治用藥。如觀物,可知其性、能,入藥否。達此層次者,寥寥無幾,如從醫者,即為醫聖或藥聖。有人稱之“望氣術”,用在其它方麵,如勘輿。

 

注:絕對不要用自己的“炁”去改變別人和自然,那會承接各種“業”,折損自己的修為,甚至………。

 

還是回到以前說過的話:夏蟲不知冰,井蛙一碗天。

與其碟碟不休,不若靜心練氣。介時自知,這世界上原本還有另一天地。

 

(說多了,扯跑了,以後不在提這方麵的事兒)

所有跟帖: 

講得太好了!話說你怎麽找到這個字的:“炁”?音同“氣“, 對吧? -Shine20- 給 Shine20 發送悄悄話 Shine2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1 postreply 08:01:29

有過經曆,保留您的好文。謝謝fuz -SAR- 給 SAR 發送悄悄話 SAR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30/2021 postreply 08:08:05

多謝fuz大哥,以後也要提的,從你的帖子裏獲益良多! -rrbn- 給 rrb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30/2021 postreply 10:00: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