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印度人和咱, 也和我們很多老中有相似的求學和找工作經曆. 他們出生於印度, 在印度最好的大學完成本科學習. 經過努力和奮鬥來到美國, 和咱一樣, 在同一個美國著名教授指導下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 然後, 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然而這兩位現在都在一個不算大, 甚至有些小的公司做成VP.
介紹一下他們或許對一些有誌者有些啟發. 我自己並不一定喜歡管理工作. 咱還是喜歡技術工作.
第一個印度人咱了解不是很多, 因為我加入PHD研究小組的時候, 他剛好要去公司上班了. 臨走前, 他把一些課程的資料給了我. 告訴我這些資料會對我有用. 後來我上這些課程的時候還真用上了. 所以一直對這位抱有好感. 不過以後再也沒有見到他, 也沒有感謝人家. 感覺這人很願意幫忙, 按美國人的說法, 很open, friendly. 而且人家在這方麵作得很上心也很細心.
後來讀了他寫的很多文章以便熟老板的科研. 這哥們還是不簡單: 他在印度已經是個小教授了(聽說的,沒考證), 特能寫. 三年就把美國博士給讀下來了. 而且三年裏寫了差不多三十篇文章. 當時組裏還有一位從中國來的教授, 也是特能寫的主. 這兩個人輪流狂寫, 相互掛名,三年三十篇, 都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至於科學發現嗎, 按咱的標準, 五篇論文就可以了. 不過,現在這世界那麽多科技垃圾, 一些人的科研也隻能靠數量來支撐, 你也不能太批判他們的做法.
他進那個公司的時候, 技術大拿是中國人. 可以想象這哥們技術上怎麽也比不過老中的. 隔三差五地聽說他聚焦在科研管理上. 哎, 人家愣是從老中的下屬變成了上屬, 最後變成了VP.
第二個印度人咱了解大大地. 雖然研究領域重合不多, 但共用辦公室三到四年. 這哥們的博士論文不是組裏最差的, 但也是很一般. 但老板喜歡那一塊. 大教授老板花了大價錢讓他去學到一門技術, 他倒是能在組裏複製那門技術了, 搞的老板有陣子高興得不得了. 但這也是他能作到最好的了. 老板想用這門技術搞新發現, 這位印度老第卻怎麽也整不出讓人激動的東西. 老板後期就讓俺幫了他好多測試和解釋. 總算讓這位老第搞到博士學位.
但這位老第很會處人. 有一段時間我和他的關係比較緊張, 他自覺得自己挺牛, 搞得俺特厭煩他. 後來他有困難, 老板告訴他我能幫他. 這老第就開始放下架子, 跟俺套近乎. 當俺幫了他的大忙後(可能他一半的博士論文是咱的工作), 他倒是到處說俺的好, 還給俺打報不平.
後來他很幸運地進了美國一大公司, 科研沒做出啥, 就跑到一工廠裏做管理人員, 再後來就跳槽到一小公司做成VP.
網上很多帖子說印度人能進管理高層是因為他們英語好. 我不排除這個原因. 但絕不相信這是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以下這幾個原因最重要: 積極向上的個人動力; 建立可信, 樂於助人和分享的個人品質; 以及心平氣和 能上能下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技術上不要很出色, 隻要有能力評估別人的技術就可以了. 而這些是與文化和教育背景緊密相關的.
在公司見到很多中國人, 個個技術上強沒得說. 但就是不願分享. 有的已經在低級管理層, 卻千方百計從別人那挖credit, 結果是有機會也給浪費掉了. 也遇到一些做得比較好的華人, 進到中層或者靠近高層, 他們都有以上所敘好品質, 好特點. 其中一些技術能力也很強.
華人視技術如生命, 所以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搞技術, 當然也就沒時間去琢磨提高個人管理成功的必要品質, 仔細建立重要的人際關係, 提高語言和說話水平. 而且一旦技術都比別人強, 就不願主動分享, 總也跳不出個人的圈子, 又怎能成為VP級別的管理人才? 一旦公司視你為技術大拿, 很有可能不願意給你別的管理上的機會, 因為這樣公司可能失去一位很好的科學家而得到一位平庸的管理者. 所以, 有誌成為高層管理的華人,應該輕視技術, 重視講話(注意不光是英語講得好不好), 心態, 處人, 和把握機會的能力等等方麵的軟實力. 而華人的文化和教育背景方麵(大陸的) 在軟實力方麵確實比印度的差, 也就不難理解印度人為什麽進管理高層比華人多得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